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佛学移动版

主页 > 般若文海 > 圆觉经 >

《圆觉经》讲记 第十章 普觉菩萨章-云端佛学

  世尊在本章为普觉菩萨等大众开示欲求圆觉,应除作、任、止、灭四种病相,以及去除诸病求证圆觉之道。
  
  本章学习提纲:末法时代众生如何修法
  
  1、代表普遍觉悟:普觉菩萨
  
  2、末法时代的导师:善知识的特征
  
  3、末世众生修法的四忌:作、任、止、灭四病
  
  4、如何离四病:正观和邪观
  
  【于是普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于是,在大众当中的普觉菩萨,从座位上站起来,五体投地,虔诚地礼拜佛陀,并顺时针绕佛三圈,表示无比地尊重。然后双膝跪地,双手交叉合掌,恭敬地向佛说道。
  
  【大悲世尊,快说禅病,令诸大众得未曾有,心意荡然,获大安稳。世尊,末世众生去佛渐远,贤圣隐伏,邪法增炽,使诸众生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云何发心?令彼群盲不堕邪见。】
  
  大慈大悲的世尊!您所讲说的这些禅修当中的病相,真是大快人心。让在座的大众们得到了从未有过的法喜。我们的心胸因为远离四相的缘故,空灵而宽广,得到了极大的安乐。世尊,末法时代的众生离佛越来越远,虽然有一些贤位和圣位的菩萨们,也大都隐居修行。各种各样的邪见之法,在社会上越来越流行。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告诉那些学佛的众生,向什么样的人去求教呢?依止于什么样的法门呢?实践什么样的修行呢?除去哪几种修行之病呢?应当怎样发起真正的菩提心呢?您的回答,将帮助那些缺少智慧眼的众生,不会落入邪见当中。
  
  “禅病”,在本经是指妨害禅定修行的一切妄念。现在也把禅定修行不当所引起的一些疾病称作“禅病”。
  
  《大正大藏经》第十卷收有一部《治禅病秘要法》,又称为《治禅病秘要经》或《治禅病秘要法经》,是刘宋沮渠京声译出;另外一个题目叫《治阿兰若乱心病七十二种法》,据说是依《杂阿含经》治病秘法七十二种法而集出,但现存《杂阿含经》中未见。
  
  该经所举禅病,共有五种:
  
  第一、乱声。第二、恶名。第三、利养。第四、外风。第五、内风。
  
  任何一种原因都会使人心乱而产生种种的禅病。此经备载:
  
  1、治乱倒心法;2、治四大内风法;
  
  3、治火大三昧法; 4、治地大法;
  
  5、治水大法;6、治内风大法;
  
  7、治四大粗涩法; 8、治噎法;
  
  9、治贪淫法;10、治利养疮法;
  
  11、治犯戒法;12、治乐音乐法;
  
  13、治好歌呗赞偈法以及乃至治为鬼魅所著种种不安不能得定之法等。
  
  这部经虽然译成中文,但是它讲的方法与中国人的生活习惯、思想背景,不太一样,所以多半不能适用。其次,在人间修行的人,与在阿兰若处修行的人,情况也不一样。不过对于禅修的人,这仍是一部很好的参考书。
  
  天台智者大师的《摩诃止观》卷八上,有“观病患境”一章,详述病相、病因及治病的方法。在他的《小止观》中也列举了《杂阿含经》的七十二种治病秘法。智者大师所说的禅病,有四大不调、五脏违和、鬼魅所崇等,治病之法则有修三昧、修止观、调息、用术、持咒、用药等。大端是上者用三昧力治一切病、中者用止观、下者用咒药。
  
  此处,普觉菩萨是代未来的众生,也就是我们大众,启问佛陀:将来末世的众生,离佛陀在世的日子逐渐远了。这时候有智慧、有德行的人很少出现,错误的观念却不断地流行。那时的人们应当向什么样的人学习?学习什么样的内容?怎么样修行?修行时产生的偏差和错误怎么矫正?他们应该发怎样的心,才不致产生错误的见解?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普觉菩萨问法以后,再次五体投地,礼拜佛陀。像这样虔诚地问了三次,从始至终,有条不紊。
  
  【尔时世尊,告普觉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咨问如来如是修行,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令彼众生得成圣道,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这个时候,世尊回答普觉菩萨说;很好,很好!善男子,你们能够替大家,向佛请问这样了不起的修行法门,这将布施给末法时代的众生,以无畏解脱的清净道眼,帮助他们成就圣人之道。请你仔细聆听,如来现在为大家解说。
  
  【时普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于是普觉菩萨,因世尊的教诲而心生欢喜,与在会的诸位大菩萨们,一起安静地听法。
  
  【善男子,末世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心不住相,不著声闻、缘觉境界,虽现尘劳,心恒清净,示有诸过,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世尊说道:各位善男子,末法时代的众生,将要发心修行,寻求善知识的时候,应当寻找一切具备正知正见的人。他的心不执着牵挂于任何法相和现相,甚至不会贪着阿罗汉和辟支佛的境界。虽然他也会表现出一些习气烦恼,但他的心总是清净的。他甚至会有各种各样的过失,但他总是赞叹离欲的梵行。从不让众生违背戒律和威仪。向这样的人求学,就将能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善知识”,就是了知因果轮回和般若空性的人。《华严经》中,文殊师利菩萨告诉善财童子说:“善男子,若欲成就一切智智,应决定求真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说:“当远离恶知识,当亲近供养善知识。何等是善知识?能说空无相无作无生无灭法及一切种智,令人心入欢喜信乐,是为善知识。”
  
  我们学习佛法,不论出家在家,都要看佛经。面对浩如烟海的经典,如果没有善知识的引导,从哪里开始?怎么学呢?怎样才能进行有次第的学修呢?善知识犹如一座桥梁,是我们和法之间的路,顺着他的指引,就能真正体悟佛法,到达涅槃的彼岸。善知识能够善巧地、深入浅出地、契理契机地引导我们,理解博大精深的佛法理论体系与浩瀚无涯的佛典,让我们知道学习佛法的下手处,以及怎样用功,明白人生的真相。《宗镜录》说:“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了。”
  
  善知识有什么标准呢?根据《瑜伽师地论》里讲的,善知识有八种德相:“何等为八?谓如有一安住禁戒,具足多闻,能有所证,性多哀愍,心无厌倦,善能堪忍,无有怖畏,语具圆满。”
  
  具德善知识,我们如果按以上标准寻找,能否找到呢?很难。在末法时代,因为众生共业的关系,具量的善知识不是没有,但是示现的相却不一定圆满。我们如何去寻找善知识呢?正确的方法:
  
