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金刚经》与净化社会云端佛学
时间:2016-08-25 13:20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网络 点击:
次
般若文海,佛经、古大德著作、佛教文集、精华集、法师开示、念佛感应、因果报应等,一部适合现代人阅读的佛教文集。
第三讲 《金刚经》与净化社会
(一)自然环境:中印度舍卫国的只树给孤独园
(二)社会环境的接触层面
(一)只陀太子的事迹
(二)给孤独长者的事迹
(三)人间社会的互动关系
(四)以布施行与忍辱行建设人间、关怀社会
任何一个时代所处的社会都不会是最好的社会,都不会是最好的时代。但是,人通常认为「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觉得现代的人、现代的社会是最坏的,古代的人、古代的社会是最好的。或者认为我们所处的环境是最坏的,我们环境之外的其他地方、其他国家会比我们更好,实际上这是个错觉。以我个人来说,从小到现在,还没有看过我们的社会是完好无缺的,但是,我却充满了希望。
我在中国大陆出生,然后到了台湾,又去了日本,现在我有一半的时间是在美国、欧洲等地弘法,世界上最有名的都巿我几乎都去过。说台北巿很坏,但是我却最喜欢台北巿;说上海巿很糟糕,但是我很怀念上海,因为我在上海读过书;有人说东京不好,但是我也非常喜欢它;有人说纽约是世界上最乱的城巿,但是我在纽约却觉得很平安。其实,我们身外的环境是没有完好的,但如果我们的心、我们的观念对它有不同的想法,这社会自然就可爱了。
古代人是不是比现代人更好?古代社会是不是比现代社会更好、更安宁?我们看到书中的记载,很多只是一种理想,或经过美化的,但现实之中的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应该是类似的。因为,凡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人的问题,人愈多问题就愈复杂,也就是说,社会的关系愈错综复杂,问题也就愈层出不穷。
所以,我们谈《金刚经》的社会环境以及《金刚经》与净化社会,目的是希望推展《金刚经》的理念。
一、《金刚经》的社会环境
(一)自然环境:中印度舍卫国的只树给孤独园
印度分为北印度、中印度、南印度,其中文明最高的是恒河流域的中印度。中印度的舍卫国是释迦牟尼佛当时弘法的两大都巿之一,实际上舍卫国是个城邦。除了舍卫国之外,另外一个叫王舍城,这两个城巿是释迦牟尼佛在世时首要弘法、说法之处。舍卫城外有个非常有名的精舍叫「只树给孤独园」,王舍城外有个精舍叫「竹林精舍」,这是当时最著名的两大寺院。
只树给孤独园是由给孤独长者以金砖铺地向只陀太子购买而得的名园,园中树木则为只陀太子所捐献。面积八十顷,距离巿区不近不远,地面平正,树木茂盛,植有许多繁花,宛如一座公园。左右各有莲池清流,而且是一个个的池,清流可以回流其间,蜿蜒流于经行处、讲堂、温室、食堂、厨房、卫浴、储仓、水井、医疗室等之间,这是水资源的应用和水资源的享受。最高的殿堂高达七层,远近诸国的人民都非常喜欢到这里来,供养以及悬挂各种庄严物饰,有幡、盖,同时散香烧香,燃灯长明,日日不绝。
在当时的印度,有这样的设施是很不容易的,也可以说,佛教的道场,非常讲究自然环境的陪衬以及自然环境的建设,不能缺少树木、花卉和水资源的应用,以及各项生活所需的设施。
这是《金刚经》中所说的道场环境,因此佛教到了中国以后,中国所有的道场、寺院多半座落在山林里。就算是在巿区,道场本身也经常是清净、整齐的,拥有很多花草树木。如果寺院没有这些东西,就会显得非常枯燥,生活在其中也会感到非常厌烦。生活在寺院里面,就好像生活在大自然中一样,自己就好像是自然里面的景物,是其中的天然景观之一,所以历代中国画家的画作,常出现出家人的形象以及寺院的图像,这表示寺院的环境非常令人赏心悦目。
到现在为止,中国的寺院不管在巿区或在山林中,应该都是卫生第一,是最整齐、清净的环境。如果寺院在卫生检查的时候不及格,这对佛教来说,是很丢脸的一件事。
中国苏州有一个很有名的庭园叫留园,杭州有个西湖,里面都不能缺少寺院的点缀,有了寺院点缀,就感觉这个地方飘飘欲仙,具有出尘、离世、超尘、脱俗的气氛,这就是佛教对自然环境所具备的功能。也因为这个缘故,我们才会非常强调、非常努力地提倡环保的重要性和环保的工作。这是法鼓山正在努力的方向,我们配合现代人的需要,不只是都会地区,而是整个现代社会任何一个地区的人类,希望每一个人都把自己的地方当做一个道场来看。
做为一个佛教徒,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就是道场,就是修行环境,所以应该要爱护你的自然环境,培育你的自然环境。如果环境既脏又乱,心还能保持安宁清净,这恐怕是不容易办到的。如果我们的心是宁静清净的,一定也能够影响到环境,使它整齐清净。
我不知道你们在家中吃过饭后,是不是碗筷都堆到洗碗槽中,等到第二餐要吃饭、煮菜前才洗?很多人现在都是这个样子。有垃圾的时候,想赶快把它扔出去,例如,很多人开车的时候,吃了水果,果皮往外丢,擦了鼻涕的卫生纸,也赶快往车外丢。在新加坡,凡是丢垃圾,一律重罚;但在台湾,很奇怪的,虽然也不准丢垃圾,不准丢果皮、纸屑,但是,我在路上行走,经常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或是随手丢果皮、纸屑、垃圾,后面的人一踩,车子一挤,垃圾就粘附在地上了,可是却没有人管。
为什么新加坡能做到,我们台湾却做不到?农禅寺做得到,为什么其他的地方做不到?
