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
师又曰:“见性是功,划一是德。念念无滞,常见天性,真实妙用,名为好事。心田谦下是功,生手于礼是德。自性成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好事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好事。”
“师又曰:‘见性是功。’”见到我们的真如佛性——缘起性空的真如天性,这才是功。
“划一是德。”见到了真如天性,发明白统统众生皆有如来伶俐德相的时辰,我们对统统法不再有任何的执取执著,这才是“好事”。
“念念无滞,常见天性。”一个念,以前念、今念到后念,都是“无滞”的。
《普贤行愿品》十大愿王里所说:“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回向,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中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念念相续”,这就是《华严经》的修法。
“念念无滞,常见天性”,许多人在修禅法的时辰,为什么不能响应,总要找到一个有所依法才气定心?由于他们没有想到本身的“念念”——前念、今念、后念——之间的旷地都能不留贪嗔痴的余地。
“念念”之间“无滞”,“用即了了理解”,不消即安守本位,那就是真正的大勤奋。也许他不怎么打坐,也许他囚首垢面,也许他也不去做那些外在的行仪或情势,可是他常见天性,真实妙用。“真实妙用,名为好事。”
“心田谦下是功,生手于礼是德。”我们之以是不能扑灭贪嗔痴的烦恼,就是由于对自我的执取过分度了,自我的骄慢、我慢、增上慢太锋利了。佛性真正是划一的,在佛不增一分,在凡不减一点,在地狱也是不减一分。有情和无情所保留和依靠的情形,我们正报的身心,都是划一的,都是切合“无常的、无我的、无自性的、缘起的、不能做本身主宰”这个纪律的。一小我私人的心田一旦生起这样的划一和谦下,“划一”便天然现前。
“生手于礼”是肯定的韶光。尊重天然的法例,用谦恭的立场看待人和其他的生命。在满意本身身口意正常必要的环境下,分明珍惜无情而不会乱用、不会过度糟践它。
“心田谦下,生手于礼”,不只限于对人,对统统的有情和无情都是一样的。这就是禅宗的修行。让心的每一个念都在最高地步中。那还要那些加行吗?什么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都不必要了。全体起用,当下的心就完全在这个状态。客舍等于途中,途中等于客舍。
“自性成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六祖真是句句指归!
“自性成立万法是功”,就像六祖听完五祖讲《金刚经》开悟,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云端佛学,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摇动;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才是空有不二的自性。若是自性不可以或许成立万法,只能在空中,不能生起妙有和幻用,那么释教、佛法在这个凡间又有什么浸染呢?完全没浸染。以是一个好的对象,要有效处才算好。假如不能办理我们的生命及身心的现实题目,再好也不是好。
“心体离念是德”,“成立万法”是有,“心体离念”是空,这就是空和有的不二。
“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一亲自口意的举动,所成立的统统法,有情的或无情的,都“不离自性”,这是“功”;而“应用无染”,是用,是外,是“德”。以是把双方都废除,在中道第一义上去起坚守。
“若觅好事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好事。”真要见性开悟,打坐修行是最基础的工夫。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