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讲演录(从地涌出品第十五) 信息来历:中国释教网 作者:太虚人人 宣布时刻:2012-05-18 法华经讲演录 (从地涌出品第十五)
太虚人人报告 民国十年秋在北京
从地涌出品第十五
正宗理解一乘之行,其第一章、明所行行已竟,兹明能行人,即明由修安乐行所成绩之人也。释之者、为从地涌出品。在经品次第,则居十五。
佛自长远劫来,所化成之菩萨,数目无上,好事无上,即佛化导奇妙之伶俐无上。为示现修养无上,故有此品。
以诸菩萨从地中而升至虚空,故曰从地涌出。然此为事相,兹更就教义详释之如下。先释地为何义:或云超出于存亡之地,或云开显菩提心于众生心地,解之者良非一说。但就本经言,地者、即一乘实相之田地,觉得佛果妙觉智所毕竟证故,亦名为佛之果地、觉地。次、释从地涌出者为多么菩萨:六万恒河沙菩萨,亦各各有六万恒河沙家族,中有四大上首为导师。六万者、即六识心。四导师者: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共四十也。言此逐一皆具六法之根、尘、识心,若能契合于一乘实相之境,即皆应念化为圆明妙智,展现于妙觉果地之中,以证住、行、向、地之果也。次、复释以何人缘而此诸菩萨从地涌出:即已修习此四安乐行故,及行此四行之人已成绩故。
丙二 能行之人 丁一 他土请持
尔时、他方疆域诸来菩萨摩诃萨,过八恒河沙数,于公共中起,合掌作礼而白佛言:“世尊!若听我便是佛灭后,在此娑婆天下,勤加精进,护持读、诵、誊写、扶养是经典者,当于此土而广说之”。
此谓从他疆域来之诸菩萨,请在娑婆天下护持是经也。
丁二 如来不许
尔时、佛告诸菩萨摩诃萨众:“止!善男人!不须汝等护持此经。以是者何?我娑婆天下,自有六万恒河沙等菩萨摩诃萨,逐一菩萨各有六万恒河沙家族,是诸人等能于我灭后护持读诵、广说此经”。
此谓不须由他方菩萨住于本土护持是经也。以他土菩萨于他土有缘,而此土自有菩萨与本土有缘,故未之许。更就深密相言之,统统佛法皆从自性而得,六识心虽具足烦恼,若悟良心尽为妙智,故须自修自证,不待他求,不假他助。若向外驰求,及希他修养,皆如来之所不许也。
丁三 此方涌出 戊一 从地涌出
佛说是时,娑婆天下三千大千疆域,地皆振裂,而于个中有无量万万亿菩萨摩诃萨同时涌出。是诸菩萨身皆金色,三十二相,无量光亮,先尽在此娑婆天下之下此界虚空中住。是诸菩萨,闻释迦牟尼佛所说音声,从下发来。逐一菩萨,皆是公共唱导之首,各将六万恒河沙家族,况将五万、四万、三万、二万、一万恒河沙等家族者,况复以致一恒河沙、半恒河沙、四分之一,以致万万亿那由他分之一,况复万万亿那由他家族,况复亿万家族,况复万万、百万以致一万,况复一千、一百以致一十,况复将五、四、三、二、一学生者,况复单己乐阔别行。如是等比,无量无边,算数比方所不能知。
大千界地皆振裂,以将有诸大菩萨从地涌出,故现是相。佛身三十二相,而诸 菩萨亦皆如是相好者,以初地以上菩萨,已由相似位而进于分证位,皆于十方天下分现应化,相好等同于佛也。虚空轮、周遍十方,本无上下可言;惟此就所依之地涌出以升住于空,故显为来从地下。又、诸法实相之地,本离统统别离相,故此地即为第一义空,亦即前说所安住无量、无边、无障、无碍之空。惟因当下开拓展现之故,斯别离名其事相为涌出、为住空耳。家族、即学生浩瀚之称。由六万恒河沙家族,至万万亿那由他分恒河沙家族之一,此为以恒河沙为单元而递减之诸数。那由他、即此土数目之[女+亥]。万万亿那由他家族、至五四三二一学生,此亦家族递减之数,但不带分数耳。单己乐阔别行,谓乐自独行并无学生者,然亦不行以数计,总言涌出菩萨之多。
