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言人于世间不饮酒醉,从不醉得五善。何等五:一者传言上事,进见长吏,语言不谬误,亦仕宦如意;二者家事修治,常有余财;三者假借求利疾得,亦为人所敬爱。四者得上天,亦为诸天所尊重。五者从天上来下,生世间洁白自喜。黠慧晓事,皆从故世宿命不饮酒所致,(所以)慎莫饮酒。〔19〕
因此有智者,慎勿饮酒。
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引导民风民俗向善,改善、丰富中华民族的饮食结构等方面都作出了贡献。佛教认识到酒的过患,教人戒酒,同时倡导以茶代酒,来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如佛教中的禅师们对茶的种植、焙制、烹煮,做了大量研究并予以提倡,促成了我国民间饮茶风俗的形成。茶有清心、提神、疗疾、醒酒之功,百利而无一害。它作为一种健康饮料,带着佛教戒酒的精神,融入人民的饮食生活,形成了“诚、敬、清、宁”的茶文化。它虽然无法取代酒的地位和作用,但对于改善我国的饮料构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佛教是重视般若智慧的宗教,认为通过戒酒,能使神智清楚,思路清晰,智慧明朗,对酒及酒祸有着清醒的认识。犹如智慧之舟,过去曾从茫茫酒海中救出了无数的众生,让他们领略到茶的清香。今天我们更应努力弘扬佛教的戒酒思想,提倡多喝茶,少饮酒乃至以水代酒,以茶代酒,为社会的净化和人民的健康作出贡献。
参考书目:
1.《四分律》,《大正藏》第22册。
2.《妙法圣念处经》,《大正藏》第17册。
3.《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大正藏》第24册。
4.《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大正藏》第24册。
5.道宣律师著:《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第8册。
6.圣严法师著:《戒律学纲要》,闽南佛学院教材。
7.佛莹法师编:《四分比丘尼戒本注解》,南林出版社1998年版。
8.胜雨比丘尼著:《四分律比丘尼戒相表记》,悟光精舍2000年版。
9.慧律法师著:《佛说梵网经菩萨戒本讲记》,高雄文殊讲堂1993年版。
10.李圆净汇编:《梵网经菩萨戒本汇解》,悟光精舍1990年印。
11.广化法师著:《沙弥律仪要略集注》,南林出版社出版。
12.弘赞律师著:《沙弥律仪要略增注》,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
13.广化法师著:《五戒相经笺要集注》,慈光图书馆台中净宗学会2000年版。
14.续明法师著:《戒学述要》,圆光寺印经会1996年版。
15.圣一法师著:《梵网经菩萨戒略注》,泳丰印刷制品公司1994年版。
16.圣印法师著:《沙弥律仪要略讲解》,慈明杂志社1985年版。
〔1〕《大正藏》第22册,第673页上。
〔2〕《大正藏》第24册,第939页。
〔3〕《大正藏》第29册,第77页中。
〔4〕弘赞律师:《沙弥律仪要略增註》,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2002年版,第35页。
〔5〕《妙法圣念处经》卷二,《大正藏》第17册,第422页中。
〔6〕《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第8册,卷十五,第2302页。
〔7〕弘赞律师:《沙弥律仪要略增注》,第35页。
〔8〕《优婆塞戒经》卷三,《大正藏》第24册,第1049页中。
〔9〕《大正藏》第24册,第944页上。
〔10〕《弥十戒法并威仪》卷一,《大正藏》第24册,第926页下。
〔11〕《大正藏》第22册,第924页。
〔12〕《四分律比丘戒本》,《大正藏》第22册,第1019页中。
〔13〕《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卷十,《大正藏》第24册,第1005页中。
〔14〕《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卷十,《大正藏》第24册,第1004页下。
〔15〕《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大正藏》第17册,第518页中。
〔16〕《佛说鬼问目连经》,《大正藏》第17册,第535页下。
〔17〕《大爱道比丘尼经》卷上,《大正藏》第24册,第947页中。
〔18〕《正法念处经》卷七,《大正藏》第17册,第41页上。
〔19〕《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大正藏》第17册,第517页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