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时为方丈的净慧大师把这位师父拉到了后堂,说:“以后再出现这样的事情,不要再这样做。许多刚到寺里的居士不了解规矩,有情可原,你在斋堂这样的大庭广众下说他,会让他很尴尬。你可以事后在私下告诉他。每个到这里来的人都不容易,我们要尊敬他们。” 对比分析那位师父与净慧大师的做法,就会发现后者做法更好:前者只有原则性,后者在有原则性的同时,也有灵活性。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一)既保护面子,也解决问题 看到他人有缺点,不管是作为一个禅者,还是一个负责任的管理者,应该对他指出甚至批评。但是,有些人一看到别人的缺点,就不顾场合与方式,直接指出来。这样的结果,往往不仅难以起到教育人的作用,反倒会引起对方的反感。而净慧大师的做法,既保护了别人的面子,也更容易让人接受,更能让问题解决。 (二)扬善于公堂,归过于私室 什么是管理?管理就是管好人、理好事。既然是人,就有被尊重的要求,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甚至把这总结为人最重要的需求之一。因此在公开场合,人们往往愿得到更多肯定,不愿得到否定。为此,中国传统管理智慧就强调“扬善于公堂,归过于私室”,即公开场合要多多表扬,如果要指出缺点,最好在私下。净慧大师的做法,就体现了这种智慧。 (三)去掉“非此即彼”的思维,追求“两全其美” 在解决问题时,人们可能会陷入“非此即彼”的“两难困境”:看上去只有两种方法可选择,要么这样做,要么那样做。但无论选择哪一种,都会带来负面影响,不能够做到尽善尽美。 上述那位不懂规矩从中门进斋堂的居士,实际上给行堂的师父出了一个两难题目:要么就任由他犯规,要么就只好让他当众挨批。而行堂的师父就采取了其中当众批评的方式。照一般人的思维,这可能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了。 但是,净慧大师的做法,则是跳出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从“两难困境”中跳了出来。这使我想起了犹太人的一句名言: “当两条路摆在你面前时,学会选择第三条。” 是的,“非此即彼”的选择,未必是最好的选择。对其他方式的思考,可能成为最好的选择。一个更圆通的人,总能从那种机械的思维中跳出来,实现“两全其美”甚至“方方面面圆满”的结果。 少一点粗暴指责,多一点智慧引导 在管理下级时,最易犯的错误之一就是简单粗暴:下级一有错误,或者达不到自己要求的标准,就立即进行指责。这样,不仅难以达到好的结果,而且还有可能适得其反。 那么,在提升下级方面,如何拥有更圆通的智慧呢? (一)启发胜于压制 释迦牟尼在出家前有一个儿子,叫罗睺罗。他少年即在僧团出家,但最初的时候表现不好,还有爱说谎的恶习。 佛陀决定好好教育一下罗睺罗。一天,他让罗睺罗打盆水给他洗脚。洗完后,佛陀指着盆里的水问罗睺罗: “这盆水还可以喝吗?” 罗睺罗不解父亲的意思,回答说:“洗过脚的水是脏的,当然不能喝。” 佛陀又问他:“这个洗过脚的盆子可以用来盛饭吃吗?” 罗睺罗说:“上面粘有脏东西,不能用来盛饭。” “你就像这个盆一样,虽然身在佛门,心里盛满了不诚实的垢秽,佛理也不能装进你的心中!” “罗睺罗!做人的道理也一样。你虽然已出家,却整天骗人。这样下去谁都不会珍视你!” 这一番话给了罗睺罗很大的触动。他发誓改变自己,最终不负期望,成为佛陀最杰出的十大弟子之一。 佛陀的做法,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榜样:遇到员工有缺点,有的管理者要么只懂得用权力去压制,要么就直接责骂。而佛陀的做法,是用启发的方式,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帮助他们积极转化。这样的效果自然更好。 (二)少一点“应该”,多一点“怎么办” 这就是要少讲一点空洞的道理,而要给对方一些具体努力的方法。 在这方面有许多经验,且与大家分享一个在国际上深受欢迎的“DASS法”: 第一步,描述(Describe):“当你……的时候” 第二步,承认(Acknowledge):“我感觉……” 第三步,指出具体该如何改进(Specify):“我更愿意你这样做……” 第四步,指出带来的利益(Show Team Benefits):“这样有利于……” 这一来,粗暴的指责就变为更有效的指导了。 拒绝,同样有艺术 有时候,一些管理者遇到某些要求自己做违背原则的事情时,总是会“义正辞严地拒绝”。拒绝没有错,但在拒绝的同时,是否也可以更圆通一点呢? 前不久,我们写作出版了一本《做最好的干部》的书。在研究时我们发现:有的干部因为拥有了圆通智慧,于是取得了更好的效果。被评为“全国优秀组工干部”的山东省沂水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黄家斌,就是其中一个典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