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朋友,当这句言语出来的时候,有没有人不感动、有没有人会说她错了,有没有?没有,为什么?一个不孝的人,他刚好今天买水果给他妈妈吃,你马上说,你好孝顺,他高兴得不得了。你面对一个很无礼的人,你在喝茶的时候都会端一杯给他喝,他高不高兴?他也很高兴,他会不会骂你,你对我那么好干什么?人有一颗真心,他是好善好德,只要有人做出来,他看了没有不欢喜。但是为什么他看了欢喜,他没有跟着做?不是他不愿意做,三字经告诉我们「苟不教,性乃迁」。因为他没有得到圣贤教诲,这个善良的心没有引发起来,又染上了很多坏的习性,被这些习性牵着鼻子走,无法自主自己的人生。
有句话常说到,人生是掌握在我们的手上。这句话叫自欺欺人,这句话都喊好听的。一个人没有智慧,年龄愈大愈无奈,是不是这样?没有智慧人生就会下错很多的抉择,到最后这些错误的抉择都还得自己去收拾,愈走愈沉重,愈多后悔。常常很多时候,这句话本来就是不应该说的,这件事本来就不应该这样做,我怎么又做了,有没有这种情况?那就是我们的人生是交在习性的手上,而不是自己的手上。我们人生这个遗憾,要不要再让我们的孩子继续承受,要不要?这样才是有良心的父母,才是有良心的老师。
在这三个不同年龄层所讲出来的答案当中,我们也可以从这个结果推因,什么时候学习?一切时、一切处都是学习。而我们对于学习的认知一开始就错了,我们觉得书本打开叫学习,而学习的成果在哪?在考试卷上。这样的态度把我们好学的心整个截断,考卷可以写对,绝对不能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对;绝对不能乱丢纸屑,对,考试都九十八分、一百分。记得在小学、初中考生活与伦理,每个人几乎都是九十分以上,在那里对来对去,你几分?九十八、一百。有没有用?没有用。听说在中国人住的地方,只要你爬山迷路了,不要担心,只要跟着垃圾走,就可以找到出路。这些结果都在告诉我们,为人父母、为人老师不要再自欺欺人。你教育好你的下一代,不是在这张考卷上,在他的存心上,在他的一言一行上。
常常很多家长就说:我儿子,气死我了,都不会替我们着想,比较自私,我累了、渴了也不给我端杯水来;常常都跟我们抢电视看。念了一堆,念完以后又说:不过我儿子说他长大以后要买大房子给我住,买大车子给我开,我听了很高兴。全世界两种人最好骗,你们认不认识?一个就是父母,一个就是老师。谁会甜言蜜语?不是男朋友会甜言蜜语,现在是小孩很会甜言蜜语,他几句好话就把他的过错掩盖住了,你好多教育他的机会都丧失掉了,你还会觉得这个孩子反应真好,真可爱。他犯错了就给你装个可爱的脸,妈妈不要生气,你就不气了。他会不会孝顺你,在他的一言一行就看出来了。在他有没有「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会不会孝顺在这里看,而不是他的好话。他连父母呼应勿缓都做不到,你还期望他以后孝顺你,那叫痴人、那叫作梦!人生确实要懂得判断正确。
我们看到这三个不同年龄层讲出不同答案,第一个讲赶快吃下去,而他的学历是在三个人当中最高的。诸位朋友,看到颠倒了没有?颠倒,当我们看到颠倒两个字,第一个念头是什么?你们直接告诉我,这样才会准,第一念。当我们第一个念头是我先生很颠倒,我的上司很颠倒,我的儿子很颠倒,我们这一念也叫颠倒不叫理智。学习在哪?在一个起心动念处你懂得观照自己,就已经在提升自己的学问,这叫会学。
刚刚好有工作人员临时有事要办,他们站起来走出去,我看到大部分朋友非常的专注,完全不受影响,这叫立身行道。你们做到《弟子规》里面的一句经文,叫「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今天我们要让孩子人生幸福,最重要要学的四个字,做人做事的能力。而做人做事这个专注重不重要?那是成败关键,学习贵在专注,做任何事情都一定要专注才会有所领会,才不会把事情做砸了。而这句经文是告诉我们,读书的时候要心到、眼到、口到,要很专注。那难道是读书的时候才要心眼口都到吗?孔夫子说要举一反三。因为现在社会的复杂度快速增加,我们现在要能举一反三千,三不够了,闽南话叫「来不及喂了」,举一反三千才行。除了读书以外,任何我们处事待人接物当中,都应该专注。而这个专注当中又涵盖着一种恭敬在里面。今天当我们在听课的时候,有人一走过去,我们马上眼睛就飘过去,然后飘回来的时候,蔡老师在讲哪里,不知道。
