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佛学移动版

主页 > 佛教基础 >

《楞严经》关于“心”的追问云端佛学

  人生于世,到底追求何物?凡人所求,莫出《尚书》所谓的“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等五福。儒家行世,则以“仁”为本而终归于“求安心”。盖荣华、势力属外在之“命”(运气),非人所能主宰;而德行之 “仁心”则内涵于“我”,归“我”全部,因此人当返回“心田”,滋养并施展人之“仁性”以显扬道德之主体。王阳明学生曾问:“看书不能明怎样?”你道阳明老师怎样答复?他以为,仅仅追求文义上的知解,天然不能大白,“须于心体上勤奋,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盖四书五经,不外嗣魅这心体,这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等于道德明,更无二。此是为学脑子处。”[1]儒家主张“慎独”以修己德,从正心、诚意修身起,渐次将德行向外延长,经格物、致知之熏习,终至齐家、治国、平全国,此“平全国”非谓武力,亦非利欲诱导之,而是以无私德行之仁“心”开导他人之德,并终至“与天地参”的天人地步,此粗略为儒家“以德配天”的地步。
  道家以无为为本,其“无为”根本于“道”,展现为无为、无欲之“清净心”,即谓“道心”。老子五千言,庄子十万言,横说竖说,终不外让人回归“赤子之心”。何谓赤子之心,乃无欲蒙昧的混沌之道心,此混沌取无别离之意,庄生作“齐物论”即取此意。
  然而,题目在于儒家之“仁心”、道家之道心(清净心或划同心用心田)怎样得以展现呢?
  若将题目再延长一步,儒道所追求、展现的“心”在那里呢?究竟上,这绝非道德家、学问家所碰着的题目,而是每个现世之人所碰着的题目,由于人们险些全部的事体皆关乎“心”。平素人们有愤闷情感时尝言:“我心乱如麻”,“我内心憋屈”、“我内心难熬”;情感奋发时亦云:“我兴致勃勃”、“我心中兴奋”;劝勉人时则曰,“要有恒心”、“要立宏愿”、“要有善心”;厌恨或人时则语:“某某让我恶心”、“你负心不负心”,等等。可见,人世事事皆同“心”相干,须臾离不开心。
  那么,心毕竟在那里呢?关于这个题目的答复,自古至今,凡间大智、大哲如孔孟(纯善即心)、老庄(至道即心)、古希腊三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人简陋以为人之理性为心),以致康德(善良意志即心)、黑格尔(绝对精力即心)、叔本华(保寄望志即心)、尼采(权利意志即心)等等,无不在此用力,亦从差异视角如在本体论、宇宙论、熟悉论等诸层面给出解答。然就题目自己之直截、彻底及思辩之宏阔与艰深,莫若释迦之论。由于上述大哲只是点出了“心应怎样”的后天实践,并未直截追问心之真际地址。而释迦在此规模独树一帜,对“心”之地址举办“穷追猛打”的追问。
  天然,释迦关于“心在那里”的切磋险些涵盖三藏十二部,但最具有代表性的切磋莫过于《楞严经》开示阿难的“七处征心”、“八还辨见”(一说为“十还辨见”)。阿难是释迦佛的亲炙学生,以多闻著称。然而多闻终究范围于理论常识层面,尚且缺乏“实践”。故而,稍遇荆棘,“空头理论”未免捉襟见肘。譬如,《楞严经》所载:多闻的阿难竟为漂亮伽女所“惑”,差点毁掉戒体,好在释迦牟尼实时宣说神咒并派文殊菩萨护持,方逢凶化吉。于是,方引出“七处辨心”、“八还辨见”的经典之论。

  七处征心
  就教授常识与开启伶俐而言,释迦可谓卓越的教诲家,他教诲阿难乃以开导诱导式的“解说方法”举办,极具针对性。因为阿难因(漂亮伽女)“色”而迷,于是释迦便回归源头,问询阿难当初因何而出家——只有找准题目,方可从病根上办理。阿难的答复倒也坦诚,他当初确实因“色”而出家,此“色”,乃是释迦牟尼的描摹之“色”相。正如阿难所言:“我见如来三十二相圣妙殊绝,形体映彻,如同玻璃。常自思想,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故故?欲气粗浊,腥臊交媾,脓血混乱,不能产生圣净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从佛剃落。”[2]释迦牟尼顺此话题,因势利导,问道:“既然你阿难由于喜欢如来的三十二相,那么我问你,你是用什么来看,用什么来喜欢的?”阿难的答复是:“虽然是用眼睛和心来看而感觉喜欢的。”释迦接着题目问道“既然你是用眼睛和心来看和喜好,那么起主要知道“心(目)”在那里,若是不知晓心在那边,你怎样去喜欢,又怎样去修“心”。此譬如一个国王要去讨贼,起主要晓得贼人的住处,不然劳而无功。那么此刻就答复我,“心”在那边?