有些人很奇怪,他们在参加「禅七」修行活动的时候,都能依照寺院的生活方式,随时保持清净、整洁。但当我去访问他们的家庭时,却到处乱七八糟。于是我问他们:「你不是打过禅七吗?怎么是这个样子呢?」
他们就说:「师父啊,我现在又不是在禅七之中。」
禅七期间辛苦的训练大家,要生活得非常整齐清净。结果一个星期以后,大家以为这样就修完了,所以在平常生活上没有养成习惯。对这种状况,我感到非常痛心,觉得我是白费气力训练了一个星期。
(二)社会环境的接触层面
1.给孤独长者赠地,只陀太子献树。
所谓「社会」就是人和人的接触、人和人的交往、人和人的聚集、人和人的共同社会。如果只有一个人,不能称之为社会,如果只是和大家生活在一起,却不配合整体的生活步调,不遵守大众的生活规律,这个人是反社会的,不算是社会里的一份子。
例如,生活在寺院中的人,必须遵照寺院的清规-即清净的规律,一个社团一定有它组织的章程,有它运作的规律、规则,学生有学生守则,教师有教师守则,公务人员也有必须遵守的公务人员规则。所谓「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如果没有规矩,就会变成一批乌合之众,乌合之众会造成很多问题,几乎什么问题都可能发生,大的、小的,困扰个人、困扰团体、危害大众的行为,都可能发生。
所以,社会的意思,并不仅仅是说几个人生活在一起,而应该是,你生活在这个社会之中,就一定要遵守这个社会的规律,否则,你就是出轨的人。
任何一个社会、社团组织,一定有主有从,有主有宾,有上有下;可能互为宾主,互为上下,或许今天你是主、我是从,明天可能位置又互换了,但是无论怎么变,一定有它的秩序、规律可循,这才是「社会」。
《金刚经》的社会是怎样的呢?有一位名为给孤独的长者,据说是当时舍卫国的一位宰相、大臣。他的身分即表明了他在社会中的地位,亦即表示他在社会中所应尽、应遵守的义务和规则;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地位,也代表了他相对的责任和规律。另外一位叫作只陀太子,他是波斯匿王的长子,也就是当时舍卫国国王的长子,当他还是太子的时候,便对佛陀非常尊敬信仰。后来由于弟弟篡位,只陀太子因为学了佛,于是就让位给弟弟,并没有当上国王。
给孤独长者当时看中了只陀太子私人的一座花园,认为这座花园供给佛陀以及弟子们修行、弘法是最好的,于是,找只陀太子商量。
只陀太子说:「这座园子我不卖,它是属于我自己的花园。」
给孤独长者说:「你要怎样才肯卖呢?」
太子说:「除非你用金砖将花园的地面全部铺满,我才将地卖给你。」
没想到给孤独长者果然用金砖铺满地面,买下园地送给佛陀。
太子非常感动,便说:「这样子吧!地你已经买下,林木就由我来奉献吧。」
因此,这座精舍就叫「只树给孤独园」,这里面有两层社会关系,一个是太子,一个是宰相。
2.如来与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为善男子善女人说发无上菩提心法。
《金刚经》里也呈现了两种不同的社会,一种是出家的社会,包括一千二百五十个人,叫作「比丘」,比丘就是完成出家身分的人。佛陀的弟子有出家人和在家人,出家的弟子又分为五类,有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以及式叉摩尼;也就是说,出家人的僧团分为五个层次,有男、有女,男的已经成年的,称为比丘;女的已经成年的,称为比丘尼;未成年、刚刚出家的,男的称为沙弥,女的称为沙弥尼;另外还有一类是结了婚的女性,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怀孕,所以出家以后并不马上为她剃度,而给予一年的观察时间,称之为式叉摩尼。
出家团体中,每一类都有他们应该遵守的规则,称为「戒律」,比丘有比丘戒,比丘尼有比丘尼戒,沙弥、沙弥尼也各有不同的戒,式叉摩尼也有他们的戒。「戒」的意思听起来很冷酷、很呆板,但实际上那只是一种规则、一种轨范,你是什么身分就需要遵守什么样的轨范、规律,照着去做,是你的义务,也是你的责任,这就是社会运作的方式。
