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佛学移动版

主页 > 佛教礼仪 >

寺院巡礼篇-云端佛学(3)

  1 礼拜须知
  "礼拜"主要是对佛、菩萨、佛塔、长老、大德、法师等,表达敬意的行为。因对象不同,礼拜的次数、场合及注意事项也有不同,兹略述要点如下:
  礼拜的次数
  一拜:用于顶礼长老、大德、法师。礼拜者虽说"顶礼三拜",但长老大德回说"一拜",或"问讯",或"不拜",学人皆应以服从为恭敬,
如法行礼。大德如未回答一拜或问讯,礼拜者也可一拜。
  三拜: 拜佛时须三拜。
  受戒回常住礼师拜祖时,须三拜。
  初一、十五早课顶礼方丈和尚时,须三拜。
  高寿祝贺时,圆寂后祭礼时,均可三拜。
  九拜:僧众登坛受戒时,礼拜和尚、阿闍黎,或传法入法卷授记典礼时,法子拜师要九拜。
  礼拜的场合
  凡礼拜长老大德僧,应先禀明,并延请至佛殿内,或供有佛像、藏经之处礼拜。
  大德于路上行走、客堂会客、斋堂用餐、禅堂打坐,或于公共场所、剃头、休息、睡眠、摄心经行、诵经拜佛时,均不宜礼拜。
  若于路上遇见大德,先合掌为礼,说:"请大德到佛殿,接受学人礼座。"
  在殿堂要先向佛菩萨礼拜,再向大德顶礼。
 拜佛可在"拜垫"上拜,拜人,彼此顶礼,在"地上"拜。(礼佛毕,后退或斜左右退,然后礼拜,表示平等法。)
  如同行有多人,则应一起礼拜,不可各自请求礼拜,增加大德受礼困扰。
  注意事项:
  陪同师长礼佛,不宜与师长并礼,当随师后远拜。
  佛殿中央的蒲团是给寺院的住持、主法或诸山长老专用,一般大众不宜用来礼拜,以示尊重。
  礼佛时,应从容不迫、五体投地、精勤作观,不宜急起急落。
  礼佛时,可默念偈云:"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见有人礼拜时,不可从人前经过,以免干扰他人礼拜。
  礼拜须合仪,若有不明白之处,可请教殿堂知客法师。

  1 请法须知
  礼请大德开示,应事先约定时间,不宜突然造访。
  请求开示时,要心存恭敬,如同面对佛陀,不可虚伪妄语,不可谈论是非,不可东张西望、左右顾视,威仪要端庄慎重,衣履应整齐,随时注意自己的谈吐、举止、行仪,礼法要如仪,以表示对大德的敬意。
  见大德,应问讯、合掌、正立,澄心谛听。要知道次第的坐处,大德示坐,方可就坐,坐时应端正,不可倾斜倚靠。
  问法宜简明扼要,不可噜苏或自说自话,更不可探问大德私事或故意问难。
  不论说参访求道以外的闲事杂话。
  站立位置不可高过大德,亦不可立于路中,或躲在隐处。
  大德问话,必开口坦诚回答,答话时不可太大声或太小声,以能听到为准。
  大德谈话时,不可冒失打岔,不得轻率插嘴,有失恭敬。
  闻法时应细心聆听,行注目礼;闻法后应思惟法义,信受奉行。
  闻法时若有不解,可向大德请教,但不宜表示怀疑或与大德辩论。
  见有客来,不宜继续问法,亦不宜骤然离去,应听候大德招呼。
  请益完毕,应至诚礼谢大德,听候大德招呼,或由其侍者引导,方可离去。

  1 挂单须知
  "挂单"就是在寺院暂住一宿或数日。应注意的事项如下:
  挂单之前,应先联系时间,说明事由、人数等。
  作息应依照寺方规定,不扰众清修,有事可请教知客法师。
  寮房内应保持静肃,不可放逸自便。
  僧众寮房不可擅自进入。
  告假离去前,应先将寮房整理干净,恢复原貌。
  离寺之前,须先向住持、当家或知客法师告假,不宜悄悄离去,以免寺方挂虑。
  离去前应至大殿礼佛,告假赋归。
  不得携回任何非赠与的结缘品。
  借住寺院,叨扰常住,可随喜供养。

