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佛学移动版

主页 > 佛学名刊 >

释教与生理治疗云端佛学

  佛教经典中曾记载贫女盖莎、贵族婆私咤、毗舍离国夫妇、婆罗门须倾者等人的例子,说明佛陀是一位十分高明的精神医师,其所用的治疗方式类似当代心理治疗。然而,佛教在精神疾病康复方面的论述较少,其修行体系的重点更多可看作一种成长性心理治疗,尤其侧重精神的超越性治疗。

 

  一、佛教心理治疗的特质

  佛教修行是否能算作是一种心理“治疗”呢?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缓解症状和适应社会仅属于心理治疗“问题解决型”目标,而心理治疗更重要的是“人格成长型”目标。马斯洛在《自我实现及其超越》一文中坦言:“我曾用过‘疗法’、‘心理疗法’和‘患者’等词。实际上,我嫌恶这些词,我嫌恶这些词所表达的医学模型……实际上,当然,我们是希望咨询家是一位帮助促进人的自我实现的人,而不是一位帮助治好一种医患的人。”[1]罗杰斯认为,心理治疗的目标应该侧重于“减少内在的冲突、增强自尊心和自我整合能力,提高对生活方式的满意度,真正成为一个机能完善者”[2]。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则认为,心理治疗的首要目的并不在于症状的消除,而是使患者重新发现并体认自己的存在。

  佛教的理论包含了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两个层面,世间法主要是教授因果轮回、五戒十善等内容,利用人心积极向善的一面来协调世俗生活,保持身心健康。佛教反对宿命论、苦行、祭祀、神定论等,强调人的境遇主要是受自身业力左右,可通过忏悔、持戒、布施等各种善行而加以改变。有人或许质疑,这些仅是一种道德劝善,能谈得上是心理治疗么?

  弗兰克·戈布尔曾说:“成功的心理治疗不管用什么具体方法,都能帮助患者明察事物,了解自身,认识现实。……人越是理解自己的动机、需要、欲望和心理障碍,他们也就越能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人们越是了解自己,他们解决人生问题就越加容易。”[3]亚斯贝尔斯也认为,心理治疗取得成功的标志之一,应该是对患者自由的呼唤。佛教虽然有信仰因素在内,但其最大的特点是把“人”放在了中心,而不是像其它宗教是把“神”放在中心。一方面,佛教反对迷信,反对盲目的鬼神崇拜,承认人的自由和无限潜能,给予了人性最大的尊重;另一方面,佛教的无常、无我观念,能使人更清醒地认识自身的存在,能更加珍惜生命的价值,并放弃对自我和世界过多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安然地活在当下。在这样的理念基础上,佛教的忏悔、护生、持戒、布施、发菩提心等修行内容,自然都带有强烈的人本——存在治疗意趣。

  在出世间法方面,佛教主要以“了生死”为修行主旨,也就是要解决“我是谁”、“生从何来,死向何去”等人生一系列最根本的问题。生死问题实质上就是“存在”的问题。不同学派的心理治疗,无不是围绕着人的“存在”而展开,区别仅在于对“存在”的认识不同。当代超个人心理治疗“通过不同途径、方法提高人的自觉性,助其打破因对外物依恋而造成的受外物控制的条件制约作用,实现个人与各种内、外部对象或观念的去认同化,从而在变化流转中把握自我,达到与变化不拘的宇宙生命的融通与合一”[4]。佛教修行以打破无明、破除我执为关键,以洞彻宇宙万法的法性,充分净化心识为途径,从而提高生命的层次、价值并利益众生,最终达到佛果涅槃。这样看来,佛教的出世间的修行内容可归入超个人取向的心理治疗。

  超个人心理学家肯·威尔伯认为:“静修和心理治疗针对的是十分不同的心灵层面。譬如禅并不是为了消除神经官能症而设计的,你可能发展出非常强的觉照力,但这些神经官能症仍然健在。透过禅,你学会觉照自己的心病,它能帮助你和这些心病自在地相处,但它不能帮助你把这些心病连根拔除。”[5]因此,他并不认为佛教禅修能取代心理治疗,相反,他认为应该将针对不同意识层面的有效疗法结合起来,让它们各自发挥所长。

  需注意的是,即便在超个人治疗的范畴内,佛教禅修所获得的超个人体验可谓独树一帜,并非是心理学家所理解的合一、不二、光明、心物一体等。但是,威尔伯认为佛教禅修只关注人的超越性层面,而不能获得其它层面的治疗效果,这点则有待商榷。佛经中关于禅修中各种境界的描述,确实超越了普通人的经验范围,表现出超个人心理治疗的一系列特征。然而,佛教修行不仅方法繁多,并且层次不同。西方很多心理学家直接将佛教的修行等同于静坐、禅定,这样的理解是狭隘的。

  单靠禅定的体验,确实不能解决神经症的问题。并且严重的神经症、精神疾病的患者也不适合直接开始禅定的训练,反而可能产生负面效果。曾在缅甸学习禅修的心理学家杰克·安格尔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佛教禅修其实预设了一个前提,那就是修学者有一个正常的发展过程和一个健全的自我,其人格组织的客体关系已发展完成,拥有健康的自我契合感和整合感。

  佛教的修行,特别是大乘修行体系包括了六度四摄,百千三昧,远不仅仅是一种静坐的技术。陈兵先生就认为,佛教的各种修行方式,实际包括了现代心理治疗常用的多种疗法,包括信仰疗法、意义治疗、放松疗法、强化疗法、厌恶疗法、娱乐疗法、艺术疗法等。佛教的修行体系由低到高,恰好对应了一个人从角色层到超个人层次的心路历程。

  正如《西藏医心术》开篇所言:“我们的心,具备治疗痛苦和创造喜悦的力量。如果我们能够使用这种力量,配合适当的生命、积极的态度和禅修,不但可以治疗我们的心理和情绪痛苦,甚至连生理问题也可以获得解决。”[6]总的来说,佛教心理治疗的目标可以概括为自知其心、自宰其心、自净其心。而佛教心理治疗的核心价值在于它对心性问题的关注,以及由此产生的超越性体验。

 

  二、佛教对信仰治疗的反思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认为,宗教信仰的神奇功效或许就是因为存在大量的心理暗示。所谓暗示,是在没有对抗的情况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接受一定的意见或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使他们的思想、行为与自己的意志相符合。宗教中的信仰心理,凭借其巨大的心理暗示,对身心确实能产生巨大影响,可以看作一种信仰治疗。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