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性《究竟一乘宝性论》(一)-云端佛学(2)
时间:2016-09-04 05:0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网络 点击:次
在藏文中,这部论注的通俗名称是“局喇嘛”(Gyu Lama)梵文“乌塔晟”(uttara)及藏文“喇嘛”(lama)的意思都是至高或无上。由于这个法教是佛陀三转******时所传的,所以有如此的叙述。 梵文名称的第二部分是“坦多罗”(tantra),中文译为“续”或“密续”,藏文为“局”(gyu)。“密续”一词,往往让人联想到气脉,明点或性修持法,这并不是密续的真正意义;密续的意义是“连续性”或“连续的体性”,是在“根”的阶段、行于“道”的阶段及获得“果”的阶段都存在的连续体性,因此,“密续”一词应该被理解为连续性或连续体性。简单地说,“乌塔昂坦多罗”意指“无上的连续体性”。 《究竟一乘宝性论》——简称《宝性论》——的主题是每一位众生皆具有的特质;佛性。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证悟的种子,而且这个潜能是可显现的,因此每个人都具有证悟的本质。 此教本以探讨构成此法教主体的重要论题开始。其中,首要的论题是“真实情况”或“真相”。为了解释此真实状况——事物的根本,此教本首先阐明轮回充满各种痛苦。为什么这些苦难会生起?它们起源于何处?——痛苦起源于幻觉或误解真相。贪、瞋、痴、慢、疑这五种主要的烦恼(五毒)起于无明,无明则起于不了解或误解真实情况及事物的真相;要净除此种迷惑及无明,必须证知事物的真正本性。 佛陀给予不同次第的法教,用以帮助众生认识事物的真正本性。一般而言,众生相信世界是恒常不变的,并且他们能得到永久的快乐。为了铲除这种错误的观念,一开始时,佛陀稍为隐藏事物的真相;他最初的开示以阐明世界的本质是无常及痛苦为主,通称为初转或一转******。 当他的弟子熟悉这些基本法教之后,佛陀教导他们说:虽然无常是不可否定的事实,但并没有真实的存在性。在强调空性的二转******法教中,佛陀解释说:一切事物皆缺乏具体的本质及自性。 后来,佛陀开示说:空性指的并不是一种空无的状态,若是如此,各种现象怎么可能会产生?整个宇宙怎么可能会生起?此时,他三转******,阐说心的明性,知道一切显相的能力,此深奥、究竟的法教强调智慧、本具的觉醒状态(本觉)。 金刚乘或许比大乘更有力量,且成就的速度较快,但是,佛陀在给予金刚乘法教之前,却先传授大乘的法教。在修持金刚乘法教之前,行者必须先建立双重的正确基础;发菩提心及秉持正确的知见(正见)。若没有这两者的坚定基础,行者无法真正修持金刚乘法道。 佛陀给予许多经典(sutra)及密续的法教,本论注属于经典系统的法教。虽然佛陀给予各种经典的法教,不过他以强调自利的言说开始——这是小乘(Hinayana)的焦点;后来,佛陀才给予强调为利益如虚空般无量无边众生而开悟的法教——这是大乘的特点。《宝性论》是属于大乘的法教。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云端佛学
- 下一篇:佛性《究竟一乘宝性论》(二)-云端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