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净行品》第034愿--【下足住时,当愿众生:心得解脱,安住不动。】
【宣化上人1974年版】在坐完禅定下座的时候,应该发愿。当愿一切众生,心得到解脱(自在),无所著住。安稳住在定中,对行、住、坐、卧不动于心。不动就是不打妄想、不起邪念。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这就是安住不动的意思。佛教说:「如如不动,了了常明」。眞正不动,即得眞正的智慧,得到眞智,就不会顚倒梦想。
从前有位修行人,参访善知识,求其解脱。参访多处,但仍不得解脱。有一天,他去访问一位明眼善知识,请其开示,便问:「大和尚!我怎能得到解脱?」那位大和尚一听,乃对他说:「是谁把你绑着?」他一想:「嗳!是没有人把我捆着呀!」大和尚又说:「既然没有人绑你,为何到处找解脱?」他一听,豁然大悟,原来如此!于是把黑漆桶打破,得到解脱。
【宣化上人1981年版】「下足住时」:下足,就是走路的时候,那么不坐禅了,把这个双跏趺坐解开了,就要下地走动,在这个时候又要发一种愿,所以说「当愿众生」,「心得解脱」:这个心得到解脱,无所著住。那么这个解脱,就是你一切无着,自然就解脱了,不要说我找个解脱。
古来人有一个老修行去请开示,问一位和尚,说:「大和尚,我请问怎么样才能得到解脱?」这个大和尚对这老修行就说了,说:「哦!谁把你绑上了?」这个老修行自己想,哎!没有人绑着我啊!就说:「没有人绑着我。」「那你为什么要找解脱?」哦!他开悟了!「原来我是没有人把我绑着。」他豁然开悟了。你不能说:「哦!我明白本来没有人绑着我。」以为这就可以了,那还不可以,要你开悟了才算。开悟,那真得到解脱了,打破你的黑漆桶了,你黑漆桶打破了,那才算得到解脱。
「安住不动」:安住不动就是常常有一种定力,常常在这个定中,就是行住坐卧都是不动的。什么不动?不打妄想,不起邪念;什么不动?你那个欲心不动,你若能时时没有这个欲念,那是真正不动了。
所以孔子说:「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这是孔子说的。那么孟子说:「四十不动心。」这个安住不动,就是不动心。那么什么不动啊?说:「我这个身体不动。」那要等死的那个时候才能不动,你活着没有法子不动,对不对啊?那么不动就是不动心,如如不动,了了常明。你真能不动,就得到真正智慧;你得到真正智慧,就不颠倒了,这是真不动。这个不动,是在你自心里头,不是到外边去找去。
不是像一块石头似的在那个地方,那是不动,风也吹不动,雨也打不动它,但是石头没有用的,所谓「死水不成龙。」
各位善知识,不要自己欺骗自己,不要自己没有到家,就向人说我怎么样不得了了,我怎么样了不起了。有什么了不起的?自己骗自己呢!还了不起!
