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佛学移动版

主页 > 般若文海 > 佛理人生 >

感悟人生系列之六——如何分享同行善友的功德与经验(上)-云端佛学

  各位法师,各位同学,上一讲我们谈到建立终极信仰的意义,那我们要很好地来认识这个主题,才能够对无限生命将会有着极其重大的帮助。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我们对无限生命的概念,不容易真正建立起来,自然而然对终极信仰也就会若有若无,不会那么明确。无限生命对一般的人来讲,没有那么深的智慧去认识,去觉悟。生命本身就是很深奥的一个问题。过去,中国的古代圣人,孔子,曾经站在一条河流的旁边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他在河的旁边,看到水一直在流动,他能够体会到无常,也能够体会到无限,“逝者如斯夫”,河流一直在流动,就说明这无常;“不舍昼夜”,昼夜不停,无限。我们站在河的岸边,看到水在流动,我们就很难体会到比较深的含义,我们可能只有看到水在流动,甚至呢水的流动的变化我们看不出来。而实际上一条河流的水在流动的时候,我们眼前看到的水,它的前一个小时,前两个小时,前一天,前两天,前三天,前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前一年,两年,三年,它分别都是在不同的地方。我们今天看到的水可能在南京,那么它昨天前天,它也有可能在武汉,再前几天也有可能在重庆,再几天以前它可能在新疆,再几天以前它可能在天上,那么也就是我们看到河流的水在流动的时候,我们不容易看到,不容易想到,这将是经过千山万水,这将经过千家万户,这些水它所经历的境界,是千变万化的。
  
  进一步来说,我们眼前看到这个水在这里,过了一个小时,过了两个小时,过了三个小时,过了一天两天三天,它就不知道会到哪里去了,也有可能就流到大海里头去,也有可能就,就再流到其它的支流那里去了,也有可能这些水去灌溉庄稼,也有可能被人,被这其它这些动物饮用。那我说这个话的意思在哪里呢?就是我们看到一样东西,看到一个事物,我们不容易与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不容易联想起来,更不要说这些水它的用途有多大,它对我们人的生命的帮助有多大,我们很难很难这样去看待。更多的情况下,我们只是需要喝水的时候,需要洗衣服的时候,云端佛学,需要洗澡的时候,我们才会考虑到说,有没有水,这个水干净不干净,卫生不卫生。也就是我们对外在事物的认识,更多的情况下是考虑说,对自己有没有利益,有没有好处,他不能很准确,很全面,很深入去了解一样事情它的本意,它的作用。那我们人的生命同水比起来,它就更加复杂,更加深奥。那么简单的事情,我们都很难认识清楚,更何况我们无限生命这样一个深奥的命题。那我们认识不清楚,它的原因,它的答案,也在我们自己的内心。因为我们内心当中,无限生命存在的这样子一种状态,时时刻刻,不知不觉被无法穿透的自我之所蒙蔽——我执、法执。因为被我执法执所蒙蔽,很容易导致对外在那些五光十色,虚伪不实的,眼花缭乱的外在的现象,以及生命的现象所迷惑。不知不觉我们就会花大量的时间,主要的心力去考虑如何拥有现世利益以及眼前的得失。那么我们把自己的生命,花在考虑眼前利益的得与失,自然而然我们内心里边那些烦恼的尘渣就会泛起,烦恼的尘渣泛起的时候,无限生命的状态,无限生命这样子一个深刻的,深奥的命题,就会被掩盖,消失了,不会有动力了。
  
