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净行品》第026愿--【受具足戒,当愿众生:具诸方便,得最胜法。】
【广释】具足戒在小乘来说是指比丘的二百五十戒和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但是在《净行品》之中,究竟的是指受菩萨戒。我们能够如法地受持菩萨戒,愿一切众生能够转烦恼,证菩提。
【梦参老和尚简释】受具足戒就是专指比丘、比丘尼说的。受具足戒,要愿众生,具诸方便,得最胜法。戒的目的是防非止恶,断烦恼证菩提。菩提是觉,让我们每一念心都依于戒住到觉中,哪条戒都没离开心,都是来根治行的。大家可以回忆一下,在我们拜忏、乃至上殿、过堂、吃饭、穿衣的时候,能一心吗?不能一心就是烦恼,就不是最胜法,三百四十八戒持好,内心时时充满善法,时时感受到清凉,用持戒的方便善巧使我们常时生欢喜心,永远不生烦恼。我们的戒德成就圆满的时候,就能够断烦恼证菩提,或者说转烦恼成菩提。从这个意义上讲,受具足戒,发愿愿一切众生具诸方便,得最胜法。在我们发愿度众生的时候这就是大乘了,超出比丘戒之外,是菩萨乘了。这里的具足是约菩萨乘说的。
《净行品》是行的文殊智能,普贤的行愿,他的性质不同,就是因为用心不同,这就是善用其心。
【宣化上人1974年版】受具足戒的时候,应该发愿。当愿一切众生,具足一切方便法,得到最殊胜的法。
方便法就是为教化众生,而不舍生死。常在众生中游戏,而不受其染污,也就是慈悲护念一切众生,善于教化一切众生,所谓「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无论修行那个法门,当功德圆满了,都可成佛。
以上十五愿,是在出家的时候所发的愿。出家人看破世间法是苦、空、无常、无我,虚妄不实。唯有出世法是常、乐、我、净,乃是眞实不虚,故舍弃五欲之乐,净修十地之位。
【宣化上人1981年版】「受具足戒」:这个菩萨要出家受具足戒的时候,「当愿众生」,「具诸方便」:具足圆满种种的方便法门。「得最胜法」:得到最胜的这种佛法。
【大愿法师简释】具足戒在小乘来说是指比丘的二百五十戒和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但是在《净行品》之中,究竟的是指受菩萨戒。我们能够如法地受持菩萨戒,“具诸方便”,就能够转烦恼,证菩提。成佛的时候就是“得最胜法”。
“具诸方便”,我们发菩提心,受菩萨戒以后,如何去“得最胜法”呢?如何去“具诸方便”呢?
在《修心七义论》上面有很多的方便:
一个是“初后修二事”。最初和最后——每一天早上和我们休息以前都要修持。早上的时候发愿:我今天一切身、语、意三业都不离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晚上睡眠之前就反省:我今天有没有身、语、意不清净的地方?有没有退失菩提心的地方?如果有的话,马上忏悔,如果没有犯的话,就“修道欢喜,自庆不傲”,希望以后能够更加增上。
“二境皆应忍”。顺逆二境的时候,我们都应该要修习安忍度。顺境不骄慢,能够回向众生;逆境,我们不退怯、不怯弱,能够成为我们道业的增上缘,能够更加勇猛精进。
“当学三种难”。当行三难事,在发菩提心,受持菩萨戒的时候有三种难事:一个是烦恼最初起的时候,我们要觉察它很难,就需要保持智慧的观照;觉察以后要对治它很难,就需要烦恼一露苗头就拔除,用善法来对治;我们在日常生活之中用《净行品》来对治,虽然对治,但是很难断根,就需要用数数串习的方法来转化。
“取三主要因”。让我们能够精进不退转的三种主要的因素:第一个是值遇良师,遇善知识;第二是自能如理修学;第三是具足修法的顺缘。
“修三不退失”。不退失恭敬上师、不退失菩提心、不退失守护菩萨戒。
“成就三无离”。身、语、意三业不可以须臾离开善法;不应间断修;没有获得正解,没有见道以前应当专心一意恒常修学。