善男子、善女人是已经学了佛、信了佛的在家弟子,许多已经皈依三宝,但是没有出家的人,那就是在家佛教徒。事实上,佛教徒中在家居士占绝大部分,出家人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所以,最主要的成员应该是在家人而不是出家人。很多人误以为皈依佛门就是出家,常常有一些新闻媒体报导,将「某某明星皈依佛门了」,写成「某某明星出家了」,这是错的,出家和皈依是两回事。皈依的意思就是回到三宝,依靠三宝的指导、帮助来修行菩萨道。譬如,诸位来听《金刚经》,你们听了《金刚经》以后,不管已经皈依或尚未皈依,假若认为《金刚经》里有一、两句话,或我所说的话中有一、两句很有用,而接受了它,这算不算皈依?算,虽然没有举行仪式,但是你接受它,就算是了。你依靠它、接受它、认同它,叫作「皈」;认同、接受后,照着去做,就叫「依」,即依着这个方针去做。认同,且照着做,就是「皈依」。
许多人以为一做佛教徒,就必须出家,一出家仿佛就离开我们的世间,就好像本来这世界上还有一个人在生产,信了佛以后,世间、社会等于多了一项损失,这是绝对的错误。以我为例,我圣严出了家并没有造成社会的损失,如果是损失,那么我也不会有机会来这里演讲,也不会让我来「引诱」大家离开这个社会,使我们的社会受到「损失」了。在家人学了佛以后,不是消极,而是更积极地把自己奉献给社会。
善男子、善女人是已经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人,也就是已经发了菩萨心的人。菩萨心即是舍己而为他,把自己放下,把大众的利益担起来,亦即「一肩挑起如来家业」,要度尽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这是真正的「提得起,放得下」-先放下自我、自私的利益,担负起为众生谋福利的责任和义务,这才算是善男子、善女人。千万不要误会善男子、善女人就是信了佛以后逃到山里去,每天在那里诵经、念佛。一些章回小说形容出家人「青磬红鱼了此残生」,木鱼是红的,磬是青的,以为出家人就是一天到晚在敲木鱼、敲磬,就这样浪费了一生;「残生」,就是剩下来的一点点生命就这样虚耗了,为什么这样说?
原因有两种:第一种,我们佛教徒的确有很多人是这样子的,很多人一信佛就变成这个样子。我现在还常常遇到一些人,我问他:「信不信佛?」
他说:「还早,我还有家庭、事业,等我退休之后,家里的责任了了,社会的工作告一段落了,再来好好的学佛。」
这种想法是绝对错误的,我们要赶快学习佛法,用佛法的精神来贡献自己、利益社会,这都唯恐不及了,怎么还要等,难道要等到快进棺材了才来学佛?
因为这种误解,所以才让一般人以为所有信佛的人都是一味逃避现实。有这种误解,是因为佛教缺乏人弘扬,教理缺乏人来阐明。
在佛陀的时代并不是这个样子,那时善男子、善女人都是发菩萨心、发菩提心的人。诸位听了《金刚经》的人都是善男子、善女人,以后是不是还要逃到深山里去「青磬红鱼了此残生」?请各位千万不要这样。
第二种原因是,中国社会的文化背景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道家的思想的确有隐遁的观念存在,因此把佛家和道家混在一起以后,很可能学了佛以后就真的「学道」去了,这种状况直到现在都还是一样。
我有个美国朋友,五年前到中国大陆访问,调查大陆是不是还有一些在山里用功的修行人,他访问了许多名山,有的是道教名山,有的是佛教名山。他离开大陆以后的第一站先到了台湾,告诉我:「看起来,佛教还是比较落实,比较喜欢和人接触,道家的人比较不容易。」因为他在大陆深山中遇到一些硕果仅存的道士,每当他要去访问的时候,那些道士都跑得更远、更深。明明已经看到那些道士就在眼前,可是当他一跑过去,却已经不见人影,为什么?因为这些道士已经不接近人间,而且早已不食人间烟火,所以,到了道士所住的深山,他只能饿肚子,因为没有东西吃。但是到了和尚住的山里,那些和尚虽然都已经很老了,但是都非常亲切、非常欢迎他,把平常吃的东西都拿出来给他吃,而且很愿意主动地接触、亲近这位美国人。
从这一点来看,道家比较隐世、遁世,以隐遁为清高,但佛教并非如此。在佛教,入山只是一个过程,像我个人曾在山里孤独住了六年,一边修行,一边还写了几本书,文章仍在许多地方发表,就是怀着「不得已」的心,觉得佛教、佛法这么好,怎么知道的人那么少,得赶快告诉人家!能够讲佛法而让人听得懂的人不多,许多人讲的时候自己并不懂,只是念经给别人听,结果对方也没听懂,只觉得:「喔,了不起!喔,好高喔!喔,好深喔!喔,真妙喔!喔,真玄喔!」讲得这么高深,好像代表他的学问好。但是我尽量让自己变成没有学问的人,说普通人听得懂的话,最好连中学生也能听懂。
