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求大觉,下化有情,修六度万行,自利利他,称为菩萨。然而,自初发心行菩萨道,而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至补佛位之等觉菩萨,其间果位,共有五十一阶之多。这五十一阶,各有名称,此处为篇幅所限,不能一一尽述,略言之,五十一位,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最后是为等觉菩萨。 十信者,乃发信心位中修此十种心也!其中由信心至回向心共有十位。十住者,乃安住某处之义,谓以六度万行为所住之处也。其中由发心住,至灌顶住,共有十位。 十行者,谓依六度而作利他之行也!其中由欢喜行至真实行共有十位。十回向者,回转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趣向于所谓之谓也。其中由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法界无量回向共十果位。十地者,地为万物所依,又能生长万物,义谓有为无为与一切功德与所修行,依此令得生长也!其中由欢喜地至法云地共十果位。最后果位是等觉菩萨。 妙觉者,其义为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而不可思议者。换言之,亦即佛果之无上正觉。等觉菩萨,即补处之佛。佛即是妙觉极果也。
学佛修行的人,守五戒,行十善,只不过是世间法,获人天小果,不出三界,仍在六道轮回之内。修四谛,十二因缘,断见思惑,破我执,断烦恼障,可证阿罗汉和辟支佛果,但二乘小果,只知自觉自利,不知救人救世,且也非最高极果。若由此更进一步,内怀修道成佛之愿,外行布施利他之行,修六度,行四摄,最后破我法二执,断见思尘沙二惑,及烦恼所知二障,即达到自觉觉他的菩萨地位,当菩萨位满,再破尽根本无明,此时大觉已圆,即证佛位。 释迦世尊一生说法,对于根基浅钝者及二乘行人,多说苦、空、无常、无我。 但佛法是使人转迷成悟、离苦得乐的法门,既然使人离苦得乐,可知学佛的终点,一定有个不苦、不空、有常、有我的境界存在,这个境界,就是大般涅槃所具的常乐我净四德。 大般涅槃,为梵语摩诃般涅槃那,译为入大灭息,或大灭度大圆寂等。大乘义章云:“涅槃,此翻为灭,灭烦恼故,灭生死故,故名为灭,离众相故大寂静故,亦名为灭。那者名息,究竟解脱永苏息故,息何等事,息烦恼故,息生死故,又息一切诸行事故。” 证果圣者,入于涅槃,即具常、乐、我、净四德。常者涅槃之体,恒不变而无生灭,名之为常,又随缘化用常不绝,名之为常。乐者,涅槃之用,缘灭永安,名之为乐又运用自在,所为适心。名之为乐。我者,若法是实是真是主,性不变易是名为我。净者,涅槃之性,解脱一切尘染,名之为净,又随化处缘而不污,名之为净。这就是佛门修行者,自苦、空、无常、无我的凡夫境界,所证得的不苦、不空、有常、有我的圣者境界——佛的境界。 佛者,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圣者。佛有十号,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合为十号。 这样看来,由凡夫以至证佛果。阶位如是之多,佛果似乎是高高在上,渺不可期,但反过来说,心佛不二,佛与众生,原为一体,因为迷悟染净之分,才有众生与佛之别? 古德云,佛是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悟的诸佛,而迷与悟,惑与觉,只在吾人方寸之间,语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何去何从,只在吾人自己的决择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