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佛学移动版

主页 > 佛学名刊 >

普贤行愿品讲记(二十)-云端佛学(3)

“不能摧”,是指如果受持普贤行愿,不论做什么善根,诸魔都不能障碍,外道的种种邪见都不能染污。“三界所应供”,即凡是受持、开演普贤行愿的人,都成为三界人天的供养境。

诸魔外道不能摧

诸魔指对菩提道作障碍的邪魔,外道指误入邪道的人。前者是故意障碍菩提道的行者,后者是自己没走正路,见解和行为不纯正。不论邪魔、外道,对于受持普贤行愿的行者,不但不能障碍他的道业,还会被他的福慧力所摧伏。所以,受持普贤行愿能对自身起大护持,自己具有大威力,诸魔外道就无法干扰。

实际上,这都是普贤愿王所化现的。持什么样的法就成什么样的人,持邪法就成恶人,修正法就成善人,受持普贤行愿就成为普贤菩萨,大雄、大力、大平等,没有狭隘、没有偏执、没有邪恶,在这样的普贤行者面前,诸魔外道无法侵入。

其实,内心有邪恶、有颠倒、有偏执,才会被邪魔外道扰乱。修持普贤行愿,能令善心充分地显发,能遣荡一切邪执黑暗,昭廓智境,放大光明,所以邪魔外道不仅不能障碍,还会被普贤行愿的力量所摧伏。

堪为三界所应供

为什么修持普贤行愿能成为三界人天的供养境呢?这是由愿王的力量而使行者上升到极崇高的地位。法和人息息相关,法越尊贵,行法的人就越尊贵。普贤愿王深广无尽,远远超过世间狭小、短浅的心量,只要如法按愿王修持,顿时就超胜人天,成为极尊贵的身份,三界有情都应礼敬供养。

比如,帝释天、大梵天等天主具有威德、受人供养,但他们因地只修持十善业和四禅,远远比不上修持普贤行愿,他们只为一己寻求三界安乐,根本没梦见过像普贤行愿这么深广的愿,比如一刹那没有想过要发愿周遍法界供养诸佛,没有希求过现见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等等。普贤行愿深广、无尽,即使合集世间所有的发愿也不如它的一分,由于普贤行愿无上尊贵,三界有情都应该供养受持普贤行愿的行者。

比如,世间的太子刚刚落地就已经贵压群臣,连功勋卓著的大臣都要向他磕头,原因就是他将来会做天下的帝王。同样,一个人修持普贤行愿,将来就会显发自性普贤的无量功德而成佛,所以三界有情都应供养。


2)究竟果

速诣菩提大树王,坐已降伏诸魔众,

成等正觉转******,普利一切诸含识。

这一颂以“坐道场”、“降魔众”、“成正觉”、“转******”四相为代表,说明修持普贤行愿的究竟果是速成无上菩提。

颂文说:如果以普贤愿王为本愿,这是超胜下乘不可计数倍的无上妙法,因此在迅速升进、圆满地道之后,速疾到达菩提树王下,在狮子座上结跏趺坐,以十地末尾金刚喻定降伏所有种类的魔军,获得无上正等正觉。成佛之后,应梵天、帝释天拿******和海螺劝请,转甚深、广大******,普遍利益众生。

“速诣”,表示成就快速。“菩提树王”指佛果。以普贤行愿如意宝极大量地积累福德资粮,很快就到达菩提树王之下。从恒顺众生来说,“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普贤行愿念念下化众生,以大愿力能速疾成就诸佛智慧。或者,按照《宝性论》的两句——“若以彼彼善缘力,则得成就大树王”来解释,以普贤行愿能迅速圆满福慧资粮,以强大的善缘力很快就开显佛性,所以说“速诣菩提大树王”。

 


[1]《法句经》云:“人寿百岁悭贪逾盛,不如一日割舍财色。人寿百岁乐不持戒,不如一日净心守戒。人寿百岁多忿不忍,不如一日含喜不瞋。人寿百岁怠惰不勤,不如一日策励身心。人寿百岁拙御身心,不如一日巧便运致。人寿百岁常怀怯弱,不如一日勇猛慧力。人寿百岁不起善愿,不如一日发行四弘。人寿百岁不生一智,不如一日慧性聪利。”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