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佛学移动版

主页 > 佛学名刊 >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译解-云端佛学(2)

解  佛视众生皆有佛性,与我同体。现在我既然得乐,也应当令众生得乐,这就名为‘同体大悲。’又菩萨视佛,本妙觉心与我同体,佛既为众生起慈心,我也应随佛起慈心,故言与诸佛同一慈力。又众生视佛,本是凡夫,与我同根,佛既已离苦,我为何仍在苦中?因此生同根之悲。菩萨视众生本妙觉心,与我同根,众生既悲感仰佛,我也应代众生悲感仰佛,故言与众生同一悲仰。

 

正文  世尊!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

 

译文  世尊!因我供养亲近观音如来的缘故,蒙这尊如来,教我修如幻〈注一〉闻熏闻修〈注二〉金刚三昧〈注三〉。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注四〉,入十方国土。

 

注一  知一切法自性本具,修即同于无修,故称如幻。

 

注二  以反闻的工夫,熏修自己的习气,修亦同于无修。

 

注三  执著习气尽故,自性圆明,成就正定,此定如金刚不坏,然而其力可摧坏一切,故称金刚三昧。

 

注四  因为上与诸佛同一慈力,故能随诸佛起同体之用。

 

正文  世尊!若诸菩萨,入三摩地,进修无漏,胜解现圆,我现佛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译文  世尊!若是诸位菩萨,已证入禅定,还希望进修无漏胜解现圆〈注一〉的,我即现佛身〈注二〉而为其说法。令其得以解脱〈注三〉。

 

注一  对于无漏之理,胜妙解悟,已渐现圆满之相。

 

注二  观音菩萨,已与十方如来,同一慈力,当然可以现佛身说法。

 

注三  前文‘解脱法已,俱空不生’。又‘生灭灭己,寂灭现前’。

 

正文  若诸有学,寂静妙明,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独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译文  假若一般修行人,愿求成就独觉的〈注一〉,已修到寂静妙明〈注二〉,已得殊胜妙明之慧,预现圆满之相。我就在他的面前,现独觉身而为其说法〈注三〉,使其得到解脱〈注四〉。

 

注一  法华经上说:‘乐独善寂,求自然慧。’即是修独觉的人,乐独就是喜欢离群独处,善寂即是避喧求寂。穷推物理,善修静虑,静虑即是禅定。无师自悟,求自然慧。

 

注二  在禅定中,修道已达妙明,证道更妙而复胜。

 

注三  应其所求,说加功用行之法。

 

注四  令其解脱‘见惑’和‘思惑’两种烦恼,证入无学道。

 

正文  若诸有学,断十二缘,缘断胜性,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缘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译文  若是一般修缘觉行和辟支佛行的人〈注一〉,断除十二因缘〈注二〉,十二因缘断除后,胜性〈注三〉更臻于妙,预现圆满之相,其时我就在他面前,现缘觉身而为其说法,令其得到解脱。

 

注一  梵语钵罗底迦,译为缘觉。辟支迦罗,译为辟支佛,也可以译为缘觉。但和前者有几点不同:一、前者生于无佛之世,后者生于有佛之时;二、前者以自悟而成,后者依教而悟;三、前者观外境而得悟,后者观内缘而得悟;四、前者根性多明利,后者根性多暗钝。

 

注二  断除十二因缘,即悟到无生的道理,因此理超出世间,所以名为胜性。此性以缘断而显,故言:缘断胜性。

 

注三  在修道位中,已称胜性,而在证道位中,更臻于妙,故言胜妙现圆。

 

正文  若诸有学,得四谛空,修道入灭,胜性现圆;我于彼前,现声闻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译文  若是有学之众〈注一〉,得到四谛空〈注二〉,修道入灭〈注三〉,胜性现圆〈注四〉,我就在他们面前,现声闻身而为他们说法,令他们得到解脱〈注五〉。

 

注一  四果罗汉以前,三果四向,都号为有学。

 

注二  闻四谛及空无我之法。

 

注三  闻四谛法故,知道三界之苦,修出世间道,分断见思二惑,故言修道入灭。

 

注四  在罗汉向中,四果最后胜灭性,预现圆满之相。

 

