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佛学移动版

主页 > 佛学名刊 >

佛性《究竟一乘宝性论》(一)-云端佛学(4)

  无著将弥勒五论的前三论传给他的弟子,但他认为后二论——《辨法法性论》及《宝性论》过于深奥,不是那个时代的人所能真正了解,因此,他将这两部论注隐藏起来。成为岩藏法教。后来,梅纪巴(Maitripa——马尔巴(Marpa)大译师的上师之一——发掘此岩藏;发掘此岩藏法教之后,梅纪巴在净观中看到弥勒尊者于彩云环绕中出现在他面前,并授与他此法教的完整灌顶及解说。之后,梅纪巴将此法教广传于世。

敬礼

  通常,在藏文译本的开端,译者首先会礼敬传承诸上师。《宝性论》以礼敬一切诸佛与菩萨开章明义,译者将礼敬文作为译本的第一句,祈原能没有障碍或干扰地完成此经的翻译。

  弥勒尊者的开示及原来的梵文本都未包括译者的礼敬文,这是译者洛滇谢昃(Loden Sherab)后来加插的。在西藏,译者往往在法本加插个人的礼敬文,以祈求个人的本尊加持降临。后来,西藏国王规定,所有属于阿毗达摩(梵文Abhidharma)或论藏的佛教典籍,都必须以礼敬尊贵之文殊菩萨作为开端;属于律藏(梵文Vinaya)的法教,则必须以礼敬全知者开始。

  《宝性论》主要属于经典系统,也是三转******的法教,因为它涵盖见、道及果,也涉及其他许多论题,这些内容综合起来被归纳为经典,因为经典一词的意义是会合由许多部分聚集起来的事物。由于强调开悟本质——佛性,而佛性和大手印的基础不可分,故此法教被认定为噶举传承的重要著作。

  这个法教有两个传承之流:阐释的系统及禅修弥勒法教的系统,两者皆经由第一世蒋贡康楚(Jamgon Kongtrul)传给我们。我所采用的系统主要用于教导大手印修持者。

让通贤通系统

  一般而言,此论注可用强调证悟本质之空性层面的让通Rangtong或译为自空派)系统来解释,也可以强调证悟本质之智慧层面的贤通Shentong,或译为他空派)系统来解释。今天,我们将采取贤通系统的方式,强调智慧层面。

  让通系统的推理方式是藉由逻辑了解真相。许多上谛遵循让通的方法,因为这种教法比较方便;但是,在实修上过于强调空性层面,有时会造成困扰。依照班智达(梵文Pandita)或学者的分析风格思惟空性时,修持者可能会想:这就是空性!空性是如此这般。其实,那只是思惟的造作,只是一种概念,修持者并未实际体验空性。因此,让通只是渐进道上的一个阶段。

  贤通系统则鼓励修持者安住于心的自然明性,因此,它强调的是智慧或觉醒的层面。

  就学术性的了解而言,班智达方式或让通系统比较迅速;但是就实修而言,贤通系统比较迅速。第二种方式又称为库速鲁(梵文Kusulu)或单纯之禅修者(瑜伽士)的技巧。由于噶举传统强调单纯之禅修者的禅修技巧,因此贤通的见地被认为比较深入。

          第二讲 七金刚论题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