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佛学移动版

主页 > 佛学名刊 >

佛性《究竟一乘宝性论》(一)-云端佛学(9)

  仁波切:这个问题可以不同的方式来讨论。例如,唯心论的观点是一切事物都是心所造作的,其支持者认为一切经验或觉受都是心所造作的。以外面的佛塔为例,它最初的出现是因为某人具有我应该建造一座佛塔的主意,这是一个好的例子;不好的例子是,有人想到我应该制造一颗核子弹。所以,这样看来,几乎一切都是心造作出来的。(笑声)但是,想到我应该创造一个世界的人并不多。

  学员:但是,此时此刻,仁波切这个主体和佛塔这个客体或对象的关系是什么?佛塔是仁波切的心所创造的物体,亦或是佛塔自己的显现?

  仁波切:心的经验或觉受和心的造作物有所不同。我们现在谈论的是造作物,而不是觉受。

  学员:我们怎么知道我们对空性的体认不仅是知识性的了解?

  仁波切:首先,尚未达到初地菩萨次第的平凡众生,无法真正觉知空性,我们现在具有的,是经由推论、辩识等理性方式而达到的概念性了解。我们对空性有某种概念,例如,看着一只手时,凡夫立即生起的概念是这是一只手,他们不会立即觉知到空性。如果他们利用推论或辩识的方式时,他们能了解手只是被称,事实上,它是由手指、皮肤、肌肉、骨骼、血液……等诸多不同的东西组合而成的,是我们附加在这个聚合体的标签。藉由这种分析方式,我们能得到手是空性的的结论;可是在目前,这仍然只是一种概念。然而,如果我们继续不断地修持下去,会愈来愈接近实际觉知空性的境地。

  学员:在我们的讨论中,空性的特质是不可分离的——空性和妙乐、空性和慈悲、空性和明性,都是融合为一的。虽然这些特质全都具在,但我们是逐一证知每一种特质的吗?我们可能依据个人的特殊业障,在完全证知慈悲层面之前,先证知空性与明性无二吗?

  仁波切:空性的特质通常指智慧、慈悲及能力,它们是同时显现的。而这些特质的彰显程度,则视业障的净除程度而定;当业障的净除程度愈来愈高时,证悟功德或特质的彰显程度也会随着提升。证知空性时,非概念性的慈悲(无缘慈悲)将同时生起,对于尚未了解空性的众生,我们会悲愍他们的迷惑及无明。

  学员:我以为三转******的法教是金刚乘。

  仁波切:三转******的法教和金刚乘有极其密切的关联,因为最后这系列的法教强调智慧或明性层面。在金刚乘的各种修持,例如生起及圆满次第的修持,主要的重点就是智慧或明性禅修,因此,它们是相关联的。三转******的法教是经典与密续的共同基础。经典法教比较重视智慧或般若(梵文prajna),修持者藉由審察及分析的方式而决定事物的真实状态或真相。但是,金刚乘或密续法教强调善巧方便的法门或乌帕雅(梵文upaya),修持者被直接引见真相,然后安住于禅修。

  经典法教比较外向,往外观察、審视及辩识事物;密续法教则比较内向,直接引见空性本质及明性,然后安住在于其中。方法至为重要,因此,金刚乘非常有利及迅速。经典和密续的关联在于知见。

  学员:在金刚乘,我们被直接引见真相——空性及明性。但是,昨天仁波切说,在达到初地菩萨之前,我们无法体验空性。我觉得这似乎是一种矛盾。

  仁波切:这两者并不矛盾,只是方法不同而已。经典将法道分为五个阶段,即所谓的五道。第一道是次粮道,行者藉由闻(学习)、思(思惟)、修(禅修)而建立对真相的了解;接着,在加行道上,行者致力于分析式禅修;然后,行者达到相当于初地菩萨的见道,此时,行者直接且全然地觉知法性。

  金刚乘之道则稍有不同,行者在一开始就被直接引见并认知法性,但是,这种认知并不稳定、持久,行者尚未习于法性;然而,如果在被引见金刚乘知见之后精进不懈地修持,他很快就能达到初地菩萨的成就。于刹那间认知法性、或初次瞥见自心本性,和达到初地菩萨尚有极大的差别,因为这种还不是很清晰、也不稳定——行者尚未习于法性。

  译者:佛果并非藉由外因而悟是什么意思?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