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无量寿佛经疏(善导大师) 观经正宗分散善义卷第四云端佛学
时间:2016-08-24 08:24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网络 点击:
次
般若文海,佛经、古大德著作、释教文集、英华集、法师开示、念经感到、因果报应等,一部得当当代人阅读的释教文集。
《观经》正宗分手善义卷第四
唐沙门善导集记
以后已下,次解三辈散善一门之义。就此义中,即有其二。一明三福觉得正因。二明九品觉得正行。
今言三福者。第一福,等于世俗善根。曾来未闻佛法,但自行孝养仁义礼智信,故名世俗善也。第二福者,此名戒善。就此戒中即有人、天、声闻、菩萨等戒,个中或有具受、不具受,或有具持、不具持,但能回向尽得往生。第三福者,名为积德。此是发大乘心凡夫自能行行兼劝有缘,舍恶持心回生净土。
又就此三福之中,或有一人单行世福回亦得生,或有一人单行戒福回亦得生,或有一人单行行福回亦得生;或有一人行上二福回亦得生,或有一人行下二福回亦得生;或有一人具行三福回亦得生。或有人等三福俱不可者,即名十恶邪见阐提人也。言九品者,至文当辨。应知。今略料简三福不同义意竟。
十四、就上辈观积德文前总料简。即为十一门。一者总明告命。二者辨定其位。三者总举有缘之类。四者辨定三心觉得正因。五者正明简机堪与不堪。六者正明受法差异。七者正明求学时节延促有异。八者明回所修行愿生弥陀佛国。九者明临命终时圣来欢迎差异,去时迟疾。十者明到彼华开迟疾差异。十一者明华开已后得益有异。
今此十一门义者,约对九品之文。就逐一品中皆有此十一,即为一百番义也。又此十一门义,就上辈文前总料简亦得,或就中下辈文前各料简亦得。又此义若以文来勘者,即有具不具。虽有隐显,若据其原理悉皆合有。为此人缘,故须广开显出,欲令依行者易解易识也。上来虽有十一门差异,广料简上辈三品义意竟。
次下先就上品上生位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十二。
一、从佛告阿难已下,则双标二意。一明告命。二明辨定其位。此即修学大乘上善凡夫人也。
三、从如有众生下,至即便往生已来,正明总举有生之类。即有其四。一明能信之人。二明求愿往生。三明发心几多。四明得生之益。
四、从多么为三下,至必生彼国已来,正明辨定三心觉得正因。即有其二。一明世尊随机显益意密难知,非佛自问自征无由得解。二明如来还自答前三心之数。
经云:“一者至恳切”,至者真,诚者实。欲明统统众生身口意业所修解行,必需真实心中作,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卖弄,贪瞋邪伪奸滑百端,恶性难侵事同蛇蝎,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亦名卖弄之行,不名真实业也。若作云云定心起行者,纵使苦励身心,日夜十二时急走急作,如炙头燃者,众名杂毒之善。欲回此杂毒之行求生彼佛净土者,此必不行也。何故故?正由彼阿弥陀佛因中行菩萨行时,以致一念一刹那三业所修皆是真实心中作,凡所施为趣求亦皆真实。
又真实有二种:一者自利真实。二者利他真实。言自利真拭魅者,复有二种。一者真实心中制舍自他诸恶及秽国等,行住坐卧想统统统菩萨制舍诸恶,我亦如是也。二者真实心中勤修自他凡圣等善。真实心中口业,惊叹彼阿弥陀佛及依正二报。又真实心中口业,毁厌三界六道等自他依正二报苦恶之事,亦惊叹统统众生三业所为善,若非善颐魅者敬而远之,亦不随喜也。又真实心中身业,合掌礼敬四事等扶养彼阿弥陀佛及依正二报。又真实心中身业,骄易厌舍今存亡三界等自他依正二报。又真实心中意业,头脑调查忆念彼阿弥陀佛及依正二报,如现今朝。又真实心中意业,轻贱厌舍今存亡三界等自他依正二报,不善三业必需真实心中舍。又若起善三颐魅者,必需真实心中作,不简表里明闇,皆须真实,故名至恳切。
二者深心,言深心者,等于笃信之心也。亦有二种。一者抉择笃信,自身现是罪恶存亡凡夫,旷劫已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二者抉择笃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又抉择笃信,云端佛学,释迦佛说此《观经》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证赞彼佛依正二报,使人欣慕。又抉择笃信,《弥陀经》中十方恒沙诸佛证劝,统统凡夫抉择得生。
又笃信者,仰愿统统行者等,同心用心唯信佛语,掉臂身命,抉择依行。佛遣舍者即舍,佛遣行者即行,佛遣行止即去,是名随顺释教、随顺佛意,是名随顺佛愿,是名真空学生。
又统统行者但能依此经,笃信行者,必不误众生也。何故故?佛是满意大悲人故,实语故。除佛已还,智行未满,在其学地,由有正习二障未除,果愿未圆。此等凡圣,纵使丈量诸释教意,未能决了,虽有平章,要须请佛证为定也。若称佛意,即印可言如是如是,若不行佛意者,即言汝等所说是义不如是。不印者,即同无记无利无益之语。佛印可者,即随顺佛之正教。若佛全部言说等于正教、公理、正行、正解、正业、正智,若多若少,众不问菩萨人天等定其长短也。若佛所说等于了教,菩萨等说尽名不了教也。应知。是故今时仰劝统统有缘往生人等,唯可笃信佛语专注履行,不行名誉菩萨等不响应教觉得疑碍,抱惑自迷废失往生之大益也。
又深心笃信者,抉择成立自心,顺教修行,永除疑错,不为统统别解别行、异学异见异执之所退失倾动也。
问曰:“凡夫智浅惑障处深,若逢解行差异人多引经论来相妨难,证云统统罪障凡夫不得往生者。云何对治彼难,成绩信念,抉择直进,不生怯退也?”