这个是“具诸方便”,就能够“得最胜法”。最胜法就是圆满成佛。我们发了菩提心以后,按照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再到妙觉就圆满成佛。
【海云继梦法师简释】具足戒是指出家戒,戒有二百五十条,这是文字上的解释,在家人受五戒、菩萨戒就算具足了。不论如何,对于凡所受过的戒,每一条都能持,就是具足戒。受戒时要提高警觉,「具诸方便」这句话是当头棒喝,一般人受了戒便是具诸束縳,受一条戒被一条绳子绑,受两条戒被两条绳子绑。大家要知道,戒不是用来绑人的,要懂得「具诸方便」,切不可死在戒条下。
戒通常分三个层次来谈,一是戒相,就是戒条,二是心戒,三是性戒。戒相、戒条是照字面而言的,刚刚谈四依时曾提到「依义不依语」,我们若是只持到戒相,就是依语不依义了。尤其心戒是谈戒的精神、原则,以及开、遮、持、犯。像在家人持的戒就与出家人持的戒不同,在家人可以「具诸方便」,出家人则要严守一定的分际。
以杀戒、不杀戒为例,在家人是以不杀人为主,出家人则包括了一切众生,甚至走路都不得踩到草心。在家人为因应现实的生活不得不有所开放,而出家人是专业的修行者,所以开、遮之间必然有所不同。还有一个重要的观念就是持戒并非压抑,一定要具诸方便,当嘴巴想吃东西的时候,应该想办法把想吃的心念转移,而非压抑下来。
曾经有位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他让一群大学生断食,断食第一个星期精神很好,两个星期各种欲望都消失了,三个星期连性趣也缺缺,一个月后再慢慢让他们恢复饮食。此时性欲却变得特别强,对各种声光色刺激的要求也特别旺盛,这就是压抑的后果。可见靠断食来压抑欲望是不对的。
欲望要用善巧方便去转移
佛法告诉我们要用善巧方便去转移,而不是压抑。譬如我们要不杀、不瞋,但通常要杀时都会起瞋心,若要不瞋该怎么办?这时候就要培养慈悲心。但慈悲心又不可拿来当做杀生的藉囗,于是自己就要懂得在心境上去做转移。先认知自己为什么会在这里动火,观照住这个瞋心与杀心之起的根源所在,探究出根源后,杀的意念与欲望也就自然消失了。
这就是警觉性!警觉到自己为什么要杀,待原因一出现,你会发现,即使是打死一只蚂蚁都是件很美的事,那只蚂蚁绝对超生,再来人间学佛,而且与你有很深的缘。可惜我们都缺乏这种觉知,没有觉知就没有佛性,杀死它就变成一种瞋心,而非佛性的灌注,便无法超度它。所以这种高度的警觉性,这种觉知的能力,就是修行所要培养的地方,具备了这种能力,任何戒律对你而言都能具诸方便;否则的话,不要说戒律,就连学法,都是束縳。
各位要打开心量,不要做无谓的计较,要能善学,「具诸方便」,最后才能「得最胜法」。我们要得的是最殊胜之法,而不是表面的、无济于事的法。但大多数人其实都停留在这里;像执着于吃素,却与家人发生无数的争执,这就是没有因学佛而获得实质的利益。所以说,受戒的人一定要懂得戒是什么,不要只会在嘴上说「以戒为师,戒之所在之处即正法所在」。这些只是文字相,没有真正弄清的话,戒之所在,即烦恼所在了。
懂得善巧方便的运用,受戒、学戒便能使人受益无穷,使生活步入正轨,使人生充满亮丽。当然在适应的过程中,有些生活习惯与观念都必需要调整,这就是具诸方便。如此一来,我们所得到的即便是世间法的生活,都十分殊胜,更遑论出世法了。
从自归于佛、归于法、归于僧、受学戒,到受阇梨教、受和尚教,乃至于受具足戒,都是根本的生活理念。倘能真正的掌握到,对于修学与生活都有很大的助益。尤其是最后受学戒的人,不管是受戒也好、学戒也好、持戒也好,绝对不要当成一种束縳。戒是帮助我们解脱的指导原则,不要把这个协助变成干扰,否则反而会因受戒、持戒而变得紧张兮兮。不幸的是这样的人还真多,又不敢舍戒,最后只好放弃不学佛了,这是十分令人遗憾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