实际上佛经并不难懂,只是因为语言的隔阂、名词的隔阂,所以不容易懂。但是这些语言、名词在当时的印度其实是非常通行的,是一种通俗文学,不是古典文学。
3.有乐小法者,初、二、三、四果的圣者说大乘菩萨法。
小法,就是小乘的佛法,也就是自了汉,自私自利,具有隐遁、逃避现实思想的人。为什么称它为「小乘」?小乘就好像是脚踏车,只能单枪匹马,只容许单独一个人骑着一辆车子到某个地方去。大乘则好比是火车、飞机或大轮船,能够乘载很多人,共同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去,所以称为「大乘」。因此,小乘自利的成份多,自利的人也算不错,至少不再害人,只可惜不能发长远心帮助其他的人。
乐小法的人,一共有四个层次,也都是圣人,为初果「斯陀含」、二果「须陀洹」、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在《金刚经》的法会上,释迦牟尼佛把这些修小乘法的圣者通通请来,为他们说菩萨法,要他们发菩萨心,发成佛的心。
可见得《金刚经》的社会中,有凡夫、圣人,凡夫中有出家人和在家人。圣人中包括四种小乘的圣人,这四种小乘的圣人,亦包括出家人和在家人;初、二、三果可能是在家人,也可能是出家人;到了第四果,则一定是出家人。《金刚经》的听众就包括那么多不同层次的份子。
4.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菩萨是谁?就是已经发愿成佛的人。在这些发愿成佛的人之中,有「信位」的菩萨,有「无住位」的菩萨,亦即有凡夫位和圣位两种等级的菩萨。
前面已经说了,有凡夫位的比丘、比丘尼和在家居士;也有小乘的在家众和出家众;此处所说的诸菩萨是指「圣位的菩萨」,是已经实证无住、无相、无我的菩萨。
由此可以看出,《金刚经》中的社会群众层次非常完整,社群份子也非常整齐,都是学佛人。我相信今天在座的听众,也有很多的大菩萨在这里。但是圣位的菩萨不会告诉别人自己是圣者,因为如果展现圣人的身分,凡夫通常会产生两种反应:一种是盲目崇拜,一种是畏惧,不敢接近、不敢接触,这样一来便无法广度众生了。真正圣位的菩萨,绝对不会表现自己是圣人,如此才能够跟所有的人接触。
我叫「圣严」,这个名字不是因为我是圣人,而是到了我这一代,凡是我师父的徒弟,法号上全部都有个「圣」字,目的是鼓励我们要往圣人的方向努力。
这点我要再说明强调,因为一个普通的人,才能够深入基层,到任何地方,人家都不会介意,也不会顾虑,因此很容易与人接触。所以,圣位菩萨在娑婆世界一定都现凡夫相。例如,观世音菩萨和地藏王菩萨都有无数化身,这些化身都不是圣人相,而是凡夫相。他们以凡夫相与凡夫生活在一起,这才是真正的「圣」。所以,佛教非常民主,它的法师、老师虽然在伦理上有层次,但是在生活、观念以及权利、义务上却是平等的,不但没有特权,反而要求的标准更高。
曾经,明代禅宗的紫柏大师,在担任潭柘寺方丈的时候,因为肚子饿了,一时忘了寺院中的规矩,人家拿一碗饭给他吃,他就吃了。吃了以后,他想:「不对呀,我怎么先吃了?」
等到大家吃饭的时间,他还是到了。但是到了以后,他叫侍者拿了根扁担来,说:「今天有人破戒需要处罚,要打三十扁担。」
很多人面面相觑,不知道今天谁要挨扁担了。结果,紫柏大师自己跑出去跟侍者说:「要重重的打,你打轻了,你自己就得挨三十扁担。」又说:「我今天糊涂,偷吃了大家的饭,犯戒了,所以要挨三十扁担。」
从这一点可知,佛教是非常民主,非常平等,而且非常平凡的。修证愈高的人就愈能放低身段。这点我还在学习,有时候我还会觉得自己是个师父,这很惭愧,应该想到佛菩萨才是大家的师父,我不是,我只是个普通人。所以,我不是圣人,只是个凡夫。
5.菩萨道要从恶劣的环境中成就。
是故《金刚经》云:「如我(释迦因地)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
释迦牟尼佛未成佛以前的过去世,叫作「因地」。这段经文的意思是,作为一个菩萨,应该难忍,能忍;难舍,能舍。只要对众生有益,自己受多少苦难,都不会抗拒,也不会介意。