戊二 升空赞礼
是诸菩萨从地出已,各诣虚空七宝妙塔,多宝如来、释迦牟尼佛所。到已,向二世尊头面礼足,及至诸宝树下师子座上佛所,亦皆作礼。右绕三匝,合掌敬服,以诸菩萨各种赞法而以惊叹,住在一面,欣乐企盼于二世尊。
既礼多宝、释迦,复向各两全佛绕行礼赞,显佛众礼繁,以启下文时分之久。
戊三 神力促时
是诸菩萨摩诃萨从初涌出,以诸菩萨各种赞法而赞于佛,如是时刻经五十小劫。是时、释迦牟尼佛缄默而坐,及诸四众亦皆缄默。五十小劫,佛神力故令诸公共谓如半日。
五十小劫之久,佛以神力促之,令公共谓如半日也。盖众生感受此时分,如众生心量中之半日,实则佛心量中之五十小劫依旧,此所谓由佛神力也。盖一类有一类之时劫,而每类时劫中即各自有其心量中之单元,与其极短极长之概量。如人类心量中之寿量,为时、日、月、年、世纪等;四王天之寿量,以人世五十年为一天等;至佛之寿量,则短劫摄长劫,长劫摄短劫,劫至无量佛亦与为无量,劫只半日佛亦与为半日,此即不行思议佛地步之时劫运量矣。非若众生心量中之寿量,有伶俐、根器等为之囿限也。
戊四 世人共见
尔时、四众亦以佛神力故,见诸菩萨遍满无量百万万亿疆域虚空。
戊五 导师省问
是菩萨众中有四导师:一名上行,二名无边行,三名净行,四名安立行。是四菩萨于其众中,最为上首唱导之师。在公共前,各共合掌,观释迦牟尼佛而问讯言:“世尊!少病、少恼,安乐行不?所应度者受教易不?不令世尊生疲惫耶”?尔时、四大菩萨而说偈言:“世尊安乐、少病、少恼!修养众生得无倦怠?又诸众生受化易不?不令世尊生疲惫耶”?
上行者,十住位中初发心住最难,故称为上。无边行,谓修宽大菩萨之行。净行,谓修统统回向行而不生住著。安立行,谓随顺统统好事而能安住。众生烦恼病轻,则易化度,不生疲惫。省问如来,即省问其度生之奇迹也。
戊六 世尊答慰
尔时、世尊于菩萨公共中而作是言:“如是,如是!诸善男人!如来安乐,少病、少恼,诸众生等易可化度,无有疲惫。以是者何?是诸众生世世已来常受我化,亦于已往诸佛敬服尊重种诸善根,此诸众生始见我身,闻我所说,即皆信受入如来慧;除先修习学小乘者,如是之人,我今亦令得闻是经入于佛慧”。
是诸众生世世已来常受我化,就已开显后言之,则为下文如来寿量品中所述;此处应指受世尊前劫十六沙弥之修养而言。亦曾敬事已往诸佛,明已宿植德本。众生始见、始闻即能信受入于佛慧,此为顿悟菩萨,本具佛智,开显即悟,不独华严,而阿含、方等、般若等会均有之。习小乘者为渐悟菩萨,久受释教,特尚未闻会三归一之义。一闻是经,即入佛慧,显是经最为胜妙而有力也。
戊七 诸人随喜
尔时、诸大菩萨而说偈言:“善哉!善哉!大雄世尊!诸众生等易可化度,能问诸佛甚深伶俐,闻已信行,我等随喜”。
能问于佛之甚深伶俐,故能有闻;闻复信行,均显众生易度。随喜、谓随顺欢欣也。
戊八 如来赞同
于时、世尊惊叹上首诸大菩萨:“善哉!善哉!善男人!汝等能于如来,发随喜心”。
丁四 菩萨疑生 戊一 疑问 己一 总由疑请