  一、大家都公认的善知识。比如太虚大师、印光大师、虚云老和尚、弘一大师等。
  
  二、由大家都公认的善知识介绍的老师,可以说是善知识。
  
  三、是由你依止且深受教益的善知识介绍的另外一位老师。
  
  寻找善知识错误的心态和做法:
  
  第一:找明星。《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说:“汝善男子,莫以世利心故随逐法师,但为爱法恭敬法故,随逐说法菩萨。”
  
  第二:盲目拜师。跑很多地方,到处品头论足、谈论是非,造下恶业。
  
  第三:观善知识的过失。观过是我们亲近善知识的时候最容易犯的毛病,对自己伤害极大,也最危险。如佛陀身边的善星比丘。
  
  大善知识示现在世间,就看你有没有善根发现,有没有条件随学。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在善知识面前,弟子够不够虔诚。众弟子求密勒日巴:“上师呀,请加持我们。”密勒日巴说:“弟子呀,我需要你们的虔诚。”
  
  所以,佛陀在此教授我们:众生欲修行启发觉性的法门,必须先发慈悲所有众生的愿望,诚心访求良师益友。恳求一切对真理有通盘了解,而且认识正确的师友。所为正知正见的良师益友就是能慈悲众生的大菩萨。因为他的内心不执著一切名相,不执著只求自利的小乘法。他虽然有时为了教化众生,而随俗做了一些世俗的事务,可是他的内心永远是清净安宁的。他有时表现出自己的过失,而且尽力赞美不贪著名利的善行和持戒精严的行为,以使得众生们不致产生犯戒或错误的行为。你们追随这种人,就可以成就最圆满的智慧。
  
  【末世众生见如是人,应当供养不惜身命,彼善知识四威仪中,常现清净,乃至示现种种过患,心无骄慢,况复抟财妻子眷属。】
  
  末法时代的众生,如果有缘见到这样的善知识,应当虔诚供养,甚至把善知识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这位善知识在平日行住坐卧当中,经常显现为身心的清净自在。甚至在旁人看来,他也会显现出种种的过失和毛病,但是他的心却从来没有骄傲和我慢。何况像聚敛钱财,贪恋妻子儿女,牵挂六亲眷属等这些粗重习气呢?就更不会有了。
  
  佛法讲业感缘起,既然一切都是自己业感的,当你看到善知识示现过失的时候,有没有反省这是因为自己的业不清净而导致?如果不培养自己反观内省的习惯,看到别人过失的时候,你的矛头永远是对外的,会一直被烦恼牵着鼻子走,自己却不知道。以这样的等流习性寻找善知识,永远都找不到。
  
  要知道一切外境都是自己内心的显现,一切见闻都是唯识所变。正因为一切外境都是自己内心的显现,所以外境是无自性的,它本身没有好、坏,你安立它是好就是好的,安立他是坏就是坏的,就看你的心是与烦恼相应还是与善法相应。当你看到善知识有过失的时候,其实正是自己有过失,这时候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地反省忏悔!如同偈颂所说:“己过如山己不见,师过秋毫亦明察,法不相应实由此,勤加忏悔常忆念。”
  
  我们在今生能够如理如法亲近依止具德善知识,学修佛法,非常幸运,会避免走弯路。通过今生的努力不断造作依止善知识的善业,保持这种难得的等流,在未来的生命中,这种善业得到相续增长,乃至生生世世得到善知识的摄受,跟随善知识走上成佛之道,直至成就无上菩提。
  
  名医扁鹊的故事: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放血,在皮肤上开刀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文王说:“你说得好极了。”
  
  未雨绸缪的善知识:
  
  有位客人到某人家里作客,看见主人家的灶上烟囱是直的,旁边又有很多木材。客人告诉主人说,烟囱要改曲,木材须移去,否则将来可能会有火灾,主人听了无动于衷。
  
  不久主人家里果然失火,四周的邻居赶紧跑来救火,最后火被扑灭了,于是主人大摆筵席,宴请四邻,以酬谢他们救火的功劳。有人对主人说:“如果当初听了那位先生的话,今天也不用准备宴席,而且没有火灾的损失,现在论功行赏,应该请那位客人!”
  
  主人顿时醒悟,赶紧邀请当初给予建议的客人来赴宴。
  
  【若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恶念,即能究竟成就正觉,心华发明,照十万刹。
  
  倘若各位善男子,能够对这位善知识生起坚定的信心,不因为他的各种习气毛病而产生怀疑和恶念,就终将成就正觉佛果。心中的智慧必将如花开放,其光明自然照耀十方世界。
  
  学佛欲了生死,成菩提,度众生,亲近善知识至为重要。譬如婴儿依母而生,依母而长,学佛者必依于善知识的慈悲加持培育,才能迅速趋向菩提之门。在菩提道上的每一步,皆需善知识的指点;每一分善根,皆需善知识的培养造就;每一歧途,皆需善知识事先教诫遮免。
  
  依止善知识是修学的重要资粮。善知识是渡河的船师,陌生路上的向导,危险地带的护送者。菩提路上积聚了福德和智慧资粮,若无善知识的护送,于内易被烦恼妄念之贼乘虚而入,于外易被恶人所诱,误入歧途,断送善根。亲近善知识能远离恶友,时时修习善法,是圆满修行的保障。善知识的指导,可启发我们内在的智慧,引导我们从凡夫而通往佛地。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以发菩提心,造福人间,利乐有情为宗旨,经文殊菩萨指引,不辞千辛万苦爬高山﹑飘大海﹑闯王宫﹑进民窟﹑上刀山﹑下火海参拜了五十三位善知识。无论是大到国王﹑大臣﹑航海家、商人、音乐家、医药家,小到外道、老人、小孩、男子、女子等他都一一去参访,最终成就无上菩提。
  
  亲近善知识乃修行之必须。《法华经》云:“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以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宗镜录》云:“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了。”《六祖坛经》云:“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
  
  《华严经》中讲到:“善男子,我复略说,一切菩萨行,一切菩萨波罗蜜,一切菩萨所住地,一切菩萨安忍门,一切菩萨三昧门,一切菩萨神通智,一切菩萨总持门,一切菩萨回向智,一切菩萨四无量,一切菩萨广大愿,一切菩萨普遍成就,一切佛法,如是皆由善知识力而得圆满,以善知识而为根本,从善知识来,依善知识生,依善知识长,依善知识住,善知识为因缘,善知识能发起。”这是经典中对善知识重要性的一个总结,所谓“万善根本从师出,能生利乐如良田”。
  
  “观过不成就”之公案:
  
