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圆通呢?据一些辞典对“圆通”的佛理解释,“遍满一切,融通无碍;即指圣者妙智所证的实相之理。复次,以智慧通达真如之道理或实践,亦可称圆通。” 这些解释对当代管理者而言,可能有点深奥。其实,应用到管理实践上,说通俗一点,就是要“外圆内方”。这不是圆滑,而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执拗者福轻,圆通者福厚 心印法师曾经有过一个关于这方面的讲座,标题就叫做:“执拗者,福轻。而圆通之人,其福必厚。” 那么,该如何改“执拗”为“圆通”呢? (一)要通情达理与人打成一片,不要孤傲而脱离人群 执拗之人往往有一特点:过于孤傲,不愿与人打成一片。更糟糕的是:他们往往还缺乏自知之明,却反倒责怪他人不给自己“应有的认可”。心印法师曾以寓言的方式,对此进行了生动表述: 天文学告诉我们:织女星比太阳大,比太阳有更多的光和热,但因距离地球太远,地球无法反射出织女星的光和热,所以人类对织女星的存在价值,就没有像对太阳那般重视了。 有一天,织女星受不了被人类冷落的状态,就问银河:“我比太阳大很多很多倍。可是我不明白,为什么地球上的人类,对太阳就那么敬爱,对我却这样的冷淡?” 银河回答说:“你应当明白,这怪不得人类对你冷淡,应当怪你自己与人类的距离太远,又没有对他们施送过热情。” 对此,心印法师阐述说: “我们待人处世也一样。一个不通情理、一味固执不肯顺从于人的人,他所以不能与人打成一片,就是他将自己和別人的距离拉得太远,让人无从他那里感受到一份友谊和关怀。所以一个执拗不通人情的人,他即使有高于別人的才华,由其独善其身的做法,迟早也会感受到自己被人群遗弃的滋味。” 要改变孤傲的状况,还得在认识上分清孤傲与独立的关系。正如星云大师指出:“要独立,但不要孤僻。有的人把孤僻当成了独立。其实独立并不是孤僻。独立是追求生命的自主精神,但心中有大众;孤僻的人,心中只有自己。” (二)“你改一改自己,道路就变宽了。” 多年以前,有一则引起全国瞩目的讨论:“人生的路啊,为什么越走越窄?”执拗的人,人生的路往往会越来越窄,因为他们有一个特点:自尊心格外强,在遇到意见不一的情况下,往往决不放弃自己的观点与态度,认死理。在我们进行有关培训时,经常听到一些企业领导的评论:“不怕不懂,就怕不学。不怕犯错,就怕不改。不怕有偏见,就怕固执己见。”有的还格外强调:“固执己见,比偏见和成见更可怕。因为他认死理,是执拗的极度体现。” 且看一个因为执拗而“福薄”的例子: 在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中,年羹尧深受雍正皇帝器重,从家奴荣升大将军,并在平定西北的叛乱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后来,他骄横跋扈,不仅贪污和结党营私,而且未经皇帝同意,就将皇帝派到他身边的一位大将杀掉了。皇帝十分震怒,贬他为杭州将军。但他不思悔改,反倒处处流露出把谁都不放到眼里的态度。众多官员都说要杀他,皇帝还想留他一条命,把他贬去守城门。他还是不回头,甚至把皇帝赐给他的黄马褂穿到身上,造成皇帝虐待功臣的印象。这一来,最后只能被皇帝赐死了。 当然,这样极端的例子并不多。但是,像年羹尧这种即使有错也死不认错、执拗到底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并不少见。这种人,路哪能不越走越窄,甚至落个不好的下场呢? 与此相反,优秀的人在犯错受到惩罚后,总是能修正自己。联想集团的接班人杨元庆就是一个好榜样。 在刚进联想的第一个阶段,杨元庆十分努力和能干,得到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的重视,成为联想年轻干部中的佼佼者。但他年轻气盛,锋芒毕露,常常与领导及团队产生强烈矛盾。柳传志决定好好“敲打”他一下,于是在一次开大会时,柳传志将他狠狠批评了一通。 杨元庆格外难受,当天晚上就写辞职信。但写着写着,他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的确有错,并真正发现了自己的问题,于是转而写了一封检讨信给柳传志。之后,他的个性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变得谦虚平和,处理好了与各个方面的关系,后来他成了柳传志的接班人。 这个“将辞职书改为检讨书”的举动,相信没几个人能做得到,体现的是心灵脱胎换骨的变化:如果他只从自己的角度想,的确有许多理由伤心与生气,甚至可以感慨“好人没好报”、“不值得为这样的单位和领导努力”。但是,他从自己身上找缺点,多想别人意见的合理性。这一来,把自己改进了,使本来已经狭窄的道路,一下变得更为宽广。 心印法师讲得好:“圆融(圆通)之人因为有智慧,所以能经常保持开放的处世态度,不被自己的偏见和私欲所左右与蒙蔽,他所缘起的人事必定是不离群体的互惠人事,他所成就的福德,必定是群体的福祉因緣,故圆融(圆通)之人其福必厚。” 当两条路摆在面前时,选择第三条 在柏林禅寺参禅时,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禅寺的斋堂有三个门,左右两个是为在寺里修行或随喜的居士留出的,而中间的门则是留给出家师父的。有一次,一个初到柏林寺的居士,因为不知道规矩,吃午饭的时候从中门走了进去,当时行堂的师父(吃饭时为僧众服务的僧人)立刻上去制止:“您不能从这里进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