这个故事发生在无量劫以前,当时释迦牟尼佛尚未成佛,而是一位修道人。有一次,歌利王带着一群宫女出巡,当歌利王在山里打猎之时,宫女们便四处冶游。她们见到一位修道人在那里,有些的宫女就围着这个修道人,请问他种种修行的方法、道理。等到歌利王狩猎回来,发现宫女不见了,便四处寻找。当这位暴虐非凡的国王看见宫女正围着修道人谈话的时候,非常愤怒,说:「你这和尚,怎么诱拐我的宫女!」
愧,应该想到佛菩萨才是大家的师父,我不是,我只是个普通人。所以,我不是圣人,只是个凡夫。
5.菩萨道要从恶劣的环境中成就。
是故《金刚经》云:「如我(释迦因地)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
释迦牟尼佛未成佛以前的过去世,叫作「因地」。这段经文的意思是,作为一个菩萨,应该难忍,能忍;难舍,能舍。只要对众生有益,自己受多少苦难,都不会抗拒,也不会介意。
这个故事发生在无量劫以前,当时释迦牟尼佛尚未成佛,而是一位修道人。有一次,歌利王带着一群宫女出巡,当歌利王在山里打猎之时,宫女们便四处冶游。她们见到一位修道人在那里,有些的宫女就围着这个修道人,请问他种种修行的方法、道理。等到歌利王狩猎回来,发现宫女不见了,便四处寻找。当这位暴虐非凡的国王看见宫女正围着修道人谈话的时候,非常愤怒,说:「你这和尚,怎么诱拐我的宫女!」
修道人说:「我是持戒的人,不会诱拐她们,她们是来向我请法的。」
宫女们吓得一句话都不敢说,也不敢替修道人辩驳。
暴怒的国王说:「我听人家说,修道的人不怕死。你是不是真正修道的人,我倒要试一试。如果你是真正的修道人,我就饶了我的宫女,如果不是,你就得死,宫女们也都得死。」
释迦牟尼佛,也就是当时的这位修行者,为了要救宫女,便说:「大王您要怎样都可以。」
大王说:「我要将你身上的肉一块一块割下来,看看你能不能忍受。如果能忍受,就证明你是一个修道人,否则,你就不是。」
就这样,他身上的肉一块、一块地被割下,手、脚一只一只被割下,器官一样样地割开。当他被节节肢解时,不仅能够忍受,更没有一点瞋恨心,而以纯粹的慈悲心作观、看待歌利王,觉得歌利王很可怜,这些宫女们也很可怜。结果,证明了他确实是修道的人,宫女们也因此而获救了。
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把它当成一则寓言,说明了修行菩萨道的人,为了他人、为了众生的利益,可以接受一切苦难的磨炼,而不生瞋恨心。
修行的过程有顺、有逆。顺的时候,有人供给饮食、提供环境,成就你修行。譬如,这次我要讲经,就有很多人来帮助我,这就是顺。
逆,就是要做任何事,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碰到有人扯后腿,遇到很多打击。那么,好事还要不要做呢?要做,不能灰心、不能退心,虽然受种种折磨、种种打击,但信心不要改变,方针不要改变,就算是现在无法弘扬佛法,还是要暗暗地用种种方式,将佛法传递给别人。
过去,在国外不容易弘扬佛法,但是却很流行气功,许多气功师都拿《金刚经》、《六祖坛经》来讲,说:「《金刚经》和《六祖坛经》是气功的最高原则。」他们讲的是「气功」,不是在传教,但是好多人就是因为学了气功,而懂得佛法。
我在美国,遇到好多外国人,我纳闷地说:「你们是怎么学佛的?」
他们告诉我:「学气功。」因为学气功,气功老师将佛法间接传授给他们。
逆境之中也有很多人在努力于他们的理念、理想,从菩萨的立场来讲,对好的环境应该非常感谢,对坏的环境一样也很感谢。所以,对于我们现在的社会环境,我是充满希望的,而且永不失望。环境好,我觉得:「太好了!太好了!」环境不好,我觉得:「正是时候!我们要努力。」这就是佛法的精神,就是《金刚经》的精神。
二、《金刚经》的社会建设
(一)只陀太子的事迹
只陀太子是憍萨罗国波斯匿王的王子,舍卫城也就是憍萨罗国的首都。除了《金刚经》中提到只陀太子,在其他经典中也记载有他的事迹。
1.《增一阿含经》卷三云其「供奉圣众,意恒平等」,意思是说,只陀太子供养许多圣人,但心中很平等。这里的「平等」有两层意思:一种是求法的平等,一种是布施的平等。求法平等是把任何人都当成圣人看,虽然有些人学问不是非常好,行为也不一定符合标准,但是只要他们还有几样值得我们学习,说出来的话还有几句值得让我们去做、去发扬光大,都是值得恭敬的人,这就是以平等心求道。
也不会因为对方是个小沙弥,或是个老和尚就差别对待,认为老和尚一定能说非常好的法,小沙弥刚出家懂什么。其实,这很可能是错的,有一些老人家等到头发、胡子都白了才来出家,一出家,就是个老和尚,这个老和尚一定德高望重吗?而小沙弥,说不定很小就出家了,虽然还没满二十岁,却已出家十来年,对佛法懂得非常多,难道能因为年纪小就看不起他了吗?沙弥之中也有证得阿罗汉果的,因此,不能看不起年轻人。