【大愿法师简释】是指我们打坐下座以后,我们站起来,是“下足住时”。还有一种也可以指我们早上一醒来,站在床边,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念这个偈颂,我们就要作这样子的观修。
我们看由这里面开始,“下足住时,当愿众生:心得解脱,安住不动”,一直到最后一个偈颂“睡眠始寤,当愿众生:一切智觉,周顾十方”,由下足住一直到睡眠始寤,刚好就是一百零八个偈颂。
其实这个就是文殊菩萨开示我们:每一天生活由早上醒来到晚上睡觉,一天所要修的一百零八个生活瑜伽,我们由醒来下床到晚上上床休息都要保持智慧觉照。
前面的三十三个偈颂是总说,从这个偈开始,一百零八个偈是文殊菩萨开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境缘,种种物质环境和人事环境,开示我们在这些境缘之中如何善用其心。
“心得解脱”,愿一切众生都能心得解脱。
“安住不动”,将心安住在一真法界就是心得解脱,心无挂碍就是心得解脱。“安住不动”不是说我们坐在这里面呆呆的,一动不动,不是这个。不是指外相,而是指我们的心妄念不起,念念归入真如性海,这个是“安住不动”。是很活泼,很圆融,不是很死板的、很僵化的不动。
如果没有了解的人,他总会相对于动就会去找一个不动,可是你寻找这个不动就已经是动了,很多修行人他出偏差,问题就是出在这个地方。所以六祖大师呵斥空心静坐,就是因为空心静坐是灭相而求空。
我们看六祖大师呵斥卧轮禅师:“惠能无伎俩,不断百思想。”
卧轮禅师说:“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
这个“断百思想”,要想它不动,就是灭相求空,就是人为地寻找不动,你相对于动去找一个不动,这个就是妄心。还是妄心,还是法尘分别影事,所以六祖大师会特别呵斥这种空心静坐。
其实“安住不动”是指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这个才是“安住不动”。
万法都是体空相有,因为体空,所以“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不受一尘;因为相有,所以因果宛然,万行门中不舍一法;这样子才是真正地“心得解脱,安住不动”。
【海云继梦法师简释】「下足住时」,这一愿可以接着前一愿「舍跏趺坐」来讲,从坐着,到把脚放下,然后「下足住时」,这样来看。但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现在起把这一大愿当作第一愿,大家请看一百四十一愿的最后一愿:「睡眠始寤,当愿众生,一切智觉,周顾十方。」所以「下足住时」,是指醒来以后,从一上下来,脚落地的时候,然后才「若举于足」,移动脚步,再来是着下裙时,开始穿衣服了,接着便整衣束带,「若着上衣」。
由此可见此愿可与前句「舍跏趺坐」连接在一起,共是三十三愿;也可以接着后面的「睡眠始寤」,总共是一百零八愿,都是完整的数字。所以不论往前并、往后并,都各成一个系统。
通常我们都将「下足住时」表示一天生活的开始,前面的部分就是前言了,是在家人、出家人、修道者与未修道者共同的总说。现在就开始讲我们日常生活所可能遇到的种种状况。
下足住时 当愿众生 心得解脱 安住不动
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脚放下,开始工作了。而开始一天的第一个动作,也要提高警觉,希望能心得解脱,不但自己解脱,也希望一切众生都得解脱,然后在解脱的境界中安住不动。这句话可视为总说,我们先来看经文的最后一句:「佛子!若诸菩萨如是用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一切世间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乾闼婆、阿修罗等,及以一切声闻、缘觉所不能动。」我们凡夫就是会动,现在希望我们的「心得解脱,安住不动」,可见这一愿是根本法,也是修行的核心。
凡夫与圣人的差别在于凡夫的心是飘动的,心的飘动不是指到处乱跑,而是会起分别;一旦起分别就动了,能不分别就能如如不动。可是要将心安住在那里?又如何才能如如不动呢?而且是觉知的如如不动,而非无知的。譬如修行人和小孩一样都很天真,他们之间的不同,在于小孩是无知,而修行人是觉知的。什么叫觉知?将心安住在解脱的境界上,就叫觉知。那么,我们先来谈谈什么叫解脱。