  释迦牟尼佛最初出家的时候,他还是跟一个外道在学习,那么,外道名为阿罗逻迦兰,他跟这位外道修行的时候,那么这位外道,他是修无想定,他问释迦牟尼佛说:世间上面的人,对于色声香味触,五欲的境界容易着迷,不容易解脱,那么尤其是在青少年的时候,那么你为什么能够对五欲的境界如此厌恶呢?世间一般的人,对割爱辞亲,这一种最不容易做到的,也可以说是在世间来讲,最难以远离的,最为痛苦的事情,为什么你能够做得到呢?就割爱辞亲能够做得到,远离五欲也能够做得到。而这恰恰是一般人不容易做到的,一般人是需要五欲的境界,需要父母家人的一种亲情。那么释迦牟尼佛出家,他刚好这两点是同常人不一样,一般的人不一样。那么释迦牟尼佛他就回答说:一般的人追逐五欲,因为呢,会觉得,五欲的境界是快乐的,所以他会拼命去追逐,然后来满足自己内在的欲乐,自己出家为了要求解脱,为了要救度众生,所以呢,佛陀的内在的欲望,愿望,它不是以五欲获得为主,为快乐,而是以拯救天下苍生普度众生为乐,为快乐,为乐事。五欲的这些境界的如梦如幻,不是永恒存在的,也不是无限存在的,它是暂时存在的,它是无常的,它本身不存在着厌恶不厌恶的问题。那么这个就是佛陀对第一个问题的他自己的一些考虑,就是他为了要普度众生,而不是说出家是因为对五欲的境界非常厌恶才出家。它这些境界本身不存在着好恶的问题,好跟恶是在人的心,就是自己的心好乐心在哪里。那佛陀的好乐心,为了要救度众生,他的好乐心不在这些境界上面。常人的心,他的好乐心是在这些色声香味触的境界上面去,这个不一样。那么第二个问题,割爱辞亲,远离这些亲情很不容易做到,那么这些亲情,也是如梦如幻的,为什么讲呢?你人生百年,终有一别嘛,是不是?所以说不可能你永远在一起,这不可能的事情,只是说,你早跟晚的问题,最终都是要别离的,这是肯定的。那么这样子的话,还不如早日出家用功修道,然后,实实在在能够对父母,对众生有大利益,有大贡献。那么这是释迦牟尼佛当时回答阿罗逻迦兰的两个问题,如何来看待五欲,以及如何来看待亲情。当时的佛陀他就能够有这样子一种认识。那么阿罗逻迦兰,这位修行的人,他的禅定的功夫,佛陀很容易就达到了,无所有定,那么这种定它还不能完全,制伏人的一种烦恼,它仅仅是克制自己的烦恼,犹如搬着石头来压草一样,那么虽然这棵草可能会长期被石头压在下面,但是呢,草的生命依然存在,哪怕它非常微弱,而实际上这棵草还是依然存在,那么不究竟。
  
  释迦牟尼佛他不满足于这位外道的一种成就,所以他就离开了。那么照道理“无所有定”已经是很不容易了。怎么讲呢?就是我们能够把自己内在的烦恼克服住,就是让它不出现,我们已经就很难了,即便我们作为佛教徒,甚至说我们可能学了很多年很多年的佛法。那么我们佛教里边它告诉我们,要在起心动念的时候来做功夫、来做文章、来对治。他跟这些外道的无想定不一样,因为无想定他内在的微细的烦恼,以及自己的色身的一种障碍、一种束缚还没有真正地破除。虽然自己对外在的境界对五欲的境界有很强的厌离心、甚至厌恶的心,但是内心里边的那种功夫,那种明净的功夫还是没有真正得到。那我们内心在凡夫的位置上,如何来把握。有很多人他采取的方法,一开始是用一种压抑的办法,就是让这个心不起这个念。因为我们内在里边对种种的境界,外在的种种境界,它会贪求、并且呢会执着,因为你有贪,它就会生执,对外在的境界贪求,对内在里面就想一直得到它,拥有它。那么有时候,我们学佛法的人,觉得这些外在的境界、尤其是五欲的境界,我们应该要有正确的观念,正确的态度去对待它,要以智慧去抉择它,我们不应该要有这样子的想法,“不应该会有这样子的念头”。而实际上,这些念头这些想法会一直出现,那怎么办呢?他也只有采取一种克服的办法,克制的办法,就是我们的心故意有意要去克服它。那么这样子,时间一长的话 ,我们的心就会影响到我们的脑、我们的心脏、甚至也会影响到我们人的身体,上面的细胞,甚至我们人的整个的血液的循环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那么我们这个心,它本来就像大海一样,我们的所有的念头、我们所有的心念就犹如波浪一样。
  
  那我们学习佛法,就是如何来训练我们的心,而不是说让我们的心不起心、不动念,这个不可能的事情。这个心念如果说不会在这边生起的时候,心念不在这里产生作用的时候,那我们就变成一潭死水了,我们的心就变成没有作用了,就死了,死心、心死了,过去说“哀莫哀于心死”,你这个心一死,那就很难解救了。但是我们面对境界的时候,远远比这深,一接触,内心里边的这些念头又会汹涌澎湃,力量又会非常的强。那么只有经过慢慢来调伏,一点一点来调伏,刚才说到,就如大海里面的波浪一样,它的力量是非常强烈的、汹涌澎湃的,你被这个浪冲击到,不要说人的生命了,甚至人的房子、住的房子、庄稼、轮船都会被卷到海里头去,它的作用是非常非常强烈的。那我们内心的波浪也是一样的,它的作用是非常非常大的。比如说我们人长的眼睛,那眼睛会看到东西、看到外在的色相、色的境界。从好的方面来讲我们看到佛像了,那我们看到佛像,我们能够知道他是佛,清净、庄严、圆满、智慧、慈悲,那么这些境界对自己、对众生是如何如何的好,如何如何的有益。也就是我们第一个念头,眼睛看到佛像的时候,他知道是佛像;第二个念头,他可能就知道说是佛;第三个念头,他知道说佛的神通妙用;第四个念头,他就会想到说这个佛对自己有什么作用和帮助,他有很多的联想,会一直持续下去、等流下去、推理下去。换一个角度讲,我们看到不好的事情,也会这么去联想。比如说人家给我们不好的颜色,人家不搭理我们的时候,不跟我们说话的时候,那么我们也很容易受一个很不好的持续等流的联想,也就会想说昨天是不是我得罪了他,过去是不是我有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情,也就是我们会引发很多很多不好的联想。那么这是很正常的,也是常常会发生的,每一个人都是会有。
  