一个人如果以外在论断他人,看不起衣服破旧的人、看不起没有钱的人、看不起地位低的人,以势利眼看人,这很糟糕,经常会上当、看错人。
早年,我在台湾出家后不久,在善导寺讲经,经常看到一个老人家来听我讲经,穿得破破烂烂、长得干干瘪瘪。我觉得他满可怜的,因为我曾经在街头看到他就像个乞丐的模样。但是我当时并不轻视他,讲完经后还特地去和他寒暄一下。
后来,我去日本留学,当我出国的时候,草木皆兵,台湾所有的出家人、在家人没有一个人赞成我出国留学,连我师父都反对,因为他们怕我出国留学后会还俗。那时我三十九岁,已经不小了,他们还是怕我还俗。
我不怪他们,只怪自己:「大概长得一副风流样吧!否则,为什么怀疑我到了日本就会还俗?该检讨的是我自己。」我就告诉自己:「好,我就不还俗给你们看。」我非常感谢他们,这是帮助我的逆增上缘,是成就我的逆境。
再回头说一说那位老人家。由于没有人支持我去日本留学,所以我非常穷,经济上很拮据,但是当我一到日本,就有人转了一笔钱给我,于是我打听这个钱是谁给的。
人家说:「是某某居士的,是你的忠实护法,是你的听众。」
我想不起这个人到底是谁,便请他寄张照片给我看一看。
后来,他没有寄照片给我。回台湾后,有人告诉我:「圣严法师,你知道某某居士经常支援你吗?」
我说:「知道啊!」
他说:「你知道是谁吗?」
我说:「某某居士啊!」
他说:「你看过没有?」
我说:「没有。」
他说:「他今天就在这里,就在门口。你看,就是他啊!」
他一讲,那个人就跪下来向我礼拜,原来在支援我、供养我的,就是那位穿得破破烂烂、长得干干瘪瘪的老人家。
因此,我们对人要平等。只陀太子以平等心对上,也以平等心对下。对人布施的时候,不管是亲、疏、厚、薄,只要是需要帮助,一旦他知道了,便以他的能力恰如其份的给予帮助。不管对象是谁,一律给予帮助,这就是平等。
这虽然很难,但是我们还是要学习!当时还好我学习了一点平等,如果没有平等心,或许连这点供养也没有了。为什么?如果我看不起他,没有和他打招呼,或许连这个居士也不会供养我了。
2.《贤愚经》:「乞诸佛及诸弟子众教化」,意思是指只陀太子求一切佛以及一切佛的弟子来教化众生,也就是代众生求法、为众生向诸佛求法、为众生向诸佛的弟子求法。
譬如说,没有人请我讲经,我大概不会去。请我讲经的人,不一定是他一个人听,而是很多人一起听,这就是「请佛的弟子求教化」,只陀太子就是如此。
3.《增一阿含经》卷二六:「不堪任杀害众生之命」,指只陀太子是个非常慈悲的人。
一般我们都知道,好人不应该杀,一般无辜、无罪的人,不应该杀。但是对做奸犯科,常常杀人、抢劫、危害社会的人,该怎么办?我们现在有死刑,站在佛法的立场该怎么看待?我主张,当我们社会的教育功能发挥到相当程度的时候,便应该废除死刑。
死刑是不慈悲的。可是,如果现在立刻废止死刑,那也不切实际,因为时机没有成熟。根据统计,现在的美国,一个犯人一年平均要用掉纳税人的五万美金,相当于一般中等阶层的年收入,这很惊人,所以有人觉得关在牢里要花那么多钱,干脆把他们处死不是很简单吗?可是,罪不该死就处死,是不仁慈的。
所以,希望宗教徒们,大家能共同努力,致力于我们的社会教育、社会感化。政府也应该加强道德的教育、人格的教育。透过政府与民间共同努力,一起来改善我们的社会,给予更多的教化。
一九九二年十月,我访问一个刚刚脱离共产政权的东欧国家-捷克,听说当地已经废止了死刑,我就问:「犯罪问题会不会很严重?」
他们说:「不会。」因为捷克的宗教信仰和道德教化根深柢固,虽然经过三、四十年唯物论政府的统治,但是一般人民对于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信心仍然很强;还有,他们的文化水准相当高,教育也相当普及完整,所以犯罪率很低,晚上没有锁门,也不会有人来给你大搬家。
在台湾,如果我们下一番工夫加以努力,也可以做到像只陀太子那样,就可以不必执行死刑了。不过,我并不是主张马上废止死刑,但是我们要努力,这是每个人的责任。
(二)给孤独长者的事迹