  往昔,善星比丘二十四年中作世尊侍者,随佛左右。善星比丘极为聪颖,精通三藏十二部,且能不参阅经文而讲经说法。然其不具清净心,见世尊一切行为皆为欺诳,认为:“除佛有一寻光之外,悉皆与我相同,根本无超胜处。”且说:“二十四年为汝仆,除身具有一寻光,芝麻许德吾未见,知法我胜莫为仆。”因此离开世尊。时阿难为世尊侍者,其问世尊善星比丘转生之处,佛告之:“善星仅有七日寿命,死后将于花园中转为饿鬼。”七天后,善星比丘转生为一具九种丑相之饿鬼,下场极为悲惨。善星比丘虽承侍佛陀二十四年,结果亦唯自趣毁灭而已。是故以观察过失之心依止上师,过患极其严重。
  
  《杂宝藏经》中一则“观德获成就”之公案:
  
  昔日有一女子,颇具智慧,亦诚信三宝。一次,有老比丘至其家中,此比丘年岁已高,颇为糊涂。此女供养饮食后,至诚祈请老比丘说法,敷设法座后,女子闭目静坐,恭候闻法。老比丘于座上甚急,因其对讲经说法一窍不通,故趁女子闭着双目时,悄悄逃回寺院。然此女子认为老比丘在为其示现无常苦空之理,因此得大法益,当其至心思惟有为法无常、苦、空、不得自在诸法理时,即证初果,故甚是感激老比丘说法之恩。实际老比丘根本无说法功德,然此女子以清净心观想,如是而获大利益。
  
  亲鸾上人求道之心:
  
  日本亲鸾上人九岁时,就有出家学道的决心。他请求慈镇禅师为他剃度,慈镇禅师问他:“你年纪这么小,怎么会想到要出家呢?”
  
  亲鸾说:“我的父母都已去世,我不知道为什么人一定要死亡?为什么我会与父母分离?听说和尚知道这些道理,所以要跟和尚出家。”
  
  慈镇禅师非常赞许他的志愿,说道:“好!我明白了,我愿意收你为徒。不过,今天太晚了,待到明日一早,再为你剃度吧!”
  
  亲鸾听了后,又欢喜又着急,催促道:“师父,可是我不能保证我的这个决心是否可以保持到明天。而且师父已经老了,谁能保证明早起床时还活着?”
  
  慈镇禅师觉得孩子的话完全合乎道理,十分肯定地说:“你说得对,现在我就为你剃度!”
  
  赵州禅师待客之道:
  
  赵王拜访赵州禅师。禅师正在休息,于是就躺在床上对赵王说:“大王!我现在已年迈,虽然你专程来看我,但我实在无力下床接待你,请别见怪。”
  
  赵王不但不介意,反而非常欢喜,和禅师谈得很开心。回去以后,派遣一位将军,准备了很多礼品,来送给禅师。赵州禅师一听,立刻下床到门外相迎。弟子们不解:“前天赵王来时,您不下床;这次赵王的部下来,您为什么反而下床相迎呢?”
  
  赵州禅师道:“你们有所不知,我接待客人有三等:上等的客人,我睡在床上用本来面目接待他;中等的客人,我到客堂用礼貌接待他;第三等的客人,我用世俗的应酬到前门迎接他。”
  
  赵州禅师待客之道,看起来是有三等,实际上,赵州禅师从差别里认识了平等的自性,因此他有调和的人生观。
  
  就因为这么一段公案,到了宋朝,有一天苏东坡要到金山寺去拜访佛印禅师。苏东坡先写了一封信给佛印禅师说:“禅师!我要到金山寺拜访,请你也用赵州禅师对待赵王的方法接待我。”
  
  可是,当苏东坡到达金山寺的时候,佛印禅师已经在金山寺的山门外迎接他了。苏东坡哈哈一笑说:“禅师!你的修行到底不及赵州禅师,你的境界没有赵州禅师洒脱,我叫你不要来接我,你却不免俗套,跑了大老远的路来迎接我。”
  
  佛印禅师吟了一首偈语说:“当日赵州少谦光,不出山门迎赵王,争似金山无量相,大千世界一禅床。”
  
  意思就是说,当年赵州禅师不够谦虚,不到门外去迎接赵王;可是今天我佛印不一样了,你哪里能懂得金山寺无量无边庄严的法相,我佛印是把三千大千世界作为我的禅床。也就是说,你以为我佛印到山门外来迎接你吗?没有!我还是睡在床上,因为大千世界是我的禅床!
  
  【善男子,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离四病。云何四病?】
  
  各位善男子,这位善知识所亲证的微妙法门,应当远离四种病,哪四种病呢?
  
  【一者作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作得故,说名为病;】
  
  第一是造作之病。倘若有人这样说,我在自己的心中进行某种某种的修行,然后就可以求得圆满觉性。而实际上,圆满觉性并非造作修行所能得到。所以把它叫做造作之病。
  
  “作”,造作,在心上生起种种造作,以求圆满觉悟。求圆满觉悟是应该的,但是意图用自己心中产生意念来达成,这就是“作”病。想法和意念。佛陀说,不论什么目的,只要生起念头,就是妄念。造作产生的深层原因,是太相信或只相信自己,认为只有自己观点是正确的,故而认为用自己的想象可以解决遇到的一切问题,这样的思维一旦控制住了身心,种种造作便会生起,心魔就跟着妄动,各种阴魔也就乘虚而入,一旦进入魔境,就难以自拨。佛陀将“作”病作为“四病”的首病,具有提纲作用。作病生起,其余三病就会因此产生。
  
  《杂阿含经》记载:
  
  佛世时,尊者二十亿耳,常精勤修习菩提分法。有一天,尊者二十亿耳,独静禅思,而作是念:“于世尊弟子精勤声闻中,我在其数,然我今日未尽诸漏,我是名族姓子,多饶财宝,我今宁可还受五欲,广行施作福”。
  
  世尊知其急求漏尽,因未能证悟而心灰意冷,欲还俗修人天福报。世尊即用弹琴之譬喻教导二十亿耳,修行之方法,须如弹琴般,不松不紧,才能弹出妙音。修行亦是如是:“精进太急,增其掉举;精进太缓,令人懈怠。是故汝当平等修习摄受,莫着、莫放逸、莫取相”。
  
  往往有些禅修者在谈论心得体会时,说自己的身体如何反应,听到其他禅修者讲到自己诸如气流上升、震动,见到霞光了等等现象,就羡慕不已。这一类人很容易出现偏差,虚荣心、妒忌心会增强,并且精神有可能会变得神神叨叨的。要知道,佛教禅修,并不以禅定为究竟。身体的反应,在禅修中因人而展现出种种的不同。对于神通的追求更是佛教中所禁止的。佛教的重点在于无明烦恼的转化,离开戒律的遵守和佛教正理的观修,就肯定会沦落到外道当中。
  
