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itya一词是由动词词根?ci,含有集积、重积等义派生而来,其原义具有炼石、瓦的场所,即圣火坛。圣火坛的设置与婆罗门的祭祀根本有着直接关系,其设置方法复杂烦琐。在家庭内设置被称为Qyatana或sthazfila的圣火炉,或者于室外祭祀场yqga-1qlq的旁边作圣火坛,被称为vidi,其形状为方形、圆形及鸟的形状。其中最为重要而复杂的程式是被称为agnicayana的圣火坛的构造,这是一种与苏摩祭相结合的仪式,彻底执行这一仪式需要一年的时间。其最大的物体是一巨大翅膀的鸟,由一万八百的炼瓦所构成。
在炼瓦的下面是被射杀或雷击而死的人头及马、牡牛、羊、牡山羊等四足动物,将这些人头及动物头进行埋葬,剩余的身体投入水槽,作为炼瓦的粘土使用,其黑色的粘土与牡牛粪相混拌。这样的圣火坛被称为cityagni,象征着宇宙创造神。而整个圣火坛的筑造,代表宇宙一切的形成与所有愿望的达成,其祭祀仪式所产生的力量,象征着“大我”的形成。根据考古学大发现,哈拉巴文化遗址中已经有圣火坛的存在,目前将考古资料与文献进行对比还无法进行。至于圣火坛与佛塔的关系,或许两者建筑的初期形态均为平头的缘故。
根据研究表明,caitya一词是为了火葬而集聚的薪,由Citq派生而来。在死者的遗骨上作塚、土馒头,或在这一场所植树作为标志。梵文词典中也提到caitya与Citq的关系,并且说是遗骨上的建筑物。义净在《南海寄归内法传》中也提到当世尊圆寂之后,许多人与神并聚,以众香木为柴而层层积迭,这样的场所称之为质底(caitya)是积聚义。当燃烧的薪烧尽之后,只有植树标志被称为caitya的地方。
同时,印度的传说认为,树木是死者的灵魂寄居的场所,所以将墓地(1ma1qna)一般建在森林的附近,墓地与树木的关系显然是很明确的。《摩奴法典》X.50中,也将支提树-caitiya-druma 、墓地(1ma1qna、山及森林等并列,使支提又与恐怖有关,《罗摩衍那》中就有1ma1qna-caitya-pratima-bhayaxkara-如恐怖的墓场-支提。《摩诃婆罗多》亦有墓场的支提树(1ma1qna-caitya-druma),并有一些豹等食肉动物的恐怖声。以上的文献所记载的是支提所代表的恐怖特性。
与支提代表的恐怖特性相对应的是其另一面,即森林与树木等特性。由于树木有着周而复始的生命力,一般被视为创造力的象征。当然,并不在是所有的树木都被尊为“圣树”,其中具有强大生命力量的特定树才称为崇拜的对象。在印度河文化的代表Harappa遗址中曾发现一枚印章(seal),在其上面刻有柳树(Salix babylonica).公元前七世纪左右开始使用的打刻印货币(Punchmarked Coins)中就有许多刻有树木的图案,树木图案在货币上的出现,已经可以看出其象征的具体化,此中的树木是否称为支提,还不能确定。
但Bharhut的浮雕中,则出现了称为支提的圣树与许多动物相伴的图案,其中两处图案带有碑铭,其一为: migasamadaka/ chetaya (chetiya/)-动物们昼寝的支提树。在此图案中共有六支羚羊,两匹狮子寝卧在树与台座的周围。一般的情况下,羚羊往往是狮子的食物,或许是在圣树的环境下,各种动物之间已不存在弱肉强食,而是彼此平安相处。其二为:Abode chqtiya/-芒果树上的支提。图案有小山与溪水,两头象朝着台座方向走去。其中较大的象,用鼻子将莲花供养树,很明显,这里支提已成为崇拜的对象。在佛教之前,圣树信仰与支提的关系已经十分密切。
圣树往往是药叉等神祗栖息的场所,药叉等神祗一方面成为人们祈祷与寄托美好愿望的场所,同时也会对生命等构成恐怖与威胁。据记载,一贫穷的婆罗门因对一棵Palqsa的大树的根部进行清理,除草、撒砂、清扫、掌印、花环、灯明及诸种香料供养,被感动的树神或知婆罗门想得到足够的财宝,将Pilakkhu树根处存有宝物的消息告诉了婆罗门。同样,栖息在树上的精灵也会给世人带来恶运。
2 圣树支提信仰与佛塔的关联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圣树供养的方法与礼仪,同早期的佛塔供养方式有许多共同之处。佛陀在临圆寂前曾对阿难讲述了佛塔的供养法,即可以用香类、花类、涂料类、燃灯类、幢幡类、伞盖类、音乐类及礼拜、净扫等供养或庄严佛塔。而这些供养法与圣树供养的方式有许多雷同的地方,应该说,形成于印度河文明时期的圣树供养法,直接影响了佛塔供养法。
在Bharhut的佛塔浮雕图中,表达着人们在供养佛塔时的诸种虔诚。首先是向佛塔的覆钵部散花,浮雕的上方有飞天用左手持盘,右手散花。整个图案的右上方有一半人半鸟的神,以双手捧着花环呈供养状。在塔的两侧,有伫立与礼拜的男女,从浮雕上还可以看出,一些信徒正用右绕佛塔的方式在巡礼佛塔。在佛塔的基座处,刻有明显的右手掌印。这不仅让我们想起上面刚刚提到的贫穷婆罗门以掌印供养圣树的记载,据J. Auboyer的研究,以右手掌印为供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恶灵的守护,并且这种带有咒术信仰的起源十分古老。
在Sq?ch]第一塔北门柱的佛塔供养图中,共有十八人与四位半神半鸟的神在赞叹供养佛塔。其中最前面的是七人在演奏乐器,各种乐器形态各异。第二排七人,有人手持旗,有的从花盘中取花,合掌者有三人。距离佛塔最近的有四人,他们手持花环呈散花状。栏楯内有两人在绕塔。佛塔的覆钵处同Bharhut一样。佛塔的浮雕中所表现的香类、花类、涂料类、幢幡、音乐及掌印、右绕、赞叹等等,与文献中的记载几乎是一致的。应该说,佛塔供养具的使用与圣树供养的影响密不可分。
此外,从佛塔的形态与周围的圣树、供养法等方面,均不难看出圣树支提信仰对佛塔的影响。释迦牟尼佛的塔供养,最直接的是由于崇拜舍利。但这仅仅是其中一个主要契机而已,植根于印度土壤中的圣树支提信仰则是重要的外缘。圣树随着季节的变换,呈现出不同的生命形态,人们基于对再生力量的好奇,认为这种形式是宇宙全体的象征,并逐渐产生了朴素的宗教意识,也就是说,佛塔信仰对印度传统的支提信仰进行了选择、节制、改铸与扬弃,并以佛教自身的思想为主导,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佛塔信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