答曰:“如有人多引经论证云不生者,行者即报云:‘仁者虽将经论来证道不生,如我意者抉择不受汝破。何故故?然我亦不是不信彼诸经论,尽皆仰信。然佛说彼经时,处别、时别、对机别、好处别。又说彼经时,即非说《观经》、《弥陀经》等时。然佛说教备机,时亦差异,彼即通说人天菩萨之解行。今说《观经》定散二善,唯为韦说起佛灭后五浊五苦等统统凡夫,证言得生。为此人缘,我今同心用心依此释教抉择履行,纵使汝等百万万亿导不生者,唯增添成绩我往生信念也。’又行者更向说言:‘仁者善听,我今为汝更说抉择信相。纵使地前菩萨、罗汉、辟支等,若一若多以致遍满十方,皆引经论证言不生者,我亦未起一念困惑,唯增添成绩我清净信念。何故故?由佛语抉择成绩了义,不为统统所粉碎故。又行者善听,纵使初地已上十地已来,若一若多以致遍满十方,异口同音皆云:“释迦佛指赞弥陀,毁呰三界六道,劝励众生用心念经及修余善,毕此一死后一定生彼国者,此必虚妄,不行依信也。”我虽闻此等所说,亦不生一念困惑,唯增添成绩我抉择上上信念。何故故?乃由佛语真实决了义故。佛是实知、实解、实见、实证,非是迷惑心中语故。又不为统统菩萨异见异解之所粉碎,若实是菩萨者,众不违释教也。又置此事,行者当知,纵使化佛、报佛,若一若多以致遍满十方,各各辉光吐舌遍覆十方,逐一说言:“释迦所说相赞劝发统统凡夫,用心念经及修余善,回愿得生彼净土者,此是虚妄,定无此事也。”我虽闻此等诸佛所说,事实不起一念疑退之心,畏不得生彼佛国也。何故故?一佛统统佛,全部知看法行证悟果位大悲等同,无少不同,是故一佛所制即统统佛同制。如似前佛制断杀生十恶等罪,事实不犯不可者即名十善十行、随顺六度之义。如有后佛出世,岂可改前十善令行十恶也。以此原理推验,明知诸佛言行不相违失。纵令释迦指劝统统凡夫,尽此一身专念专修,舍命已彼定生彼国者,即十方诸佛悉皆同拥护劝同证。何故故?同体大悲故。一佛所化等于统统佛化,统统佛化等于一佛所化。即《弥陀经》中说,释迦惊叹极栏髦种肃静。又劝统统凡夫,一日七日同心用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次下文云,十方各有恒河沙等诸佛,同赞释迦能于五浊恶时恶天下、恶众生恶见恶烦恼恶邪无信盛时,指赞弥陀名号,劝励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即其证也。又十方佛等,恐畏众生不信释迦一佛所说,即配合心同时各出舌相遍覆三千天下语厚道言,汝等众生皆应信是释迦所说所赞所证,统统凡夫不问罪福几多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同心用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是故一佛所说,即统统佛同证,诚其事也。’此名就人立信也。”
次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同心用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同心用心专注头脑调查忆念彼国二报肃静。若礼,即同心用心专礼彼佛。若口称,即同心用心专称彼佛。若惊叹、扶养,即同心用心专惊叹扶养。是名为正。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一者同心用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除此正助二行已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密忆念不绝,名为无间也。若行后杂行,即心常中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也。故名深心。
三者回向发愿心。言回向发愿心者,已往及以此生身口意业所修世出世善根,及随喜他统统凡圣身口意业所修世出世善根,以此自他所修善根,悉皆真实笃信念中回向愿生彼国,故名回向发愿心也。又回向发愿愿生者,必需抉择真实心中回向愿作得生想,此心笃信由若金刚,不为统统异见异学、别解别行人等之所动乱粉碎,唯是抉择同心用心投正直进,不得闻彼人语即有进退心生胆小,回首落道,即失往生之大益也。
问曰:“如有解行差异邪杂人等来相惑乱,或说各种疑难,道不得往生。或云:‘汝等众生旷劫已来,及以此生身口意业,于统统凡圣身上,具造十恶、五逆、四重、谤法、阐提、破戒、破见等罪,未能除尽。然此等之罪系属三界恶道,云何生平修福念经,即入彼无漏无生之国,永得证悟不退位也?’”