尔时、弥勒菩萨及八千恒河沙诸菩萨众,皆作是念:我等从昔已来,不见、不闻如是大菩萨摩诃萨众,从地涌出,住世尊前,合掌扶养,问讯如来。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知八千恒河沙诸菩萨等心之所念,并欲自决所疑,合掌向佛以偈问曰:“无量万万亿公共诸菩萨,昔所不曾见,怨两足尊说。
此疑问诸菩萨涌地住空,从未见闻是事,今果从何而至也。
弥勒为等觉地菩萨,为十地以上果地菩萨之上首,法华开会之始,释尊放光照境,即由弥勒领众兴疑;目前者佛涌虚空,亦由弥勒动念申问。显一乘妙法,为佛自证毕竟利他之智,悉由佛之果地觉海中流出,彼等觉菩萨犹有一问之隔也。如来自证利他之大乘窍门有三,释之如下:一、以众生心为本,开相显性,使转为佛伶俐,此为唯心窍门,恒假弥勒开示之。一、以产生统统佛法之智,为万行之先导,因以成绩佛果之好事,此为般若窍门,恒假文殊师利开示之。一、直从佛之圆满妙觉果海发心为因,使最月朔念即直入于佛之果海,从佛权实二智之法以发心起行,即密宗之大日如来法,亦即毗卢遮那法,此为佛果窍门,惟佛能证之说之。以上、为三种大乘教门,而此经之妙法,正合佛果教门,是以召弥勒等之疑也。
己二 众所疑事
“是从何所来?以何人缘集?巨身,大神通,伶俐叵思议,其志念健壮,友阿忍辱力,众生所乐见,为从何所来?
此颂菩萨来处。谓从那里来及以何人缘来也。巨身、神通、伶俐、志健壮、忍辱力,以此五德故为众所乐见。
“逐一诸菩萨,所将诸家族,其数无有量,如恒河沙等。或有大菩萨,将六万恒沙,如是诸公共,同心用心求佛道。是诸人人等,六万恒河沙,俱来扶养佛,及护持是经。将五万恒沙,其数过于是。四万及三万,二万至一万,一千、一百等,以致一恒沙半及三四分,亿万分之一;万万那由他,万亿诸学生,以致于半亿,其数复过上。百万至一万,一千及一百,五十与一十,以致三、二、一,单己无家族,乐于独处者,俱来至佛所,其数转过上。如是诸公共,若人行筹数,过于恒沙劫,犹不能尽知。
此颂菩萨来数。兹以经颂互证。释其数目之义如下。月朔颂、总叹其数无量。以下各颂、乃次第举其数量。六万恒河沙菩萨摩诃萨,逐一各将六万恒河沙家族,如是三十六万恒河沙之人人,既皆同心用心求道,俱来供佛,俱来持经。然仍有将五万恒河沙家族之诸菩萨,此诸菩萨之数,更多于将六万恒河沙家族之菩萨摩诃萨之数,即不止为六万恒河沙之数是也。然更有将四万恒河沙家族之诸菩萨,此诸菩萨之数,又多于将五万恒河沙家族之菩萨之数,即更不止为六万恒河沙之数是也。况犹有将三万、将二万、以致一恒河沙、二分恒河沙之一、三分恒河沙之一,以致万万亿那由他分恒河沙之一,此诸家族之数之大,姑不具论。而此逐一公共导首菩萨之数,实已不行思议,况仍当插手将万万亿那由他家族者,将亿万家族者,将万万、百万家族者,以致将一千、一百、一十家族者,以致将五、四、三、二、一学生者,以致一无所将者。如是等诸菩萨众之数,故为筹人计较,历恒沙劫所不能尽。
“是诸大威德精进菩萨众,谁为其说法?修养而成绩?从谁初发心?称扬何佛法?受持行谁经?修习何佛道?
此颂怎样修养。
“如是诸菩萨,神通大智力,四方地振裂,皆从中涌出。世尊!我昔来不曾见是事,愿说其所从疆域之名号。我常游诸国,不曾见是众,我于此众中,乃不识一人。突然从地出,愿说其人缘。
此颂向未闻见。
己三 申众疑意
“今此之大会,无量百千亿,是诸菩萨等,皆欲知此事。是诸菩萨众本末之人缘,无量德世尊,惟愿决众疑”!