注五  解脱见思惑及分段生死。

 

正文  若诸众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尘,欲身清净,我于彼前,现梵王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译文  若有众生,欲心明悟〈注一〉,不犯欲尘〈注二〉,在欲之身,得到清净〈注三〉。我就在他们面前,现梵王〈注四〉身而为其说法,使他们能得到解脱〈注五〉,

 

注一  不为淫欲所昏,故称明悟。

 

注二  淫欲以染污为性,故名为尘。

 

注三  永断妻室之好,虽处于欲界,而得清净之身。

 

注四  梵语梵摩,译意为离系,言其远离欲界之系,上升色界。又名净行,言其净修梵德,欲想都尽。一名高净,言其高超欲界,爱染不生。梵王即色界天之主。

 

注五  为他们说四禅法修证次第。使其能解脱欲界的系缚,上升色界。

 

解  金光明经上说:‘大梵天王说出欲论,令其离欲,生于梵世。’这就是现梵王身说法。

 

正文  若诸众生,欲为天主,统领诸天,我于彼前,现帝释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译文  若是有些众生,想作天主,统领诸天,我就在他面前,现帝释〈注一〉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成就愿望〈注二〉。

 

注一  帝释是释提桓因的省略称谓,是忉利天的天主。忉利天四方各有八天,合中央忉利共为三十三天。都为帝释天王所统领,另外天大将军和四天王天也共为他的臣属。

 

注二  为说上品十善之法,满其为忉利天主之愿。

 

正文  若诸众生,欲身自在,游行十方;我于彼前,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译文  若有些众生,要想身得自在,游行十方,我就在他的面前,现为自在天身〈注一〉而为其说法〈注二〉,使他们的愿望能得到成就。

 

注一  为欲界顶天,名叫他化自在天,六欲天之上,另有魔王天,也属于他化自在天的范围。

 

注二  为其说修上上品十善之法,使其成就生他化自在天的愿望。

 

正文  若诸众生,欲身自在,飞行虚空;我于彼前,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愿望。

 

译文  若是有些众生,要想自身得到自在,可以飞行在虚空中。我就在他的面前,现大自在天〈注一〉身而为他说法〈注二〉,令他的愿望成就。

 

注一  大自在天即色界天顶摩醯首罗天。摩醯首罗天王,三目,八臂,骑白牛,手执白拂。

 

注二  为说修四禅及四无量心之法。

 

正文  若诸众生,爱统鬼神,救护国土;我于彼前,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译文  假若一些众生,喜欢统率鬼神,救护国土。我就在他面前,现天大将军〈注一〉身而为他说法〈注二〉,令他成就愿望。

 

注一  四天王为主帅,各统领八大将军,以韦驮为上首。又二十八部鬼神,巡游世间,都属于大将军散脂所管。

 

注二  说五戒十善及秘密咒印呼召鬼神之法。

 

解  按肇法师之说:鬼神道受善恶杂报而现形。比天为劣,比人为高,身体很轻微,人难以看见,巡游世间,除妖孽,隆福祥。

 

正文  若诸众生,爱统世界,保护众生;我于彼前,现四天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译文  若是一些众生,喜欢统领世界,保护众生。我就在他面前,现四天王〈注一〉身为他说法〈注二〉,令他成就愿望。

 

注一  按灌顶大师之说:四天王为帝释天王的外臣武将。

 

注二  为说上品十善及护国安民之法,令其为四天王满其统世护生之愿。

 

解  金光明经上说:我等四王二十八部,百千鬼神,以净天眼常观拥护此阎浮提,故我等名护世王。此处说:爱统世界,即是愿为天王,分统四天下。不令鬼神恼害于人,即是保护众生。

 

正文  若诸众生,爱生天宫,驱使鬼神;我于彼前,现四天王国太子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译文  若是有众生,喜欢生在天宫中,能驱使鬼神,我就在他的面前,现四天王国太子〈注一〉身而为他们说法〈注二〉,令他们成就愿望。

 

注一  大吉义经载:‘护世四王,各有九十一子,合有三百六十四子。’四天王太子,如哪吒之类即是。

 

注二  说归戒斋善及符咒印诀之法,使其成就四王太子,以驱使鬼神之愿。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