答曰:“诸释教行数越尘沙,禀识时机,随情非一。譬如凡间人眼可见可信者,如明能破闇,空能含有,地能载养,水能生润,火能成坏,云云等事悉名待对之法,即目可见,千差万别,况且佛法不思议之力岂无各种益也。随出一门者,即出一烦恼门也;随入一门者,即入一脱节伶俐门也。为此随缘起行,各求脱节。汝何故乃将非有缘之要行,障惑于我?然我之所爱,等于我有缘之行,即非汝所求。汝之所爱,等于汝有缘之行,亦非我所求。是故各随所乐而修其行者,必疾得脱节也。行者当知,若欲学解,从凡至圣以致佛果,统统无碍皆得学也。若欲学行者,必藉有缘之法,罕勤奋勋,多得益也。”
又白统统往生人等,今更为行者说一比方保卫信念,以防外邪异见之难。何者是也?譬若有人欲向西行百千之里,突然中路见有二河:一是火河在南,二是水河在北。二河各阔百步,各深无底,南北无边。正水火中间有一白道,可阔四五寸许,此道从东岸至西岸,亦长百步,其水海浪交过湿道,其火焰亦来烧道,水火相交常无苏息。此人既至空旷迥处,更无人物,多有群贼恶兽,见此人单独,竞来欲杀。此人怖死,直走向西,突然见此大河,即自念言:“此河南北不见边畔,中间见一白道,极是窄小,二岸相去虽近,何由可行?今天定死不疑。”正欲到回,群贼恶兽徐徐来逼,正欲南北避走,恶兽毒虫竞来向我,正欲向西寻道而去,复恐堕此水火二河,其时惶怖不复可言。即自忖量:“我今回亦死,住亦死,去亦死。一种不勉死者,我宁寻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应可度。”作此念时,东岸忽闻人劝声:“仁者,但抉择寻此道行,必无死难,若住即死。”又西岸上有人唤言:“汝同心用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此人既闻此遣彼唤,即自合法身心,抉择寻道直进,不生疑怯退心。或行一分二分,东岸群贼等唤言:“仁者返来,此道邪恶不得过,必死不疑,我等众无恶心相向。”此人虽闻唤声,亦不回首,同心用心直进念道而行,须臾即到西岸,永离诸难。善友相见,庆乐无已。此是喻也。
次合喻者。言东岸者,即喻此娑婆之火宅也。言西岸者,即喻极乐宝国也。言群贼恶兽诈亲者,即喻众生六根六识六尘、五阴四大也。言无人空迥泽者,即喻常随恶友不置魅真善常识也。言水火二河者,即喻众生贪爱如水,瞋憎如火也。言中间白道四五寸者,即喻众生贪瞋烦恼中能生清净愿往生心也。乃由贪瞋强故,即喻如水火。善心微故,喻如白道。又水波常湿道者,即喻爱心常起,能染污善心也。又火焰常烧道者,即喻瞋嫌之心,能烧好事之法财也。言人行道上直向西者,即喻回诸行业直向西方也。言东岸闻人声劝遣寻道直西进者,即喻释迦已灭后人不见,由有教法可寻,即喻之如声也。言或行一分二分群贼等唤回者,即喻别解别行恶见人等,妄说看法迭相惑乱,及自造罪退失也。言西岸上有人唤者,即喻弥陀乐意也。言须臾到西岸善友相见喜者,即喻众生久沉存亡,旷劫沦回迷倒自缠,无由脱节。仰蒙释迦发遣指向西方,又藉弥陀悲心招唤。今信顺二尊之意,掉臂水火二河,念念无遗,乘彼愿力之道,舍命已后得生彼国,与佛相见,庆喜何极也。
又统统行者,行住坐卧,三业所修,无问昼夜时节,常作此解,常作此想,故名回向发愿心。又言回向者,生彼国已还起大悲,回入存亡修养众生,亦名回向也。三心既具,无行不成。愿行既成若不生者,无有是处也。又此三心亦通摄定善之义,应知。
五、从复有三种众生已下,正明简机,堪能奉法,依教修行。
六、从多么为三下,至六念已来,正明受法差异。即有其三。一明慈心不杀。然杀业有多种,或有口杀,或怀孕杀,或有意杀。言口杀者,处分容许名为口杀。言身杀者,启航手等指授名为身杀。言心杀者,忖量利便计校等名为心杀。若论杀业,不简四生,皆能招罪障生净土。但于统统生命起于慈心者,等于施统统众生寿命安乐,亦是最上胜妙戒也。此即合上初福第三句云慈心不杀也。即有止行二善。自不杀故名止善,教他不杀故名积德。自他初断名止善,事实永除名积德。虽有止持二善,总结成慈下行也。言具诸戒行者,若约人天二乘之器即名小戒,若约大心大行之人即名菩萨戒。此戒若以位约者,当此上辈三位者即名菩萨戒,正由人位定故天然转成,即合上第二福戒分善根也。
