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个说法应该来说是比较新鲜的,永明延寿法师说是依《因明疏》而有的,但不晓得他这是依的哪一部《因明疏》,一般来说,现在皆指窥基法师的《因明入正理论疏》,但窥基法师这疏中明明没有这种解释法。可能是其他疏中有这说法,我们现在知道给《因明入正理论》作疏记的有净眼、神泰、文备、靖迈、灵雋、胜庄、璧公、文轨、顺憬(其为新罗人)、玄範、窥基 等 。给《因明正理门论》作疏记的有文备、玄应、定宾、圆测、窥基(只注了过类部分)、神泰等。永明延寿法师这里指的是哪一部不清楚。也有这么一种可能:这种解释法是永明延寿法师自创的。这一段话中提到了依士释、持业释,这皆是六离合释之一。对于持业释,《宗镜录》卷四有言: 持业释者有二:一持业、二同 依 。 所谓持业,持是任持,业是业用。“若法体能持用、用能显体,名为持业”。比如藏识。所谓同依,比如说分段生死即身、变易生死即身就是。 对于依主释,《宗镜录》卷四有言: 依主释者有二:一依主释、二依士释 。 所谓依主,就是“以胜释劣、将劣就胜”,比如眼识。所谓依士,是说劣法是胜法之士用,今将劣法解于胜法,胜法从劣法以彰名。比如择灭无为。 在《大乘法苑义林章》第一卷中,对于六离合释是这样说的: 持业释亦名同依。持谓任持,业者业用、作用之义。体能持用名持业释。名同依者,依谓所依。二义同依一所依体。名同依释。如名大乘 …… 又如唯识 …… 依主释者,亦名依士。依谓能依,主谓法体。依他主法以立自名,名依主释。或主是君主,一切法体名为主者。从喻为名,如臣依王王之臣故名曰王臣。士谓士夫 …… 如名眼识。依眼之识。类此应知 。 应该来说,窥基法师的说法已经是很清楚了。永明延寿法师的说法反而容易引起人们的误会。现量的梵文是 pratyak?a-pramā?a ,这个词的前边儿 pratyak?a ,可以是形容词,也可以是中性的名词,若是形容词的话,就是持业释。若是中性的名词的话,则就是依主释。但当结合成现量 pratyak?a-pramā?a 时,则只能是中性的名词,所以很难把它理解成持业释。六离合释其实是处理复合词的六种方法,其中的依主释,是指复合词前者以后者为主,但对后者产生一种规范作用,也就是说,在整个复合词中,前一部分有格的变化,可以是属格,也可以是目的格,但不须有格语尾。而持业释是复合词的前一部分对后一部分有规范作用,但不须有格的变化,也就是说,前后两部分是同格。所以说,永明延寿法师对于现量的这个说法可能只是他自己的发挥而已。当然,这里用“可能”是因为我并没有找到哪部《因明疏》中有这说法,我觉得永明延寿法师把现量解释作现之量、现即量缺乏证据。到啥时候找到这说法确实是有来历的了,我承认错误。 关于现量,永明延寿法师还有一个问答。是古师问的: 若准前说,假智所诠但得共相之义,不得共相法体,如口说色时口应被碍,以彼色体以质碍为自相故,既不被色碍,故知不得彼体但得彼义者。且如第八识及与眼识并明了意识,现量智起,缘火之时,既言现量得法自相宁不烧心?若不被烧,应不得于火之自相,何名现量境耶?若许被烧,即世间现见火时,眼不被损,便有世间现量相违过 。 对于这个问难,《宗镜录》中是这样回答的: 虽不被烧亦得自相,名为现量。所以者何,以心细色 麤 故。心细无状,色 麤 有形,故缘彼火时,虽得自相然不被烧,亦名现量。又彼 麤 色,实亦不能坏于细色,何况心法。如火灾起时,欲界火灾但烧欲界,然不能烧色界定地,殊妙细色故。彼色界自起火灾。