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佛学移动版

主页 > 佛学名刊 >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译解-云端佛学

唐天竺沙门般剌密帝 译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 译语

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 笔受

 

卷六

 

正文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译文  这时,观世音菩萨〈注〉即从座上起来,顶礼佛足,而对佛说:注  梵语阿那婆娄吉底输,意为观世音。这里包含了两重意义:一重是如法华经普门品中所说;若有众生,受诸苦恼,一心称名,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如此则能观者为耳根,所观者为世间众生称名音声。第二重意义如后文所说:我从耳门因人流相,得三摩提,彼佛如来,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

 

正文  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译文  世尊!我回忆过去无数恒河沙劫以前,当时有佛出现在世上,名为观世音〈注一〉。我在这尊佛前,发菩提心〈注二〉,这尊佛教我,从、闻、思、修〈注三〉,入三摩地〈注四〉。

 

注一  这尊佛名为观世音,有两重意义:第一重意义是因为此佛修行,也是从耳门而入手,故以此为名,这就叫‘果显因德’。第二是佛鉴于当时的时机,应当从耳门入手,比较适宜,这就叫‘因机立名’。

 

注二  菩提心不外三心四愿:一是信心,即是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第二是悲心:即是众生无边誓愿度。三是直心:即是佛道无上誓愿成。又起信论上说:一是直心,谓正念真如法故。二是深心,谓乐集一切诸善法故。三是大悲心,谓广度一切诸众生故。又华严经上说:不发此心.所修诸行,尽为魔所摄持。是故凡欲修行,必先发心。

 

注三  要想速证菩提,圆满三心四愿,必须从闻、思、修,入三摩地。闻就是闻慧,就是初闻密因之教,相似信发,如前文‘各各自知,心遍十方,’即是。二是思慧,因为相似并不是真实,于是展转深思,如前文如来圆彰三藏之理,兼释二种深疑,阿难说:大悲宝王!善开我心。即是深思谛信,齐于思慧。三是修慧:如前文如来分门以定二义,验证以释二疑,绾巾以示伦次,冥授以选本根,正是教以观行修习方便,即是齐于修慧。这就是从闻、思、修。

 

注四  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必须至道场加行,克期精修,解六结,越三空,才是入三摩地。

 

正文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

 

译文  开始在闻性中修时,入流〈注一〉就渐渐亡失了所闻的声音〈注二〉所闻的声尘既已销亡,入流的工夫亦臻化境,两者都达到寂灭,此时动静两种现象,一时都无〈注三〉。功夫逐渐增长,不但所闻的动静二相不复存在,耳根能闻的闻性,也同时俱尽〈注四〉。

 

注一  耳根的闻性,一向是循声尘出流于外,现在反观闻性,入流于内,因为和出流于外相反,所以名为入流。

 

注二  声音源于动静二相,平时循声出流,随动静二种尘相而转,现在入流的工夫逐渐纯熟,观照不昧,自然丝竹交陈而常静,钟鼓并声而不扰,亡失了一切所缘的声尘。这就是所谓‘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注三  亡失了一切所闻的声音,动相即不复存在,唯存静相。久而静相亦并销亡,此时动静俱无,即破‘色阴’。

 

注四  虽然动静俱解,声尘已无,然而能闻之性犹存,依前观照,功力渐深,尘既无所缘,根无所偶,能闻之根性也不复存在,此时即得‘人空’。相当于起信论所说六粗相中最后四相俱解,因为动静二相即是‘业系苦’相,这当中也包括‘计名字’和‘起业’二相。因为此二相即是‘业系苦’的因。根结即是‘执取’相,因为根含有取境之义。前文所说:劳见发尘,劳见即是根结,发尘即动静二相,现在三结既然都解,尘不复发,见也就不复劳了。按此时即破‘受阴’。

 

正文  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译文  既然所闻的动静二相已尽,能闻的根也同时俱尽,此时已‘六用不行,唯余一觉。’此觉即觉知能闻所闻俱尽,既有能觉所觉,即不能住,更进而观此觉何所依?久久观之,所觉三相(动静根三相。)不存,能觉又何在?〈注一〉此时既空所觉之三,复空能觉之一,唯有一空独存〈注二〉。一空独存,即有能空所空,能所分明,即非究竟。必须更究而极之,以求圆满空性,最后悟到能空所空,俱不可得〈注三〉,空性始得圆明〈注三〉。进而空性销灭,唯存灭相,更进观此灭,乃与生相对而存,生既非真,灭亦不实。此时方是最后寂灭〈注四〉。

 

注一  此时所觉三相已不存在,能觉之觉性亦同时俱尽,即在三结得解之后,又解第四重觉结,觉结解后,即破想阴。

 

注二  此时即破想阴。

 

注三  此时即破第五重空结,空性始得圆明。上文破根结得人空为偏空,觉所觉空为昧空,现在即圆且明,不惑于法,得法解脱,故为法空。按起信论三细六粗中,相当于‘智相’‘相续相’。二粗相,及细相中‘现相’‘转相’。因为根相初尽时,觉相还很显著,即是‘相续’和‘智’相。其后观行功力渐深,觉相隐微,即‘现’‘转’二相。空所空灭即当细相中‘业相’因为业力初起,能所未分,即是空结。空结解时,即破行阴。

 

注四  此时当第六解于灭结,此复即无结可解。即是前文说的‘解脱法已,俱空不生。’按起信论所说:最初无明,初起为生相,还灭为灭相,前文说:心性狂乱,现在灭结既解,即无复狂乱。

 

正文  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译文  忽然超越〈注一〉世间和出世间,十方世界,圆满周遍,所有诸法,无非自性光明。得到两种殊胜妙用,一是上合十方诸佛的本妙觉心〈注二〉,与佛如来同一慈力〈注三〉。二是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注四〉,与诸众生,同一悲仰〈注五〉。

 

注一  超越就是得到大解脱,一切不能为碍,寂灭性体,本自圆明,凡夫因为执我,为世间法所碍;二乘因为执法,为出世间法所碍;因此不能超越,也不能圆明。现在解开了六结,超越了三空,一切世间法和出世间法,都不能为碍,寂灭正现前时,即是超越世出世间之时,无需再劳用力。

 

注二  正因为超越出世间,故出世法不能为碍,所以能上合佛心,这就是所谓‘因该果海’。佛心在六结而不系,本来自妙;处迷位而常明,本来自觉;故称本妙觉明。这就是所谓‘果彻因源’。

 

注三  佛与众生同体,因众生而起同体之慈;菩萨与佛同体,故随佛而现同体之用。

 

注四  因超越世间,故世间不能为碍,所以能下合众生之心。

 

注五  众生与诸佛同根,故仰诸佛而起同根之慈。菩萨与众生同根,故为众生而起同根之用。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