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法达,洪州人,七岁出家,常诵《法华经》,来礼祖师,头不至地。师诃曰:礼不投地,何如不礼,汝心中必有一物,蕴习何事耶?曰:念《法华经》已及三千部。师曰:汝若念至万部,得其经意,不以为胜,则与吾偕行;汝今负此事业,都不知过。听吾偈曰:
礼本折幔幢 头奚不至地 有我罪即生 亡功福无比
师又曰:汝名什么?曰:法达。师曰:汝名法达,何曾达法?复说偈曰:
汝今名法达 勤诵未休歇 空诵但循声 明心号菩萨 汝今有缘故 吾今为汝说 但信佛无言 莲华从口发
达闻偈,悔谢曰:而今而后,当谦恭一切。弟子诵《法华经》,未解经义,心常有疑,和尚智慧广大,愿略说经中义理。 师曰:法达!法即甚达,汝心不达;经本无疑,汝心自疑。汝念此经,以何为宗?达曰:学人根性暗钝,从来但依文诵念,岂知宗趣?师曰:吾不识文字,汝试取经诵之一遍,吾当为汝解说。法达即高声念经,至方便品。 师曰:止!此经元来以因缘出世为宗,纵说多种譬喻,亦无越于此。何者因缘?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一大事者,佛之知见也。世人外迷着相,内迷着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 佛犹觉也,分为四门:开觉知见,示觉知见,悟觉知见,入觉知见。若闻开示便能悟入,即觉知见,本来真性而得出现。汝慎勿错解经意,见他道开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见,我辈无分;若作此解,乃是谤经毁佛也。彼既是佛,已具知见,何用更开?汝今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更无别佛。盖为一切众生自蔽光明,贪爱尘境,外缘内扰,甘受驱驰,便劳他世尊从三昧起,种种苦口,劝令寝息,莫向外求,与佛无二,故云开佛知见。 吾亦劝一切人,于自心中常开佛之知见。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恶,贪瞋嫉妒,谄佞我慢,侵人害物,自开众生知见;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观照自心,止恶行善,是自开佛之知见。汝须念念开佛知见,勿开众生知见。开佛知见,即是出世;开众生知见,即是世间。汝若但劳劳执念以为功课者,何异牦牛爱尾? 达曰:若然者,但得解义,不劳诵经耶?师曰:经有何过?岂障汝念?只为迷悟在人,损益由己。口诵心行,即是转经;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听吾偈曰:
心迷法华转 心悟转法华 诵经久不明 与义作雠家 无念念即正 有念念成邪 有无俱不计 长御白牛车
达闻偈,不觉悲泣,言下大悟,而告师曰:法达从昔已来,实未曾转法华,乃被法华转。
【僧法达,洪州人,七岁出家,常诵《法华经》,来礼祖师,头不至地。】来请法不向祖师礼拜,便是傲慢。我们去请法要跟人家顶礼。【师诃曰:礼不投地,何如不礼,】你既然诚意不够,干脆不用了。骂人也要有勇气。【汝心中必有一物,蕴习何事耶?】也就是说你会这么傲慢,你心中必然有什么值得你傲慢。〔蕴习何事耶〕,就是你到底做过什么事?所以你才会表现出这么傲慢的样子。【曰:念《法华经》已及三千部。】你们自己看看,一部《法华经》六万多个字,念〔三千部〕要多少年?一天念一部,夜以继日,你可以吗?念得很熟的最快要五个小时。每天诵一部,这样的人算很厉害,够精进。〔三千部〕差不多要八九年,这需要功夫。如果你的功课定太多,一般人都会中断,不会持续。能念三千部还是有功夫,要傲慢也要有道理。【师曰:汝若念至万部,得其经意,不以为胜,则与吾偕行;】六祖大师看他的表现,就知道他不懂《法华经》,就叫他再回去念一万部。你念一〔万部〕,还要明白《法华经》的〔经意〕,而且〔不以为胜〕,没有自以为了不起,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跟我肩并肩。意思就是说:「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跟我谈一谈。」【汝今负此事业,都不知过。】责备他,〔负此事业〕的〔负〕就是自负,〔事业〕就是诵《法华经》三千部。意思是:「你诵《法华经》三千部就这么自负,都不知道自己的过失。」什么过失?贡高我慢。【听吾偈曰:礼】顶礼。无论我们向佛菩萨顶礼,还是向法师顶礼,目的是要降服你的傲慢,但你却不顶礼,就代表你傲慢。【本折幔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我们今天为什么那么多罪过?都是从「我」而来,都有个「我」,无论你现在行善也好,只要是有「我」,那个善不纯,不是真善,是沽名钓誉。你看看这句话,谁没有罪过?每个凡夫都是有「我」,难怪我们障碍这么多,因为我们造这么多罪都不知道。【亡功福无比。】诵《法华经》三千部的功夫,如果你不执着这个功夫,你报就无所限量。成佛的《法华》呢!诵《法华经》是很不可思议的呢!你能够诵三千部,又能够不执着这样的福报,在《金刚经》所讲的就是「「无住相布施」,「其福胜彼」。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