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佛学移动版

主页 > 般若文海 > 华严经 >

《华严经·净行品》第123愿--【若说法时,当愿众生:得无尽辩,广宣法要。】云端佛学

  《华严经·净行品》第123愿--【若说法时,当愿众生:得无尽辩,广宣法要。】
  
  【广释】讲经说法的时候,应该发愿。当愿一切众生,得到无穷无尽的辩才无碍,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圆满无误的广大宣说佛法的要义,也就是无上甚深微妙法。
  
  【宣化上人简释-1974年版】假设在讲经说法的时候,应该发愿。当愿一切众生,得到无穷无尽的辩才无碍,广大宣说佛法的要义,也就是无上甚深微妙法。以上二十二愿,是到城乞食时,所发的愿。每一愿都为众生而发,令众生得到利益。
  
  【宣化上人简释-1981年版】「若说法时」:比丘常常讲经说法,在说法的时候也应该发愿。这个说法,「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做法师的给大家讲说佛法,这是用法来供养一切的众生。那么这种供养是比任何的供养,这功德都大的。这又叫法施,以法布施给一切众生,所以财施、法施、无畏施,这种法施也是功德最大的。因为这个,所以我们常有法师讲经说法。本来法师讲经说法,饮食、衣服、卧具、汤药,这四事供养是非常丰富的。可是法师也不能贪图供养,一贪图这种供养,那又没有功德了。所以就要发愿,若说法时,「当愿众生」,「得无尽辩」:无尽辩就是无碍的辩才。这个辩才有四种,有辞无碍辩,所说的言辞无穷无尽的,这叫辞无碍辩。义无碍辩,所说的义理无穷无尽的,这叫义无碍辩。所说的法,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八万四千的法门不出现前的一念心,一念心而生出八万四千的法门,所以叫法无碍辩。又有乐说无碍辩,法师要具足乐说的辩才,就是愿意讲话,没有话,也会说出来很多的话,那么这是乐说无碍辩。「广宣法要」:到处都宣讲佛法的要理,这种最要紧的道理。
  
  【大愿法师简释】用完饭以后,要为施主祝福,要回向。
  
  佛陀住世的时候,那些大阿罗汉,比丘,他们托钵以后都是做一个回向——
  
  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
  
  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
  
  这样子地来祝福,来回向;这个也是说法,这是最简易的说法。
  
  所以其实在吃饭的时候可以修行,《金刚经》里面世尊为我们作了一个榜样——“尔时世尊,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这些都是以无言的身教来开示我们:
  
  一个是佛不住佛相,佛陀示同凡夫,和光同尘,而且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不著法相、不著非法相,这样子,在日常生活之中启发我们觉悟;“是真佛只说家常”,就在日用云为里面启发我们的心,让我们觉悟;“道也者不可须臾离”,应该是与我们的真心本体随时随地都相应。
  
  我们接受供养圆满了,要为众生说法,这时候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得无尽辩”,有无穷无尽的辩才,得到四无碍辩——辞无碍辩、法无碍辩、义无碍辩、乐说无碍辩,种种的无尽的辩才!
  
  华严上常说的——
  
  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
  
  什么是“坐微尘里转大******”呢?你在吃每一粒饭的时候,都能够转大******,都能够与真心相应。
  
  我们要知道:如来其实就是自性,就是我们的真如自心,是尽虚空、遍法界的;佛的智法身是遍一切时,遍一切处的;毗卢遮那,遍一切时处,光明遍照,遍一切时处,一切时处都有佛陀的智慧光明。
  
  所以我们现在要反过来,要回转过来,要从一切时处,每一件事之中,每一个角落,回归到我们的真如自性里面来。所以说佛法就在我们眼前,不用另外去寻找,另外去寻找,你用的是妄心。
  
  迷时人逐法,悟时法逐人。
  
  迷昧的时候,人向外去寻逐佛法;但是心执著于法就失去法,执著于心就失去心。你一起执著就失去法了;执著于心就失去心;一起执著,你这个心就变成妄心。
  
  其实法应该就在当下,在每一个念头里面,每一件事里面,一举一动里面都是佛法,都是转大******,是坐微尘里转大******。
  
  “广宣法要”。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是“广宣法要”。由人乘、天乘、声闻、缘觉、菩萨,乃至于佛乘,圆满无误地演说,是宣说法要。我们第七大类就说圆满了。
  
  【海云继梦法师简释】施主斋僧,出家人应供,吃过了饭要为大家说法。这时候要「当愿众生,得无尽辩,广宣法要」。对佛法不只是知道就好,而要知道很多,甚至还要讲给人听。讲给人听的方法很多,依各人的根器不同而有善巧方便,以无尽辩来宣扬一切法要。转******不一定要讲经说法升大座,那是正法行,尚有其它种种方便法能让人开悟,这就是佛法的微妙之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