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面对的现实还是如此,还是要继续发扬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发扬祖师禅的优良传统,发扬中国禅学的根本特质。当然,在今天,“农禅并重”这个具体原则如何来运用,是我们所面临的一道新课题。我们说修行不能离开生活,不能在生活以外再找一个什么叫作修行的法门。修行本身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信佛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样,信佛才有实际的内容可言。通过我们每天的生活来实现个人精神上的烦恼淡化,智慧开朗,心地清凉、自在。也可以说,把道场建立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当中,建立在每一个家庭当中,建立在每一个人所在的单位当中。如果我们能够善自护持自己心灵的这个道场,善自护持自己家庭的这座道场、学校这座道场、办公室这座道场、公司这座道场……那么我们整个山河大地,就是一个清净庄严的道场。修行一定不能脱离实际,不能空谈,不能离开自心,另外去找一个修行的门路。“农禅并重”的原则可以和我们每个人所从事的任何有益国计民生的工作相结合,让禅与千千万万个工种“并重”,使祖师禅、生活禅在广阔无垠的生活土壤中开花结果。 二、生活禅的信息 生活禅作为一个修行法门,它必须在终极关怀、操作方法以及生活方式上提出它的一些理论依据来,传递一些信息,开辟一个门径,使学人探骊得珠,就路还家。生活禅在这方面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有哪些呢?最关键、最根本的大致有六个方面。 第一,佛国、天堂距离我们很近。我们一般都认为,天堂距离我们很远,佛国距离我们很远。佛国在心外,天堂在心外。从传统的佛教、传统的禅宗来讲,从大乘了义来讲,一切都在自心,一切不离自心。净土非遥,灵山不远,都在我们一念心当中。离开了这一念心,地狱、天堂,东方、西方都无从建立。我们在《生活禅曲》里唱道:“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尔心头。人人有座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这就告诉我们,佛国就在心中。六祖大师在《坛经》中开示我们,一念心清净,当下就可以见西方极乐世界。《维摩诘经》告诉我们,“心净则国土净”。许多的大乘经典都告诉我们,净土非从外得。离开了自心,求净土、求天堂,都是心外求法。 这是生活禅告诉我们的最根本、最关键的一条信息:我们距离佛国、天堂很近很近,可以说是零距离。 第二个信息,心的能量无比。我们的心有无限的能量。心的能量不可思、不可议。我们每天做晚课念诵的《蒙山施食》中有四句话,这四句话出自《华严经》:“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山河大地,一切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上天入地,飘洋过海,横空出世……无非是我们心的力量的造化。心外无法,心的能量不可思议。心外无佛,心外无众生,即心即佛。心迷成众生,心悟成佛。迷悟由心,生佛由人。 如果我们不能明白、不能了解心的力量,心的能量,学佛法总会是隔靴搔痒,搔不到痒处。所以五祖对六祖讲,“不识本心,学法无益”。一切能够回归到自心,了解自心,认识心的能量,我们才能在修行上有一个入处,才不至于心外求法。心外求法,本身就是一个妄想、一个误区。所以生活禅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信息,这个信息是从整体佛教中凸显出来。我们平常对这四句话总在读,总在念,如何去理解它、把握它?却往往和自己结合不起来。希望我们把这一条很重要的信息牢牢记住。 第三,修行很简单。不要把修行看得很复杂,看得复杂了,就不是在修行,而是在随着妄想分别做各种动作。如果我们不能在活动当中把握自心,可能越活动,离修行的距离越远。生活禅的理念是什么?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怎样能把握呢?随时专注当下。不管你是在上课也好,做作业也好,上班走路、做家务活也好,喝水也好……把你的心念放在当下,专注在当下。我在喝水,清楚地觉知,这一念心就在喝水上;当杯子放下的时候,不是一点觉知都没有,而是清清楚楚地知道杯子放下了,手拿回来;坐下来清清楚楚;再做第二件事还是如此。一天24小时,心都安住在生活的每一个当下,这是最究竟的修行。心无旁骛,心无二用。 专注当下,不是离开了生活去专注,我们每一天24小时,分分秒秒都有生活,分分秒秒都在生活当中。分分秒秒都能够安住当下,这既是最简单的修行方法,又是最高深的修行方法。我说修行很简单,因为就只要做这一件事;我说修行很高深,因为这件事最难做。我们现在交流分享,在听我说话,我们的心在哪里?是在打妄想,还是在清清楚楚地专注在声音上?专注在当下一念上,这种方法随时随地可以运用。动中可以运用,静中更可以运用,动静结合,修行才真正有一个入处。 专注,就是四祖大师讲的“守一不移”。专注了,如果说出现昏沉的状态,出现不清晰的状态,那就再要加一个方法,使专注能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专注而后是清明,此心此念就像一盏灯点亮了一样,是历历孤明的;不是一片蒙昧,而是一片光明。这种心态,这种精神状态,还要让它连续不断地保持下去。所以接下来两个字就是绵密,绵绵密密,相续不断。 修行很简单,专注当下,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做到这六个字:专注、清明、绵密。念念如是,分分秒秒如是,修行很容易登堂入室。老是在打妄想,老是离开我们自心去找一条捷径,去找一个灵验的方法,任何灵验的方法都不能离开自心。 任何灵验的方法,如果离开了自心去做,依靠外面的一种力量,使你怎么样怎么样,一是很危险,二是不能持久,第三,不是你自己的,和你没有关系。只有把我们自心本有的能量发掘出来,在心地上做功夫,所得到的才是实实在在的。得到什么呢?得无所得。 第四,开悟很容易。我们大家都觉得,开悟简直是一个天方夜谭,太不容易了!如果开悟是那么不容易的话,修行还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修行的目的,第一条就是要求开悟,所谓明心见性。以开悟为目的的修行,才是真正的正修;不以开悟为目的的修行,都不过是杂修而已。 培培福报,种种善根,当然也非常重要,但是,不求开悟的修行不彻底也不究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