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与佛学-云端佛学(5)
时间:2016-09-04 00:53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网络 点击:
次
第六讲 见解和思想的迷乱 八十八结使,就是"见思惑"。"惑"者乱也,一般佛学上又称为妄念。 "见思惑"的意思,也就是思想的不能解脱。"见"是见解的意思,"思"是思想的意思,所以"见思惑"就是见解和思想的迷惑。 禅宗
第六讲 见解和思想的迷乱 八十八结使,就是"见思惑"。"惑"者乱也,一般佛学上又称为妄念。 "见思惑"的意思,也就是思想的不能解脱。"见"是见解的意思,"思"是思想的意思,所以"见思惑"就是见解和思想的迷惑。 禅宗上常谈到"见地"二字,"地"就是一种境界,"见地"就是上达到某种境界。 "见惑"即是见解上的迷惑,所以容易破除了。 譬如说,有"我"的存在,这种意识就是"思"。 情人相思难忘,像《西厢记》里所描述:"茶里也是他,饭里也是他",就是"思惑"。 一般人常说:身外之物。这句话中的"身",就是牢不可破的"身见",也是思惑。 唐代的吕纯阳,上京赶考时,旅店中黄粱一梦,梦见了四十年功名富贵,最后终被杀头,惊醒时,旁边的道人――钟离权正在做的黄梁米饭还未熟,这个黄粱一梦,使吕纯阳悟到人生四大皆空,这是"见"。 清代的诗人,为了此事还做了一首诗,羡慕这个黄粱美梦: 四十所来公与侯 纵然是梦也风流 我今落魄邯郸道 要向先生借枕头 凡是诗人等的情感,都是"见思惑"的高度发扬。 如何破除迷乱 "见思惑"有两方面的破除方法。 其一是见解方面的破除法。譬如一个穷人,看见百货公司的东西,心中甚为想买,但是又买不起,心中十分蹩扭,如果多转几个圈,多反省自己没有能力,不可勉强,结果就不买了,这是在见解方面的破惑。 其二是修行方面的破除法,人人都知道四大皆空,但这见解方面的破除。事实上,当身体遭遇到任何的痛苦时,四大一点不能空,如果要真正的达到四大皆空,必须用修行的方法,才可以真正的破除见思惑。 所以,佛学不是单纯理论的学说,最重要的是修行的实证,只学理论的佛学是没有用的,只有用修行的实证法,才能证明佛学理论的正确性。换句话说,全部佛学的理论,也都是由实验而得来的。 如何进入色界 前面讨论过欲界的十惑,是在苦谛之下所包括的,另外还有: 集谛――集谛的意思,是指普通人,集中许多的苦,以为是乐。在集谛之中,共有七惑(除去欲界之身见、边见、戒禁取见)。 灭谛――其中也有七惑。达到无"我",破除三惑――身见、边见、戒禁取见,即是灭谛的境界。 道谛――这是欲界中的天人境界,所谓天人,与科学上所指外太空生物相似。另外欲界的神及人世间的忠臣、孝子,为他人可以舍弃自己生命的,都属于天人境界。 再看色界的苦集灭道四谛,与欲界相同,只是没有"瞋"心。 欲界修行的人,如果能够没有怨,没有怒,没有恨,则瞋心自然除去。按照孔夫子的说法,"人不知而不愠"即是怨、怒、恨完全消除,到了这个境界,十惑中的瞋惑没有了,就具备了脱离欲界,进入色界的资格了。 顽固的见思惑 八十八结使也好,九十八结使也好,都是分析心理状态的归类方法,归根结底,都是无明。 平日喜欢修道打坐的人,等到处理日常事务的时候,那些迷惑之多,甚至超过了九十八个结使,可见断惑的困难,和业力的难于解脱。 修道、禅定都是用宁静的方法,反照自身,应从内心切实修持除掉种种的"惑"。 断惑诚然不易,但持续的努力,至少可以到达薄地,即见思惑慢慢的变得轻了,程度上变浅了,这是真正的修持之路,所谓渐修。 如果只注重气脉的修炼,身体的修炼,虽然会日益健康,甚至红光满面,但是"身见"却愈加重,离断惑证真则愈远,这是佛法的修持与其他方面修持基本不同之处。 见思惑是十二因缘中的无明,如果断了见思惑,就是从"无明"而达到"明",明了以后,十二因缘之中其余的十一因缘,随之了断,就是断惑证真了。 