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净诸颐魅障菩萨
在修行的进程中,无论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不免不产生各类病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为什么会这样呢?由于统统修行,无非要降伏与废除无始无明,而此根深蒂固的无明烦恼,必起而反动抵挡。由于无明烦恼的敦促,不知不觉生起邪思、邪见,足以招致鬼神、外道、邪魔、邪师。以是修行者,不单须知正面要怎样修行,也须知道后面之病而求对治。假如起于邪见或招邪魔,反自觉得得无上道,证圣成佛,是为倒见。以是此章以及下章,出格提出修行上的病患而决议之。此章声名自心病,下章声名邪师病。
于是净诸颐魅障菩萨在公共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如是不思议事,统统如来因地行相,令诸公共得不曾有。睹见调御,历恒沙劫发愤地步,统统坚守,如统一念,我等菩萨深自庆慰。
于是净诸颐魅障菩萨在公共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如是不思议事,统统如来因地行相,令诸公共得不曾有。“睹见调御”,调御士是佛十号之一;即见到佛“历恒沙劫发愤地步,统统坚守,如统一念”,佛开示如来因地行相,令菩萨们可以或许知道,往昔佛无量劫的发愤修行,现在闻佛开示,我等不劳修习,于佛累劫统统修行坚守,如一念之间获得,我们这些菩萨深自庆慰。
世尊,若此觉心天性清净,因何染污,使诸众生迷闷不入?唯愿如来广为我等开悟法性,令此公共及末世众生,作未来眼。”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接着,净诸颐魅障菩萨又再问:世尊,若此觉心天性清净,为什么会有染污使到众生迷闷不入圆觉?唯愿如来广为我们开悟法性,令此公共及末世众生,做未来转达处死的明眼人。
尔时,世尊告净诸颐魅障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人,汝等乃能为诸公共及末世众生,咨问如来如是利便,汝今倾听,当为汝说。”时,净诸颐魅障菩萨奉教欢欣,及诸公共缄默而听。
尔时,世尊惊叹净诸颐魅障菩萨,为诸公共及末世众生咨问如来如是善巧利便,佛赞成为公共开示。
善男人,统统众生从无始来,贪图执有我、人、众生及与寿命。
自此以下为佛正答众生云何染污:
佛说众生有染污是由于统统众生从无始来,有各种疑惑的贪图执着有我、人、众生以及寿命。此等执着,是不行说它从什么时辰开始,由于时刻是六根的错觉,开始是断见,实无时刻及更无开始。
认四颠倒为实我体,由此便生憎、爱二境,于虚妄体重执虚妄;二妄相依,生妄业道;有妄业故,妄见流转;厌流转者,妄见涅盘。
由于有这些贪图执着“认四颠倒为实我体”,四颠倒是常、乐、我、净。今众生不知颠倒而以为有实我,以执有我的缘故,碰着顺我意者则生爱,违我意者则生憎,以是说“由此便生憎、爱二境”,“于虚妄体重执虚妄”,“虚妄体”是指认取虚妄身心为我。本来未曾有我此刻却执着有我,然后又在内里执着而生憎、爱。于虚妄的我执越发上虚妄的憎爱,就是于虚妄体重执虚妄。如是妄执我而起憎爱;因妄执憎爱而更妄执我,于是“二妄相依,生妄业道”,因为妄执我及妄执憎爱相互增添,则生各种造作的虚妄业,而妄招善恶业道的虚妄的六道循环。小乘教法说,业道是其实有的;本经说,业道是妄有,只是众生疑惑而以为有的。“有妄业故,妄见流转”,由于有妄业的虚妄征象,众生就在虚妄中见到虚妄的存亡流转;“厌流转者”,厌烦存亡流转的人,就“妄见涅盘”。由于佛对众生说涅盘,于是众生觉得实有不生不死的涅盘,以是本经说实有存亡或涅盘皆妄见。