以二分法来看,不动的对面就是动,人的心就在动与不动间,当心动的时候就是凡夫,当心静的时候就是圣人。所以我们常说修行就是要静心,但究竟有没有办法达到静心呢?从枝末上来的静心都不算,那可能只是一种压抑,譬如原本一直会打妄想,却压着不想,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坐在那里都不动,可是脑海里还是识浪翻腾,永远无法达到静心。
修行只是一个原则
真正的修行是在动与静之间,都不采取对立,因为相对于动,我们会去找一个不动,可是寻找这个不动,就已经是动了,问题就出在这里。在动与不动间,修行其实只是一个原则,在于觉知而不在行为,你能不能了解到今天痛苦的根源究竟何在?了解后再把根源除掉就好。像刚才所谈生死之间,若能了解到诸行无常,对于至亲的死亡,便能放下眷属情爱;面对自己死亡的时候,对于色身的存在是否也可放下。仅仅是这样的了解便成道了。这些道理许多人都会讲,但事实上感受度并不够,那就不能算真正了解。
自己想想,当那种境界来临时,是不是真能洒脱放下,这才是最重要的,而非陷于愁云惨雾中。之所以会有愁云惨雾的情况,就是了解性不够的关系,可见动静之间就在于了解性够不够,了解够了就静了,了解不够就识浪翻腾。体会到这点便会发觉动与不动之间,其实并无差别,因为动是趋向于静的,静则是动的开始,就像生是死的开始,死是生的肇端,所以生等于死,死等于生。有了这种了解,会发现生死已融为一体,动静也是一体。
我们现在对于这点却不从这方面来了解。大家都知道经文是从印度来的,何以印度人懂得这些,我们却不懂?这些都是佛教的思想,为什么现在一般的佛教宗教仪式却不谈这些?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各位是觉知还是无知也由此可见。
当初印度人修行时多分两种情况,一是苦行,一是沈思。他们发觉一般人在用脑筋时,大多使用分裂式的,想一个动、一个不动;一个善、一个不善;一个白、一个黑;一个圣人、一个罪人;这种凡夫的思考法,结果证明是不对的。因为动静其实是一如的,白黑是一致的,善恶是一体的,生死也是一体的,很难有明确的区分。白天到晚上该从哪里分开,而白天是晚上的开始,晚上也是白天的开始,可见黑白是一致的。当修行人发现这个观点后便成道了。但是这种感受却不是一般人的脑筋所能想象的,所以叫不可思议。因为脑筋都是在可思可议的范围内,一旦可思可议,就一定会对立,唯有达到完全融合统一的时候,才不再对立。
仪式化的传承,让修行变了质
问题是,用脑筋思想的叫人,那么那个不可思议的该叫什么?西洋人叫他上帝、叫神,回教徒叫阿拉,佛教徒叫佛;所以一般人叫神性,佛教徒叫佛性,凡夫就叫人性。把这些所谓的神性、佛性、人性区别开来,区分以后才有办法表达给大家知道:成就佛性者就是成佛了,快要成就的就叫菩萨。
好!问题也来了。一个已经证得的人把这些信息告诉大众的时候,他本身是很清楚的,直接听闻的人也没有问题,可是待这些闻道者再转出去,第三手以后就产生问题了。什么神、佛、菩萨、地狱、鬼……都出来了,甚至还有等级的差别,统统变成了外面的东西。本来是内在的,希望透过语言文字的表达来了解内心之处,结果不但没有了解进来,反而搅了一大堆外相,成了心外求法,成了宗教的基本信仰。
一个成道者告诉他的第一代弟子成道的经过,弟子们就开始去学他的苦行与沈思。学苦行的就去诵经念佛,学沈思的可能就去参禅打坐。本来透过这些方式是要达到心智的启发,开展出佛性;第二代可能有几个会成就,传到第三代可能只剩下诵经念佛和参禅打坐了。如何透过这些方式达到心境的彻底觉悟?两者失去了关系,于是这些行为成了宗教仪式。
本来一个修行人从迷惑颠倒,人我分立的娑婆世界,经过一段沈思、觉悟,应该走向统一、没有人我的界限,最后证入极乐世界。当他把这个方法传布出去后,就变成是外面有一个极乐世界,透过那个方法就可以到达。结果原本一个崇高的宗教情操完全破坏无遗,一个神圣的宗教修行变成庸俗的宗教仪式,情况就是这么来的。所以如何把我们的心安住在解脱的境界中,成为统一体,不再分裂、分别,整个过程需要大家好好体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