  【二者任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断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无起灭念,任彼一切随诸法性,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任有故,说名为病;】
  
  第二是放任之病。倘若又有人这样说,我们现在不用断除生死轮回,也不用追求涅槃解脱。对于涅槃解脱和生死轮回不需要产生任何分别念,只要放任一切,自然随顺法性因缘就好了。倘若想这样求得圆满觉性的话,而实际上,圆满觉性并非放任自然就可以得到。所以把它叫做放任之病。
  
  “任”,放任自流,当下不必去断除生死轮回,不必求涅槃境界,生死涅槃不会在心中升起和灭除,任由一切事物随顺本性。不去证悟菩提,任由心念荡漾。这实际上也就是脱离了佛门,最后将滑入“顺世论”之邪命外道。放任自流是与造作的相反极端,却也是过于自信的表现,相信什么都不必做,最后一切都将化为乌有,消失,最后必将导致及时行乐,自暴自弃,这就是沙门思潮中“顺世论”的根本思想和处世原则。
  
  在佛陀生活的时代,印度也盛行顺世论。什么是顺世论呢?我们从它的名称上说起,按照印度古代《利论》等书的看法,大众多认为财富和欲望的满足便是人生的目的,他们常常否认未来世界任何事物的存在,而这也正是顺世论的根本主张,因为它迎合了大众的趣味和心理,因此得名为顺世论,取其“随顺世间”这样的意义。顺世论认为,现实的、感官的快乐是人生的真谛所在。它主张完全的自由,绝对的自由意志,是生活的自然之道,所以也被称为任心学派,意思是随心所好,为所欲为。从哲学观上讲,顺世论认为人是由土、水、火、气四大元素构成的,人一旦死去,他的躯体就还原为自然的四种元素,灵魂也就消失了。除了具体物质世界之外,顺世论什么也不相信,否认任何超世间的存在。因此,它也被认为是印度古代的唯物主义学派。在顺世论者看来,生命体就好像是水中的气泡,人不过是有意识的身体。人活在世上,身体最为重要,他们也被认为是印度最早的唯身论学派。
  
  在顺世论看来,每件事物都由本性(自性)的自发作用而生存的。一切众生的目的就是幸福,在这个学派看来,人可能获得的最高幸福即是感官之乐,因此,他们常常被称为享乐主义派。印度14世纪伟大的神学家萨亚纳·摩达婆在《摄一切见论》中,将“今朝有酒今朝乐,未必有命到明朝”的生活观点、哲学上的怀疑主义、神学上的无神论等最极端形式的主张都归属于顺世论者:“人生唯一的目的是感官的快乐享受。你也不能说那样的快乐不能称为人生的目的,既然人生总是混杂着某种痛苦,而我们的智慧又要求我们享受尽可能的、纯洁的快乐,避免随之而生的痛苦……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决不因为害怕痛苦而放弃享乐,享乐是我们的天性,本能是我们的一切。人们岂能因为野兽吞食而不播种五谷;岂能因为乞丐乞讨一点食物而不将汤锅放在火上。”
  
  印度古籍《六见集论疏》谈到顺世论宗派时说:“他们只知道吃喝,而不关心善与恶的存在,除了直觉到的东西之外,不相信任何事物。他们饮酒食肉,耽于无限制的性放纵。每年,他们都会在一个特定的日子里聚集到一起,与妇女们无节制地交媾。他们的行为像普通老百姓,由此称为顺世论。”
  
  顺世论派是一种欢乐的信条,在他们看来,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明朗愉快的,由于他们的影响,在印度的那个历史时期,无论寺院与王宫,诗歌与艺术,无不陶醉于色欲主义。公元10世纪之后,随着佛教在印度的衰落以及伊斯兰教的入侵,顺世论派在印度各地采取各种形式的伪装隐蔽起来。
  
  对此,楞严经明确指出:“阿难当知,是十种魔,于末世时,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人体,或自现形,皆言已成正遍知觉。赞叹淫欲,破佛律仪。先恶魔师,与魔弟子,淫淫相传,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则九生,多逾百世,令真修行,总为魔眷。命终之后,必为魔民,失正遍知,堕无间狱。”
  
  【三者止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止合故,说名为病,】
  
  第三是止念之病。倘若另外有人这样说:我如今在内心当中,永远止息一切念头,就得到了寂然平等的一切法的本性。如果想这样求得圆满觉性的话,而实际上,圆满觉性并非止息念头就可以契合。所以把它叫做止念之病。
  
  “止”,止息,压制。既然“作”与“任”两个极端都不可能祛除心中妄念,于是就试图止息妄念。息:生长,止息就是止住生长。心中生起妄念,靠压制使其止息,如石头压草,是不可能的,只要你觉得有妄念,那就证明你心中丢不下妄念,试图去止,亦是妄念。妄念往往是越止越大,越多,因为念念不忘这个“止”也。
  
  六祖大师说:“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唐朝窥基大师前世是一位自迦叶佛灭法时代修灭尽定的修行人,到唐朝时代幸遇玄奘法师取经因缘即转世投胎中国,十六岁中状元,其间迷住假乐。可见,修行如是之久,仍因“止病”而不能成就。
  
  窥基大师的传说:
  
  玄奘法师经过新疆天山以南到了印度北边,在靠近喜马拉雅山后面的一个雪山时,天气很冷,到处都是雪,但是有一个山顶上却没有雪,雪下来也不积留。玄奘很奇怪,跑上去查看,发现地上有一根很粗很长的头发。他看了半天,认为这可能不是本时代的人,也许是上一个冰河时期的人。玄奘法师顺着头发挖呀挖,结果真的挖出一个很高大的人来。玄奘法师发现那是一个入定的人,就用引磬在他耳边“叮叮叮”慢慢的敲,这位禅者出定了。他说自己是迦叶佛末法时代的比丘,出家后自修得定,在这里入定等释迦牟尼佛下世来,好向他请教。玄奘法师告诉他,释迦牟尼佛已经涅槃了。他说:“那我再等吧!等弥勒菩萨下生来吧!”说罢就要入定。玄奘法师拖住他的耳朵说:“老兄,你慢一点入定。你这样不是办法,你等弥勒菩萨再来但还是要出定才能找他,哪谁来叫你出定呢?”他说:“不知道呀!”
  