戊二 两全诸佛答慰群疑
尔时、释迦牟尼两全诸佛,从无量万万亿他方疆域来者,在于八方诸宝树下师子座上结跏趺坐。其佛侍者,各各见是菩萨公共,于三千大千天下四方从地涌出,住于虚空,各白其佛言:“世尊!此诸无量无边阿僧祇菩萨公共,从何所来”?尔时、诸佛各告侍者:“诸善男人!且待须臾。有菩萨摩诃萨名曰弥勒,释迦牟尼佛之所授记,次后作佛,已问斯事,佛今答之,云端佛学,汝等自当因是得闻。
戊三 如来赞同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弥勒菩萨:“善哉!善哉!阿逸多!乃能问佛如是大事。汝等当共同心用心,被精进铠,发健壮意;如来今欲显发宣示诸佛伶俐,诸佛自在神通之力,诸佛师子奋迅之力,诸佛威猛局面之力”。
此赞其能问,许以宣说也。阿逸多、弥勒菩萨之名,义言无能胜。弥勒此问,并非问菩萨之因行,乃问佛果觉地之德,故曰佛之大事。下文如来寿量品,即伏于此。精进、健壮,此为申饬会众,令起笃信。以心不精进,意不健壮,则易滋惑乱,将不能信于佛道。佛之法身即伶俐性,佛之报身即伶俐相,佛之化身即神通力。顺众生之机,说抉择了义之教,为师子奋迅力。正行所作,礼服摧破,为威猛力。言今因弥勒之问,将以如来之奥秘逐一表现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当精进同心用心,我欲说此事,勿得有疑悔,佛智叵思议。汝今出信力,住于忍善中,昔所未闻法,今皆当得闻。我今慰藉汝,勿得猜疑惧!佛无不实语,伶俐不行量,所得第一法,甚深叵别离。如是今当说,汝等同心用心听”!
信而有力,斯为笃信,仍须住于忍善之中,则此信力更为不行动摇。能以此信闻受昔所未闻之如来伶俐,方免疑悔与惧耳。
戊四 正答所疑 己一 长行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告弥勒菩萨:“我今于此公共宣告如等:阿逸多!是诸大菩萨摩诃萨无量无数阿僧祇从地涌出,汝等昔所未见者,我于是娑婆天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修养示导是诸菩萨,调伏其心,令发道意。
此释正告我化。谓是诸菩萨,为我于此天下成道往后所自修养之菩萨也。
“此诸菩萨,皆于是娑婆天下之下,此界虚空中住。于诸经典读诵通利,思惟别离正忆念。阿逸多!是诸善男人等,不乐在浩瀚有所说,常乐静处,勤行精进,不曾苏息,亦不依止人天而住。常乐深智,无有障碍,亦常乐于诸佛之法,同心用心精进求无上慧”。
此释菩萨住行。虚空中住、为住,于诸经典读诵通利句以下、为行。大千天下,固为三界、二十五有众生有漏十业之所幻现,亦即释尊大悲愿力之所摄持,究其体性,原来空寂。菩萨心已调伏,依于佛智毕竟果地,发菩提心,修安乐行,其心清净,所居秽土无复垢相,即为已安住于本师常寂光土之中,即为住最上品之净土,亦即为住于第一义空,此为虚空中住之义。经典、指大乘经典。不依止人天而住,谓不依人天乘而住,依佛乘而住也。
己二 重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阿逸汝当知!是诸大菩萨,从无数劫来,修习佛伶俐,悉是我所化,令发大道心。
此一颂半、颂佛所修养。
“此等是我子,依止是天下,常行头陀事,志乐于静处,舍公共愦闹,不乐多所说。如是诸子等,进修我道法,昼夜常精进,为求佛道故。
此二颂半、颂乐静精进。发精举办者,名为头陀。
“在娑婆天下下方空中住,志念力健壮,常勤求伶俐,说各种妙法,其心无所畏。我于伽耶城、菩提树下坐,得成最正觉,转无上******,尔乃修养之,令初发道心。今皆住不退,悉当得成佛。
此三颂半、颂住及行。伽耶城、与佛菩提场临近之城。
“我今说实语,汝等同心用心信,我从长远来,修养是等众”。
此颂结劝生信。佛媒介诸菩萨众为成道后所化,而于此忽言长远修养。虽欲以佛之果德微示其机,正恐非众生思议所及,故佛先再三劝信其为实语也。