烧于自地 。 其实古师的这个问难,应该是这样回答,自相有两种,一种是离言自相,一种是言说自相,象擦火柴出火苗的“火”,它就是离言自相,它会烧手,它不是名言概念所行境界。而口说的“火”,这个音节,它是言说自相所以它不会烧口。永明延寿法师的这个解释古师还不大明白,就又问道: 既言:心细色 麤, 心缘火时,心不被烧者,如阿罗汉化火焚身。心智随灭。此如何通 。 于是,永明延寿法师又回答说: 化火焚身,但烧扶根之尘,非烧五种清净色根及彼心智。其五种清净色根及彼心智,以无所依扶尘,缘阙不生,得非择灭。虽是定火,亦不能烧, 麤 细异故。定火对世火,虽是细妙,对心犹 麤 ,以是色法有形质故 。 五种清净色根(即净色根)实际上就是《楞严经》卷二中的“色杂妄想想相为 身 ”,它与扶尘根有本质的区别。不是什么“粗细异故”。《宗镜录》卷五十三有言: 现量具三义:一、现在,非过、未;二、显现,非种子;三、现有,简无体法 。 这个说法一直影响到现在,比如在演培法师的《八识规矩颂讲记》中就是这样说 的 。 关于现量,其实典籍中间有不少说法,比如《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卷第十六中,等等,但是相互重复、杂乱,因此到了陈那论师的时候,他就给做了总括整理,所以后来几乎都以陈那、法称的说法为准而不再论及其他的说法了。所以关于现量,只要“离(无)分别”就可以了,这个无分别其实已经可以括尽上边儿永明延寿法师的解说。 现量有真有似。对于真现量,《宗镜录》说: 真现量者,体即五识身、五俱意、诸自证分、诸定心,兼第八识 。 这分法与陈那系新因明几乎相符,《正理滴点论》以及窥基法师《因明入正理论疏》都是把现量分为五根现量、意识现量、自证现量、瑜伽现量。只是《宗镜录》中多了一句“兼第八识”。《宗镜录》中还解释了为什么这些是真现量: 此等诸心、心所,有六义名现:一现有,简龟毛等。二现在,简过、未。三显现,简种子,无作用故。四现离照现名为现,谓能缘之心,行相远离诸分别故。谓离随念、计度、名言、种类、诸门等分别心故。因明论云,此中现量,谓无分别。释云,即显能缘行相,不筹不度,任运因循,照符前境,故也。五现谓明现。谓诸定心澄湛,随缘何境皆明证故。即明证众境名为现量。六现谓亲现,即亲冥自体。若一切散心。若亲于境明异自体。皆名现量 。 对于似现量,《宗镜录》中说有五种: 一散心缘过去。二独意缘现在。三散意缘未来。四缘三世疑智。五缘现在诸惑乱解 。 这与窥基法师《因明入正理论疏》是完全一致的。另外《宗镜录》中还说了两个情况: 一无分别心。谓愚痴人类,及任运见于空华等,虽无分别,然不分明冥证境,故名似现量。二有分别心,现带名言,不得法之自相,妄谓分明,得境自体,名似现量 。 这是对似现量的一个补充。 关于比量,《心赋注》中仅一句“比度而知”就完了。《宗镜录》中则说: 比量者,比谓比类,量即量度。以比类量度而知有故。名为比量 。 这与《因明入正理论》的说法比较起来,还有不小的尾巴。《因明入正理论》中是这么说的: 比量者,谓籍众相而观于义,相有三种,如前已说。由彼为因,于所比义有正智生,了知有火或无常等,是名比量 。 实在来说,古印度人下定义总下得不纯,中间出现例子之类,但里边儿有“籍众相”、有“有正智生”,这就比永明延寿法师的说法完善。《宗镜录》中对比量有更进一步的说明: 此复五种:一相,二体,三业,四法,五因果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