  玄奘告诉他,自己要到印度取经,叫他到中国去投胎,将来作自己的弟子。并且告诉他,到了大唐向那个最大的宫殿去,投胎当皇子,等他回来。于是这个人就出神走了。玄奘二十年后回来,向唐太宗提起此事,要找这个来投胎的皇子出家,但查遍后宫,当天没有皇子出生,结果发现武将尉迟恭家里那天生了一个侄子。原来那位比丘来大唐投胎,看见尉迟恭的王府,就错认为皇宫了。唐太宗把尉迟恭找来对他说:“我想出家,但当皇帝不能出家,就让你家那个孩子代表我出家吧!”
  
  玄奘法师想,那个比丘定力那么高,见面时应该认识我!谁知投一个胎就迷掉了,对玄奘似曾相识,却搞不清楚。皇帝下命令叫他出家当然可以,但他提出了三个条件:一车美女、一车酒肉、一车书。结果到寺院后闻钟声而醒悟,于是遣返三车。这就是窥基法师的故事,又称“三车和尚”。
  
  【四者灭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断一切烦恼,身心毕竟空无所有,何况根尘虚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寂相故,说名为病。】
  
  第四是寂灭之病。倘若有人这样说,我如今永远断除了一切烦恼,身体和心灵毕竟空无所有,更何况六根六尘所组成的虚妄世界呢!当然是一切永远寂灭了。如果想这样求得圆满觉性的话,实际上,圆满觉性并非就是寂灭之相,所以把它叫做寂灭之病。
  
  “灭”,消灭,断除。想着:我现在要断灭一切烦恼,身心彻底空无所有,更何况那些六根,六尘,轮回等虚无境界,一切都将永远寂灭。认为一切都是虚的,最后一切都是寂灭空无的观念是小乘某些派别的妄念,所以,佛陀指出:圆觉性不是寂灭相,大乘菩萨追求的涅槃不是最后的寂灭。想着要去断灭烦恼,那正说明烦恼还是在你心中,你的心中现在不光是你欲断除的烦恼在扰你,而且增加了“断灭”的烦恼,“断灭”让你的心增加负担,离菩提越来越远。
  
  在《六祖坛经》中:志道比丘,广州南海县人。有一天,他请示六祖大师:“学人自从出家以来,阅读《涅槃经》已经有十多年了,还不明白经中大意,请和尚慈悲教诲!”六祖说:“你什么地方不明白呢?”志道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我对这首偈语有所疑惑。”六祖说:“你为什么会有疑惑呢?”
  
  志道说:“一切众生都有二身,就是所说的色身和法身。色身是无常的,有生有灭;法身是常的,没有知觉。经中说: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不知道是哪个身入于寂灭?哪个身受此真乐?如果说是色身,当色身坏灭的时候,地水火风四大分散,完全是苦,既然是苦,就不可说是乐了;如果说法身入于寂灭,那么法身如同草木瓦石一样的没有知觉,由什么来享受真乐呢?又法性是生灭法中的实体,五蕴是生灭法中的相用,一体有五用,生灭应当是恒常的。生就是从性体而起的相用,灭就是摄相用而还归于性体。如果听任他们再生,那么有情含识的众生就不断绝也不灭亡;如果不听任他们再生,就将永远归于寂静,而与无情的东西没有什么不同了。这样,一切万法就被涅槃所限制,生命尚不可得,还有什么快乐可言呢?”
  
  六祖说:“你是佛门弟子,为什么学习外道的断常而妄自议论最上乘法呢?据你所说,就是色身之外另有一个法身,离了色身的生灭可以另外求得法身的寂灭。又推论说涅槃常乐,要有某个身来受用。这是在执著生死,贪著世间的快乐。你应当知道,佛陀就因为一切迷执的众生妄认五蕴假和的色身为自我,分别妄计一切法为外尘,贪生厌死,妄念迁流,不知人生如梦似幻,虚假不实,枉受生死轮回,反而将常乐的涅槃看成是苦,整天忙碌地奔驰营求俗务。佛陀为怜悯这些愚迷众生,于是开示涅槃真乐的境界。没有剎那生起的相可见,也没有剎那坏灭的相可寻,更没有生灭可灭,才是涅槃寂灭分明现前的境界。正当寂灭现前的时候,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你感受到这是寂灭,这就是所说的常乐。这种常乐本来没有什么承受的人,也没有什么不承受的人。哪里会有一体五用的名称呢?更何况你还说涅槃禁伏一切法,让它们永无生命呢?这就是在毁谤佛法了。”
  
  六祖说偈语:
  
  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
  
  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
  
  诸求二乘人,自以为无作;
  
  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
  
  妄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
  
  惟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
  
  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
  
  外现众色像,一一音声相;
  
  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
  
  不作涅槃解,二边三际断;
  
  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
  
  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
  
  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
  
  真常寂灭乐,涅槃相如是;
  
  吾今强言说,令汝舍邪见;
  
  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
  
  说到涅槃,一般人以为佛教所说的涅槃,就是死了的意思,这是极大的错误。涅槃不但不是死亡,而且是永生,也是无生。
  
  志道禅师不明白“何身寂灭?何身受乐?”这个问题就讲到色身和法身的分别。平常我们以为色身是有,其实色身是苦的根源。老子说:“人之大患,在吾有身。”因为有这个身体,饥寒、饱暖、烦恼、是非,可以说,都是因这个身体而带来的苦恼。我们从“有”上来看,“有”以为有钱、有名、有权力,可是金钱、爱情、名利带给我们的忧悲苦恼,也是不少。
  
  有一个弟子问师父,他说:“锦花带雨露,桐叶舞秋风。如何从大自然的现象,来体悟真实的世界,了悟真实的人生呢?”
  
  师父回答:“不雨花亦落,无风絮自飞。”不下雨,花一样也会凋谢;没有风,柳絮一样也会飞扬。所以,“无”的世界里,也有一种活生生的、活泼泼的另一番景象。
  
  世间上的人都喜欢追求“有”,不喜欢“无”。所谓“松树千年岁,不如时人意”,苍松翠柏,万古长青,可是有几个人喜欢?一般人都欢喜红花绿叶,虽然短暂,但是非常惬意。万古青松,有时候无法吸引人去欣赏它。正如法身虽然永恒,但是有多少人会去顾念自己的法身?大部分的人都是追求色身,虽然只是数十寒暑,却在数十寒暑中斤斤计较于色身的富乐。
  
  临济禅师也曾经说过,他说:“有的人论劫,如人虽在途中,不离假色;又有人论劫,虽离假体,仍在途中。”这个意思是说,世间人把有无分开,把色身和法身分开,于是不容易了解法身、涅槃的真义。“若人识得东风意,万紫千红总是春。”如果你懂得法身,懂得精神的力量,在色身上又何尝不可以见到涅槃呢?
  