二、明读诵大乘者。此明众生性习差异,法律各异。前第一人但用修慈持戒为能,次第二人唯将读诵大乘为是。然戒即能持五乘三佛之机,法即薰成三贤十地万行之伶俐。若以德用来比校者,各有一能。即合上第三福第三句云读诵大乘也。
三、明修行六念者。所谓念经、法、僧,念戒、舍、天等。此亦通合上第三福大乘之意义也。言念经者,即专念阿弥陀佛口业好事、身业好事、意业好事。统统诸佛亦如是。又同心用心专念诸佛所证之法,并诸家族菩萨僧。又念诸佛之戒,及念已往诸佛、此刻菩萨等,难作能作、难舍能舍、内舍外舍、表里舍。此等菩萨,但欲念法不吝身财。行者等既念知此事,即须常作仰学前贤后圣舍身命意也。又念天者,等于最后身十地之菩萨,此等难行之行已过,三只之劫已超,万德之行已成,灌顶之位已证。行者等既念知已,即自忖量:“我身无际已来,共他同时发愿,断恶行菩萨道,他尽不吝身命,行道进位,因圆果熟证圣者,逾于大地微尘。然我等凡夫,以致今天虚然流离,烦恼恶障转转增多,福慧微微,若对重昏之临明镜也。”忽思忖此事,不胜心赞叹伤者哉。
七、从回向发愿已下,正明各各回前所修之业,向所求处。
八、从具此好事已下,正明修行时节延促。上尽一形,下至一日、一时、一念等,或从一念十念至一时一日一形。大意者,一发心已后誓毕今生,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又言具此好事者,或一人具上二,或一人具下二,或一人三种尽具。或有人三种无分者,名作着人皮牲畜,非绅士也。又不问具三不具三,回尽得往生。应知。
九、从生彼国时下,至往生彼国已来,正明临命终时圣来欢迎差异去时迟疾。即有其十一。一明标定所归之国。二明重显其行指出抉择精勤者,亦是校量好事强弱。三明弥陀化主身自来赴。四明观音已下,更显无数公共等皆从弥陀来迎行者。五明宝宫随众。六明重观音势至共执金台至行者前。七明弥陀放光照行者之身。八明佛既舒光照及,即与化佛等同时接办。九明既接升台,观音等同声赞劝行者之心。十明自见乘台从佛。十一正明去时迟疾。
十、从生彼国已下,正明金台到彼,更无华合之障。
十一、从见佛色身下,至陀罗尼门已来,正明金台到后得益差异。即有其三。一者初闻妙法,即悟无生。二者须臾历事,次第授记。三者本国他方,更证闻持二益。
十二、从是名已下,总结。
上来虽有十二句差异,广解上品上生义竟。
次就上品中生位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八。
一、从上品中生者已下,总举位名,等于大乘次善凡夫人也。
二、从不必受持下至生彼国已来,正明第六第七第八门中回所求学,定指西方。即有其四。一明受法不定,或得读诵不得读诵。二明善解大乘空义,或听闻诸法统统皆空,存亡无为亦空,凡圣明闇亦空,凡间六道、出凡间三贤十圣等,若望其体性事实不二,虽闻此说其心坦然,不生疑滞也。三明笃信世出世苦乐二种因果,此等因果及诸原理不生疑谤。若生疑谤即不成福行,凡间果报尚不行得,况且得生净土?此即合第三福第二第三句也。四明回前所业标指所归。
三、从行此行者下,至欢迎汝已来,正明弥陀与诸圣众持台来应。即有其五。一明行者命延不久。二明弥陀与众自来。三明侍者持台至行者前。四明佛与圣众同声惊叹述本所修之业。五明佛恐行者猜疑故言我来迎汝。
四、从与千化佛下,至七宝池中已来,正明第九门中众圣授手去时迟疾。即有其五。一明弥陀与千化佛同时授手。二明行者既蒙授手,即自见身已坐紫金之台。三明既自见坐台,合掌仰赞弥陀等众。四明正去时迟疾。五明到彼止住宝池之内。
五、以后紫金台已下,正明第十门中到彼华开时节差异。由行强故上上即得金刚台,由行劣故上中即得紫金台,生在宝池迳宿如开也。
