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佛学移动版

主页 > 佛学名刊 >

参禅方法 /虚云-云端佛学

  勤奋的窍门虽多,诸佛祖师皆以参禅为无上妙门。楞严会上佛敕文殊菩萨拣选圆通,以观音菩萨的耳根圆通为最第一。我们要反闻闻自性,就是参禅。这里是禅堂,也应该讲参禅这一法。 
 
1. 坐禅须知
 
  泛泛日用,皆在道中行,哪里不是道场,本用不着什么禅堂,也不是坐才是禅的。所谓禅堂,所谓坐禅,不外为我等末世障深慧浅的众生而设。

  坐禅要晓得善保养身心。若不善调,小则害病,大则着魔,其实痛惜。禅堂的行香坐香,用意就在调身心。另外调身心的要领还多,今摘要略说。

  跏趺坐时,宜顺着天然正坐,不行将腰作意挺起,不然火气上升,事后会眼屎多,口臭气顶,不思饮食,甚或吐血。又不要缩腰低头,不然轻易昏沈。

  如觉昏沈来时,睁大眼睛,挺一挺腰,轻略移动臀部,昏沈天然没落。

  勤奋过分迫切,觉心中急躁时,宜万缘放下,工夫也放下来,苏息约半寸香,渐会惬意,然后再提起勤奋。不然,日积月累,便会酿成性躁易怒,甚或发疯着魔。

  坐禅,有些受用时,地步许多,说之不了,但你不要去执着它,便碍不到你。俗所谓“见责不怪,其怪自败。”虽望见妖妖怪魅来扰乱你,也不要管他,也不关键怕。就是见释迦佛来替你摩顶授记,也不要管他,不要生欢欣。楞严所谓:“不作圣心,名善地步;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2. 勤奋动手——熟悉宾主
 
  勤奋奈何动手呢?楞严会上憍陈那尊者说客尘二字,正是我们初心勤奋动手处。他说:“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宿食事毕,俶装前程,不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又如新霁,清旸升天,光入隙中,发现空中,诸有尘相,尘质动摇,虚空寂然,澄寂名空,动摇名尘,以动摇者,名为尘义。”客尘喻贪图,主空喻自性。常住的主人,本不跟客人或来或往。喻常住的自性,本不随贪图忽生忽灭。所谓“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环绕。”尘质自动摇,本碍不着澄寂的虚空。喻贪图自生灭,本碍不着如如不动的自性。所谓“同心用心不生,万法无咎。”

  其中,客字较粗,尘字较细。初心人先认清了“主”和“客” ,自不为贪图迁流。前进大白了“空”和“尘” ,贪图自不能为碍。所谓识得不为冤,果能于此谛审了解,勤奋之道,思过半了。
 
3. 话头与疑情
 
  古代祖师直指民气,见性成佛。如达摩祖师的定心,六祖的惟论见性,只要直下承当便了,没有看话头的。到其后的祖师,见民气不古,不能断念塌地,多弄机诈,平日数他人珍宝,作本身家珍,便不得不各立门庭,各脱手眼,才令学人看话头。

  话头许多,如“万法归一,一归那里” 、“怙恃未生前,怎样是我原来脸孔”等等。但以“念经是谁”为最平凡。

  什么叫话头?话就是措辞,头就是措辞之前。如念“阿弥陀佛”是句话,未念之前,就是话头。所谓话头,等于一念未生之际;一念才生,已成话尾。这一念未生之际,叫做不生、不掉举、不昏沈、不着静、不落空,叫做不灭。每时每刻,单单的的,一念回光访魅照,这“不生不灭” ,就叫做看话头,或照顾话头。

  看话头先要发疑情,疑情是看话头的手杖。

  何谓疑情?如问念经的是谁?大家都知道是本身念,可是用口念呢?照旧专心念呢?假如用口念,睡着了尚有口,为什么不会念?假如专心念,心又是个什么样子?却没处捉摸,因此不大白。便在“谁”上提倡稍微的疑念,但不要粗,愈细愈好,随时随地,单单照顾定这个疑念,像流水般不绝地看去,不生二念。若疑念在,不要动着他;疑念不在,再稍微提起。初专心时一定静中比动中较得力些,但切不行生别离心,不要管他得力不得力,不要管他动中或静中,你同心用心一意的用你的功好了。

  “念经是谁”四字,最着重在个“谁”字,别的三字不外言其大者罢了。如穿衣用饭的是谁?痾屎放尿的是谁?打无明的是谁?能知能觉的是谁?岂论行住坐卧,“谁”字一举,便有最轻易发疑念,不待重复考虑卜度作意才有。故谁字话头,其实是参禅妙法。

  但不是将“谁”字或“念经是谁”四字作佛号念,也不是考虑卜度去找念经的是谁,叫做疑情。有等将“念经是谁”四字,念不断口,不如念句阿弥陀佛好事更大。有等妙想天开,东寻西找叫做疑情,那知愈想贪图愈多,便是欲升反坠,不行不知。

  初心人所发的疑念很粗,忽断忽续,忽熟忽生,算不得疑情,仅可叫做想。徐徐狂心收笼了,动机也有点把得住了,才叫做参。再徐徐工夫熟练,不疑而自疑,也不认为坐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怀孕心天下,单单疑念现前,不间不绝,这才叫做疑情。现实提及来,初时那算得勤奋,仅仅是打贪图,到这时真疑现前,才是真正勤奋的时辰。这时辰是一个大关口,很轻易跑入歧路。

  (一)这时清清净净无穷轻安,若稍失觉照,便陷入轻昏状态。如有个明眼人在旁,一眼便会看出他正在这个地步,一香板打下,顿时满天云雾散,许多会因此悟道的。

  (二)这时清清净净,空朴陋洞,若疑情没有了,即是无记,坐枯木岩,或叫“冷水泡石头” 。到这时就要提,提即觉照。(觉即不迷,等于慧;照即不乱,等于定)。单单的的这一念,湛然寂照,如如不动,灵灵不昧,了了常知,如冷火吸烟,一线联贯不绝。勤奋到这境地,要具金刚眼睛,不再提,提就是头上安头。

  昔有僧问赵州老人性:“一物不未来时怎样?”
  州曰:“放下来。”
  僧曰:“一物不未来,放下个什么?”
  州曰:“放不下挑起去。”
  就是嗣魅这时节,其中风物,如人饮水,内心稀有,不是言说也许到。到这境地的人,天然大白;未到这境地的人,说也没用。所谓“路逢剑客须呈剑,不是墨客不献诗。”
 
4. 照顾话头与反闻闻自性
 
  或问:“观音菩萨的反闻闻自性,怎见得是参禅?”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