  针对这个问题,六祖大师对志道禅师开示说:你是出家的释子比丘,为什么反要学习外道的断常邪见呢?你以为色身是无常,法身是永恒,你有了断常二见,怎么能学最上乘法呢?我现在告诉你,就是在色身上看,色身以外,并无法身,离开了生灭以外,你到哪里去求寂灭呢?虽生灭,即不生不灭。所谓“烦恼即涅槃”,色身也可以见到法身,我们身外并无涅槃。所以,涅槃有身受用,你如果执著于那个受用,这仍叫作耽于世乐。我们要知道,刹那是没有生相,刹那也没有灭相,时间一点一滴,也不是生,也不是灭,也没有什么生灭可灭。“生灭灭已,寂灭现前”。所以,有受者,有不受者,不可以生断常二见,那就叫作谤法。我们要知道,“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无上的涅槃,它本体圆明,经常光照,凡夫、愚痴的人以为这是死,外道以为这是断。其实,真正的涅槃,“平等如幻梦,不起凡圣见,不作涅槃解,二边三际断”。有无要断,过去、现在、未来,在涅槃里面也没有这些分别。
  
  最后,六祖大师为了让志道禅师少分认识涅槃,又说:“吾今强言说,今汝舍邪见,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志道禅师听了这首偈语,终于体悟到涅槃的意义。
  
  【离四病者,则知清净,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远离以上四种病的人,应当知道,他就是清净的善知识。进行这样的观察,叫做正观;其它的观察方法,叫做邪观。
  
  这“四病”非是外来的魔王,而是内生的妄念。诸如贪爱心、嗔恚心及思念过去、未来种种念头,均为禅病。明憨山大师说:“讲道容易体道难,杂念不除总是闲,世事尘劳常挂碍,深山静坐也徒然。”先贤王阳明说:“心体上着不得一念留滞,就如眼着不得些子尘沙;些子能得几多,满眼便昏天黑地了。”又曰:“这一念不但是私念,便是好的念头亦着不得些子,如眼放些金玉屑,眼亦开不得了。”又云:“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一切妄念,根深蒂固,若妄念绵绵不止,即所谓“深山静坐也徒然”。而其副作用则是心阳独亢,真阴日耗,阳盛阴虚,必然产生头痛、眼晕、失眠、心悸、五心烦热、口乾舌燥等病症。心病还须心药医,必须摆脱万缘,下定一心,奋发一志,念念不忘于思想深处“返观内照”。若本性澄澈时间多了,则妄念必然减少;到本性澄澈无障翳时,则一切妄念自然潜消、默化。“但了然守本真心,妄念云尽,慧日即现”,“禅病”自除。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修行者,应当尽命供养善友,事善知识。彼善知识欲来亲近,应断骄慢;若复远离,应断嗔恨;现逆顺境,犹如虚空,了知身心毕竟平等,与诸众生同体无异。如是修行,方入圆觉。】
  
  各位善男子,末法时代的众生,想要真正修行的人,应当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供养侍奉善知识。如果善知识主动来亲近自己,应当注意断除自己的骄傲和我慢之心。如果善知识远离自己而去,应当注意断除嗔恨和不满之心。总之,对于善知识给予自己的顺缘和逆缘,都应当把它看做虚空一般,如幻如化。渐渐地,就能够了解到,自己的身体和心念,与一切众生的身体和心念,同体平等,没有差别。像这样修行,方能回入圆满觉性。
  
  人生需要四种善师:具德善师指路,贵人善师相助,亲人善师支持,违缘善师督促!纵观禅宗祖师在教化学人的实践中,形成了具有本宗派特色的接引学徒的方法。这些方法不断地为后世禅宗学人所运用,对开导禅宗学徒的悟性,促使他们触缘开悟,具有独特的效果。
  
  这些具有本宗派特色的教化方法又被称为禅门宗风。其中最有名的有四大宗风:德山棒、临济喝、云门饼、赵州茶。禅宗这四大门风,代表了不同禅师独特的教化学徒的方式。他们虽然在接引弟子时所使用的手段不同,但其最终目的都是启示学徒的悟性,让他们通过不同的接引方式而悟道。禅宗祖师之所以采用风格各异的接引方式,完全是根据不同学人的不同根性所采取的方便善巧的方法。由此可见,禅宗接引弟子方法的活泼与圆融。
  
  在此,我们专门介绍机锋竣烈,独具特色的“临济喝”:
  
  临济义玄,山东人,少时出家,壮游四方,参黄檗希运禅师面得法,后住河北临济院。他法席鼎盛,门徒济济,声振海内,是中国禅宗五大宗派最著名的临济宗开山鼻祖。
  
  临济在黄檗禅师门下,行为精纯专一。睦州首座问他:“你到这里多少时间了?”临济回答:“三年了。”睦州又问:“你参问过老师吗?”临济回答:“没有。”睦州告诉他:“你去问问住持和尚,什么是佛法的大义。”临济就去问了,话音未落,黄檗就打他。义玄回来后,睦州问他:“你问得怎样?”临济答道:“我话还没有说完,和尚就打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睦州说:“你还没弄清楚,再去问问吧。”临济又去,黄檗又打。就这样三度发问,三度遭打。临济心灰意冷,对首座说:“承蒙您慈悲为怀,鼓励我去问佛法。也感谢住持和尚不吝赐教,只恨我太愚钝,不能领会深义。我只好离开这里了。”首座说:“你就是要走,也应该去向和尚告辞。”于是,睦州首座先到黄檗那里为临济说好话:“三次向你问法的那个和尚,非同常人,如果他来告辞,你要指引他一条路。往后雕琢成一颗大树,天下人都可以享受到荫凉。”义玄去向黄檗告辞时,黄檗告诉他:“你今后别的什么地方也别去。只要去大愚和尚那里就行了。他一定会指点你。”于是,临济直接去找大愚。
  
  大愚问:“你从哪里来?”临济答:“从黄檗那里来。”大愚问:“黄檗有什么话语?”临济答:“我三次去问佛法大意,三次都被师父打了。不知道我有没有过错?”大愚说:“黄檗是老婆心切,这么婆婆妈妈的,为了帮助你悟法,弄得自己都累死了。可是你还到我这里来问有没有错。”临济一听,豁然大悟道:“原来黄檗的佛法也不多啊!”大愚一听,一把揪住临济道:“你这尿床鬼,刚才你问有错没错,现在又说黄檗佛法没多少,你明白了个什么道理?快说!快说!”临济却不答话,直朝大愚的肋部打了三拳头。大愚推开他说:“你的老师是黄檗,悟不悟不关我的事。”
  
