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佛学移动版

主页 > 般若文海 > 六祖坛经 >

坛经故事之五:说不著空亦不住有-云端佛学

  僧智常,信州贵溪人。髫年出家,志求见性。一日参礼。
  
  师问曰:“汝从何来?欲求何事?”
  
  曰:“学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礼大通和尚,蒙示见性成佛之义。未决狐疑,远来投礼,伏望和尚慈悲指示。”
  
  师曰:“彼有何言句,汝试举看。”
  
  曰:“智常到彼,凡经三月,未蒙示诲。为法切故,一夕独入丈室,请问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大通乃曰:汝见虚空否?对曰:见。彼曰:汝见虚空有相貌否?对曰:虚空无形,有何相貌。彼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如来知见。学人虽闻此说,犹未决了,乞和尚开示。”
  
  师曰:“彼师所说,犹存见知,故令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
  
  常闻偈己,心意豁然,乃述偈曰:“无端起知见,著相求菩提。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
  
  智常一日问师曰:“佛说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愿为教授。”
  
  师曰:“汝观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义,不在口争。汝须自修,莫问吾也。一切时中,自性自如。”
  
  常礼谢执侍,终师之世。
  
  .........................
  
  第五个案例是接引智常,为他开示既不能著有也不可住空之理,以及佛陀施设三乘和一乘教法的真义。
  
  “僧智常,信州贵溪人。髫年出家,志求见性。一日参礼。”信州,今江西上饶。髫年,幼年。有位僧人名叫智常,是信州贵溪一带的人,年纪很小就出家了,一心只求开悟。有一天,前来参礼六祖。
  
  “师问曰:汝从何来?欲求何事?”六祖问他说:你从哪里来?想来做什么?
  
  “曰:学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礼大通和尚,蒙示见性成佛之义。未决狐疑,远来投礼,伏望和尚慈悲指示。”伏望,表希望的敬辞。智常回答说:学人最近在洪州白峰山大通和尚那里求法,承蒙大通和尚为我开示了见性成佛的道理,但并没有解决我的疑惑,所以不顾路途遥远前来参拜于您,恳求和尚慈悲,为我指明方向。
  
  “师曰:彼有何言句,汝试举看。”六祖说:大通和尚对你说了什么开示呢?你说给我听听。
  
  “曰:智常到彼,凡经三月,未蒙示诲。为法切故,一夕独入丈室,请问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智常回答说:我到大通和尚处有三个月,一直没有得到开示和教诲。因为求法心切,有天傍晚就单独进入丈室求教:请问和尚,什么才是我的本心本性?
  
  “大通乃曰:汝见虚空否?对曰:见。”大通和尚对我说:你看见虚空了吗?我回答说:看见。
  
  “彼曰:汝见虚空有相貌否?对曰:虚空无形,有何相貌。”大通和尚又问:你看见虚空有形状、有颜色吗?我回答说:虚空是无形的,哪有什么形状和颜色?
  
  “彼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如来知见。”大通和尚就开示说:你的本性像虚空一样,没有一物可见,这就是正见。也没有一物可知,这就是真知。不分别青黄之类的颜色,也不分别长短之类的形状,就能见到本来清净的觉性。悟入这个圆满光明的觉悟本体,就是见性成佛,也是如来的知见。
  
  “学人虽闻此说,犹未决了,乞和尚开示。”我虽然听了大通和尚的开示,但还是对见性不甚了了,恳请和尚为我开示。
  
  “师曰:彼师所说,犹存见知,故令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六祖立刻指出问题所在:大通和尚所说,还是存在知见,所以令你无法透彻。现在我为你说一首偈颂。
  
  “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说像虚空一样什么都没有就是不见一法,这本身就是一种见,存在这种空的见、无的见,也是不对的。著有固然不对,著空同样不对。就像浮云遮住太阳,会障碍我们对觉性的体认。
  
  “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说是不知一法,其实却守了空知,是执著于空,就像虚空出生闪电,也是一种遮蔽和障碍。
  
  “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瞥然,忽然。这个对于空的执著一旦生起,心有所住,就不可能见到觉性。所以,对空的执著也是错误认识,哪里能作为悟入觉性的方便呢?
  
  “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如果能意识到这种认知是错误的,不再陷入对空的执著,觉性灵光自然就能时时显现。正如百丈禅师所说:“灵光独耀,迥脱根尘。”
  
  “常闻偈己,心意豁然,乃述偈曰: 无端起知见,著相求菩提。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智常听到六祖开示的偈颂后,内心豁然开朗,也说了一首偈颂报告心得。内容是:无端生起空的知见,执著于空相而求菩提,以为菩提是有的,或以为菩提是空的。哪怕内心还存有一点“我要开悟”的想法,就不能超越无始以来的迷妄。修行是一场没有目标的旅程,不要想着开悟,不要想着干什么,这些念头都是妄想,恰恰是我们不能开悟的原因。
  
  “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我们内在的菩提自性,就是觉悟的源头和根本,但因无明执著而隐没不现,使我们轮回生死,流转六道。不能领会祖师西来意,心就会在两头奔忙,不是著常就是著断,不是著空就是著有。
  
  “智常一日问师曰:佛说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愿为教授。”一天,智常向六祖请教说:佛陀说了三乘法,又说了最上乘,弟子不了解其中内涵,请您为我开导。
  
  “师曰:汝观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四乘,或依《法华经譬喻品》羊、鹿、牛及大白牛车立四乘教,或曰声闻、缘觉、菩萨、佛为四乘。六祖说:你只要观照自己的心,体认本自具足的觉性,这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向外执著法相。法是法法平等的,并没有四乘的差别,只是因为人的根机有利钝,所以才出现与之相应的不同教法。佛经施设的各乘只是方便安立,是帮助我们认识本心、契入觉性的方法,根本目标是一致的。
  
  “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大小乘的区别,从教下的观点来看,主要是以发心而论。六祖则从禅宗角度作了分判:停留在听闻教法或读诵经文,就是小乘;能够进一步如理思惟,依文解义,就是中乘;能够如法修行,依法实践,才是大乘。
  
  “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如果能通达万法,具备万法,同时又超越对法相的执著,于一切法不染著,心无所住,就称之为最上乘。教下讲一乘和三乘,是代表修行的不同途径,分别指向声闻、缘觉和无上菩提。此处,六祖立足于觉性的闻思修进行说明,可谓独树一帜。
  
  “乘是行义,不在口争。汝须自修,莫问吾也。一切时中,自性自如。”六祖又告诫智常说:所谓乘,只是实践的意思,不在于争什么大小之分。你要自己从修行中体悟,不必总是问我。在一切时中,都要安住于觉性,于如如不动中来去自如。
  
  “常礼谢执侍,终师之世。”智常得到六祖的开示后,感恩戴德,终生都在侍奉六祖,直到六祖去世。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