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佛学移动版

主页 > 般若文海 > 圆觉经 >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讲记 第七章 威德自在菩萨云端佛学

  第七章
  
  威德自在菩萨
  
  于是威德自在菩萨在公共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别离如是随顺觉性,令诸菩萨觉心光亮;承佛圆音,不因修习而得善利。
  
  于是威德自在菩萨在公共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广为我们别分开示,辅导众生怎样一步步地悟入圆觉,令诸菩萨觉悟到心原来是光亮的,就是前面所讲:圆觉是万法的光亮肃静、清净圆觉的自性。“承佛圆音”,因为听到了佛圆满的言教,“不因修习而得善利”,不必修习就能获得佛法的善利。
  
  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门,随方来者,非止一起;统统菩萨肃静佛国及成菩提,非一利便。唯愿世尊广为我等宣说统统利便渐次,并修行人总有几种?
  
  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门,人们可以从东、南、西、北各方进城,并非只能从一条路来。同样的,统统菩萨肃静佛国以及成菩提,“非一利便”,并不是只有一条路,而是有许多条路。此喻菩萨道的利便有多门。唯愿世尊广为我们宣说统统利便渐进的次第,以及修行人总共有几种?
  
  令此会菩萨及末世众生求大乘者,速得开悟,游戏如来大寂灭海。”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但愿佛开示,使来参加此法会的菩萨及末世求大乘的众生,速得悟佛圆觉,证佛圆觉,“游戏如来大寂灭海”,指圆觉妙心的变幻如同游戏,也是形容诸佛是多么快意自在地变幻,变幻凡间的统统,就有如在玩游戏一样。“大寂灭海”,即指在如来净圆觉性所变幻当下无生灭相可得,此无生灭的寂灭相,如海一样平常无边无涯。
  
  尔时,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人,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利便!汝今倾听,当为汝说。”时,威德自在菩萨奉教欢欣,及诸公共缄默而听。
  
  尔时,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萨言:“很好!很好!善男人,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叨教如来这些利便窍门!”
  
  善男人,无上妙觉,遍诸十方,出生如来与统统法,同体划一。于诸修行实无有二,利便随顺,其数无量,圆摄所归,循性不同,当有三种。
  
  “无上妙觉,遍诸十方”,圆觉妙心没有不觉的处所,以是是最无上的妙觉。此玄妙圆觉周遍十方天下,就是说,每统统法都是圆觉妙心,并且统统法都遍诸十方地相互影响;换句话说,每一个人缘法的影响力遍诸十方,都是具有觉性的。这无上妙觉“出生如来与统统法”,即圆觉妙心出生统统佛的玄妙法与统统凡夫的凡间法,都是“同体划一”的圆满觉性的表露。凡夫以为觉悟的佛已超脱如幻如化的凡间,可是在无上妙觉中,佛与变幻的凡间是同体划一,佛、凡夫与万法皆一如,都是圆觉的不二展现。
  
  由于这个原理,以是“于诸修行实无有二”,就是说各种修行窍门,现实上并没有不同。“利便随顺,其数无量”,可是为了引导疑惑的众生,为了随顺众生的根性,佛成立了无量无边的辅导要领。“圆摄所归,循性不同,当有三种”,不外圆觉修法,循众生根性不同的归类,可分为三种。由此可见,菩萨道虽有无量窍门,在圆觉窍门则可分为三种类。
  
  善男人,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产生,身心客尘以后永灭,便能内发沉寂轻安。由沉寂故,十方天下诸如来心于中展现,如镜中像。此利便者,名奢摩他。
  
  在坐禅时,由定慧所发生身心的领受征象,可以分成三摩地(Samqdhi即等持)与三摩钵提(Samqpatti即等至)。等持是持心趣向于境,三摩地就是心一境性,平常一刹那无邪念的同心用心专注也是三摩地;以某种修法一连地在三摩地中入定称为三摩钵提,有八胜处三摩钵提、十遍处三摩钵提、四无色三摩钵提、无想三摩钵提、灭绝定等三摩钵提。
  
