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所说的愿力是指因位上统摄修行人身、口、意三业而指向某种方针的类型力气,而般若经中所说的“无愿”、“空”、“不求脱节”等,则是在般若慧观中的无执无住心性,两者的语境是差异的,不行同日而语。在因位所发之愿,到果位就成为无愿,因此成佛之愿是无愿之愿,由于佛正是无求无执而又万德肃静的。 其它,“愿”与“欲”在凡人偶然是分不清的,想要升官蓬勃也被称为一种“愿”,而这种“愿”现实上就是一种欲望,差异于学佛悟道所说的发愿。两者之间有相似之处,愿和欲都有引导人向某种偏向成长的力气,只是其偏向恰好相反,而其关联简朴地说就是:有我有执就是欲,无我无执就是愿,为我之愿则成欲,无我之欲则成愿。 对学佛而言,能不能真实地提倡“为度众生,誓愿成佛”之大愿,是权衡一个学佛者是否登上菩萨道修学的符号。真正发了愿的人,就是因位中的菩萨,就是将来佛。 8、您在禅修实证中,对宇宙人生的贯通谈得多,而现实修证进程谈得少,叨教对一个初学者来说有哪些现实的步协调要领? 答:对我来说,“修”与“悟”是同一的,“理”和“法”是相融的。你真正贯通到了,工夫就轻易上路,而跟着工夫的深入,又会有更多更深的体悟。真正说来,悟道不是一个详细的工夫的题目,而是整个糊口的品格的转变,就是你整个天下观、人生观的升华,要能在一般糊口中浮现你心性的觉悟,也就是要具备我常说的“记得本身,活在当下”的醒觉力气,这不是凭打坐、做工夫就能告竣的。虽然,假如不做工夫,不举办详细的修证,你也无法在一般糊口中修行,但详细的功法和修炼进程是因人而异、因法而异的,很难同一地制订必然功法或尺度。其它,如前所说,写札记是为本身而写,着重在本身的心法上的贯通,而不是形貌修证的进程。虽然,这也是我小我私人的气魄沤背同我只写我本身垂青的对象,而其它有些人也许很乐意形貌本身修证进程中的详细履历。 我认为对初学者没有同一的入门的步协调要领,进入悟道地步的途径是多样化和本性化的,必然要团结详细的人举办详细的指导。但道理则是相通的,具有必然的广泛性,以是可先从进修根基的道理,树立正见开始着手,一开始见解要正,愿力要大,修行就轻易上路,且不易出毛病。 在这里我也提供一点小我私人的设法,我认为有三个简朴而有用、又不易出偏的窍门可以操练: 一、观照呼吸的窍门。要点是心息相依,只是保持对呼吸的观照,但不要去节制呼吸,意识始终要记得感受本身气味的收支、黑白、冷和煦粗细,中间有了贪图分开了呼吸时,要顿时返来,由此身心同一而入于定境。这个功法可以专修,也可以在糊口中随时随地做,作为实习本身故意识糊口的要领。 二、念经窍门。用心称念“阿弥陀佛”,一字接着一字,一句接着一句,清清晰楚,不昏沉;绵绵相续,不狼藉。中间有邪念时要实时觉知,回到念经上来。同心用心专念,等于定;念念无住,等于慧。能念之智,等于般若;所念之佛,等于法身,能念融入所念,能所脱落,当下晴朗,净土现前,就可见性。 三、参个“无”字。提起一个“无”字话头,一有念起即消归于“无”中,直到无人无我,无生无灭,统统思议,统统言说都归于无,连“无”自己也“无”了,就达于那无言的万法如如的存在了。此一“无”字,随时随地提起,作金刚王宝剑,佛来斩佛,魔来斩魔,终至统统贪图不生,而天性自显妙用。 9、关于恋爱的评论,一样平常的修持者不谈或很少谈这类题目,而您在札记中则谈得不少。虽然,“佛法活着间,不离凡间觉”,这也是您切身经验的一种履历,但您谈它的意义应该更出格,是吗? 答:将机能量升华为觉悟的能量,将自我的情爱升华为净清无染的慈悲,这是任何一个学佛修道的人始终要面对的生命课题,假如不能从情欲中得脱节,修行的成绩就无从谈起。一样平常的修持者不谈或少谈恋爱方面的题目,大概有多方面的缘故起因,好比这个话题较量敏感,有的师父自己是单身修道,也未便谈或不肯谈这个题目,尚有的人自身被困个中,更无法深谈这个题目。不管是什么缘故起因,但不谈这个题目并不便是它不存在,究竟上这是实修的人必必要真正面对的检验。 我在札记中真实地记录了我的情绪经验,此书中只保存了一小部门。只有带着觉知的心去彻底地履历恋爱所有的瑰丽与缺憾,真正洞穿它的所有机密,才气从中得以升华和逾越。自我的恋爱注定只是一时的相悦,它是成立在自我的满意的基本上的,我爱你是由于你满意了我的必要,而自我永久无法真正被满意。除非一小我私人能具备内涵的完备,爱酿成他生命的存在方法,他可以或许无前提地去爱,这样的爱,就是无我的大悲心,就是与脱节道响应的神圣的爱。 有一部门人也许不必要恋爱的体验,直接走单独修道的路,但这部门人也必需通过禅定的力气、般若的空慧将自身身心净化,达于自性的圆满。很显然,躲避这个题目,工钱地抑制情欲的必要并不能真正地办理题目。其它一个极度也是伤害的,放纵于情欲之中而不能自拔,缺乏慧观的恋爱体验并不能导致爱的脱节或脱节的爱。 对大部门实际社会中的修行人,怎样透过恋爱的体验而逾越狭窄的私我之爱,通过伶俐的观照而走向身心的净化与无我的慈悲,始终是相关到修道盼望的焦点课题。本书中相干的札记,或者能提供应读者一些参考,一点启示。 10、你在札记中说:“念书其实是念书背后的人,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书……每当我念书,我总能感受到书背后的人,我试图与他对话,谛听他心灵的乐音。”这使我想起钱穆老师在《中国史学名著》里的一段话,他说:“念书又有一个最大重要之点,便要能读到这书背后的人。若我们读《论语》而不知孔子,这不可。我们从读《论语》而能想像到背后孔子这小我私人,待我们相识了一点有关孔子这人的,再转头来读《论语》,你就会对《论语》更多大白。史学也是这样,我讲《史记》、《汉书》,定要讲到司马迁、班固这两小我私人,再来谈《史记》、《汉书》,那么相识得会更深切。不能既不管人,又不念书,只是翻查原料,这绝对不是个步伐。”看得出来钱老师是从史学的角度讲念书的要领,您是从哲思的角度讲念书的感悟,但两者都夸大书背后的人的重要性。叨教您对书背后的人的感受,是常识的蕴蓄的功效,照旧禅修后伶俐升华的功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