人类的来源 十二因缘讲的是三世因果,当时用印度的说法,称之为轮回。中国的十二地支,则称为循环。 宇宙的一切,都是十二因缘在循环,在轮转,不过当第二次循环时,与第一次的十二阶段,是不会完全相同的,果报产生了一种变异,佛学上称为"异熟"。 在入胎时,是因无明而来,那里的中有身(科学上称其为灵魂,即旧的身死了,新的身尚未成),被业力推动,产生了"行"。二千年前的《入胎记》,所讲的细节,比今天医学上的说法还要复杂。 大乘佛学中一篇"原人论",谈论的人类的来源,认为无明的力量是缘,产生了行。 在唯识宗的论据,"行"是由三种属于"心不相应法"的因素所构成:即"势"、"时"、"速"等。 所谓心不相应法,是说不论人的心中怎么想,这个事情都是超过心而存在的。 "势"――太阳在照耀,地球在转动,都是一种势。 "时"――时虽不是绝对的,但是个人的感受却不能影响那另外存在的"时"。 "速"――是一种力量,明天如何,今天不得而知,但是有力量在推动着,却非主宰。 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流转 整个的佛学,可以用十二因缘法则解释,十二因缘代表了过去、现在和未来,共是三世,也可以说是三个阶段的循环流转和轮回。 在范围上来说,大乘的说法,是扩大的观念,所谓三世流转,其范围广及欲界、色界和无色界。 也就是说,一个欲界的生命,在未来可能流转到色界,一个无色界的众生,老死后也可能到流转到色界,一切的众生,就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流转中,在三界六道中轮转。 1.无明 2.行 3.识 4.名色 5.六入 6.触 7.受 8.爱 9.取 10.有 11.生 12.老死 佛学上所讲的成佛,就是证悟,在实证上,是彻底破除了十二因缘中的根本"无明"。 如果能一刀打开贪瞋痴的老根,即是顿悟。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则用修行的方法,逐渐进入薄地。能够多多体贴他人,原谅他人,包容他人,就是渐修的入门,将来自会顿悟。所以顿渐是不能分开的。 禅定的修法也是破除无明――贪瞋痴。证道之后,十二因缘都消除了,因为"因"不起现行,业力一扫而空。 如果不能证悟的话,从十二因缘的"老死",再起"无明"。 现在修行的路线,是从"有"返修到"触"。在禅定的时候,返视自己,从6(触)到10(有)能除掉多少,能够消除到"触"(打坐时腿麻脚酸就是触),再修六入等,最困难消除了,就是"识"、"行"及"无明"。等到这三种消除了,修道就成功了。 空有之争 整个佛学的研究,都在"空"和"有"之中,所以常常听见对"空""有"二者之争论。 禅宗讲求空,被认为是空宗,有些人甚至认为空是外道。 密宗的修法,注重形式,被认为是有,结手印,念咒,一切供养极尽复杂豪华,处处是有,穷人甚至修不起密宗。 净土念佛派,也被认为是有。 这些空有之说,实际上都是一种教育方法,并不涉及佛学的基本理论。 佛学的教育方法,极为可观,各宗派方法不同,均甚伟大。可惜,不论空宗有宗,目前均在宗教的灰色内衣下进行。如果能用新时代的教育分类,对人类的贡献必定不可限量。 除掉涉及教育方法的空有不论,唯识学、法相宗将整个佛学整理综合,归纳为一百种。 真正佛学的"空",并非指打坐而言,所指是形而上的本体,不是现状。 透过自己的身心,了解原来的本体,是"有"。 "空"与"有"是一体的。 《大智度论》,由性宗――空宗,形而上的本体(第一义悉檀)讲起,这本书文学气息很高,文字洒脱,翻译的又好,因为中国人天生爱好文学,所以容易契入这本书。 至于《瑜伽师地论》,是以极为科学化的,逻辑化的方式而写,过于精详周密,不合中国民族性,看时可能比较困难。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