  关于“心在那里”的思辩正式开场了。
  心在那边?阿难不假思考,答道:眼在浮面,心居身内。然而,心真的在身内吗?须知,释迦所问之心,非剖解学上的“肉团心”,而是空门学生的修行之“心”。那么,这个“心”果然在身材内部吗?我们且看佛祖的答复。释迦反问道,若是世人坐在课堂之内,看到的应该是室中之人,而非室外之物。既云云,那么能看、能欢欣的“心”假使居在身内,那么“它”看到的乃是身内的五脏六腑,然后是筋脉,究竟上,你却没有望见这些对象,可见“心”在身内是差池的。此为第一辨。
  心在那边?既不在内,那么“心”须在外,譬如燃着的灯光,因其在众生之“外”燃着,以是能照到众生。阿难思考道。释迦反问:“心”公然在外吗?譬如一个比丘(僧人)用饭,其他的比丘能饱否?显然是不行能的。那么,假如“心”在外,就如“他人用饭你不能饱”的原理一样,你身材所触到之物同外在之“心”与你的身材又有何关呢?可见,“心”在身外是差池的。此为第二辨。
  心在那里?既不在内,亦不在外,阿难思忖道:心应该暗藏“根”里,一如人们用琉璃碗遮住眼睛但并不故障它望见对象一样,这个认知之心应该潜存在“眼根”里,跟着眼睛而分辨事物。释迦继承辩驳道,若是“心”在根里,就像你阿难所比喻的“用琉璃碗盖着”那样,那么,我们可以反问这样一个题目:当人们把琉璃放在眼睛时,他们看到的是山水大地呢,照旧琉璃呢?阿难答道,他们起首看到的是琉璃。“既然云云,若是心在眼根处,‘心’起首看到的应该是眼睛而不是山水大地。究竟上,你的‘心’并没有看到眼睛,可见,心在根里是差池的。”此为第三辨。
  心在那里?阿难又提出一个也许性的谜底,他以为,“心”也许在见明、见暗之间。虽然,他也不能必定这个说法是否正确,于是以磋商的口吻问道:“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想,是众生身,脏腑在中,窍居穴外,有脏则暗,有窍则明。今我对佛,开目睹明,明为见外,闭目睹暗,名为见内,是义云何?” [3]对此世尊亦给以辩驳。先说闭目睹暗。闭眼时的暗是否与眼相对?假设与眼相对,那么这个“暗”就在面前,它怎么也许见“内”呢?若“暗”意味着见内,在暗室中的一些物难道皆成为你的内脏?然而,暗室中的“物”并非你的“内视”对应之物,即暗并不与眼相对。由此可知,你的“闭目睹暗(内)”可见不能创立。
  再看你的“开目睹明”。假使睁目睹明,为什么你不能看到本身的脸呢?假如看到本身的脸,声名“心”定在虚空之中,虚空中的对象不属于你,与你无关。更重要的题目在于,你的见明、见暗理论,最终导致身材与眼将成为彼此分隔的两个直觉(虚空中的直觉与属于身材的眼的直觉是分隔的),因此你也该当有两个认知之心。若按此推论下去,你阿难一个身材,却要成为两尊佛,这怎样也许呢?可见,你的见明、见暗理论是差池的。此为第四辨。
  心在那里?平时人们用“心”思索,那么谁人能思想之物(思想体)应该就是我们的“心”了(本日人们以为“大脑”为思想的物质器官,但就思想的本体而言,大脑齐心并无不同,皆是“思想体”)。在释迦否认了阿难的前四种说法后,阿难提出了“思想体”的说法。他的依据是佛曾言 “由心生故,各种法生;由法生故,各种心生” [4]。既然“思想之心”随事物的缘起而生,那么思想本体就是“心”,它不在内、不在外,而在与“物”的“遇合处”,或曰“人缘和合处”。阿难的说法,初听起来,好像很有原理,即便本日的人们也大多以为这个能思想的本体就是我们的“心”,不然,那边尚有我们的“良心”呢?且看释迦怎样辩驳之。
  释迦的辩驳从三处睁开:其一,既然认可了思想体是心,那么“心”是有,然而阿难又言“心”(思想)是随事物的遇合、打仗才发生思想,那理解在说“心”(思想体)是无,“心”无本体。倘若心无本体,那么你又怎样找到它呢?