六、从佛及菩萨俱时放光下,至得不退转已来,正明第十一门中华开已后得益差异。即有其五。一明佛光照身。二明行者既蒙照体目即开明。三明人中所习到彼众声所彰,还闻其法。四明既得眼开闻法,即下金台亲到佛边,歌扬赞德。五明迳时七日即得无生。言七日者,恐此间七日,不指彼国七日也。此间迳于七日者,彼处等于一念须臾间也。应知。
七、从应时即能飞至十方下,至现前授记已来,正明他方得益。即有其五。一明身至十方。二明逐一历供诸佛。三明修多三昧。四明延时得忍。五明逐一佛边现蒙授记。
八、从是名已下,总结。
上来虽有八句差异,广解上品中生竟。
次就上品下生位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八。
一、从上品下生者已下,总举位名,等于大乘下善凡夫人也。
二、从亦信因果下至无上道心已来,正明第六门中受法差异。即有其三。一明所信因果不定,或信不信,故名为亦,或可亦同前笃信也。又虽信不深,善心数退、恶法数起,此乃由不笃信苦乐因果也。若笃信存亡苦者,罪业事实不重犯。若笃信净土无为乐者,善心一发永无退失也。二明信虽中断,于统统大乘不得疑谤,若起疑谤者,纵使千佛绕身,无由可救也。三明已上诸善似亦无功,唯发一念厌苦,乐生诸佛地步,速满菩萨大悲愿行,还入存亡普度众生,故名发菩提心也。此义第三福中已明竟。
三、从以此好事已下,正明第八门中回前正行向所求处。
四、从行者命欲终时下,至七宝池中已来,正明第九门中临终圣来欢迎去时迟疾。即有其九。一明命延不久。二明弥陀与诸圣众持金华来应。三明化佛同时授手。四明圣众同声等赞。五明行者罪灭故云清净,述本所修故云发无上道心。六明行者虽睹灵仪,困惑恐不得往生,是故圣众同声告言我来迎汝。七明既蒙告及即见自身已坐金华之上,笼笼而合。八明随佛死后一念即生,九明到彼在宝池中。
五、从一日一夜已下,正明第十门中到彼华开时节差异。
六、从七日之中下,至皆演妙法已来,正明第十一门中华开已后得益差异。
七、从游历十方下,至住欢欣地已来,正明他方得益,亦名后益也。
八、从是名已下,总结。
上来虽有八句差异,广解上品下生竟。
赞云:“上辈上行上根人,求生净土断贪瞋,就行不同分三品,五门相续助三因。一日七日专精进,断命乘台出六尘,庆哉难逢今得遇,永证无为法性身。”
上来虽有三位差异,总解上辈一门之义竟。
十五、就中辈观积德文前总料简,即为十一门。一者总明告命。二者正明辨定其位。三者正明总举有缘之类。四者正明辨定三心觉得正因。五者正明简机堪与不堪。六者正明受法差异。七者正明求学时节延促有异。八者正明回所修行,愿生弥陀佛国。九者正明临命终时,圣来欢迎差异、去时迟疾。十者正明到彼华开迟疾差异。十一者正明华开已后得益有异。上来虽有十一门差异,广料简中辈三品竟。
次就中品上生位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八。
一、从佛告阿难已下,总明告命。
二
从中品上生者,正明辨定其位,等于小乘根性上善凡夫人也。
三、从如有众生下,至无众过患已来,正明第五第六门中受法差异,即有其四。一明简机堪与不堪。二明受持小乘斋戒等。三明小戒力微不用五逆之罪。四明虽持小戒等不得有犯,设有余愆,恒须改悔必令清净,此即合上第二戒善之福也。然修戒时,或是终身,或一年一月一日一夜一时等,此时亦不定,大意皆断命为期,不得毁犯也。
四、从以此善根回向已下,正明第八门中回所求学向所求处。
五、从临命终时下,至仙人天下已来,正明第九门中终时,圣来欢迎差异去时迟疾。即有其六。一明命延不久。二明弥陀与比丘众来,无有菩萨,由是小乘根性还感小根之众也。三明佛放金光照行者身。四明佛为说法,又赞出家离多众苦,各种俗缘家业王官、长征远防等,汝今出家,仰于四辈,万事不忧,迥然自在,去住无障,为此得修道业,是故赞云离众苦也。五明行者既见闻已不胜欣喜,即自见身已坐华台,垂头礼佛。六明行者垂头在此,举头已在彼国也。
六、从莲华寻开者,正明第十门中到彼华开迟疾差异。
