早课乞戒 四月初六日,斋堂前挂方丈手谕的“请戒开导法”和“通白二师法”牌示。早课毕,大和尚回方丈。新戒在方丈前的法堂廊下路迎大和尚。新戒长跪合掌,为首者禀道:“我等昨蒙和尚曲垂方便,己赐比丘具足戒。今愿受菩萨大戒,如律行持,成道利生,用报恩德。”大和尚回答说:“菩萨大戒受之不易,而行之更难,今汝等既发此愿,如律严持,苟勿违犯,无不允许。”新戒齐答:“谨如教命!”叩谢后到斋堂早粥。
通白开导 早课毕,在大殿设八字形高座。中为戒和尚法座,背屏为“秉宣佛制”,左为揭磨师法座,背屏为“羯磨堂”,右为教授师法座,背屏为“教诫堂”。座前香花炉台,供具齐备。早斋毕,鸣鼓一通,新戒上大殿排班;鸣鼓二通,引礼师率新戒数人迎请羯磨师和教授师;鸣鼓三通,迎请大和尚。入座毕,新戒展具三拜,长跪合掌;引礼师代新戒们说:“仰白和尚,大悲忍听,今有新戒比丘某等,欲求菩萨净戒,故先恭诣座前,顶礼启白,愿开甘露解脱法门,传授金刚光明宝戒,不吝慈悲,专垂策导。”
大和尚为新戒讲开导:“乞求菩萨妙善戒法者,先须以三种决定,深因大信,发无上菩提心而求之。若信不决定,则不能断除疑网;心不深固,则不能勇猛勤修……今夜入忏摩堂中,在羯磨师前,将各人所受持戒品,若染若净,一一发露。详细审明后,方可如律如法,请净受授。汝等能依教奉行否?”众答:“能依教奉行!” 审戒问遮 与初坛的“露罪忏悔”、二坛的“审戒忏悔”形式基本相同,也是在晚课后进行。不同的是,先将比丘、比丘尼和求菩萨戒的居士,按照人数多少,各分为一坛或若干坛。然后齐集大殿,鸣鼓三通,迎请羯磨师升座。引礼师说:“今则具戒既登,胜心重硕,我为汝众等焚香敷座,恭请上某下某律师为审戒问遮忏悔阿闍黎。”新戒展具顶礼三拜,长跪合掌,聆听羯磨师开导:“幢树毗尼,唯在匡扶正法;堂开忏悔,用以佐助诸缘。今诸比丘欲圆大戒,理合忏悔;故请验签师、缴签师就位,书记师务必注明人事,不得差误,以便呈简和尚。”审戒问遮开始,由羯磨师将新戒遮难一一问过,注明上册。
燃灯 新戒在受菩萨戒之前,必须要燃灯。燃灯又叫热顶,俗称烧戒疤,以此表示比丘、比丘尼的苦行和对佛的虔诚。四月初六日早粥后,新戒即开始为燃灯作准备。首先是剃发;然后请任何一位羯磨师、教授师、尊证师、引礼师或丛林中的老戒僧人,在其头顶上打好灯圈(即作出燃灯位置的标记)。一般的灯圈打九个,表示“九品莲台”,也有打十二个的,表示“十二圆觉”。 晚课后,侍者送来方丈手谕的“开示苦行”牌示。引礼师率新戒到法堂,鸣鼓三通,大和尚升座,为新戒开示苦行:“所谓苦行,即从凡夫至成佛路上,凡有利于众生善行者,难行能行,乃至舍身,决不退悔。新戒欲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者,必以苦行验其大乘根器,令发决定本乘真志。”开示毕,新戒展具三拜,送大和尚回方丈。 大殿中,为新戒燃灯苦行已铺好蒲团,并请各位师承及丛林诸师为新戒燃灯时“护灯”。新戒进大殿,放一字具,顶礼各位师承及护灯师各三拜。引礼师给新戒每人发二包香炷,这种香炷是专为燃香特制的。燃灯的时间一般安排在深夜子时,可免入众繁杂,扰乱身心。当护灯师在新戒头顶安好香炷后,引礼师鸣磬击鱼,便开始燃灯供佛的苦行。新戒长跪蒲团,双手合十,不断称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宝号。燃灯毕,新戒即出殿外经行数匝,回殿中礼佛三拜,又拜“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然后起具回戒堂,由引礼师查看燃灯情况,需要“补灯”的立即补烧上。引礼师教新戒护灯之法,令其忌吃燥性食物,多喝豆浆之类。随即上单养息,次晨放殿假。 燃灯,其出处见于《大佛顶首楞严经》:“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提,能于如来形象之前,燃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热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水脱诸漏。”燃灯,在中国始于何时,尚待考证,但肯定唐、宋时期是没有的。例如唐代高僧鉴真和尚肉身像的头上,是不曾发现燃灯痕迹的。我国自古严守儒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教诫,所以对烧戒疤并不赞成。 燃灯的普遍流行始于元代。据《新续高僧传》中的《元金陵天搐寺沙门释志德传》记载:元世祖曾召见高僧志德,“赐宴并紫方袍,命主天禧、旌忠二刹……佛赐‘佛光大师’之号,云端佛学,当与七众授戒,必令其父母兄弟相教无犯,至于 香顶,指为终身誓。”但是,元代只有汉族僧尼才燃灯 顶,非汉族的喇嘛是不顶的。这其中带有种族歧视的成份,也是便于元代蒙古族统治者分辨汉族中僧人、非僧人的一标志。后来,燃灯反成为僧人必须履行的受戒手续了。 由于燃灯是一种与佛教正统教义毫不相关,而又无助于修行的作法,中国佛教协会1983年已宣布予以废除。 四月初七日晚课毕,新戒宣读请求受菩萨大戒的启文,其礼仪与求受比丘戒完全相同。回到戒堂,新戒们为明日受菩萨大戒礼佛通宵又增加了以下内容: 顶礼本德释迦如来为我等作菩萨戒和尚, 顶礼大德文殊师利菩萨为我等作羯磨阿闍黎, 顶礼大德弥勒菩萨为我等作教授阿闍黎, 顶礼十方一切如来为我等作尊证阿闍黎, 顶礼十方一切菩萨摩河萨为我等作同学伴侣, 顶礼某某堂上上某下某律师为我等作菩萨戒法师。 受菩萨大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