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曰:学生回京,主上必问。愿师慈悲,指示心要,传奏两宫及首都学道者,譬如一灯然百千灯,冥者皆明,显着无尽。师云:道无明暗,明暗是代谢之义;显着无尽,亦是有尽,相待扬名,故《净名经》云:「法无有比,无相待故。」 简曰:明喻伶俐,暗喻烦恼;修道之人倘不以伶俐照破烦恼,无始存亡凭何出离?师曰:烦恼等于菩提,无二无别;若以伶俐照破烦恼者,此是二乘看法,羊鹿等机,上智大根悉不如是。 简曰:怎样是大乘看法?师曰: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等于实性。 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毫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表里,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简曰:师说不生不灭,何异外道?师曰:外道所说不生不灭者,将灭止生,以生显灭;灭犹不灭,生说不生。我说不生不灭者,本自无生,今亦无灭,以是差异外道。 汝若欲贴心要,但统统善恶都莫考虑,天然得入清净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简蒙指教,豁然大悟。礼辞归阙,表奏师语。 其年九月三日,有诏奖谕师曰:师辞老疾,为朕修道,国之福田!师若净名,托疾毘耶,阐扬大乘,传诸佛心,谈不二法。薛简传师指授如来知见,朕积善余庆,宿种善根,值师出世,顿悟上乘。感荷师恩,顶戴无已,拜奉磨衲袈裟及水晶钵,敕韶州剌史修饰寺宇,赐师旧居为国恩寺。
【简曰:学生回京,主上必问。愿师慈悲,指示心要,】我们偶然辰跟你讲重点,你又不平气,以为很简朴,这也是很贫困。【传奏两宫及首都学道者,譬如一灯然百千灯,冥者皆明,】〔冥〕就是无明,不懂的人。【显着无尽。】以灯传灯,心佛相传。【师云:道无明暗,】性。本体。真理的自己是没有别离看待的。佛性原来无一物,以是岂有〔明〕跟〔暗〕?岂有顺跟逆?佛性傍边岂有迷跟悟?岂有存亡跟脱节?岂有众生跟佛?佛性是完全摒除这些名相的。为什么你没有悟到本体?你就必然会在相对的观念打转,苦不堪言。这样修修不出来,由于互相的一方必然会发生对立的一方,甲必然会缔造乙,假设有彼就必然会缔造此,只要是有病就必然会有药。假如你不大白这种观念,必然要去找个谜底,那就是落入相对。跟你讲你没有病,你不信托,以是大夫才要开维生素ABCD给你吃。只要你去看病,不开七八种药返来不宁肯,我们人就是这样,大夫跟你说没有病,你不宁肯。【明暗】都是看待。【是代谢之义;】相。征象。针对前面所讲的〔冥者皆明〕来讲,就是我们讲的日升日落,就是无明跟明的意思。【显着无尽,亦是有尽,相待扬名,故《净名经》云:「法无有比,】诸法空寂,岂有别离较量呢?【无相待故。」】没有别离看待。这是《坛经》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也就是我们常讲的不二窍门,不落双方就是这个意思,法的毕竟实情是没有别离看待的。
【简曰:明喻伶俐,暗喻烦恼;修道之人倘不以伶俐照破烦恼,无始存亡凭何出离?】这句话你可以说他差池吗?我们听他这样讲是对,你的思想模式也是这样。你本日碰着题目,必要找一个谜底;你本日很疾苦,必要找快乐;你本日迷,必要找一个悟;你本日没有路,必要找一个出口。我们的观念都是这个样子,我们的脑壳都是相对的、逻辑的观念,那都是意识不是般若。假如你从唯识论的角度,就讲得很伟大,教你怎样转识成智。什么叫做意识?相对的就是意识。什么叫伶俐?什么叫般若?分开相对就叫般若。怎样叫转识成智?从相对之中去分开相对。你假如要好好地研究,要研究七八年,当学问研究可以研究一辈子。什么都可以研究啦!题目是你要适用的。像我早年往买对象我都说︰「老板,你这里有没有最实惠、好用又自制的?」一样,我们也掉入这个陷阱,我们有烦恼,以是我们必要读般若经来生起〔伶俐〕,用这个伶俐来〔照破烦恼〕,才气够脱节存亡。这样的法义原则上是对的,但并不是大乘人的知见。
【师曰:烦恼等于菩提,无二无别;】这句话之前已经讲过。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烦恼〕是一个名词,〔菩提〕也是一个名词,名词在佛法里就叫名相,烦恼和菩提是本身认知的。率直讲,你是很主观的,也是很盲目标。你为什么要以为这个样子呢?就像你看到一小我私人在路边哭,你问他:「你为什么哭?」他可以说:「噢,我是全天下最歹命的人。」他都敢这样说,他说错了吗?究竟上他就是苦不堪言。没有错,你以为你歹命你就歹命,你以为你好命你就好命。为什么?由于你的认知在抉择你的人生,并且你此刻的示意就是由于你的认知发生的。以是,我们从法义来讲,〔烦恼〕的本质是空,〔菩提〕的本质也是空,这叫空无自性。第二个角度,〔烦恼〕跟〔菩提〕是我们缔造的化名,原来就没有这个名,为什么被这个化名所骗呢?第三个角度,〔烦恼〕的谁民气跟〔菩提〕的谁民气莫非是纷歧样吗?莫非你有两颗心吗?荡子转头金不换,莫非是两小我私人吗?还不是那小我私人?你到底有没有看到工作的实情?以是六祖人人才说〔无二〕亦〔无别〕,你不要觉得这两个是差异的,然后发生困扰。薛简为什么这样讲?他就是以为两个纷歧样。好比说,你此刻跟一个伴侣在一路,假如你以为你比他丑,这个是不是究竟?以真理的角度它不是究竟,可是以浸染的角度它是究竟,由于你已经发生了这样的生理浸染。接着,这样的错会一向错下去,并且错得很离谱:第一,我比他丑;第二,我的自卑感就生起来了;第三,有也许由于这样而妒忌别人;第四,有也许由于这样而倾慕别人;第五,有也许由于这样才必要去整容…。我讲不完,人生辛勤就在这里,这样很累。可是,有这么伟大吗?你只要想错了,那些结怎么解都解不开。我问你,要从哪个结开始解?是不是要一个结一个结去解?你不是累死?为什么要由心而悟?那就是大白实情,那就是基础。你们大白了这个基础就好了,人生基础不必要这么累。【若以伶俐照破烦恼者,此是二乘看法,】对治。【羊鹿等机,】《法华经》的比方,〔羊〕车是声闻,〔鹿〕车是缘觉,这就是没有彻底通达的人,老是以对治的角度来修行。【上智大根悉不如是。】真正有大伶俐的人,什么叫大伶俐?就是真正可以或许通达本体,可以或许大白毕竟。本体的角度究竟上烦恼跟菩提都是多余的,所觉得什么叫能所双亡?没有谁人能,岂有这个所?没有谁人所,岂会发生这个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