七、从当华敷时下,至八脱节已来,正明第十一门中华开已后得益差异。即有其三。一明宝华寻发,此由戒行精强故也。二明法音同赞四谛之德。三明到彼闻说四谛,即获罗汉之果。言罗汉者此云无生,亦云无着,因亡故无生,果丧故无着。言三明者,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也。言八脱节者。内有色外面色,一脱节。内无色外面色,二脱节。不净相,三脱节。四空及灭绝,总成八也。
八、从是名已下,总结。
上来虽有八句差异,广解中品上生竟。
次就中品中生位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七。
一、从中品中生者,总进行名辨定其位,等于小乘下善凡夫人也。
二、从如有众生下,至威仪无缺已来,正明第五六七门中简机时分受法等差异。即有其三。一明受持八戒斋。二明受持沙弥戒。三明受持具足戒。此三品戒皆统一日一夜,清净无犯,以致轻罪,如犯繁重之过,三业威仪不令有失也。此即合上第二福。应知。
三、从以此好事已下,正明回所求学向所求处。
四、从戒香熏修下,至七宝池中已来,正明第九门中行者终时圣来欢迎去时迟疾。即有其八。一明命延不久。二明弥陀与诸比丘众来。三明佛放金光照行者身。四明比丘持华来现。五明行者自见闻空声等赞。六明佛赞言:“汝笃信佛语,随顺无疑,故来迎汝。”七明既蒙佛赞即见自坐华座,坐已华合。八明华既合已即入西方宝池之内。
五、从经于七日已下,正明第十门中到彼华开时节差异。
六、从华既敷已下,至成罗汉已来,正明第十一门中华开已后得益差异。即有其四。一明华开见佛。二明合掌赞佛。三明闻法得于初果。四明经半劫已方成罗汉。
七、从是名已下,总结。
上来虽有七句差异,广解中品中生竟。
次就中品下生位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七。
一、从中品下生已下,正明总进行名,辨定其位,等于世善上福凡夫人也。
二、从如有善男人下,至行世仁慈已来,正明第五第六门中简机授法差异。即有其四。一明简机。二明孝养怙恃奉顺六亲,即合上初福第一第二句。三明此人道调柔善不简自他,见物遭苦起于慈敬。四正明此品之人未曾见闻佛法,亦不解悕求,但自行孝养也。应知。
三、以后性命欲终时下,至四十八愿已来,正明第八门中临终遇逢佛法时节分齐。
四、从闻此事已下,至仙人天下已来,正明第九门中得生之益去时迟疾也。
五、从生经七日者,正明第十门中到彼华开不开为异。
六、从遇观世音下,至成罗汉已来,正明第十一门中华开已后得益差异,即有其三。一明迳时已后得遇观音、局面。二明既逢二圣得闻妙法。三明迳一小劫已后始悟罗汉也。
七、从是名已下,总结。
上来虽有七句差异,广解中品下生竟。
赞云:“中辈中行中根人,一日斋戒处金莲,孝养怙恃教回向,为说西方快乐因。佛与声闻众来取,直到弥陀华座边,百宝华笼经七日,三品莲开证小真。”
上来虽有三位差异,总解中辈一门之义竟。
十六、就下辈观善恶二行文前料简,即为十一门。一者总明告命。二者辨定其位。三者总举有缘生类。四者辨定三心觉得正因。五者简机堪与不堪。六者明耐劳乐二法差异。七者明求学时节延促有异。八者明回所修行向所求处。九者明临终时圣来欢迎差异去时迟疾。十者明到彼华开迟疾差异。十一者明华开已后得益有异。上来虽有十一门差异,总料简下辈三位竟。
次就下品上生位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九。
一、从佛告阿难已下,正明告命。
二、从下品上生者,正明辨定其位,等于造十恶轻罪凡夫人也。
三、从或有众生下,至无有忸怩已来,正明第五门中简机,举出生平已来,造恶轻重之相。即有其五。一明总举造恶之机。二明造作众恶。三明虽作众罪,于诸大乘不生离间。四明重牒造恶之人非智者之类也。五明此等愚人虽造众罪,总不生愧心。
四、从命欲终时下,至存亡之罪已来,正明造恶人等临终遇善闻法。即有其六。一明命延不久。二明忽遇往生善常识。三明善工钱赞众经。四明已闻经功力除罪千劫。五明智者转教称念弥陀之号。六明以称弥陀名故除罪五百万劫。
问曰:“何以闻经十二部但除罪千劫,称佛一声即除罪五百万劫者,何意也?”
