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佛学移动版

主页 > 般若文海 > 六祖坛经 >

坛经故事之四:说三身四智-云端佛学

  僧智通,寿州安丰人。初看《楞伽经》约千余遍,而不会三身四智,礼师求解其义。
  
  师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明四智菩提。听吾偈曰: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通再启曰:“四智之义,可得闻乎?”
  
  师曰:“既会三身,便明四智,何更问耶?若离三身别谈四智,此名有智无身。即此有智,还成无智。复说偈曰: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如上转识为智也。教中云: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虽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转,但转其名而不转其体也。)
  
  通顿悟性智,遂呈偈曰:“三身元我体,四智本心明。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起修皆妄动,守住匪真精。妙旨因师晓,终亡染污名。”
  
  ....................
  
  第四个案例是接引智通,开示三身四智的内容。
  
  “僧智通,寿州安丰人。初看《楞伽经》约千余遍,而不会三身四智,礼师求解其义。”寿州,今安徽寿县。三身,法身、报身、化身。四智,如来的四种智慧,即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境智。三身四智都是佛菩萨的功德,也是学佛所要成就的菩提道果。有个名叫智通的僧人,是寿州安丰人。起初,他已阅读《楞伽经》达千余遍,却不能理解三身四智的内涵,所以就来参礼六祖,希望六祖开解其中深意。
  
  “师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六祖说:清净法身,就是我们具有的佛性;圆满报身,就是修行成就的智慧;千百亿化身,就是智慧的无量妙用。这是从禅宗的见地,来解读佛陀所圆满的法、报、化三身。
  
  “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如果离开觉性来谈三身,叫做有身无智。因为法、报、化三身都是以觉性为基础,否则就是空洞的,有名无实的。
  
  “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明四智菩提。”如果体认到三身也是无自性的,就明白什么是四智菩提。因为三身是建立在四智的基础上,不能独立于四智之外。离开四智,也就没有三身了。
  
  “听吾偈曰: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且听我为你说一首偈颂:菩提自性本来就已具足三身,法身有空的特点,报身有明的特点,化身有妙用无穷的特点。再由觉性发明四智,开显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和成所作智。佛性在哪里作用?就在六根门头,在见闻觉知。无论行住坐卧,还是语默动静,都是觉性的显现和妙用,只要在见闻觉知的同时能够离相,就能直登佛地。
  
  “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我现在为你开导三身四智的道理,只要你确信无疑,就不会再有什么迷惑。不要学那些向外追逐的人,终日把菩提挂在嘴边,却不懂得向内证道。这样的做法,说轻一点是舍本逐末,说重一点,根本就是与修行背道而驰。
  
  “通再启曰:四智之义,可得闻乎?”智通接着问道:四智的深意,可以听您再解说一下吗?前面侧重说三身之理,接着对四智进行阐述。
  
  “师曰:既会三身,便明四智,何更问耶?若离三身别谈四智,此名有智无身。即此有智,还成无智。”六祖说:你真正理解了三身,也就认识了四智,何必再问呢?因为三身的本质就是四智,如果离开三身,单独谈什么四智,就叫做有智无身。如果无身的话,这个智也就不成为智了。
  
  “复说偈曰: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接着,六祖再说一首偈颂来解释四智的特点:大圆镜智是转第八阿赖耶识所成,指觉性本来清净,就像明亮而没有任何尘垢的镜子一样,能够照见身心内外的一切。平等性智是转第七末那识所成,由此解除我执建立的基础,不再有内外、人我等一切分别。这里所说的心无病,就是没有自他的隔阂和对立之病。
  
  “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妙观察智是转第六意识所成,其特点是能观察并了知诸法差别。在有漏阶段,第六意识是充满造作的。成就妙观察智后,自然能应物利生。这种功能本来具足,不假造作,是为“见非功”。成所作智是转前五识所成,这是成就一切世出世间事业的工具,和大圆镜智一样,属于果上转。
  
  “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转八识成四智,第六识和第七识是在因上转,而五识和第八识是在果上转。也就是说,当第六识和第七识发生转变后,前五识和第八识的功能自然随之转为正用。唯识所说的转依,是改变生命的依托,即舍去有漏识,成就无漏智。从唯识的见地来说,这是生命系统的转变。但禅宗修行是建立在觉性基础上,是依觉性建立八识四智。从这个层面说,转的只是一个名称而非实质。因为众生本来具有佛的知见,自性本来就是清净无染的,其实是没什么可转的。
  
  “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如果在每个心念生起时随处随转,没有粘著,没有滞碍,哪怕在纷扰繁杂的环境中,我们也能像龙潜于深渊那样,安住觉性,如如不动。表面虽然在工作生活,接人待物,但内心不随任何境界动摇。
  
  “如上转识为智也。教中云: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以上所说的就是转识成智。从教下的观点来说,是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
  
  “虽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转,但转其名而不转其体也。”虽然说第六识和第七识在因上转,前五识和第八识在果上转,但从究竟而言,所转的只是概念而非本体。当然这是禅宗的说法,确切地说,是顿教的见地,和教下的观点有所不同。
  
  “通顿悟性智,遂呈偈曰:三身元我体,四智本心明。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智通听闻六祖的开示后,顿时明了三身四智的真意,就以偈颂向六祖表明心得。三身原来就是内在觉性的本体,四智也要从觉性中去开发,去证得。身和智是圆融无碍的,有智就有身,有身也离不开智。只是应不同的对象,所以才有不同的显现。
  
  “起修皆妄动,守住匪真精。妙旨因师晓,终亡染污名。”在造作的状态中起心动念,都是一种妄动。如果执著某种状态,以为这就是觉性,不论执著于动,还是执著于静,都不是真正的觉性。其中奥妙,都是因为师长开示才恍然大悟的,从此不再执著于染污或清净的假名,也不再执著于染净的不同显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