由此不能入清净觉,非觉违拒诸能入者。有诸能入,非觉入故。是故动念及与息念,皆归迷闷。
此正答因何使诸众生迷闷不入:
因为众生妄见存亡与涅盘,以是不能进入清净的觉悟。因执着有我在存亡中,于是修行者心想要觉悟要涅盘。然则,认为我在存亡以及想要觉悟,就确定本身在疑惑,也否认了统统本是清净圆觉。可见并不因觉性违拒诸能入者,纵然能入者也非以一个觉悟的心使之入清净觉,由于原来统统法即清净圆觉,要以圆觉进入圆觉是妄见,以是说“有诸能入,非觉入故”。“是故动念及与息念,皆归迷闷”,众生的各种心念,岂论动念息念皆妄非觉,以是动念息念都归于迷闷。有些佛学研究者以为如来藏原来清净圆觉的头脑就是梵我见与自性见,本经在此处声名有我、人、众生、寿命四相皆是贪图,有意境对立就是有四相。着实如来藏是心法不二的同心用心法界,心等于法,法等于心,无心境对立。如来藏也是万法相互含摄的圆满觉性,觉性非一非多,遍满统统法故,不见有一法一思一想。所谓缘起、空性、法性、心性、存亡、涅盘等——万法之性,都不离圆满觉性,何来梵我的自性见。佛在楞伽经中为梵我见外道开示如来藏无我。于是教内有人误解如来藏而说成是一体的觉性——梵我见,佛学研究者以教内人所误解的梵我如来藏,当成佛所说的无我的如来藏,大错矣!把非思想心的圆满觉性领略成一体的存在,统统研究要领一定是以思想有无的妄见来研究如来藏。
何故故?由有无始本起无明,为己主宰,统统众生生无慧目,身心等性皆是无明。譬若有人不自去逝。是故当知:有我爱者,我与随顺;非随顺者,便生憎怨。为憎爱心养无明故,相续求道,皆不成绩。
为什么呢?由于有无始以来的无明疑惑,无明烦恼主宰众生的身心举动,以是说统统众生生平下来就没有伶俐。 “身心等性皆是无明”,众生现前的身心都是无明的变幻。
众生不愿断除无明,如同有人不会自断生命一样,以是该当知道:与我要好的人,我就跟他融洽地相处在一路;对我欠好,不随顺我的人,便生憎怨。憎爱既从无明而生,转而滋养无明更不轻易断除。以此缘故,憎爱与无明相互熏习,相互长养。云云憎爱与无明相续不绝,纵令相续发愤修道,皆无法成绩道业。
众生无始以来,贪图有我、人、众生、寿命,由此疑惑生起业道。众生并不是“一个”生命体,着实,众生是无量无边的业力因果浸染。然而这无量无边的业未曾说我是谁,只是某一类的烦恼执着说:这是我。在这些烦恼的敦促下,发动其他的业,因此众生认为有我在存亡循环。固然有烦恼发动,着实内里没有其实的众生,而烦恼以为那些就是“我”。例如说新加坡,在二百年前基础没有新加坡这个国度,它是属于马来半岛南部的一个小岛,那么,此刻新加坡已是一个国度,这就是人缘变革。就是有当局、人民、土地等各种人缘汇聚成国度,叫做新加坡。固然有人在打点,以致有总统,然而,在人缘内里并没有特定的某物或人是新加坡,有人缘汇聚就有这些征象。同样地,由业人缘会聚而成众生的身心,没有特定的主人,在业人缘进程里有一类烦恼心以为云云身心“是我”这个众生。更以为是我敦促我的业提高。就有如许多人、物资聚积在一路敦促新加坡提高,那么,我这个众生也是许多许多的业在敦促提高,虽是云云,内里却没有一小我私人——我。以是你就不腥傩业:谁人众生什么时辰出来了。假如你要那么说,我也可以说:在独立的那一天,新加坡降生了。为什么呢?由于是我们各人安立、划定,其他国度没阻挡,才有新加坡的独立日。在统统万法的变革中,原来没有谁是众生,是有一些烦恼的执着在敦促、敦促……云云地提高变革罢了。因此,佛说:“无始以来因贪图执着,逐步发生有我、人、众生的观点,现实上,那只是某一类贪图执着以为而已。众生进一步在“我”内里执着别离爱与憎,那就更增进无明烦恼的动力。
