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的神圣礼仪云端佛学(2)
时间:2016-08-25 12:4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网络 点击:次
另外,在举行灌顶威仪时,密宗修持者将从他的金刚上师那里接受一个新名,这是修持者用于修炼密宗中的法名。密宗修持者在完成近两年的加行修持之后,他不再是一位纯粹的弟子或信徒,而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密宗修持者。但是近两年的修习只是基础性的训练,如果修炼成为一名真正的金刚上师或根本上师,密宗修持者需要花费二十多年的艰辛修习过程,在这漫长的时间过程中尚须敬请金刚上师举行多次灌顶威仪,每次举行灌顶威仪之后,金刚上师对修持者还要“授记”,即金刚上师向修持者传授今后可允许研读的秘密经文。这一仪轨要在连续一个星期内每天持续近八小时,随着金刚上师的“授记”而开始的口传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而且这种口传也能够持续数年或更为长久。 作为一名密宗修持者在他的密法修炼过程中需要接受多次不同的灌顶,如瓶灌、密灌、智慧灌顶和名词灌顶。这是密宗修持者从初入密门到最高密法,即依照密宗次第步步提升时所要进行的不同级别的灌顶,因为不同级别或不同形式的灌顶具有不同的功能。比如,瓶灌是消除初入藏密者的那种坚固执着的凡夫心理,第一次开发修持者的佛性。瓶灌又包括五种灌顶,五种灌顶完成之后,可以进入“生起次第”的修习阶段。这也是修习无上瑜伽密的初期阶段。生起次第的主要修持方法是观想,观想佛身尤其是本尊形象。如果从藏密的角度讲,密宗修持者观想本尊(神)时,有粗、细两种生起次第,也就是说修持者最初粗观本尊的大致形象,然后细观本尊的每一标志。如此观想直至本尊形象像幻影一般出现在修持者的面前或梦境之中,这时修持者如同见到了真实的本尊(神),可与他直接对话,最后将自己的身、口、意修成和本尊的身、口、意完全一致,即合而为一。这是一种运用意念的观想法,在密宗中属于难度较大的修持,其观想的目的在于达到心空,获得神与人的合一无二。至此完成了无上瑜伽密的初级阶段的修持任务。 密灌是第二级灌顶,经过密灌之后,修持者能够掌握脉、气、明点的修习方法。密灌也是对修持者如来藏(佛性)的进一步开发,从此修持者可进入“圆满次第”的修习阶段。圆满次第是藏传密宗最后、最高的修习次第,其修习方法主要以脉、气、明点的修持而获得成就,即成就报身佛位。 智慧灌顶是第三级灌顶,这一灌顶的作用在于对前一级密灌的进一步发挥,也就是藏密“双身法”的修习。藏传密宗认为,以男性的脉表义“方便”,男性的气表义“智慧”;以女性的脉表义“智慧”,女性的气表义“方便”,倘若男女双方均经过第一、二级灌顶而获得成就者,在第三次智慧灌顶时,可发挥脉、气、明点的功能,由二性脉与脉的相触,气与气的相合,明点与明点的相融。这就是智慧与方便的双运,这样可收彼此互利之效果,迅速获得最高成就。 名同灌顶,是第四级灌顶,也是最后、最高的一级灌顶。在这一灌顶阶段,修持者距离藏密的极果,只有一尘之隔。因为处于这一阶段的修持者已经是肉身的圣者,而不是待悟的凡夫。其修习途径在藏传佛教宁玛派中称为“大圆满”、噶举派中称为“大手印”,而名词灌顶则是格鲁派命名的称谓。 简而言之,每级灌顶都为修持者带来福德,诸如清除疑难、传授法力、允许进入教义或修持的角色、允许修持者以特殊的方式祈求坛城中的神佛等,而且,举行过灌顶威仪的修持者都清楚地懂得每尊神佛那真实的身份。实际上,每一种特殊的灌顶威仪,其具体目的恰恰在于为密宗修持者清除烦恼和传授神通力。 但需要提出的是,藏密中的大礼拜磕长头比普通的磕长头严格和复杂,详见本书第八章第三小题。 在修持藏密时所要进行的磕长头,实际上是一种大礼拜的形式。从严格意义上讲,磕长头这种大礼拜属入藏密如行道的范畴。藏密修持者要在自己的金刚上师和坛城中的佛像面前磕拜长头,一般情况下每次磕三次长头即可,但有时多达几百、几千甚至上万。磕长头在藏密修持中已成为所有仪轨的开始和结尾的组成部分,因此,英国人布洛菲尔德在他的《西藏佛教密宗》一书中指出:“伴随磕长头的祈愿语和现观成了一种真正的虔诚修持,无论大家在哪里完成这种修持都完全一样,祈愿语一般都是:‘我是某某人,以众生之名义和完全自愿地奉献我的身、语、意,我跪在上师和三皈依面前’。信徒在发这些愿的时候会现观或意见到与在皈依时召请的神相同的一大批神灵。出自他们那闪烁光芒的外形的光线陷入了十方为六道众生提供帮助和安慰,并进入信徒自己那已变成发光的水晶体的身体中去。在这样的背景下,三皈依是对闪闪发光的空之人格化、并寻求与之神秘地结合起来的媒介。随着大家的修持向前发展,现观变得越来越清楚和详细了。 “磕长头授予了相当数量的恩德。在体位方面,它恢复了每天在三昧现观中度过很长时间对身体造成的不利影响。这就是为什么某些信徒终身一直坚持这种仪轨的原因。对于身强力壮的藏族人来说,每日磕四百个长头者并不罕见。毫无疑问,古代的那些创造了这些修待法的佛教徒头脑中就具有这种恢复体力的作用。然后就是这种行为的象征性谦卑,它为结束自我之幻作出贡献。因为谦卑是傲慢之后果,而傲慢又是自我的主要精神食粮。” |
- 上一篇:释教中的禁忌有哪些?云端佛学
- 下一篇:释教常用礼节云端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