  其二,就“思想本体之心”的浸染而言,亦存在着抵牾。当你用手摸身材的时辰,你的认知之心是从身内向外来熟悉的呢,照旧由身材外部向内来认知的呢?如果从内向外,那么你的心虽然要看到本身的体内(约略同“心在身内”的辩说);如果由外向内举办认知的话(约略沟通于“心在外”的辩说),那么你就应该先看到本身的脸。究竟上,这两种认知都不行能。
  其三,假设身材上存在这个思想之心,那么它存在身材的哪个部位呢?它是一个本体照旧多个本体?假如是多个本体,那么凭证你的感受而言,你必需有很多“心”存在,那么你本身就是很多小我私人了,而不是阿难一人;假如你的“心”是一个本体,且遍布满身,那么当你用手摸一个对象时,你的满身都应该感受获得,既然你满身都感受到,那么就不叫“用手摸”了,由于你的识知之心遍布满身,随处都在摸,何须声称“手在摸呢”?综上所述,释迦以为,阿难的“思想本体”同样是不存在的。此为第五辨。
  心在那里?既然作为人缘和合的“思想体”不存在,且“心”不在内,又不在外,那么它毕竟在那边呢?阿难又想到一处:心肯定在“中间”。恰如其言:“如我思想,内无所见,外不相知。内蒙昧故,在内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义。今相知故,复内无见,当在中间。” [5]心果然在中间吗?释迦对此举办反问与批判。你阿难所谓的“中间”不外是一个恍惚所指罢了,试问“中间”在它的什么处所,毕竟在那边?假如在身材的外貌,天然不能说是中间;假如你认可在身材的中间的话,那实则意味着它该当是身材的“内部”,而非身材的中间了。又则,“中间”原来就是个相对的“标示”物,从南方看,它属北;从西边看,它属于东,那边有一个称为“中间”的对象呢?即便我们回到你阿难所说的“根尘相对”之“中”:眼睛为一极,所看之物为一极。若是你的认知之心存在南北极之中间,那么,这个心的本体是兼联根尘两头呢,照旧相反?若兼联之,因为凡间万物杂多,而事物又不是心的本体,那么势必造成事物间的抵牾与对立(由于“认知之心”要不断地转换于根、尘之间);若压根没有兼联根、尘,你的中间的认知之心就不能去认知万物,天然也无本身的体性。可见,心在中间是差池的。此为第六辨。
  心在那里?在经验了释迦的重复批判后,阿难似有觉悟,既然心不在内、外,不在中间,俱无地址。那么假如“不执着于统统”,该当是我的良心,“俱无地址,统统无著,名之为心。则我无著,明为心不?” [6]阿难的意思是,心不执着于统统事物之上,该当是“心”的天性。释迦佛祖亦常常开示学生不要执着我、法二相,《金刚经》专门讲空、去执,阿难自觉得此说法当能获释迦承认。殊不知,释迦同样对其举办辩驳。既然你不执着于统统,即言你的心不在统统处所,那么你的心是在呢照旧不在?假如这个心(不执着于统统的心)基础不在,又怎么可以去说执着或不执着呢?换言之,当你以为心不执着于任那里所时,你也就解除了它存在的也许。可见,你以为的“以无著为觉贴心”同样是不正确的。此为第七辨。
  “七处征心”好像解除了“心”之空间存在的全部也许性,这未免使得阿难及诸信徒异常的惊愕。心毕竟在那里呢?假如没有了“心”,还修个什么?
  笔者之以是不厌其烦地近乎亦步亦趋地顺着释迦的思绪举办梳理,在于“七处征心”思辩严谨、论证缜密,不单对付佛学研究者大有裨益,并且对付从事哲学研究的人亦大有启示。此段阐述,堪比柏拉图笔下的“对话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