你们看我的样子又这么瘦弱,我这么瘦是结果,原因在哪?你看什么时候学习,我今天看蔡老师这么瘦,我就明明白白,我就学到一个学问。我在初中的时候,因为太注重分数,患得患失,有一次考试考了九十八分,哭了好长一段时间。后来三年级要毕业,我们同学给我写回忆录,其中有个同学就画了一个小男生在那里哭泣,他还记得我初一的时候考了九十八分哭了好一会,还打电话给我爸爸。看得出来我很脆弱吗?所以不要伤害我。还是我爸爸跟我说没事没事,没什么关系,安慰我。我说我本来的人格特质,假如没有遇到这么好的父母,我这一生罪有够受了。透过父母的教诲才把很多先天的习性转了过来。为什么对分数这么看重?得失心太重了,很容易紧张,每天要考那么多试,胃就受不了。初中的时候还是家人给我送稀饭来。那紧张理不理智?不理智。 我考大学的时候,我们家里人都知道我很容易紧张,我姑姑刚好她先生在医院上班,诸位朋友,你看我的亲人各行各业都有。我姑姑特别疼爱我,她怕我紧张,给我拿了两颗镇定剂来,她说:我怕一颗不够,这样叫以备不时之需,拿了两颗。到十一点多没办法,吃了一颗;快一点的时候还是睡不着,第二颗再吃下去,还是一夜未眠,眼睛还是瞪得很大,就这样去考试了。每一次考试,我都觉得很过意不去,因为都是全家总动员,连两个姐姐都陪去了。进到考场,遇到一个同学的妈妈,她非常热情走过来,对我两个姐姐说:你们两个妹妹真不简单,陪哥哥来考试。诸位朋友,到现在为止,我的姐姐跟我走出来,还是当我妹妹,但是已经慢慢拉进了,因为我已经停止苍老。
诸位看到我的面容,比三、五年前还要年轻。因为忧能使人老,在高中的时候看起来就很像二十多岁。我记得我大学一年级,跟其它学校的女同学出去联谊,然后彼此在那里交谈的时候,我这个人又不知道自己有几两重,这叫不自量力、自取其辱,我就问她,你猜我是几年生的?结果她很认真的想了一下,她说你一定是一九六八年次。我是一九七三年,我就很痛苦,怎么猜我这么老。我说你再想一下,她又沉思了一下,然后她说难道我猜得太年轻了吗?假如你不希望你的孩子内心受到这么大的创伤,你现在就要把他人生的态度建立好。现在他们不会猜我很老,他们都会问我,蔡老师,你如何笑得这么灿烂?人生的变化很大,总在遇的缘分不一样。那我是比较容易紧张的人,后来第一节考试,考卷发下来十几分钟,我突然体会到那个药很有效,国文没考及格。我的噩运连连,所谓祸不单行。而祸从哪里来?心来。二十多年来人生走得不算是很顺遂。很多人都问我,你为什么有动力,这样持续去弘扬中国文化,而且从没有听过我有什么厌倦,什么辛苦的言词,没有。他们反而觉得,我人愈多的时候愈有精神。我跟这些朋友提到,我自己在教书的时候,我已经让我的学生开始读诵这些圣贤的教诲,常常走在校园里面,听他们读着「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这些孩子在十来岁的时候读这些经句,他们的生命得到相当好的滋润。当他们学了这些经句,他是马上去做,因为他还没有染上坏的习性。而我们现在长大成人,甚至于已经为人父母,再来读这些经句,跟孩子的状态一不一样?不一样。我们在念的当下有多少的遗憾。「德有伤,贻亲羞」,几十年来让父母操了多少心,那不是我们愿意的,但是没有理智、没有智慧。「身有伤,贻亲忧;亲所恶,谨为去」,我们的身上还有多少的坏习惯,令自己的亲人还在忐忑不安。而我们面对这些坏的习性,能不能马上放下?当然要马上放下,那都是一段抗争的过程,都是一段对治自己习性的时期,而我们会遗憾的是这几十年来伤了多少人的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