  一样平常坐禅专心的要领,可以分成奢摩他(samatha)和毗婆舍那(Vipasanq)。奢摩他是令心沉寂,就是专修定。毗婆舍那是用心依佛法调查实相,等于修伶俐。修奢摩他和毗婆舍那都能发生三摩地的觉受,也能入各类三摩钵提。
  
  禅那(Jhana,Dhyana),翻译成静虑,静即定,虑即慧,禅那在小乘中一定回收禅坐的姿式,修禅当时也许是修奢摩他,也许是修毗婆舍那,也也许是两者同时修,即定慧双运。
  
  此处佛开示菩萨修圆觉窍门有三大种类,以圆觉窍门来阐释菩萨道的奢摩他、三摩钵提和禅那,不行以用一样平常的坐禅专心要领来领略。
  
  一、奢摩他:菩萨修奢摩他,不是依六根地步修定,是依圆觉妙心修定,从定中到达觉遍十方而发慧。
  
  假如诸菩萨信解万法本是清净圆满的觉悟,“以净觉心,取静为行”,菩萨确定圆觉妙心原来清净,于是直取心性原来悄悄不动的方法来修奢摩他。“由澄诸念,静慧产生”,由澄清统统妄念,息诸邪念,于是调查入微,觉悟心识烦恼在跳动。此菩萨因进一步静定,再加上前生慧根,于是伶俐就生起来。他便知道“身心客尘,以后永灭”,身心如客尘来往复去,往往来往复去的就不是主人,以是合身心为客。这变幻的客尘,由于静慧产生目前后永久扑灭。“便能内发沉寂轻安”,当心分开烦恼外境后,便可以或许不执迷外境,于是体验到妙圆觉心本沉寂,而发生轻安快乐的觉受。“由沉寂故,十方天下诸如来心于中展现”,寂是无生灭变革,因沉寂而觉悟到十方天下统统如来的心,就在沉寂自心中展现;等于统统如来的心就是自心,宛如镜子一目了然展现本身。
  
  “此利便者,名奢摩他”,修圆觉窍门的菩萨修奢摩他,不管外境尽管自心,逐步调查,让心静下来。“静慧产生”,静有如小乘所说的奢摩他,慧有如小乘所说的毗婆舍那,然而圆觉窍门的奢摩他,不是从无常地步里起观,是以净觉心在定中观圆觉妙心,看到原本十方天下就是诸如来的心——圆觉妙心。
  
  善男人,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变幻,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变革诸幻而开幻众。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安,统统菩萨以后起行,渐次增长。彼观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观皆是幻故,幻相永离;是诸菩萨所圆妙行,如土长苗。此利便者,名三摩钵提。
  
  二、三摩钵提:菩萨修毗婆舍那,不是依六根地步观人缘来修慧,是依圆觉妙心观变幻,以变幻妙行来修慧。
  
  假如诸菩萨信解圆觉妙心原来清净觉遍十方,于是以此心修三摩钵提,“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变幻”,知觉心性是指六识,菩萨了知六根(器官)、六尘(外境)、六识(心)不是真实的,都是从圆觉妙心变幻而有。“即起诸幻以除幻者”,于是菩萨以圆觉妙心变幻出各种神通来撤除变幻。为什么呢?由于菩萨知道统统要领都是变幻。于是以心的变幻自在来觉悟。例如说,淫欲心及不净观皆是妄心变幻,然而修不净观者以修不净观来除淫欲心,云云以幻除幻就是迷于变幻的修行。修圆觉窍门的菩萨修行时不迷于变幻的修行窍门,直接从圆觉妙心为起点去“变革诸幻而开幻众”,即变革统统诸幻来启发幻众——如幻如化的众生。菩萨不单可以或许以变幻来除去本身已往业力疑惑而有的变幻,还可以或许进一步以变幻来启发众生。如经中有载:“众生应以何身得度者,菩萨即现何身而度化之。”
  