  临济回来,把事情的始末原原本本地告诉了黄檗,黄檗听完便说:“大愚这老鬼真饶舌,等将来我一定要痛打他一顿。”临济便说:“等什么,要打现在就打。”说完,便挥拳朝黄檗打去。黄檗大喝道:“你这个癫和尚,竟敢在虎口拔牙!”临济便大喝一声。
  
  一天,刚开始干活,临济走在黄檗身后,黄檗发现他没带工具,便问:“你的锄头哪儿去了?”临济说:“给一个人拿走了。”黄檗说:“你过来,我跟你商量个事儿。”临济走到黄檗身边,黄檗提起锄头说:“这东西天下人都提不起来。”临济马上伸过手来夺过锄头,提起来说:“为什么在我手里。”黄檗轻松地笑道:“好啦,今天有人干活了。”黄檗安心地回到寺中,因为他知道有人接他的班了。
  
  一次,临济正在栽松树,黄檗便对他说:“深山里面栽这么多树干什么?”临济回答:“一来给山门添景致,二来给后人做标志。”说完,临济用锄头在地上捣了三下。黄檗说:“就是这样,你也已经挨了我三十大棒。”临济又捣了三下,嘘了一嘘。黄檗发自内心地感叹道:“我宗法门到你手上,将大兴于世。”
  
  一次,临济来到达摩塔前,塔主问他:“先拜释迦牟尼,还是先拜达摩?”临济回答说:“佛和祖都不拜。”“他们跟你有仇吗?”临济不加理会,指袖而去。
  
  有一天,临济对门徒说:“你们听着,如果你们想求得佛法,就要不惜丧身舍命。当年,我在先师黄檗门下三次问法,三度被打,如今也还想挨一顿打,谁来下手?”一个门徒说:“我来打。”临济把手中的拐杖递给他,门徒刚想接,临济劈头便打。
  
  喝是临济宗的一大特色。临济禅师有一次问一个僧人:“有时一喝如金刚王宝剑,有时一喝如踞地金毛狮子,有时一喝如同竹竿影草,有时一声吆喝不当作一声吆喝用,你对此怎么领会?”僧人正在迟疑,禅师便对他一喝。
  
  临济上堂道:“三乘教法的十二部经典,是给人擦拭污浊的旧纸,佛是虚幻之身,祖师达摩是老比丘。你是娘生娘养的不是?你想成佛,就被佛魔抓住;你想求祖,就被祖魔抓住。如果有所求,都是苦事,不如无事。如果说佛是终极真理,为什么他八十岁还死在拘尸那枷的双村林间,佛如今在哪里?显然他跟我们一样有生也有死。”
  
  “各位道人,你如果想得到真理一般的见解,就不要受人拘惑。向里向外,当逢着便杀,逢佛杀佛,逢祖杀祖,遇到罗汉就杀罗汉,遇到父母就杀父母,这样才能真正解脱,不再拘泥于物相,面超脱自在。”
  
  “各位道人,佛法没有什么好用功的。只要平常无心,屙屎拉尿,穿衣吃饭,困了就睡。愚人会讥笑我,智者会理解我。古人说得好:向外花工夫,都是疾顽人。”
  
  有一次,临济义玄禅师和王常侍来到僧堂。王常侍问临济禅师:“这一堂人还看经吗?”临济回答:“不看经。”王常侍问:“还学禅吗?”临济回答:“不学禅。”王常侍问:“既不看经,也不学禅,他们到底在干什么?”临济回答:“都教他们成佛作祖去。”王常侍笑道:“金屑虽贵,在眼成翳啊。”临济义玄道:“你俗人,你不懂这里面的道理。”王常侍哑口无言。
  
  义玄禅师临逝世时说:“我死后,不要断了我的佛法香火。”高徒三圣走出来说:“我们怎敢断灭和尚的正法眼藏呢?”临济说:“今后有人问你,你怎么向他说?”三圣慧然便大喝一声。临济义玄道:“谁知道我的正法眼藏,就在你这瞎驴手上断灭了。”说完,端坐而逝。
  
  临济义玄好用喝斥之法,以这种方法来启发弟子,促其开悟,因此禅门中便有了“临济喝”之称。五祖演禅师说:“五逆五雷之喝,一喝之下,头脑破裂,如五逆罪人,为五雷所裂。其禅之竣烈可知。凡僧有问,即喝破,或擒住,拓开等。其接化之竣烈,五家中罕见其比。”又《五家宗旨纂要》说:临济家风,全机大用,棒喝齐施,虎骤龙奔,星驰电掣。负冲天义气,用格外提持。卷舒纵擒,杀活自在。扫除情见,迥脱廉纤。以无位真人为宗,或棒或喝,或竖拂明之。”《碧岩录》所说:“直饶棒如雨点,喝似雷奔,也未当得向上宗乘中事。”临济义玄禅师采用机锋竣烈,单刀直入的喝斥方式接引学徒,目的是为了让学人剿情绝见,使其省悟。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得成道,由有无始自他憎爱,一切种子,故未解脱。若复有人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于诸法中自他憎爱,亦复如是。】
  
  各位善男子,末法时代的众生,之所以无法成就觉悟之道,是因为有无量劫以来的自他分别,以及憎恨爱恋等一切习气种子的缘故,所以没有办法解脱。倘若有人能够对待自己怨恨的人,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心中没有丝毫差别,就除去了各种习气之病。在修学各种法门的过程当中,自宗他宗的分别,以及爱此憎它之心等等,道理也是一样的,都应当以平等心而予以舍弃。
  
  “末世众生,不得成道,由有无始,自他憎爱,一切种子,故未解脱。”佛陀教导我们学习慈悲和智慧:宽恕别人是慈悲,宽恕自己是智慧。宽恕就是止观双运,定慧等持,净念相继,悲智光明。拥有慈悲和智慧的人会洞悉无常,内心安稳,没有错综复杂的纠结和迂回曲折的忧伤。夕阳下赏竹,闹市中安步,繁杂喧嚣的人事物围绕在身边,却不被牵连和挂碍。《楞严经》云:欲望于心,颠倒妄想,我心不动,欲望何在?“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外缘已无法扰乱其内心的清净与安宁,远离烦恼,享受轻安和宁静,这是最吉祥的生活。
  
  佛法是解脱法,自在而智慧,庄重而平和,慈悲而宽容。业的源头亦是真如空性。歌利王肢解仙人(佛陀前生),阿阇世王弑父,都为佛陀无生忏悔所教化,宽恕和赦免了自己;善星比丘谤佛,提婆达多害佛,也为佛陀所授记,蒙受赦免和宽恕。寒山大师云:“有人辱骂我,分明了了知。虽然不应对,却是得便宜。”我们要效法佛陀和祖师,无条件的赦免自己和众生如梦似幻的罪业,赦免所有伤害过我们的每一个人,每一桩事,每一个念头,每一丝内疚,每一个牵挂,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外在的和谐。而这一切,都要在慈悲心和智慧心中完成。
  