答曰:“造罪之人障重,加以死苦来逼,善人虽说多经,食受之心浮散。由心散故,除罪稍轻。又佛名是一,即能摄散以住心,复教令正念称名,由心重故,即能除罪多劫也。”
五、从尔时彼佛下,至生宝池中已来,正明第九门中终时化众来迎去时迟疾。即有其六。一明行者正称名时,彼弥陀即遣化众应声来现。二明化众既已身现,即同赞行人。三明所闻化赞但述称佛之功,我来迎汝,岂论闻经之事。然望佛乐意者,唯劝正念称名往生义疾。差异杂散之业,云云经及诸部中随处广叹,劝令称名,将为要益也。应知。四明既蒙化众告及即见光亮遍室。五明既蒙光照报命寻终。六明乘华从佛生宝池中。
六、从经七七日已下,正明第十门中到彼华开迟疾差异。
七、从当华敷时下,至得入初地已来,正明第十一门中华开已后得益有异。即有其五。一明观音等先放神光。二明身赴行者宝华之侧。三明为说前世所闻之教。四明行者闻已领解发心。五明远迳多劫证临百法之位也。
八、从是名已下,总结。九、从得闻佛名已下,重进行者之益。非但念经独得往生,法僧通念,亦得去也。
上来虽有九句差异,广解下品上生竟。
次就下品中生位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七。
一、从佛告阿难已下,总明告命。
二、从下品中生者,正明辨定其位,等于破戒次罪凡夫人也。
三、从或有众生下,至应堕地狱已来,正明第五第六门中简机造业,即有其七。一明总举造恶之机。二明多犯诸戒。三明偷窃僧物。四明邪命说法。五明总无愧心。六明兼造众罪心田发恶,外即身口为恶。既自身不善,又见者皆憎,故云诸恶心自肃静也。七明验斯罪状,定入地狱。
四、从命欲终时下,至即得往生已来,正明第九门中终时善恶来迎。即有其九。一明罪性命延不久。二明狱火来现。三明正火现时遇善常识。四明善工钱说弥陀好事。五明罪人既闻弥陀名号即除罪多劫。六明既蒙罪灭火变为风。七来日诰日华随风来应,摆列今朝。八明化众来迎。九明去时迟疾。
五、从七宝池中下,至六劫已来,正明第十门中到彼华开时节差异。
六、从莲华乃敷下,至发无上道心已来,正明第十一门中华开已后得益有异。即有其三。一明华既开已,观音等梵声慰藉。二明为说甚深妙典。三明行者领解发心。
七、从是名已下,总结。
上来虽有七句差异,广解下品中生竟。
次就下品下生位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七。
一、从佛告阿难已下,总明告命。
二、从下品下生者,正明辨定其位,等于具造五逆等重罪凡夫人也。
三、从或有众生下至耐劳无限已来,正明第五第六门中简机造恶轻重之相。即有其七。一明造恶之机。二明总举不善之名。三明简罪轻重。四明总结众恶,非智人之业。五明造恶既多罪亦非轻。六明非业不受其报,非因不受其果,因业既非是乐,果报焉能不苦也。七明造恶之因既具酬报之劫未穷。
问曰:“如四十八愿中,唯除五逆、离间处死不得往生。今此《观经》下品下生中,简谤法、摄五逆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义仰就抑止门中解。如四十八愿中除谤法、五逆者,然此之二业其障繁重,众生若造直入阿鼻,历劫周慞无由可出。但如来恐其造斯二过,利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摄也。又下品下生中取五逆、除谤法者,其五逆已作,不行舍令流转,还发大悲摄取往生;然谤法之罪未为,又止言若起谤法即不得生,此就未造业而解也。若造,还摄得生,虽得生彼,华合迳于多劫。此等罪人在华内时有三种障。一者不得见佛及诸圣众。二者不得听闻处死。三者不得历事扶养。除此已外更无诸苦。经云:‘如同比丘入三禅之乐也。’应知,虽在华中多劫不开,可不胜阿鼻地狱之中长时永劫受诸苦痛也。此义就抑止门解竟。”
四、从云云愚人下,至存亡之罪已来,正明闻法念经得蒙现益。即有其十。一明重牒造恶之人。二明命延不久。三明临终遇善常识。四明善人慰藉教令念经。五明罪人死苦来逼,无由得念经名。六明善友知苦失念,转教口称弥陀名号。七明念数几多声声无间。八明除罪多劫。九明临终正念即有金华来应。十明去时迟疾直到所归之国。
五、从于莲华中满十二劫已下,正明第十门中到彼华开迟疾差异。
六、从观音、局面下,至发菩提心已来,正明第十一门中华开已后得益有异。即有其三。一明二圣为宣甚深妙法。二明除罪欢欣。三明后发胜心。
七、从是名已下,总结。
上来虽有七句差异,广解下品下生竟。
赞云:“下辈下行下根人,十恶五逆等贪瞋,四重偷僧谤处死,不曾忸怩悔前愆。终时苦相如云集,地狱烈火罪人前,忽遇往生善常识,急劝专称彼佛名。化佛菩萨寻声到,一念羡慕入宝莲,三华障重开多劫,于时始发菩提因。”
上来虽有三位差异,总解下辈一门之义竟。
前明十三观觉得定善,等于韦提致请、如来已答。后明三福九品名为散善,是佛自说。虽有定散两门有异,总解正宗分竟。
三、就得益分中,亦先举,次辨。即有其七。初、言说是语者,正明总牒前文生后得益之相。
二、从韦提已下,正明能闻法人。
三、从应时即见极乐已下,正明夫人便是上光台中见极乐之相。
