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世间和随顺世间是两种不同的生存方式。在终极意义上,梁漱溟倾向于出世间,他的“究元”即表现了这样的关切。但他之出世又不同于一般佛教徒的厌离世间,于世间作彻底的苦谛想;而是本之于一定的理性分析,度量苦乐,衡准人生。所以在“佛学方便论”中,梁漱溟所面对的人生是现实的人生,而非弃世的人生。他是想在“狂易”、“疑怖”的现实世界之外,寻找一个精神上的支柱,以能安稳自我、“清净自守”。佛教之“了义”使他获得了这种对人生的通透感悟,亦使他痛苦的心绪得到了一定的慰藉;所以在大前提中,他绝对的肯定佛教的出世间法,奉之为是罪恶人生清凉解毒的圭臬。但在这个焦虑而苦恼的人生见解背后,突显出的依然还是不懈的追求精神和做救世之想的使命感,所以他不但不反对随顺世间,而且于出世间义,也作了不离世间、直面现实人生的探讨。虽说决疑必先究元、有赖于究元,但究元却是为了决疑、终归于决疑,所以梁漱溟的思想最后还是落实到了现实人生的层面上。 二. 从1917年开始,梁漱溟的佛教信仰发生了动摇,他的出家意念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桃战,思想又再度徘徊于出世与入世之间,而终归折入由佛转儒一途。这其中的主要原因:一是进入北大,“参入知识分子一堆,不免引起好名好胜之心,好名好胜之心发乎身体,而身则天然有男女之欲。但我既蓄志出家为增。不许可婚娶,只有自已抑制遏止其欲念。自已精神上就这样时时在矛盾斗争中。矛盾斗争不会长久相持不决,逢到机会终于触发了放弃一向要出家的决心”。[13]客观环境的改变,朋友间的志趣感染和精神提撕,生活价值的回归,以及由此得到的充实感与满足感,使得梁漱溟重新体味到了现实人生的美好和愉悦,出世念头便自然淡化了。二是翌年梁济之死,对他的刺激颇大。《思亲记》中有这样一段话: 溟自元年以来,谬慕释氏,语及人生大道,必归宗天竺,策数世间治理,则矜尚远西,于祖国风教大原、先民德礼之化,顾不知留意 ,尤大伤公之心。……呜乎痛己!儿子之罪,罪弥天地矣!逮后始复有寤于故土文化之微,而有志焉。[14] 说明漱溟违逆父意,早有一种负疚感;济之自杀和殉道精神给他以强烈的心灵震撼,由负疚而觉负罪。来自道德人伦的压力陡增,使他难以喘息,心更不能自安,只好放弃出世选择。三是关注社会、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并没有泯灭,始终放不下这点良知,所以一遇到机会,就重新朗现出来。这充分表现在他写于1917年末的《吾曹不出如苍生何》一文中。为天下骚然、民不聊生、伏莽遍地、水旱频仍的景象所刺激,亲历其境、触目惊心之下,梁漱溟便按奈不住了,吾曹欲出济苍生。正如他晚年回忆所说的: 回到我思索、探求的中国与人生两大问题上,促成我的实际行动的,如中国问题占了上风,我则参加辛亥革命,当新闻记者,进北大 教书等等;如人生问题占了上风,我便不结婚,吃素,想出家。这两大问题在我身上始终矛盾着,运行着。后来,中国问题逐渐占主导地 位,人生问题逐渐退居次要地位。[15] 当时,梁漱溟虽然在北大专任印度哲学和唯识学讲席,但开始渐渐属意于孔家思想,并刊载启示,征求同好,对儒学聚众研讨。对此,胡适颇感讶异:“何以既笃于佛之教化,乃又扢扬孔子?”梁漱溟的解释是:佛家出世思想于孔子诚为异端,在所必排,因其能破坏孔子之教化;而佛家之视孔子则不然,“尽有相容之余地”,因为佛法对一切教化均所不拒,故视孔家思想可以有极好处。话虽如此讲,实际上此时的梁漱溟已经处在了“切志出世,未能领孔子之化”与“好揽世间之务,抛出世修养”的两难境地之中。对于自已思想深处的这种紧张,他本人意识到的最为清楚: 年来生活,既甚不合世间生活正轨,又甚不合出世生活正轨。精神憔悴,自已不觉苦,而实难久支,一年后非专走一条路不可也。[ 16] 这条路只能是弃佛人懦。所以两年后,梁漱溟应少年中国学会的邀请做宗教问题之讲演,在家补写讲词时,思路窘涩,头脑紊乱,随手翻阅《明儒学案》,于东崖语录中忽看到“百虑交锢,血气靡宁”八个字,蓦地心惊:“这不是恰在对我说的话吗?”顿时头皮冒汗,默然有省,“遂由此决然放弃出家之念”。[17]这一禅味颇浓的顿悟故事,说明漱溟数年间辗转悱恻于心的儒佛纠结,至此才在胸中得到了暂时的开释。 梁漱溟傲而不驯的性格决定了他属那种自命不凡、使命感极强的人物,一旦从出世意念的阴影中摆脱出来,在现实环境的刺激和催逼下,他的“争名好胜”之心便越来越炽烈。他进北大时即抱着讲明东方古学的念头,北大的生括体验和特殊氛围更加强了他的这种承负心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的构思和写作,可以说是他出佛入儒、“回到世间来”的第一个实际行动,他把这本书着作是自己“总爱关心种种问题,萦回胸抱地思求它”的现实关怀情感的复苏,是由佛转儒学理变化之后,“回答最急迫的现实问题”的一次直抒胸臆的畅发。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梁漱溟构造了一个“世界文化三期重现”的模式。西方文化为“本来的路向”,代表入世的、向前的人生态度;印度文化为消解存在的路向,代表出世的、向后的人生态度;而中国文化介于两者之间,既不是积极的入世主义,也不是消极的出世主义,它“随遇而安”,“调和持中”,不出不入,亦出亦入,恰到好处。从现实的层面,梁漱溟充分肯定了西方文化所取得的成就。从未来的憧憬,梁漱溟热情地拥抱了中国文化,急切呼唤它的复兴。唯有对印度文化——作为一种无比遥远的合理性存在,梁漱溟狠泼了一瓢冷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