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梵网戒本》和《璎珞戒本》属于是顿立戒。什么叫顿立戒呢?就是你不一定非得要经过先受皈依、五戒、优婆塞戒然后再受这种戒。那不一定。你可以直接受《梵网戒本》和《璎珞戒本》。受这种菩萨戒,它可以顿时即入,一下子就可以受这种菩萨戒。你可以单点而受的菩萨戒,那就属于顿立戒。其它的《瑜伽戒本》和《地持戒本》和《善戒经戒本》,它属于渐次戒本。就是你要受这种菩萨戒之前,先要求受三皈依、五戒、七种别解脱戒,然后再来受这种菩萨戒。那就是渐次而来。《优婆塞戒本》,那是偏重为那些在家菩萨所制定的。它也不同《梵网经》的这种种类,也不同于《瑜伽戒本》的种类。这是菩萨戒的六种戒本。大家知道,你要想学习的话,你去找来比对比对那也可以。这是相关大乘菩萨戒,相关知识的一种介绍。 二、受菩萨戒所应具足的条件 (一)归依心 第二个大的方面,我们来说受菩萨戒所应具足的条件。由于这种菩萨戒和一切佛法,它主要的是我们要发心,我们要领受,要和我们自己实实在在的发生关系。那自己要领纳,你不领纳的话,你不领纳,你不接受,最好的法门对你有什么关系呢?没有关系。我们心里愿不愿意接纳,愿不愿意把这种佛法和我们身心世界完全磨合在一块儿,愿不愿意把这种戒法为自己的老师,为自己的指路明灯,为自己这一辈子的皈依和修行所依。那是我们自觉自愿选择的。 就像你今天出家,皈依那是你自己选择的。你为什么选择它呢?一定要看清楚自己为什么要选择它。今天我们许多出家法师说:“哎,你为什么选择出家呢?”“哎,这个问题老生常谈拉,经常问。”问过来问过去,没有味道了。其实经常问才有味道。我们经常说出家如初成佛有余,你刚刚出家的那个时间,那个心态,脉络应该是非常清晰,它都有一个缘起。你到底为什么走上这一条路?世间上的五欲享受,对于人也挺吸引人的。为什么你没有选择那一条路呢?而你选择了当居士,或者说当皈依弟子,或者说出家。为什么?你把你当初那种心多多反省不要忘记。对于我们,往往有一种指导作用。 我们今天经常所说的,我们进入佛门当初都是非常单纯的非常直接的,自己内心里面有一种非常清晰的脉络。但是你进入佛门,一年佛在眼前,二年佛在天边,三年佛就跑到爪哇国去了。为啥呢?我就觉得你自己今天已经进来了,但是还没有解决自己的问题,你那种问题就为自己所转移了。我记得我是为什么出家的,我就经常把自己那时候的心情拿来反复回味,反复体验。那时候,我觉得人生为什么呀?从何而生,从何而去?那种宗教意识问答开始萌动的时候,我特别在意。为什么而生呢?不自愿的,父母把我生出来的。那时候我归结为父母而生出来的,跟我自己没多大关系。我会抱怨父母,我看到这种事实之后我抱怨父母。为什么抱怨他呢?我的生命不是为我自己意愿的,是你们把我生下来的。但是我今天却感受到这么强烈的人世之间的生老病死,诸多苦趣。整天吃饭,我觉得吃饭也是一种逼迫。不饿不行吗?天天都要饿,天天都要吃饭,那个牙齿磨损得非常艰难,磨过去磨过来,好不容易把那一顿饭吃下去。我说这要吃下去干啥嘛?有什么意思呢?好像没什么意思。吃过饭又干啥?觉得没多大意思。 然后这一辈子又为什么呢?读书呀!为啥要读书呢?父母说你读了书才能找钱了,才能找到工作了,才能光宗耀祖,才给父母增光呀。我说怎么给父母增光啊?你只要考上大学你就给家庭增光,就给父母增光。哦,我说增光就这么简单呀,但是为什么要增这个光呢?为什么?增了光之后又怎么样?找一个好工作呀,一个好工作好找对象呀。有了好的对象又干啥呢?能传宗接代呀,传宗接代又干啥呢?为什么要传宗接代嘛。哎呀,你这个问题咋这样多呢,他会不让你问下去。但是你觉得他们那些已经考了大学的,已经光宗耀祖的,现在已经拿很多工资的,我看那些校长呀,我的老师也就过得很好,应该很满足了。但是我看他们的家庭,他们的父母,乃至于他们本人,并不是过得非常惬意的,常常也是烦恼不堪。我说我以后就是做到尖了,顶多就是像我的校长一样,有多少人能做校长呀。像他那样有地位,能拿高工资,家庭儿女也蛮好,我说我顶都做好了就像他那样。但是为什么嘛,有啥意思嘛。你觉得没有意思。于是内心里面就想死掉,死掉算了,一了百了。既然人死如灯熄,受那几十年的老罪,我还不如现在就了结,那多好。你觉得这种生存没有意思。 但是刚好在这个当中,接触到佛教。它给你讲苦集灭道。在这之前,你认为自己所感受到的苦,“我就是天下第一苦人,多没意思,生活完全没有意思,我就是天下最苦的人。”整天就在那无事作闲愁,唉声叹气。找一些忧郁的文章来读,故意地把自己整得多愁善感。哎呀,你看我多有情调呀,陷入自己制造的一种忧郁氛围当中。但是一看佛经,它给你说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炽盛,这些苦你体验都没有体验到。然后再感觉到释迦牟尼佛说的生命是那么丰富,他居然把这个苦揭示得淋漓尽致。你所感受到只是一种苦苦,而释迦牟尼佛在欢乐当中还能感受到一种苦,他说那种欢乐过去那是一种坏苦,终究是要坏的嘛。 你就是做国王,一口气不来的时候,非常留恋呀。秦始皇就是死也要整那么多兵马佣来陪葬,我在阴间里我也要当老大。这是不得已的一种留恋,对权位的一种留恋。但是无可奈何,生命属于自己有多少时光呢?没有多少时光。释迦牟尼佛在最欢乐的时光他能够感受到一种痛苦,他说欢乐也是一种痛苦。乃至我们不苦不乐了,他也能感受到这是一种无常变迁之苦。这一些苦你体验到了吗?没有。 当时我一听到释迦牟尼佛宣讲的这一些苦,哎呀,他才是生命最富足的,他能够把生命的本质,一切一切的本质追溯到它的无常,能够追溯到它的变迁,我开始对释迦牟尼佛发生兴趣。我说我那一点苦与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苦,那简直是九牛一毛,大海当中的一滴水,根本不起眼。你所觉察到的那一种苦,是什么苦?也许不算什么苦。你看释迦牟尼佛给你揭示的那种苦那么丰富,那么本质,而释迦牟尼佛居然还是一个王子。你说我就是一个平头老百姓嘛,要钱没有钱,有啥没有啥,我才感觉到苦。释迦牟尼佛是个王子,富有四海,居然还能感受到苦。哦,给人一种非常地震撼。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