善男人,云何我相?谓诸众生心所证者。善男人,譬若有人,百骸调适,忽忘我身,四肢弦缓,摄养乖方;微加针艾,即知有我,是故证取方现我体。善男人,其心以致证于如来,事实了知清净涅盘,皆是我相。
此下别离声名四相,乃求道者智境之迷,即心田境上之事,极其隐微,差异上述迷识四相,所觉得修行上的病患。
什么是我相?“谓诸众生心所证者”,证是证知、证明,是指心的了别、知道。“心所证”等于心所了此外地步。在心了别地步的当下,心被疏散为能贴心及所知境,能知所知的疏散就是我相在捣蛋,其时能知所知都被心所证知,以是说我相就是心所证者。就是说,心有所证的当下就有我相。
譬若有人,“百骸调适,忽忘我身”,譬若有人无病时,百骸调适不知怀孕,“四肢弦缓,摄养乖方”,或因摄养欠好,导致四肢软弱麻痹,如琴弦之失调,病至麻痹忘怀孕。“微加针艾,即知有我”,“艾”是艾草,灼艾草以治病叫做灸。针艾就是针灸。在无病时忽忘我身的状态中,若微加针刺或艾灸,则为痛痒所激而知有我。“是故证取方现我体”,由于认知、别离才感受有我的身材。“其心以致证于如来,事实了知清净涅盘,皆是我相”,求道者的心去了别、知道、证至诸佛地步,事实了知清净涅盘,此所证取,都是我相。本经说,一旦心境疏散,此时即有我相。
善男人,云何人相?谓诸众生心悟证者。善男人,悟有我者,不复认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悟已高出统统证者,悉为人相。善男人,其心以致圆悟涅盘,俱是我者,心存少悟,备殚证理,皆绅士相。
什么是人相?本经说“心悟证者”等于人相。当心对境的第一念生起心境对立的能知所知时,已有我相生起,然后心进一步别离所证取的能贴心与所知境里有能证知的心,称为心悟证者。心所证者是能贴心及所知境疏散当下第一念了别,心悟证者是指在第一念之后,生起第二念去别离所证的心与境里有个能证者。心所证者的我相,就是俱生我执;心悟证者的人相,就是别离我执。
当心别离心境里的不同相有能“证者”,就是悟有我者,此时的心已落选一念之后,便已无法知道第一念了别心的“我相”,以是说“悟有我者,不复认我”,第二念以是为的我,本经称为“人相”,由于此时心已别离万法之不同相,以致万物中有“人我”。此时以是为的我已经不是第一念我——能知者自己,此处的悟即“别离心”,别离心是由无数动机构成,以是“悟”更不是我,由于我是“独一”的意思,不行以由几个动机合成,人是组合的意思,以是说“所悟非我,悟亦如是”。
“其心以致圆悟涅盘,俱是我者”,就算求道者觉悟到涅盘时不别离人我,然而有涅盘可证,这照旧“心所证者”的我相,“心存少悟,备殚证理,皆绅士相”,求道者以为有所贯通,而殚尽其修行进程中所证之理,照旧别离有我,这一类的我,称为人相。“人相”就是迷能证悟的心。
善男人,云何众生相?谓诸众生心自证悟所不及者。善男人,譬若有人,作如是言:“我是众生,则知彼人说众生者,非我非彼。云何非我?我是众生,则非是我。云何非彼?我是众生,非彼我故。善男人,但诸众生了证了悟,皆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众生相。
什么是众生相?众生是指各类有情生命,即生命有能知的心识者,包罗牲畜、天、人、鬼以致地狱里的生命。本经说,众生执取本身是众生,其缘故起因是“心自证悟所不及者”,意思是:心证悟到有其他知觉,并非我的知觉所能达到的,着实就是他人的知觉。把原来无二的觉性,分成能知所知,等于我相;别离有能知的心,等于人相;在所知的境里别离有其他的能知者是我的能知所不及者,这就是众生相。
