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佛学移动版

主页 > 般若文海 > 华严经 >

《华严经·净行品》第104愿--【见处林薮,当愿众生:应为天人,之所叹仰。】云端佛学

  《华严经·净行品》第104愿--【见处林薮,当愿众生:应为天人,之所叹仰。】(薮【拼音】[sǒu] 【字义】发展着许多草的湖泽)
  
  【广释】看到树林的时辰,愿统统众生,都可以或许获得成绩,都能证得脱节,为诸天及人惊叹敬仰。
  
  【宣化上人简释-1974年版】见到树林和湖泽有草的处所,这时应该发愿。当愿统统众生,应该为天上的人某人世的人所惊叹和敬慕。
  
  【宣化上人简释-1981年版】「见处林薮」:这个「数」字加个草字头,这个字读薮(音守),差不离读中文的人,念书读得少的人,这个字不会熟悉的。这个薮就是仿佛谁人处所种什么对象也不长,它尚有水,可是又不长对象,尽长草,这么个处所;可能有树林子,尽长一些个七杈八杈这些个短的树木,这都叫薮。见处林薮,见这个树林子,和有水的处所,可能有草的处所。「当愿众生」,「应为天人,之所叹仰」:应该经常令天上的人和人世的人所共叹。叹就是惊叹,云端佛学,仰就是敬慕,就是企盼,就是很倾慕的,认为有一种瞠乎其后的这种空气在里头。
  
  【大愿法师简释】林薮,小丛林,小片的树林;也可以指我们修行人的阿兰若处,分开人群的沉寂处,便于我们清修。
  
  我们看到树林的时辰,愿统统众生都可以或许得成绩,都可以或许证脱节,为诸天及人惊叹崇仰!
  
  我们一向说依止静处,可是我们起首必然要分明实修的窍诀。假如你没有分明实修窍诀,没有树立正知正见,没有分明佛法,你就去一味地住于沉寂处,那只是浪费功夫,毫有时义。
  
  无垢光尊者就说过,“没有分明佛法就贪图闭关,贪图住山,是恶劣法器。”就罗列了恶劣法器的几种形象,我们较量一下,看我们是哪种根器?
  
  第一个是固然持久修行,可是没有调伏自心,即使栖身于静处,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仿佛树林中的野兽一样,固然长年累月地没有分开过树林,如影随形都在深山之中,可是如故它的心性照旧很暴恶的。就比喻假如我们心相续没有调伏,也没有分明调伏心相续的实修的窍诀,一味地就认为这个凡间太喧华了,我要去找一个处所静修。这样子的人是浪费功夫,毫有时义。
  
  第二个是固然外貌上通达经论,可是不能降伏烦恼,令贪、瞋、痴、慢、疑五毒滋长,也是毫有时义。
  
  仿佛鹦鹉一样,固然会说人话,会仿照人的说话,可是毫有时义。
  
  假如只是外貌通经论,不可以或许用之于实修就是被经所转,口念心不可,固然学了许多经论都毫有时义,乃至于学得多了往后,他还增添慢心。以是麦彭仁波切就说过,“言不为主修为主,不修仅说如鹦鹉。”
  
  第三个是固然出家依止了师长,依止了具德的上师,可是不知道求法,虚度功夫,只是每一天都迷模糊糊做一些噜苏工作去过活,不分明修心窍诀。
  
  就仿佛一小我私人到了大河滨,如故还会渴死一样的,已经有许多修心窍诀可以求,不分明求法,而且也没有乐趣,只是懒散怠惰过活,这样子是恶劣法器。这个大江、大河、大海内里的水再多对他也没有任何意义。
  
  第四个是固然求到了修心的窍诀,可是不可以或许用之于实修调心——携带无义如药方。
  
  仿佛我们做作业一样,天天拿起经原来念一念。然后就想着必然会有一个什么好事从天而降,没有效来修心,只会打这些贪图。那些只是种一个脱节的远因。以是必然要大白,必然要实践。
  
  第五个是固然得到了修行的暖相,可是没有进一步地证悟深层的心性本体,修行无义犹如入外道。
  
  他有一些传承,也有一些实修窍诀,也有做了一些实修,去观修气脉明点,而且还得到了一些证量,仿佛空中可以或许翱翔,入火可以或许不烧,入水可以或许不溺,这些各种的神通,入地可以或许无障碍。可是要知道这些神通不是脱节的正因,以是不要一味地求这些生圆次第,而应该是先修睦出离心、菩提心和空性慧,唯有伶俐才气够让我们得脱节。
  
  第六个是固然修苦行,身材也始末安住不动,可是心田没有真实地生起出离心、菩提心的好事,这种苦行和修静坐都是毫有时义。
  
  仿佛旱獭一样,草原上有一种旱獭,冬天的时辰它会挖一个洞,在洞内里三个月不动,如如不动;冬天来的时辰田鸡也会找一个处所去蛰伏,也会不动。
  
  你打坐可以或许像田鸡一样三个月不动吗?可以或许像旱獭一样三个月不动吗?就算是可以或许,假如你的心没有出离心和菩提心也是毫有时义,由于不是脱节的正因。
  
  以是我们要知道见到树林的时辰要精学习行,要可以或许愿统统众生都可以或许得脱节,获得为天人之所尊敬,之所叹仰,可是也要先知道实修的窍诀,要闻思修行。
  
  【海云继梦法师简释】林薮是小丛林的意思,处林薮就是住在丛林内里。印度人因为地型、天气的相关,有在林中栖身的风俗,也因此印度人在修行时喜畛刳树下打坐。
  
  林薮是一个天然的征象,当我们看到林薮,要怎样转为本身心田的地步?「应为天人,之所叹仰」。由于林薮是清净之地,住在林薮中的以修行人居多,他们只要一边倚着树、搭个蓬,能遮风避雨就可以了,一样平常人照旧要住在岩穴、土堆或石屋之中。
  
  我国的修行人,以道家来说,多喜单独修行,很少成群结伴,但佛家有僧团组织,较量会结伴修行。在印度,有的三、五成群,可能几十个、上百个在一路的都有。像释迦牟尼佛就有一千多人,是很复杂的僧团组织,至于几十个凑在一路的环境,则处处皆是。这样的处地址印度人看来,都以为是很神圣的,固然并没有盖庙(婆罗门教自己亦不主张盖庙),也不盖屋子,碰着气候变革,便找个处所回避,过了就好。在这样的环境下,各人都精进于修行,以是印度人以为这是天人会来扶养的(究竟上,也有人修行到不食人世烟火的水平,愈走愈阔别人世)。
  
  这种民俗传出来,社会上具有善根的人便会处处找寻这些住在丛林中的修行人,遇有响应的便一路住下来,若不响应便分开,以是在印度会看到许多游行的苦行僧到处行走,这就是所谓的参访,探求善常识。就是有这样殊胜制度的存在,他们才会云云观想:「应为天人、之所叹仰。」而我们没有这种制度,就可以将「见处林薮」改为「若见森林」,或「若见寺庙」,会较量切合我国的国情。
  
  若是真的见到林薮,也就是一片绿林,我们该怎样观想?丛林在此刻来讲犹如地球的肺,我们虽然都但愿拥有清爽的氛围,多为生态均衡着想。台北的丛林公园,或许还达不到这个成果,但至少可为巿民提供一个休闲的行止。休闲暗示不慌忙、不竞争,既然云云,当我们见到丛林,就可以当愿众生,都可以或许无诤、安住。在意义上完全改变,早年有人在内里修行,以是是「应为天人,之所叹仰」,此刻呢?「应为全民,之所休憩」。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