  “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安”,因为此菩萨心已能运用变幻的缘故,知道众生疑惑在个中,就能发出救拔众生的大悲心;并且菩萨运用变幻时不像众生那样执取变幻,以是菩萨能于(众生所觉得苦与无常的存亡)变幻中生起轻安的心。“统统菩萨以后起行,渐次增长”,统统修圆觉的菩萨以后起行观照,逐渐依次增长。
  
  “彼观幻者,非同幻故”,其时能观变幻的心——觉悟的心,并不跟着变幻而变革。为什么呢?由于观幻的心是伶俐,不是所疑惑的变幻,“非同幻观,皆是幻故”,固然观幻的心不随逐变幻而变革,可是,当你调查到“观幻的心”差异于所观的变幻——非同幻观,该当知道此“观幻的心”是由烦恼心执取而有,也是变幻相。“幻相永离”,统统如幻如化的相永离,觉悟的心相也离;“是诸菩萨所圆妙行”,是诸菩萨所要圆满的玄妙修行,如同土壤中长出幼苗。
  
  “此利便者,名三摩钵提”,菩萨知道凡间是圆觉妙心的变幻,就在自心中观变幻而修,进一步在如幻如化中,引导如幻如化的众生修行。有变幻就有动,观变幻即在动中修观,以是称为三摩钵提。修观也称为修毗婆舍那,然而修观者不必然有定,修定者不必然有观,当观中有定就由观入三摩钵提。小乘修观者观法的实相是苦、空、无常、无我,可是修圆觉窍门的三摩钵提不作如是观,而是观如幻如化的同时以净觉心去引导变幻,用变幻来肃静圆满菩萨的玄妙修行。这样的三摩钵提,是以净觉心在变幻中观圆觉妙心。
  
  善男人,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不取变幻及诸静相,了知身心皆为挂碍,蒙昧觉明,不依诸碍,永得高出碍无碍境。受用天下及与身心,相在尘域,如器中锽,声出于外,烦恼涅槃不相留碍,便能内发寂灭轻安,妙觉随顺寂灭地步,自他身心所不能及,众生寿命皆为浮想。此利便者,名为禅那。
  
  三、禅那:菩萨修禅那,不依六根地步从定中修慧的定慧等持,是直接依圆觉妙心观本是涅槃妙心,不是有定有慧的等持,是定慧无二的等持。
  
  修圆觉窍门的菩萨信解原来清净圆觉的原理之后,于是以此净觉心修禅那,不似修三摩钵提者偏取于变幻的修观,也不似修奢摩他者偏取于沉寂相的修止,以是说“不取变幻及诸静相”,直接调查“了知身心皆为挂碍”,“蒙昧觉明”等碍,个中知——意识的别离、觉——六识的了别、明——伶俐明白,其实没有知觉明可得,以是依身心而生起的别离、了别与伶俐——知觉明,唯是疑惑障碍。菩萨了知身心就是诸碍而“不依诸碍”,于是不依赖知觉明来修行,“永得高出碍无碍境”,永久逾越有碍境和无碍境。碍境是指怀孕心的存亡地步,无碍境是指没怀孕心的涅槃地步。许多修行人都认为身心的障碍给他增加许多贫困,他要到达挣脱身心地步,没怀孕心的地步叫做无碍境——涅槃地步。此菩萨永得高出有碍存亡地步和无碍涅槃地步。
  
  “受用天下及与身心”,菩萨觉悟高出碍无碍境后,更进一步返转头来受用现前的天下与身心。“相在尘域,如器中锽,声出于外”,有如器中锽然之韵,此锽然之韵虽在器中,其声已出于器外;比喻此菩萨示现有烦恼相行于凡间,从外表来看仿佛凡夫一样,着实此菩萨是在觉中受用身心天下,“烦恼涅槃不相留碍”,了知烦恼与涅槃没有不同,“便能内发寂灭轻安”,心田证悟寂灭而生起轻安的感受。“妙觉随顺寂灭地步”,此时便觉悟到玄妙的圆觉心,与寂灭的地步响应。“自他身心所不能及”,此妙觉随顺寂灭地步不是动乱的自他身心所能触及。意思是说,寂灭的地步是动乱的身心无法影响的。原本一样平常人以为身心是动乱的地步,而寂灭的地步是寂灭不动的,云端佛学,觉得动、寂是分隔来的。此刻,菩萨就在受用现前的天下与身内心,内发轻安的寂灭,并非在动乱的身心天下里能内发轻安的寂灭,而是“众生寿命皆为浮想”,统统众生、生命的身心征象,皆依贪图别离而有,都是不真实的,菩萨受用身心时无此贪图,只见圆觉妙心本无生灭的玄妙展现,以是能内发寂灭轻安。
  