给孤独长者本名须达多,意思为「善施」、「善与」、「善给」,是印度舍卫城的长者,波斯匿王的大臣。长者,并不一定指年纪大,而是因为很有道德、人品高尚,关怀社会、关怀大众而受人尊敬。须达多长者性情非常仁慈,常常布施鳏寡孤独之人,给与这些没有依靠、没有生活能力的人饮食、衣服,所以当时的人称他为Ana-thaPin.d.ada,意译为「给孤独食」,就是「给孤独的人食物吃」。给孤独长者皈依释迦牟尼佛后,便受了三皈五戒,成为清净的信士,后来证得三果阿那含果。
实际上他是一位标准的大乘菩萨。以自己的财富来利益社会,以自己的技能来利益社会,这才是真正的长者。社会上许多人都在沽名钓誉,在地方上不是成为长者,而是成为土霸、土豪、劣绅;但是他们的形象却是个长者,要人家奉承他、恭敬他,自己却鱼肉乡民,并未真正造福乡里,这是土霸,不是长者。
长者与土霸本身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一念之间而已,土霸只要念头一转,即变成长者。土霸如果变成长者,会发挥很大的力量,因为他说一句话,许多人都会听他的。他讲一句有益地方社会的话,大家照着去做,则造福社会人群。有时候只是一句话而已,根本不需要自己拿出钱财,一念之间,便产生「一言兴邦,一言亡国」的力量。如果哪个地方有土霸的话,请你赶快帮助他,使他也变成长者。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坏人受到感化也会变成一个大好人。
站在佛法的立场,我们对任何人都不失望,虽然他今天做了那么大的坏事,但是,我们还是相信只要他心念一转,就会变成做好事的大好人。或许有人觉得这些理念陈义太高,但是我们不可以因为理念太高就放弃它,还是要一点一点地朝着这个理念的方向走。
(三)人间社会的互动关系
人间社会的互动关系,建立于「施者」及「受者」的交替,净化社会必须从这两个方向成我利他。
1.常人的施舍是有我的、有为的。
「有为的」意思就是说是有目的的,施舍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某种心愿,是为了「我」而如此。譬如,有人做了好事,目的是希望得一张大奖状,这是有我的、有为的,但是,这样做好事也值得鼓励,至少是在做好事,没有做坏事。
可是,我们学了佛、听了《金刚经》的人,一定要做好事,一定要做对社会有益的事,但是,却不一定希望得到任何表扬或奖状。如果没有表扬就不做好事,那就不是佛教徒;如果表扬了他而没有表扬你,你就不做了,那也不是佛教徒。佛教徒在任何一个环境、社会之中,不是为了让别人看到、让别人表扬、让别人歌颂赞叹才行善做好事,而是做我们自己应该做的事。别人赞叹、表扬或歌颂,那是别人的事,我们自己不是为了祈求这些东西。
2.菩萨的布施是三轮体空的无施者、无受施者、无被施物。
布施不一定是用钱财、财产来布施。布施有很多种,有财布施、法布施;也可以说有物质的财、智慧的财,知识、技能都是财,举手之劳也是一种布施,甚至说一句好话勉励人、赞叹人,都是一种布施。所以,布施不一定要有很多的财产,但是,有财产的人应该要以财布施。
「三轮体空」就是说,做了布施的事以后,不要想到自己是布施的人,谁受了我的布施,而我又布施了什么东西,做过的好事要马上放下。忘掉的意思,就是「不在乎」,不要老是念念不忘自己究竟做了多少好事。
3.常人的受恩是顺意的、正面的。
也就是说,一般人感受到的布施,是人家给予正面的帮助,才觉得是「我受到谁的恩」。但是,菩萨的受恩是顺、逆两种,尤其是逆境的磨炼,更需要感恩。
4.菩萨的受恩是逆境的、忍辱的。
什么是逆境的磨炼?就是我们想做的事别人不让我们做。像我前面提到的,我要去日本留学的时候,几乎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这实在悲哀,而我自己也真觉得惭愧。可是,一直到现在我都很感谢他们,尤其那时破坏我最大的人,我最感谢他。这是因为我读了《金刚经》的关系,不是我自己有了不起的修行。因此,当诸位听了《金刚经》以后也要学习这一点,不要有一点不如意,马上就发牢骚;有一点点被人批评,马上就反目相向,以口还口、以牙还牙,这不是佛教徒,更不是菩萨。
5.《金刚经》特别强调布施行及忍辱行。
不只是受布施的人要忍辱,布施的人也要忍辱。有时候你布施给人,行好事不受好报,这个时候该不该做?做了很多好事,没有人赞叹你,反而受到批评,这个时候你还要不要再做好事?要!这表示你做得还不够,应该继续多做一点。
(四)以布施行与忍辱行建设人间、关怀社会
1.不住相布施
