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因明学?】 “因”就是“因由”。 “明”就是“明了”。 “学”就是“学问”。 “因明学”就是一种明了因由的学问。 【何谓宗、因、喻三支?】 “宗”就是“宗旨”,也就是“主义”。 “因”就是“原因”,也就是“理由”。 “喻”就是“譬喻”,也就是“事实”。 “三支”就是因明学上三个基本条件——“宗、因、喻”。 【何谓“八名词”? 】 (1)“前陈” (2)“后陈” (3)“有法” (4)“法” (5)“所别” (6)“能别” (7)“自性” (8)“差别” 【何谓“前陈”与“后陈”?】 “陈”是“陈白”或“陈设”。 “前陈”就是安在句子前面。 “后陈”就是安在句子后面。 例如:“这花很美丽。” “这花”就是“前陈”,也就是“主语”,叫做“前名词”。 “美丽”就是“后陈”,也就是“述语”,叫做“后名词”。 【“法”有二义,是什么?】 (1)“能持自性”,堪能保持法的自体。 (2)“轨生他解”,又能执范生他了解。 “前陈”但具一义,仅表自体,即是“能持自性”。 “后陈”具足二义,更助了解,即是“轨生他解”。 前例:“这花很美丽。” “这花”是“能持自性”。 “美丽”是“轨生他解”。 【何谓“有法”与“法”?】 “有法”是“前陈”,“法”是“后陈”。就是说,前陈的名词但有作后陈述语法上的主语而已;换句话说,“前陈”可作“后陈”的“主语”,“后陈”可作“前陈”的“述语”。 【何谓“所别”与“能别”?】 “别”就是分别。“前陈”的“主语”是“所分别”,是给“后陈”分别的。“后陈”的“述语”是“能分别”,是能分别“前陈”的。 【何谓“自性”与“差别”?】 “所别”又名“自性”,就是“前陈”的“主语”。 “能别”又名“差别”,就是“后陈”的“意义”。 前例:“这花很美丽。” “这花”是“前陈”的主体。 “美丽”是“后陈”的意义。 【何谓“宗依”与“宗体”?】 “依”是“依托”。 “体”是“全体”。 前例:“这花很美丽。” “这花”是“前陈”的“宗依”。 “美丽”是“后陈”的“宗依”。 “这花”和“美丽”连起来,方叫“宗体”。 【何谓“立者”与“敌者”?】 “立者”是说话的人。 “敌者”是对话的人。 规则: 前后两个“宗依”是要立敌共许的。 “宗依”连成“宗体”,是要敌者反对的。 【何谓“差别性故”?】 例如“声是无常”: 是说“声”是“无常”,不是说“色”是“无常”。 是说“无常”之“声”,不是说“苦等”之“声”。 又例: 是说张二同李四,不是说同李大等。 是说李四同张二,不是说同张大等。 以上两例就叫做“差别性故”。 【何谓“不相离性”?】 (1)“前陈宗依”,例如“头”。 (2)“后陈宗依”,例如“足”。 (3)“中间连词”,例如“腹”。 (4)头、腹、足三部分“相连”起来,方成“宗体”。 (5)头、腹、足三部分“缺一”或“相离”,都不成“宗体”。 数例: (1)“龟毛很美丽”,这是缺“前陈”的“宗依”。 (2)“这梳篦是兔角”,这是缺“后陈”的“宗依”。 (3)“兔角上生龟毛”,这是缺“前、后陈”的“宗依”。 (4)“牛田”,这是缺“中间”的“连词”。 (5)“地球似方石”,地球和方石虽然是许有,然不许地球似方石,故成诤论了。 【何谓“随自乐为所成立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