  1 斋堂须知
  过堂
  按时随众用斋,不刻意回避、辞谢,勿令法师三催四请。
  食前应先合掌供养,称念佛光四句偈。
  三匙食:最初三匙饭送进嘴里之前,依序发愿: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
  捧碗进食应如龙吞珠,以箸挟菜当如凤点头。
  要心怀感恩,食存五观,对食物不起喜恶之心,不皱眉嫌恶,不贪多挑好,不图口腹之欲。
  喝汤时不宜发出声音。
  以碗就口,细嚼慢咽;碗盘筷匙不宜撞击作响。
  端身正坐,椅坐半座,身离桌缘约一拳头之远,颈靠衣领,足放平,肘内收,不可跷腿交脚,东张西望。
  进食时,要保持良好姿态,肘臂不可张开,以免妨碍邻座。
  热食不可吹气令冷。
  食中有虫,宜密掩藏,莫令邻单见生疑心。
  不得以手指刮碗、以舌舐食、以手取食。
  不得弹爪抓头、挖鼻耳洞;不得喷食触及邻人。
  已食之物,不可吐出。
  咳嗽、打喷涕,应以手掩之。
  自助餐
  取食应依序排队礼让,不可争先恐后。
  依各人食量取用,切忌浪费。
  使用公筷母匙,避免唾沫流入公器中。
  不含食谈笑,不边走边吃。
  不私带小菜食用。
  圆桌用餐
  大众未到齐,不得先食(以坐满一桌为原则)。
  取用菜肴,应取靠近自己一面者,不可在盘中随便翻择。
  进食时,与同座谈话,声音不可太高,并不可挥动筷匙。
  果核、残肴饭粒不可随手弃置。
  不可用筷子或手指剔牙,必要时,应用牙签,并掩蔽为之。
  用斋毕,应将桌面收拾干净,碗筷叠放整齐,并轻轻将坐椅放回。
  主动参与收拾善后工作,若已有专人负责清洁,应向其道谢。

  三、佛门称谓
  "称谓"是一种礼仪,也是身分的代表;在佛门里,称谓常是职务的代表,从中更透露出无限的佛法妙谛。
  1 对出家僧尼的称呼
  法师:以法为师,以法师人者。也是对出家僧众的尊称。
  师父:对一般出家僧众的尊称,如天主教对神职人员称神父。
  大师:是大士、菩萨之意,有特殊才能者、杰出者、专家的称呼。
  和尚:一寺之长称和尚,是亲教师之意。对于德高望重的尼师,则称为和尚尼。法子当住持后才可称"老"和尚。法弟当住持,则称"退居"和尚。
  上人:学长、长老、大德、长者、平辈,皆可称之。
  长老:戒德俱尊的比丘、比丘尼称之。
  阿闍黎:即轨范师、模范师。是指能教授弟子,使他的行为端正合宜,而自己本身又能成为弟子的楷模师,所以也称为导师。《五分律》载,阿闍黎有五种:出家阿闍黎、受戒阿闍黎、教授阿闍黎、受经阿闍黎、依止阿闍黎。
  知客师:禅林中掌管迎送、应接宾客的僧众。
  香灯师:寺中掌管佛堂的焚香、燃灯等工作的僧众。一般信徒进入殿堂,即有香灯师招呼执香、礼佛。
  律师:指研读修习律藏的僧众。例如:僧佑律师、道宣律师、见月律师等。
  论师:原指研究论藏的修行人,后指能造论以阐扬佛法者。有名的论师如:龙树菩萨、无着菩萨、世亲菩萨等。
  禅师:专门修习坐禅的僧众,不限于禅宗,在天台、净土宗中,也有修习禅坐的修行者。禅师必须要能契理契机,观机逗教,才能引导习禅者进入禅定。
  弘教师、弘讲师:能够弘扬佛法的僧众。他们或以讲经说法的方式,或以教授义理的方法弘扬;所弘讲、弘教的地点不限于寺中,凡有需要的地方,都能前去弘化,如学校、公司、机关团体及监狱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