不住相布施,也就是前面提过的「三轮体空」。《金刚经》云:「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色声香味触法)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又云:「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这才是最积极而无条件地建设人间、关怀社会。
这段经文的意思是说,布施了以后,不要以为你布施了;可是也不要以为你布施了以后等于没有布施,所以就不布施了。需要布施的时候,对需要布施的人,你还是应该布施,这叫作「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布施之后,认为有布施,就是「取法」;认为反正没有布施,也不需要布施,那就变成「取非法」了。「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无怨无尤、不后悔,而能不断积极无条件地致力于人间的建设,关怀我们的社会。
2.菩萨道以六波罗蜜为根本
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项,《金刚经》除了强调布施波罗蜜,其次仅论及持戒及忍辱波罗蜜,但如果以智慧行此三项,便代表了六度的全部,是故有云:「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又云:「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金刚经》本身就是「般若波罗蜜」,就是「智慧」。而《金刚经》特别强调持戒,也特别强调布施,因为布施、持戒、忍辱三项若能完成,就是菩萨道对人、对社会的积极关怀。
为什么不强调禅定?因为禅定是自己的工夫,跟他人并不相关。可是如果没有禅定的工夫,没有定力,会很容易因为人家的批评或赞叹而动摇。因此,禅定虽然没有特别强调,却是应该努力的。对于社会、人间而言,最重要的是布施、持戒、忍辱,并且是用智慧来指导我们如何布施、如何持戒、如何忍辱。这是为了什么?为了建设我们的人间,关怀我们的社会。
《金刚经》实际上非常慈悲,很少人发现它正是为了人间、为了社会而讲的。
虽然以行六度来利益社会,但是心里不要执着、在乎。过去释迦牟尼佛能做忍辱仙人(即被歌利王节节肢解的仙人),那时是因为没有「相」的关系,也就是没有自我中心,所以能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且,不会因此而退心。
许多人遇到顺缘的时候能够发心;遇到逆境的时候,马上退心。例如前几天有位居士到农禅寺来,一年前他为母亲的癌症发愿供养,到今天他母亲的癌症还没有好,他就跟我讲:「师父,供养农禅寺没有用,我母亲的病非但没有好,反而愈来愈重。」
我说:「你的意思是说,你要把供养的拿回去?」
接着我告诉他:「人各有各的前因后果。你供养布施,是为母亲种福,你母亲当时已病得非常严重,现在还活着,已经不错了。如果你供养一点,就希望母亲能痊愈。那么,所有得癌症的人都到农禅寺,一供养就好,农禅寺不就变成了『治癌中心』?」
「所以,你为了母亲或为了自己,做好事不应该退心,应该继续做下去,不要因为母亲身体的好与不好而有所改变,这才是正确的观念。」
三、《金刚经》以法布施的心灵环保来净化社会
《金刚经》中指出,若人以像恒河沙那么多世界的七宝来布施,所得的福德虽多,仍不及「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意思是说,我们用种种财物来关怀社会、帮助社会,还不如用《金刚经》的观念、思想来帮助人,这才更重要。
用财物来帮助人,用完、吃完就没有了,问题仍然存在。如果用观念来帮助人,改变他的心理情况,自然而然因为内心的转变,生活环境、生活条件也就能跟着改善,那才是比较究竟的做法。
因此,用法布施较之于用财物布施功德更大。所以,今天我在这里讲《金刚经》可以说是有功德的,但是,如果我执着有功德,那反而就是没有功德。诸位听了《金刚经》,领受了一、两句,如果拿这一、两句话的道理来告诉人、帮助人,这功德大不大?大!但愿诸位都是佛的使者、佛的弟子,把佛法传布给所有一切需要佛法的人。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