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佛学移动版

主页 > 放生戒杀 > 护生 >

慈悲护生,合理放生 中国佛教放生网_放生仪规 放生感应 放生功德 放生心得 放生愈病-云端佛学

慈悲护生,合理放生.jpg

  文/马占国

  放生,顾名思义,就是把可能被宰杀、面临生死痛苦的动物解救出来,放归到适合它们的自然环境中。放生本是中国大乘佛教传承和提倡的优良传统,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特别是在隋代天台宗智者大师的倡导下,放生活动蔚然成风。但是近年来,随着放生人数的增多,放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放生物种、放生方式逐步多样化,放生引发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做好慈悲护生,合理放生,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付诸实践。

  一、护生放生的文化渊源

  “放生”典出于大乘佛经,盛行于中国内地,西藏亦然,也流传于日本和邻近的韩国与越南等地。放生的根据最为佛教徒所熟悉的,有两部经。一是《梵网菩萨戒经》,其中提到:“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另一部《金光明经》卷四《流水长者子品》,也提到有关释迦世尊往昔行菩萨道的一段记载。《梵网戒经》是放生的理论依据,《金光明经》则是开设放生池的依据。

  其实,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华民族已有放生的习俗。《列子·说符篇》记载赵国邯郸城民众在正月初一贡献斑鸠给赵简子,赵简子每每都会厚赏民众后,将斑鸠放生,以显示诸侯有好生之德,放生作为人性本善、慈悲怜悯的一种表现,为当时士大夫阶层所认同。佛教传入我国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传播与发展,佛教教义教规深入到了社会各个阶层,佛教戒杀护生的理念也逐步传播开来。戒杀仅是止恶,是消极的善行,放生救生才是积极的善行;如果仅仅止恶而不行善,不是大乘佛法的精神。因此在中国,从北齐萧梁以来,便提倡断肉食、不杀生;且放生的风气也从此渐渐展开,从朝廷以至民间,由僧众而至俗人,都以素食为尚。从中央以至地方,或者为了祈雨禳灾,都有放生禁屠之举。

  二、护生放生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当今社会,放生的意义在于涵养仁恕精神、践行慈悲之道。如果人人都能够爱护生命、保护生命,就能从根本上消减滥捕滥杀,对于促进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放生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通过提倡放生,可以培养,增加人们的慈悲心。哲理学家康德说:“人必须以仁心对待动物,因为对动物残忍的人对人也会变得残忍。”通过放生,可以唤醒世人的恻隐、仁恕之心,使人们在思想道德方面得到升华,有利于引导人心向善,抑制杀戮和恐怖主义,提高公民的文明程度,让人们懂得仁爱地对待每一个人,从而使家庭关系、社会关系更加和谐。

  其次,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生物的多样性对人类十分重要,放生能够有效地保护动物,构建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特别是放生一些有益于人类的动物,能有效地遏制害虫的滋生和增长,保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让大自然成为人和动物共同的家园,使大自然更加美丽、祥和。

  第三,放生能让人们了知生命的重要性,每一个人都非常珍爱对自己的生命,当生命受到威胁时,只要能保存性命,其他的许多东西都可以被舍弃或者付出。《华严经》中云:“诸根法中,命根为首。”因为在所有根当中命根最主要,所以只要命保得住,舍弃手臂、腿脚、眼睛、耳朵等肢体或器官也不要紧。

  三、当前佛教放生面临的问题和原因

  佛教放生激励大家体恤众生、慈悲利生,戒除杀伐之心,善行菩提之道。放生为了护生,护生才是目的。然而近年来,不断出现的放生乱象,越来越饱受社会的诟病,甚至造成人们对佛教修学问题的严重误解。佛教界放生乱象,在各地都普遍存在。佛教界这种放生形式客观上已经演变成一种“商业行为”,可以发现其行为模式是捕捉动物、囚禁动物、买卖动物、“放生”动物。

  这样造成的可以预见的结果有:1.动物可能被放生到不适当的环境,因为不能适应导致大量死亡;2.放生外来物种,由于缺少自然天敌,破坏原来的自然生态,使原生物种面临危机;3.放生的动物经过捕捉、运送、囚禁等过程,非死即伤;4.放生大量某一物种,无序繁殖,造成其他生物群体被侵害乃至消亡;5.放生有毒有害生物,会伤及其他群体包括人类的生活与生命安全,激起民愤;6.放生买卖市场直接或间接导致稀有生物被肆意围捕,造成有关人员违法乱纪;7.放生如果形成“黑色产业链条”,容易滋生某些人贪欲,污染人心,危害社会;8.放生乱象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将有害于佛教慈悲精神的社会影响,不利于正能量的发挥。

  此盲目放生没有积功德,反倒有罪过。试想,如果我们一边热衷于“慈悲放生”,一边却造成生态的破坏,漠视甚至严重危害其他生命群体的生存和生命,就谈不上“慈悲为怀”、“功德无量”。这种悖离信仰精神的行为,不仅强化了虚浮、粗陋、浅薄的信仰心态,扭曲了信仰者的价值追求,而且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针对佛教界放生乱象的产生原因,归根结底在于人们有“一念之私”,将放生当成了满足私欲和粉饰自己的工具。

  四、护生放生应具有的正确途径

  针对现代社会放生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国佛教协会高度重视,早在2014年就向全国佛教界发出了“慈悲护生、合理放生”的倡议,并付诸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当前我认为还应该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要慈悲为怀,量力而行。提倡多种形式宣传戒杀护生、健康素食的理念,劝化世人慈悲护生。寺院或团体引导信众正信正行;应该多组织讲座,讲解放生意义和方法,制作放生指南等来宣扬正确的放生理念和方法,提倡随缘尽力地放生,不刻意追求数量和形式。

  二要精心组织,讲究科学。要了解放生动物的习性和放生的环境,确保被放生动物与放生环境相协调。必要时可向有关专家或机构寻求咨询和帮助,努力避免放生动物对人类生命、生活或放生地生态安全造成威胁。主办方要精心组织,尽量减少放生动物在放生过程中的意外死亡。放生法会,应按照佛教仪轨如法进行,体现拔苦与乐、普度众生的佛教宗旨。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