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赜的《禅苑清规》,在内容上是力图恢复百丈清规的原貌和精神。由于时代的变迁,《禅苑清规》有着非常显著的自身特点。在寺院结构上,百丈时代的禅林是“唯竖法堂,不立佛殿”。在《禅苑清规》中的伽蓝则有大殿、法堂、僧堂、库司、众寮、浴室、三门、真堂、方丈、藏殿、土地堂、童行堂、延寿堂、阁、塔、罗汉堂、水陆堂、庄舍、油坊、东司等。同百丈时代的禅林相较,宋代禅林在规模上已经日渐完善。众多建筑物的出现,是成熟时期禅林的特有迹象。?
在禅林的职位方面,禅苑清规则十分具体地列出四职事及六头首,确立了以住持为中心的修学体制。?
在修学生活上,朝参夕聚的宾主酬答,寻师访道的云水生涯,对禅僧完善道业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云游之际的各种手续,一方面可以看出官府对戒坛的实际管理,同时亦证明此时禅宗的兴盛程度。?
我们探讨唐宋之际的禅宗清规,是想通过对禅宗教团的发展历程进行粗线条的回顾,以拓宽对禅宗历史性的理解:百丈清规的建立,是佛教教团对过去进行总结之后的觉醒,对增进今天的教制意识,或许,能有点滴启示。只是限于学历,对清规诸多问题的认识,还远远不能令人满意,期盼能得到前辈的指教和同学们的批评,在日后的学习生涯中,力求学术的圆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