戊五 众生疑念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及无数诸菩萨等,心生迷惑,怪不曾有,而作是念:云何世尊于少时刻,修养如是无量无边阿僧祇诸大菩萨,令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盖化行之时短,化众之人多,化成之德大,故为难信。
戊六 陈疑疑说 己一 长行
即白佛言:“世尊!如来为太子时,出于释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是已来,始过四十余年,世尊云何于此少时大作佛事?以佛权势,以佛好事,修养如是无量大菩萨众,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此大菩萨众,倘使有人于万万亿劫运不能尽,不得其边。斯等长远已来,于无量无边诸佛所植诸善根,成绩菩萨道,常修梵行。世尊!云云之事,世所难信。
此释事相难信。如来说法,本不限于时相。惟就显相言之,法华一会,在般若会往后,去佛成道后止四十年耳。佛之权势好事,化天生道,原为不行测度。但时少、人众,而所化成者均为长远以来夙植德本之人,故于究竟为难信耳。
“譬若有人,色美发黑,年二十五,指百岁人言是我子,其百岁人亦指幼年言是我父,生养我等,是事难信。
此释喻理难信。幼为老者之父,形之于喻,亦无是理也。
“佛亦如是,得道以来着实未久,而此公共诸菩萨等,已于无量万万亿劫,为佛道故勤行精进,善入、出、住无量百万万亿三昧,得大神通,久修梵行,善能次第习诸善法,巧于问答,人中之宝,统统凡间甚为希有。今天世尊、方云得佛道时初令发心,修养示导令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得佛未久,乃能作此大好事事!
此释时期难信。诸菩萨众,已于无量万万亿劫早年修习成绩。而世尊今天,乃谓于自成道后方令发心,以时考之,尤为难信。
“我等虽复信佛随宜所说,佛所出言不曾虚妄,佛所知者皆悉通达,然诸新发意菩萨,于佛灭后,若闻是语或不信受,而起破法罪业人缘。唯然世尊!愿为讲解!除我等疑,及将下世诸善男人,闻此事已亦不生疑”。
此释疑问所由。言如来说法,恒随众生所宜,且从无妄语。又我便是佛所说,纵未相识,然因信佛智通达无碍故,即无不先信佛之所说。以上三义,均为我等久从佛化者、信佛之来由。至新学菩萨,则易以众生思议测度如来,迨思议不及则不信,不信故疑谤,或指为虚妄,或指为惑世之说。自不信佛,并阻人信佛,故为破法之罪业人缘。此弥勒所由率众生疑,冀启如来之讲解,得以将护新发心之大乘众生也。
己二 重颂
尔时、弥勒菩萨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佛昔从释种,出家近伽耶,坐于菩提树,尔来尚未久。此诸佛子等,其数不行量,久已行佛道,住于神通力,善学菩萨道,不染凡间法,如莲华在水,从地而涌出。皆起敬服心,住于世尊前,是事难思议,云何而可信!佛得道甚近,所成绩甚多,愿为除众疑,如实别离说。
此五颂、颂事相难信。如实别离说,谓依于真实之理而逐一讲解也。
“譬如少壮人,年始二十五,示人百岁子,发白而面皱,是等我所生,子亦说是父;父少而子老,全球所不信。
此二颂、颂喻理难信。
“世尊亦如是,得道来甚近;是诸菩萨等,志固无胆小,从无量劫来,而行菩萨道,巧于难问答,其心无所畏,忍辱心抉择,规则有威德,十方佛所赞,善能别离说,不乐在人众,常亏得禅定,为求佛道故,于下空中住。我等从佛闻,于此事无疑。愿佛为将来,演说令开解!如有于此经生疑不信者,即当堕恶道,愿今为讲解!是无量菩萨,云何于少时,修养令发心,而住不退地”?
此七颂、颂时期难信。言我等因从佛闻,以信佛故信佛所言,并不疑于此事。惟此少时修养无量菩萨令住不退之道,实不易信,愿佛为将来者讲解,免致疑谤招罪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