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般若乃是佛教的根本智慧。般若为大乘道体,为五度眼目,为般若所摄持,万行始能到达究竟的佛果。般若是解脱道的先导,也是解脱道的主体,因此般若在佛法中占有重要地位。般若也犹如大火聚,能遍破众生一切戏论妄执。一切众生因我法二执而有种种烦恼痛苦,依般若乃能究竟解脱烦恼到彼岸,因此般若对现代人的心灵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以般若智慧破我执,就能实现生命的转换;以般若智慧破法执,就能实现生命的圆满自由。以般若智慧为指导广修六度万行,可以自利利他,圆满人生,乃至最终圆成佛道。
〔1〕《大智度论》卷六二,《大正藏》第25册,第496页中。
〔2〕《大智度论》卷七0,《大正藏》第25册,第552页上。
〔3〕《大智度论》卷四三,《大正藏》第25册,第370页中
〔4〕《肇论·般若无知论》,《大正藏》第45册,第48页上。
〔5〕《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一,《大正藏》第8册,第376页中。
〔6〕《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十,《大正藏》第8册,第302页中
〔7〕《大智度论》卷十八,《大正藏》第25册,第190页上。
〔8〕《杂阿含经》卷十,《大正藏》第2册,第67页上。
〔9〕《中观论颂·观四谛品第二十四》,《大正藏》第30册,第33页中。
〔10〕《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正藏》第8册,第848页下。
〔11〕《大智度论》卷八五,《大正藏》第25册,第655页下。
〔12〕《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第8册,第749上。
〔13〕《大智度论》卷一00,《大正藏》第25册,第755页
〔14〕《大智度论》卷四三,《大正藏》第25册,第370页上。
〔15〕《肇论·般若无知论》,《大正藏》第45册,第181页中。
〔16〕《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八,《大正藏》第8册,第278页中。
〔17〕杨曾文:《敦煌新本六祖坛经》,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
〔18〕《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第8册,第705页中。
〔19〕同上,第848页下。
〔20〕同上,第752页中。
〔21〕竺摩法师:《金刚经讲话》,澳门佛学研究社1986年版,第3页。
〔22〕《大智度论》卷九九,《大正藏》第25册,第747页上。
〔23〕《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十四,《大正藏》第28册,第320~320页下。
〔24〕《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一,《大正藏》第8册,第368上~369页下。
〔25〕同上,第369页下。
〔26〕《大般若波罗蜜经》卷十五,《大正藏》第5册,第79页中。
〔27〕《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五一,《大正藏》第6册,第803页下。
〔28〕《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五五,《大正藏》第6册,第827页下。
〔29〕《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正藏》第8册,第848页下。
〔30〕《大智度论》卷十八,《大正藏》第25册,第190页下。
〔31〕T.R.V.Murti著,郭忠生译:《中观哲学》,《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第65册,华宇出版社1984年版,第438页。
〔32〕《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正藏》第8册,第848页下。
〔33〕《妙云集》中编之第五《成佛之道》,台湾正闻出版社1992年版,第200页。
〔34〕依《成唯识论》说,我执有四种表现状态,即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如在《成唯识论》卷四中说:“我痴者,谓无明,愚于我相,迷无我理,故名我痴。我见者,谓我执,于非我法,妄计为我,故名我见。我慢者,谓倨傲,恃所执我,令心高举,故名我慢。我爱者,谓我贪,于所执我,深生耽著,故名我爱。” 佛教把这四者称为四根本烦恼。详见《成唯识论》卷四,《大正藏》第31册,第22页中。
〔35〕《中国佛教经典宝藏精选白话版》之第五《金刚经》,台湾佛光山宗务委员会1996年版,第182页。
〔36〕《大智度论》卷十八,《大正藏》第25册,第190页下。
〔37〕T.R.V.Murti著,郭忠生译:《中观哲学》,《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第65册,华宇出版社1984年版,第422页。
〔38〕《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八,《大正藏》第3册,第327页上。
〔39〕《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四,《大正藏》第3册,第309页中。
〔40〕弘学编释:《楞严简注》,巴蜀书社2002年版,第28页。
〔41〕《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第8册,第751页中。
〔42〕《杂阿含》卷十,《大正藏》第2册,第69页上。
〔43〕《杂阿含》卷四七,《大正藏》第2册,第340页上。
〔44〕《成唯识论》卷一,《大正藏》第31册,第2页上。
〔45〕《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正藏》第8册,第848页下。
〔46〕《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第8册,第749页上。
〔47〕同上,第750页中。
〔48〕同上,第751页下。
〔49〕同上,第752页上。
〔50〕同上,第749页上。
〔51〕同上,752页上。
〔52〕宋宗绍编:《禅宗无门关》,《大正藏》第48册,第295页中。
〔53〕《华严经》卷四十,《大正藏卷》第10册,第845页上。
〔54〕《佛说宝雨经》卷一,《大正藏》第16册,第286页下。
〔55〕《摄大乘论本》卷中,《大正藏》第31册,第144页中。
〔56〕《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第8册,第749页上。
〔57〕《四分律删补羯摩序》,《大正藏》第40册,第492页上。
〔58〕《佛遗教经》,《大正藏》第12册,第1111页上。
〔59〕《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二,《大正藏》第5册,第11页下。
〔60〕《四十二章经》,《大正藏》第17册,第722页下。
〔61〕《佛遗教经》,《大正藏》第12册,第1111页中。
〔62〕《摄大乘论本》卷中,《大正藏》第31册,第144页中。
〔6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第8册,第750页中。
〔64〕《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二,《大正藏》第5册,第11页下。
〔65〕《永嘉证道歌》,《大正藏》第48册,第396页上。
〔66〕《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二,《大正藏》第5册,第11页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