佛举比喻,当一小我私人说:“我是众生。”此人说的众生,不是我也不是众生中某一个他。为什么不是我?由于假如所指的是众生,就不是指我了。为什么不是他?假如所指的是众生,就不是某一个他或某一个我。
佛进一步说,统统众生能了别证知的心,等于有我相;有能别离了悟的心,即有人相;除了人相、我相之外,还以为有能别离了悟的心,皆是众生相。
善男人,云何寿命相?谓诸众生心照清净觉所了者。统统业智所不自见,如同命根。
什么是寿命相?“谓诸众生心照清净觉所了者”,当诸众生心清净时,认为出离动乱生灭,尚有生灭相就是寿命相。
“统统业智所不自见,如同命根”,凡夫的统统业与伶俐所没步伐知道、看到,如同我们不知道命根无时无刻在维持保留的成果。在论典里这样说,命根是一种心法,等于我们心念会维持我们的生命,它会发生一种征象,使身材保持必然的温度,让心安住在身材中勾当,佛法把这种手段称为命根,命根是一样平常人所不行能知道的。纵然一小我私人修到心清净,已放下统统人我贪图,一旦生起了心已清净的觉受,此心犹是生灭心,有生灭心即有存亡,有存亡等于寿命相。此寿命相是统统业智都无法见到,由于统统业智即业报所带来的伶俐,皆是生灭心,统统业智也是寿命相,以是说统统业智所不自见。
善男人,若心照见统统觉者,皆为尘垢,觉所觉者,不离尘故。如汤销冰,无别有冰知冰销者;存我、觉我,亦复如是。
此段详明有相境总属妄。若心照见统统法而觉得有知觉者,皆为尘垢,“觉所觉者,不离尘故”,能觉贴心、所觉知的法,以致法中有觉知者,这些觉知都不离尘——妄境。“尘垢”是指被地步染污的妄心。佛法比喻圆觉妙心有如清净的一面镜子,烦恼、各种知见是法尘,如同微尘挡住镜子的面。就是说,存有觉贴心,就是有如烦恼挡住圆觉妙心。“如汤销冰”,有如沸汤来熔解冰,“无别有冰知冰销者”, 冰化为水后,再也没有冰去知道没有冰了。“存我、觉我,亦复如是”。在这个比喻里,冰喻我,我相的执取已灭时不会再认为“我已灭”,当心中认为“我已灭”这样的动机,就是“存我、觉我”。意思是说,当修道心照见统统都清净了,着实已经不清净了,清净是心所证者,心所证者就是我相,由于觉所觉者,不离尘故。
善男人,末世众生不了四相,虽经多劫发愤修道,但名有为,终不能成统统圣果,是故名为处死末世。
总结四相为修行的病患。末世众生修道时不了知这四相,虽经多劫发愤修道,照旧有为造作,终不能成统统圣果。意思是说,当修道者的心越来越清净的时辰,有清净可得就是疑惑:一、疑惑心所证者——我相;二、疑惑心悟证者——人相;三、疑惑心自证悟所不及——众生相,等于人、我相之外的法相,对法还以为有所知、有所了,就是有众生相;四、疑惑有清净的心——寿命相,有觉悟的心就有生灭相,生灭是寿命相。这四种相都是指我,是对我(我执)的深浅说法。“是故名为处死末世”,假如修道者对这四相执着不相识,他就如同在处死的末世。
何故故?认统统我为涅盘故;有证有悟名成绩故。譬若有人,认贼为子,其家财宝,终不成绩。
为什么呢?由于修道者欣求涅盘,却妄认统统我相为涅盘。意思是说,凡夫以为这个身材是我,以为可以或许觉悟的是我;修道者要证入涅盘也是由我引起,这统统都是依我而成立的。“有证有悟名成绩故”,以为有证有觉悟可修成,就是叫做成绩,就是有所得、有所收成;然则,有所得就是有“我”在得。譬若有人,贼在家中,不能辨识,反以为子,其家财宝,最终将被其所损败。
何故故?有我爱者,亦爱涅盘,伏我爱根为涅盘相。有憎我者,亦憎存亡,不知爱者真存亡故,别憎存亡名不脱节。
