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发真实大悲心,必需有出离心,即熟悉六道循环存亡过患,发心令自他出离存亡循环之苦。六道循环包罗三善道和三恶道,造善业投生三善道,造恶业投生三恶道。善道固然有安乐,但不是恒常的,一定还会堕入恶道。因为烦恼和业报的系缚,人在循环中不绝投生,不绝耐劳。如《佛说如幻三昧经》说:“天上之快乐,安能得久如?复还堕地狱,因更无量恼。若习于贪欲,恩爱转炽盛,三界无安乐,勿志存亡渊。”唯有依赖佛法的修学,出离循环的惑业系缚,才是真正的安乐地址,才是真正的自利利他。 我们经常发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窍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个中完备含摄了菩提心的内在。智者人人《维摩经玄疏》云:“问曰:何名发菩提心?答曰:缘生灭四谛,起慈悲四弘誓愿,等于发菩提心也。”(卷第三)《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复次,善男人!统统菩萨复有四愿,成熟有情住持三宝,经大劫海终不退转。云作甚四?一者誓度统统众生,二者誓断统统烦恼,三者誓学统统窍门,四者誓证统统佛果。善男人!如是四法,巨细菩萨皆应修学,三世菩萨所学处故。”(卷第七) 那么“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烦恼誓愿断,自性窍门誓愿学,自性佛道誓愿成”,又怎样领略?“自性众生誓愿度”,众生是心田中的众生,心田中认为有众生必要我去辅佐,必要我去度化。“自性佛道誓愿成”,佛道是心田中的佛道,而非存在于外部。《劝发菩提心文》说:“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绩。不见一法,离心别有。” 度自性众生,不是只度本身而不度众生。在菩萨的心中,众生与自心是合为一体的,众生就在心中,心中只有众生,没有人我之分,这步崆自性众生。一样平常人对付《金刚经》所说的“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轻易发生误解,觉得是不度众生。蕅益人人在《金刚经破空论》中对此讲得很清晰: “论云:菩萨慈祥统统众生,同于己故。众生灭度,即我非他,是名爱摄。……统统众生,虽复无量,总不离我同体心性,是故名为自性众生。须知实无心外众生得灭度者,非不灭度自性众生、令证无余涅槃乐也。夫众生之界,本即大涅槃界,由迷妄故,存亡浩然,譬如翳目,妄见空华,今令觉悟本灭,即名为度,非有此岸可离,非有彼岸可到。若不达统统众生即我心性,便生彼我之心,不能爱摄。……故‘实无’(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言,为遮心外计有众生,及遮心内计有存亡实法,非谓都不誓度自心如幻众生。” 同样的,菩萨的缘法大悲、无缘大悲,也不是不缘众生去缘其他什么对象,着实所缘的都是众生,个中的不同在于所缘众生之相,缘法大悲缘的是众生的刹那生灭之相,无缘大悲缘的是众生的无自性之相。无论缘的是什么众生相,心田的作意都是要救拔统统众生出离苦海。《入中论善显密意疏》中说: “不以行相,而以所缘境别离三种大悲(缘有情、缘法、无缘)。则知彼三,皆以欲令有情离苦为行相。虽亦同缘有情为境,而所缘差异。……应知缘法大悲,非但缘总有情,乃缘刹那起灭之有情。即缘刹那无常所不同之有情也。若能解有情刹那起灭,则必已遣除常一、自在有情之想,故亦能解定无离蕴异体之有情。尔时便知有情唯是五蕴和合假立,即缘蕴等法上假立之有情,故名缘法。此说无常有情仅是一例,即缘无实主宰之有情,亦是缘法所摄。实缘法上假立之有情,而但云‘缘法’者,是省略之称也。无缘大悲,亦非但缘总有情,乃缘自性本空之有情。所谓无悦魅者,谓无执实相心所著之境也,实是缘非实有所不同之有情,而但云‘无缘大悲’者,亦是大略之称。……此二大悲(缘法大悲、无缘大悲)亦以欲令有情离苦为行相。若以刹那生灭与无自性为行相,则于一大悲中,应有差异之二行相矣。所以安立彼二义所不同之有情,为大悲之所缘、成绩此二大悲心者,由先知有情是刹那生灭及无自性,便能现起二不同相(刹那相与无自性相),非大悲心直缘彼二也。……此三大悲随缘某一所缘,皆以救拔统统有情出苦为相。”(卷第一) 假如我们以为众生和佛道都在表面,与本身的心田有间隔,发心就不易稳定。由于当你看到外境对本身的发心支付毫无所动时,度众生的信念就会摇动,乃至退失。《大智度论》有一段舍利弗退心的公案: “如舍利弗于六十劫中行菩萨道,欲渡布施河。时有乞人来乞其眼,舍利弗言:‘眼无所任,何故索之?若须我身及财物者,当以相与!’答言:‘不须汝身及以财物,唯欲得眼。若汝实施檀者,以目睹与!’尔时,舍利弗出一眼与之。乞者得眼,于舍利弗前嗅之嫌臭,唾而弃地,又以脚蹋。舍利弗思惟言:‘云云弊人等,难可度也!眼实无用而强索之,既得而弃,又以脚蹋,何弊之甚!云云人辈,不行度也。不如自调,早脱存亡。’思惟是已,于菩萨道退,回向小乘,是名不到彼岸。”(卷第十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