  那这个意思在哪里呢?就是我们的心一直在攀缘嘛,所谓攀缘就是我们对自己所缘到的这个境界,内心里面不能平静如水,一直在这里动摇。换一个角度讲,我们自己的心一直被外在的境所动摇。那本来我们第一念看到的这个境界、听到的这个境界,之后第二个念头、第三个念头,第四个念头,甚至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乃至几天、几个月、几年,我们可能就是因为某人的某一件事情,某人的某一句话,某人的某一个动作,去不掉,影响我们的一生,影响我们的一世!影响我们学习工作生活修行。他不知不觉他就会有那样子的一个力量在支配着自己。那照道理,你对别人有这样子的一个想法,别人未必他知道,别人未必会有同样跟你一样的想法。你对别人有这样子强的一种执着的一种观念,别人未必跟你一样。反过来说,你对别人可能会有很深很深的一种误会,那就这个误会、这种误会一直深埋在自己的心里,那么被你误会的人、被你误会的事,他反而他自己也不知道,他不会说跟你是一样的。也就是,不是说是相等的。那这个就是我们凡人的一种心、凡夫的一种心态、凡夫内心的一种问题。那么这些问题,每个人都是会有,所以我们只有面对这些攀缘的心,把它慢慢慢慢去淡化,慢慢慢慢去纠正,我们才能够以智慧、以慈悲去面对外在的境界。这样的话我们就必须要一个真正的实修,那么这些实修就是在我们的起心动念、在我们的六根的门头上面去做功夫。因为六根它接触六境,那么接触六境之后,我们就如何起心动念。那刚才谈到了这个外道修无想定,他觉得这个是很难,很难转变的,转变不了了,那怎么办呢?只有压抑,压抑住我们对外在的这些贪欲、嗔恚、我慢、骄慢、嫉妒、障碍种种不好的心理,这些过失,只有不让它出现,也就是地上长了很多很多的杂草,我们去拔也拔不完,也拔不掉,那怎么办呢?只有搬个石头,搬了一块很大很大的石头把它压住,不要让它再长起来。那实际上我们的这种内在里边种种的杂草是很多了。我们自己也能够感受得到的,贪欲的草、嗔恚的草、愚痴的草、怀疑的草等等。那么这些草不是说我们一次两次拔掉了它就没有了,它拔掉了明天后天它又生起了,我们拔一千次一万次它都拔不完,因为、因为没有从根本上面拔除,没有从草的种子、草根把它挖掉,没有把它的种子把它去掉。我们常常说“历事练心”,“历事练心”这些“事”就是一种境界,就通过这些境界来磨练我们自己内心,通过外在的这些境界把我们内在的根本烦恼、随烦恼、种种烦恼的种子让它引发出来,然后去对治。比如一个人嗔心比较大,喜好骂人,脾气不好,那么你一个人呆在房间里面,天天不给人家见面、不给人家接触,那自然而然你不会给人家去吵架。因为你不跟人家接触那怎么会吵架?那么你就是你可能一年两年三年五年,你天天面对的看到的都是一些实物、看到的都是一些花草、或者看到一些其它的动物,那自然而然自己内心里面不会有些什么问题。社会上面为什么很多人他喜欢养花、喜欢养草、种草、喜欢养一些宠物呢?他觉得跟人打交道、跟人接触太累了、太苦了,还不如跟这些植物、跟这些花草、跟这些小动物在一起。那这个是很现实的问题。为什么呢?因为你跟这些小动物说话它只能听,它也没办法回答,它也不会说把这话传给别人听,是不是?这些花草它也不会、它也不会讲话,就这个就是把人的一种感情,把人的一种心,他已经转移到其它的小动物、转移到花草上面去。那我们这个修行学佛的人他也是这样子,因为你,你内心里面不想跟别人互动,不想跟别人接触,自然不会有些什么大的问题。反过来说,那么你现在要跟人接触的时候、要跟人相处的时候、要跟人沟通打交道的时候、你要办一件事情的时候,那就不是那么简单了。那人家不理睬你那一套,人家不听你的那一套,你跟他讲,人家不接受。那这个时候,你起不起烦恼,我们有没有慈悲心,我们有没有定力,我们有没有戒律,就都能够看得出来。所以我们在这些境界上,才能够真正去体现佛法、去落实佛法。(待续)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