为什么呢?假如任何人尚有一点我爱,这小我私人也喜欢涅盘,“伏我爱根为涅盘相”,为了降伏我爱的根,就是执取涅盘相。就是说,要涅盘是要证悟到无我,断除我的执着,假若有我爱的人,就会喜好涅盘。“有憎我者,亦憎存亡”,假如一小我私人厌烦我,也是厌烦存亡,照旧执着我,然后生起厌烦心。“不知爱者真存亡故,别憎存亡名不脱节”,修道者不知贪爱就是真正的存亡来源,反而厌烦存亡,修道者假若有厌烦存亡的心不能叫做脱节。这里画龙点睛几多修行人的大疑惑——厌离人世憧憬净土,出离存亡不来凡间,都是厌烦存亡的我相!
云何当知法不脱节?善男人,彼末世众生习菩提者,以己微证为自清净,犹未能尽我相基础。若复有人惊叹彼法,即生欢欣,便欲济度;若复离间彼所得者,便生嗔恨:则知我相坚坚强持,暗藏藏识,游戏诸根,曾不中断。
怎么知道所证的法不脱节?彼末世众生习菩提者,以本身微少的证悟,自觉得清净,还不能断尽我相的基础。这种人,假若有人惊叹他所修的窍门,就心生欢欣,便想辅导人修行。假如离间他所证得的地步,便心生嗔恨,此为修道者难自发觉的。即从嗔、喜的心,便可验知我执还在,以是说“则知我相坚坚强持”。“暗藏藏识,游戏诸根,曾不中断”,此深细的我相,乃暗藏于如来藏中的业识,与诸根对境的时辰,即漆黑作主用事,未曾中断。此修行者只是在口头上讲修行,自觉得废除我相,你不必品评或骂他,由于当他被骂时会立即起修而不觉得迷失;然则,一旦品评他所修的法是错的,他就受不了了。这好比我信托天主,你可以骂我,可是绝对不行以骂我心中所崇敬的主——天主。同样的,有些释教徒,你可以骂他,可是绝对不行以欺侮他心中无上的佛可能上师。凡夫乃至因此乐意为宗教而战役,还称为圣战呢!一个真正的脱节者,纵然有人骂佛或骂他所修的窍门时,都不能影响他。不但云云,纵然你惊叹佛或惊叹他所修的窍门,也不能影响他,这才是真正的脱节。
善男人,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彼修道者不除我相,以是不能入清净的觉悟。我相是基础,人相、众生相、寿命相都是属于我相,以是只略说我相。
善男人,若知我空,无毁我者;有我说法,我未断故。众生、寿命,亦复如是。
此更重复推论。岂能以闻赞、谤而生嗔、喜,由此可验知有我,纵然闻赞不嗔,也不行以为不贪不嗔即我空。假如修道者真知我是空的,则虽闻谤也不见有我被诬蔑。又假如然知我是空的,则不见有我欲济度的人而我为他说法,假如尚有我说法之见,正是我相还没断。别的人相、众生相、寿命相,也可如是辨明。
善男人,末世众生说病为法,是故名为可怜愍者!虽勤精进,增益诸病,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此等差异深浅的我相,都是末世修行人的短处,该当断除,可是末世的求道众生,平日妄认我相为涅盘,等于说病为法,深可怜愍!云云修行,功愈勤则全愈深!以是不能入清净觉。例如说,一小我私人若听到禅宗祖师自认即身成佛,或传闻或人修男女双修,或传闻或人讲证果,就很气煞而想搪塞他们,此人想解除他所差异意的法,可见他的见取见烦恼还很重。凡间就有许多自觉得是的修行人,他以是为正确的法,假如你跟他同个见解,他就兴奋辅导你;若他以为你修的法是不正确的,而你不功用他的辅导,他就架空你。他不是嗔人,而是嗔谁人法。假如一个真正放下烦恼的修行者,你以是为的法正确或不正确,跟他都无关,他都没这个烦恼,这样才真正放下我相。