  我们所需要的一切:平安、富足、幸福、宁静,超越世俗的尊严与美感、被保护的温暖、不会受伤的温柔、深沉而持久的抚慰,以及不受搅扰的究竟安乐……宽恕之道都会带给我们,甚至更多。宽恕是幸福世界取代地狱的不二法门。宽恕会让我们的心中充满深湛的宁静、平安,以及揭开面纱后的惊艳、法喜和禅悦:
  
  我们以祈祷来达到宽恕。不要评判人,不要定人的罪,不要期望恶人被因果重创。无条件的赦免他们,祝福他们,给予他们安乐和觉醒。在我们的内心世界里,我们拥有这份权利和力量,因为我们是慈悲的。
  
  不要做内疚的事,不要定自己的罪,不要让内心的不安折磨自己。安住在空性和光明中,无条件的赦免自己,祝福自己,给予自己安乐和觉醒。在我们的内心世界里,我们拥有这份权利和力量,因为我们是智慧的。
  
  “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如果你出离了所有的执着,你就会变的非常的自由,没有任何事情可以激怒或者伤害你。不要试图摒弃或改换那些相对的存在状态,而应去了解它的真实本质,体悟它的完美,享用它的奉献。我们所想要的一切,此刻都会拥有:现前这一切的源头,就是我们的清净法身;当下这一念的感觉,就是我们的圆满报身;眼前这一切的显现,就是我们的千百亿化身。须知:所有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正等正觉者,都是在自心根本觉的境界中圆满,因而完整的心灵解脱,也只能在本觉自性中实现,圆满的觉悟之道,从来也不能向外寻觅和希求。
  
  不要遗忘宽恕之道和悲智光明,试着至少用一分钟的时间想一想它们,提醒自己这些礼物的珍贵,将它们谨记于心中:
  
  慈悲伟大的空性如来,我的生命之源,您是如此完美而神圣,我要向您表达我的感恩和赞美。我是您光明的化身,是诸佛的不二显现,您为我量身幻化美丽的梦境,恩赐我智慧和能量。我却深陷烦恼执著,错解您的深意。对不起,请原谅!我非常爱您,我当享用这美好的一切,融入您圆满的悲智光明。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求圆觉,应当发心作如是言:尽于虚空一切众生,我皆令入究竟圆觉,于圆觉中无取觉者,除彼我人一切诸相,如是发心,不堕邪见。】
  
  各位善男子,末法时代的众生,想要求学圆满觉性的话,应当发起广大的菩提心,这样发愿说:穷尽整个虚空当中的一切众生,我都将帮助他们回入究竟圆满的本来觉性。然而,在圆满觉性当中,没有任何一个可以证取圆满觉性的人。因为其中根本就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命相。像这样发心,就不会落入邪见当中。
  
  《普贤行愿品》说:“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对于深陷世间八法的我们来说,无明的生命本身是八苦交煎的。佛陀说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炽盛。即使通过造作一点好处和利益来获得暂时的喜悦,一转身仍然是苦不堪言,烦恼无尽。
  
  所以,修行人不能总是依靠这种暂时的止痛药,而应该进一步观修,以通过透视“苦”,找寻究竟圆觉的安宁与快乐。因为所有的生命情境,即使曾是悲剧的、无意义的、恐怖的,一定都是滋养我们身心生命的营养,端看我们会不会清明而快乐的享用。洞察到五欲之乐所带来的苦,我们会生起深深的出离心;用心体悟到苦之源头的庄严,我们会具足智慧心;致力于体悟大众本具的庄严,就是全然的菩提心。
  
  对于志求解脱的修道人来说,当下的每一件事,都是我们修出离心和菩提心的最佳对境。当前的每一位生命,都是为加持我们早日成就道业而示现的佛陀。发现自己本具的圆满和庄严就是智慧,发现大众本具的圆满和庄严就是慈悲。发现自他本具的庄严,亦即解脱。
  
  佛陀说:“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所以,我们无明、苦难和堕落的假象背后,必有实相的庄严。相信或求证佛陀的教言,则必会发现庄严的存在和永恒。或许,就连那所谓的“无明、苦难和堕落”亦是来自、存在且将回归于这份庄严。
  
  如实接纳自己,以出离心体悟自己的庄严,谓之自度;如实接纳众生,以菩提心发现众生的庄严,是谓度人。外在的事物是否会捆绑着我们,全然在于我们的内心。让我们的内心完全开放,不否认自己的缺点和过失,亦体念他人的感受;既不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而失去内心的庄严,也怀着敬意看待他人当下的体验;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洞见。《金刚经》云:“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永嘉大师《证道歌》:“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都是指,在自己的心地上用功夫。
  
  须知,修行出世解脱之法,从无违缘和障碍,有的只是上师和善知识。当我们感觉遇到违缘时,说明我们已经落入世间八法,此时要做的不是要改变现象,而应该透视它,看清它的本质,发现其本具的庄严所在。
  
  所以,不要试图摒弃或改换那些相对的存在状态,试着了解生命的真实本质,体悟生命本具的圆满和庄严。当我们对生命中所有的现象,都如实接纳,同时生起光明觉照时,任何事情不会再挫伤我们,束缚我们,而只会令我们进步和解脱。自此,圆觉本具的智慧、觉知、慈悲、柔软、豁达和自在,会充满我们的生活。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这时,世尊为了重述一遍所说的法义,以偈颂的形式说道:
  
  【普觉汝当知,末世诸众生。
  
  欲求善知识,应当求正见。
  
  心远二乘者,法中除四病。
  
  谓作止任灭,亲近无骄慢。
  
  远离无嗔恨,见种种境界。
  
  心当生希有,还如佛出世。
  
  不犯非律仪,戒根永清净。
  
  度一切众生,究竟入圆觉。
  
  无彼我人相,当依正智慧。
  
  便得超邪见,证觉般涅槃。】
  
  普觉菩萨你要知道,末法时代一切众生,
  
  想寻求真正善知识,应当寻找正见之人。
  
  心中远离二乘境界,所证法门除四种病。
  
  造作止念放任寂灭,有缘亲近莫生骄慢。
  
  倘若远离心无嗔恨,见其所做种种境界。
  
  当生稀有难得之心,如同对待佛陀出世。
  
  不违背戒律和威仪,解脱之根永远清净。
  
  誓度虚空一切众生,究竟回入圆满觉性。
  
  离我人众生寿命相,应当依止端正智慧。
  
  便能超越偏邪之见,得证圆觉大般涅槃。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