  “此利便者,名为禅那”,禅那可所以修定,也可所以修慧,也可所以定慧双修。圆觉窍门中的禅那修法是定慧不二的等持,不观有碍的身心、天下,直接观无碍的圆觉妙心,受用圆觉寂灭的地步的同时,受用现前的天下与身心,这样的禅那,是以净觉心直接观圆觉妙心,到达定慧无二的等持。
  
  在修菩萨道的进程中,有一类菩萨先断烦恼成绩伶俐,有一类菩萨先度众天生绩悲心。那么,先成绩伶俐的菩萨是属于上面的第一种,先成绩众生的是属于第二种,第三种菩萨活着间就直接看到涅槃,其成绩是最快的,没有所谓出凡间与入凡间。以上的分类是以定、慧来分:第一种菩萨以净觉心先定后慧,不管表面的各类地步,以净觉心先完成放心清净,便能证悟原来圆觉;第二种菩萨是以净觉心先修慧,先观变幻的外境,观到心可以或许自在变幻无碍,以此证悟圆觉;第三种菩萨是不依有碍地步的定或慧,以净觉心直接观本具的圆觉妙心,体验变幻的当下即原来涅槃的圆觉妙心。
  
  善男人,此三窍门,皆是圆觉亲密随顺,十方如来因此成佛,十方菩萨各种利便统统同异,皆依如是三种奇迹。若得圆证,即成圆觉。
  
  此三种窍门,皆是圆觉亲密随顺。“亲密”是靠近,“随顺”是朝向。总结三种窍门,随顺修习都可以或许直证圆觉,以是说“皆是圆觉亲密随顺”。十方如来因此成佛,因地修行的十方菩萨们,所修各种利便,或同或异,也都不出此三窍门。“若得圆证”,假如获得圆满的证悟,即成圆觉。也就是说,原来就是圆觉。
  
  善男人,倘使有人修于圣道,修养成绩百万万亿阿罗汉、辟支佛果,不若有人闻此圆觉无碍窍门,一刹那顷随顺修习。
  
  倘使有人修于圣道,即八正道,修养成绩百万万亿阿罗汉、辟支佛果,不若有人闻此圆觉无碍窍门,一刹那顷随顺去修习。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威德汝当知, 无上大觉心,
  
  本际无二相; 随顺诸利便,
  
  其数即无量。 如来总开示,
  
  便有三种类: 沉寂奢摩他,
  
  如久魅照诸像; 如幻三摩提,
  
  如苗渐增添; 禅那唯寂灭,
  
  如彼器中锽。 三种妙窍门,
  
  皆是觉随顺。 十方诸如来,
  
  及诸大菩萨, 因此得成道;
  
  三事圆证故, 名毕竟涅槃。
  
  威德自在菩萨你该当知道,无上大觉心,“本际无二相”,原来没有各种不同相;可是随顺众生而利便辅导无量修行窍门,以是说“随顺诸利便,其数即无量”。
  
  “如来总开示,便有三种类”,如来总结圆觉教法,开示成为三种类:一、奢摩他:沉寂修止,住心一境,如镜子映显各种像;二、三摩提:如梦如幻观,如幼苗逐渐增添;三、禅那:在寂灭中如同器中锽然之韵,固然寂灭,可是还可以或许发作声音。
  
  “三种妙窍门,皆是觉随顺”,这三种妙窍门,都是朝向觉悟。十方诸如来,及诸大菩萨,因此得成道;“三事圆证故,名毕竟涅槃”,三种修证奇迹假如圆满证悟,就叫做毕竟涅槃。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