善男人,末世众生不了四相,以如来解及所行处为自修行,终不成绩。或有众生,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见胜进者,心生妒忌。由彼众生未断我爱,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末世众生不了知四相的深浅,想以如来的相识,以及如来的修行,当本钱身的修行,终不成绩。就是说,不了知四相的人不能修圆觉窍门。或有众生,“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还没有获得觉得获得,还没有证悟觉得证悟。这称为增上慢人。“得”是指获得一些因果上的果报,好比修道者完成初禅,就是获得初禅。“证”是指证果。“见胜进者,心生妒忌”,此种人若见有胜于己而更求提高的人,其心必生妒忌,这就可验知着实未得未证。“由彼众生未断我爱,是故不能入清净觉”,这些修道者之以是有妒忌心,都是因为未能断除我爱的缘故,以是不能入清净觉。
善男人,末世众生,但愿成道,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添我见。
末世修行的众生,其目标是但愿成道,却不求净心自悟。唯以增益多闻为能事,多闻只能增进常识,纵有知解,壹贝偾增添我见,知解成为悟道的障碍。往往执取知解的宗西席,云端佛学,城市以为从经解说来的原理才是处死,而小我私人修行的证悟是邪教。这样的宗西席的见取见很重,他心中一定是正邪滔滔。信徒向他进修,不求调查自心,只增添怎样分辨长短人我之见;本身不修,却爱搜查修行人的纰谬。他不知道任何修行人证悟未圆满以是会有纰谬,也不知本身未来修行时也会有纰谬,于是不能容纳而架空有纰谬的修道人。就是由于这种宗西席的长短心造成教派破碎,以致引起宗教间的斗争。
但当精勤降伏烦恼,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断令断,贪、嗔、爱、慢、谄曲、妒忌对境不生,彼我恩爱统统寂灭。佛说是人,渐次成绩,求善常识,不堕邪见。若于所求别生憎爱,则不能入清净觉海。
但愿成道的人,该当精勤降伏烦恼,提倡大勇猛之心,还没有获得的善法要令获得,还没有断的恶法要令断,贪婪、嗔心、爱心、狂妄心、谄曲心、妒忌心可以或许短诔不生,对人、对本身的贪爱都不生起,都寂灭了。佛嗣魅这小我私人,有机遇逐步成绩佛道,以断除烦恼为目标,去求善常识、进修佛法,才不堕邪见。假如于所求的法别生憎爱的心,或对所求的善常识有喜欢、厌烦的别离,都是由于我相的基础未除,则不能入清净觉海。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净业汝当知, 统统诸众生,
皆由执我爱, 无始妄流转,
未除四种相, 不得成菩提。
爱憎生于心, 谄曲存诸念,
是故多迷闷, 不能入觉城。
若能归悟刹, 先去贪嗔痴,
法爱不居心, 渐次可成绩。
我身本不有, 憎爱何由生?
此人求善友, 终不堕邪见。
所求别生心, 毕竟非成绩。
净诸颐魅障菩萨你该当知道,统统诸众生,都是因为执着、贪着我,在无始流转存亡中,还没有除去我、人、众生、寿者四种相,不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由于生爱憎心、谄曲各种动机,以是心多迷闷,不能证入圆觉城。
假如刹那之间可以或许转头觉悟,应先去除贪嗔痴,更进一步去除心中对佛法的憎爱心,这样就渐次可成绩。我身本不有,憎爱心从那里生?此人求善友,终不堕邪见。假如对付所求的法,其它生起憎爱的心,毕竟不能成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