四、从得见佛身及二菩萨已下,正明夫人于第七观初见无量寿佛时,即得无生之益。
五、从侍女已下,正明睹斯胜相,各发无上之心,求生净土。
六、从世尊悉记已下,正明侍女得蒙尊记,皆生彼国,即获现前三昧。
七、从无量诸天已下,正明前厌苦缘中释梵护世诸天等,从佛王宫临空听法。或见释迦毫光转变,或见弥陀金色灵仪,或闻九品往生殊异,或闻定散两门俱摄,或闻善恶之行齐归,或闻西方净土对目非远,或闻生平专精决志,永与存亡分流。此等诸天既闻如来广说新鲜之益,各发无上之心。斯乃佛是圣中之极,发语成经,凡惑之类蒙餐,能使闻之获益。
上来虽有七句差异,广解得益分竟。
四、次明畅通分,于中有二。一明王宫畅通。二明耆阇畅通。
今先就王宫畅通分中,即有其七。
一、从尔时阿难已下,正明请发之由。
二、从佛告阿难已下,正明如来双标依正以立经名。又能依经起行,三障之云自卷,答前初问云何名此经一句。
三、从汝当受持已下,答前后问云何受持一句。
四、从行此三昧者下,至况且忆念已来,正明比校显胜劝人履行。即有其四。一明总标定善以立三昧之名。二明依观修行即见三身之益。三明重举能行教之机。四正明比校显胜,但闻三身之号,尚灭多劫罪愆,况且正念归依,而不获证也。
五、从若念经者下,至生诸佛家已来,正显念经三昧成果超绝,实非杂善得为比类。即有其五。一明专念弥陀佛名。二明指赞能念之人。三明若能相续念经者,此人甚为希有,更无物可以方之,故引分陀利为喻。言分陀利者,绅士中好华,亦名希有华,亦绅士中上上华,亦绅士中妙好华,此华相传名蔡华是。若念经者,等于人中大好人,人中妙大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希有人,人中最胜人也。四明专念弥陀名者,即观音、势至常随影护,亦如亲朋常识也。五明此生既蒙此益,舍命即入诸佛之家,即净土是也。到彼长时闻法,历事扶养,因圆果满,道场之座岂赊。
六、从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已下,正明付属弥陀名号,畅通于遐代。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贯专称弥陀佛名。
七、从佛说此语时已下,正明能请能传等闻所未闻,见所未见,遇餐甘露,喜跃无以自胜也。
上来虽有七句差异,广解王宫畅通分竟。
五、就耆阇会中,亦有其三。
一、从尔时世尊已下,明耆阇序分。
二、从尔时阿难已下,明耆阇正宗分。
三、从无量诸天已下,明耆阇畅通分。
上来虽有三义差异,总明耆阇分竟。
初、从如是我闻下,至云何见仙人天下已来,明序分。二、从日观下,至下品下生已来,明正宗分。三、从说是语时下,至诸天发心已来,明得益分。四、从尔时阿难下,至韦提等欢欣已来,明王宫畅通分。五、从尔时世尊下,至作礼而退已来,总明耆阇分。上来虽有五分差异,总解《观经》一部文义竟。
窃以真宗叵遇,净土之要难逢,欲使五趣齐生,是以劝闻于儿女。但如来神力转变无方,隐显随机王宫密化,于是耆阇圣众小智猜疑,佛后还山弗窥委况,于时阿难为宣王宫之化定散两门,异众因此同闻,莫不履行顶戴。
敬白统统有缘常识等,余既是存亡凡夫,伶俐浅短。然释教幽微,不敢辄生异解,遂即标心结愿,哀求灵验,方可造心。“南无归命尽虚空遍法界统统三宝,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音势至,彼土诸菩萨大海众,及统统肃静相称。某今欲出此《观经》要义,楷定古今,若称三世诸佛、释迦佛、阿弥陀佛等大悲乐意者,愿于梦中得见如上所愿统统地步诸相。”于佛像前结愿已,日别诵阿弥陀经三遍,念阿弥陀佛三万遍,至心发愿。即于当夜见西方空中如上诸相地步悉皆展现,杂色宝山百重千重,各种光亮下照于地,地如金色。中有诸佛菩萨,或坐或立,或语或默,或启航手,或住不动者。既见此相,合掌立观,量久乃觉。觉已不胜欣喜,于即条录义门。自此已后,每夜梦中常有一僧而来指授玄义科文,既了更不复见。后时脱本竟已,复更至心要期七日,日别诵阿弥陀经十遍,念阿弥陀佛三万遍。初夜后夜观想彼佛疆域肃静等相,恳切归命一如上法。当夜即见三具硙轮道边独转,忽有一人乘白骆驼来前见劝:“师当全力,抉择往生,莫作退转。此界秽恶多苦,不劳贪乐。”答言:“大蒙贤者好意视诲,某断命为期,不敢生于懈慢之心(如此)。”第二夜见阿弥陀佛身真金色,在七宝树下金莲华上坐,十僧环绕亦各坐一宝树下,佛树上乃有天衣挂绕,正面向西合掌坐观。第三夜见两幢杆极大高显,幢悬五色,阶梯纵横人观无碍。既得此相已,即便休止不至七日。上来全部灵相者,良心为物,不为己身,既蒙此相,不敢潜匿,谨以申呈义后,被闻于末代,愿使含灵闻之生信,有识睹者西归。以此好事回施众生,悉发菩提心,慈心相向,佛眼相看,菩提家族作真善常识,同归净国,共成佛道。此义已请证定竟,一句一字不行加减,欲写者一如经法。应知。
观经正宗分手善义卷第四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