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身上,萦绕着佛家悲天悯人的情愫,其爱国佑民、英勇抗击侵犯者的风格,浮现了菩萨入世利生“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奉献精力。 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竢村老人。1785年8月30日身世于福建侯官(今福州)一个较量穷苦的常识分子家庭。三岁即在其父林宾日办的私塾学四书五经,七岁开始习八股文,十二岁便以第一名后果通过府试,十九岁通过乡试成为举人。可见他从小即接管了正规的儒家头脑教诲,往后为了生存,一边进修,一边教书,并曾应厦门海防同知房永清之邀任司书。后遇福建巡抚张师诚,深受欣赏,在其幕府副手四年。由此社会阅历渐广,看到口岸厦门等地社会民俗松懈,嫖窃成风,鸦片走私及吸毒征象严峻,深感厌烦,并寓志管理。张师诚奉佛尤谨,曾辑《径中径又径》一书,劝策行人专修净业,多切至之语。林则徐天然深受影响,在他二十三岁(公元1807年)时,曾手书其时释教界最风行的《佛说阿弥陀经》、《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和《大悲咒》、《往生咒》五种经咒,共贮一函,上题“行舆日课、净土资粮”八字,作为逐日必诵的作业。 《林则徐日志》记录供佛礼佛 其经本只有四寸多长,三寸多宽,每面六行,每行十二字,以便于随身携带。所书经咒,笔力遒劲,笔迹工楷,端严秀美,一丝不苟,足见其对释教的虔敬与敬服。(林公逝世后,后人将其合订为一册,题为《林文忠公手书经咒日课》,1987年7月,中国释教协会将此书影印畅通。) 在宗教信奉及其勾当方面,林则徐除在日理万机和兵马倥偬中,僵持“行舆日课”,不废诵经念经外,在《林则徐日志》中还可以查找到不少他供佛礼佛、求佛祈雨、写经赠友、忌辰持斋、兴办佛事的记述。譬喻: 嘉庆十八年癸酉(公元1813年),林公供职翰林院,在《癸酉日志》中载:“朝晨,焚香叩首,斋心默祝”、“清晨,佛前供汤丸” 的记述。 嘉庆二十一年丙子(公元1816年),林公奉派充任江西乡试副考官,在《丙子日志》中有“游龙泉寺,……在座吃素”、“瞥见庐山五老峰,巳刻至东林寺”,并企盼了该寺文物碑刻。 嘉庆二十四年乙卯(公元1819年),林公奉派充任云南乡试正考官,在《己卯日志》(又名《滇轺纪程》)中记述,由京赴滇沿途参拜的佛寺有:河北安肃慈航寺、正定大佛寺、赵州古庙金山寺、湖南沅陵留云寺,偶然爽性住在寺里。7月27日达到云南嵩明县时,“有寺曰浪潮,适大雨倾盆,未得登眺为憾!” 在诸佛菩萨中,林公最崇拜的是观音大士,除多次向大士行香、祈雨外,道光十八戊戌(公元1838年),在接受湖广总督时代,还在督署内建了观音庙,逐日行香设供。在《戊戌日志》中,即有诣署中大士前行香,“大士神诞,黎明诣本署庙内设供行香”的记述。另外,林公接受江苏巡抚时,还为苏州观音庙题写了一副布满佛性的春联,联云: 大慈悲能布福田,曰雨而雨,曰旸而旸,祝率土丰穰,长使众生蒙乐利; 诸善信愿登觉岸,说法犯科,说相非相,学普门好事,只凭片念起修行。 此联颇能反应出林公慈悲济世的佛化心襟。 《林则徐诗集》弘扬佛法 在《林则徐诗集》中,也有不少反应林公参禅诵经、弘扬佛法、歌颂佛子、以佛咏景、以禅喻诗以及和释教界人士来往的内容。 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春,有七律《潘云浦封翁奕隽八十寿诗》中有句云:“衣钵祖庭传再世,旃檀香界话初禅”,看来这位潘翁也是一位空门学生,曾与林公一块说法参禅。 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七月,林公赴云南任考官,途经贵州黄平州飞云岩,岩上有观音大士立像,林公当即下车合十参拜诵经,在七古《飞云岩》中有句云:“中有古佛立亭亭,苾芻合十朝诵经;催落山泉作钟磬,秋色满岩云有声。”可见其虔恳切境。 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三月,林公与友人同游杭州西湖,有七绝四首,春暮偕许玉年及谷张仲甫应昌诸君游理安寺、烟霞洞、虎跑泉、六和塔诸胜,每处各系一诗,个中富有佛性的诗句有:“佛戒偏宜宽酒户,诗情都为检茶经;山僧为道同龛约,难受彭宣地下灵。”“足音何须遗空谷,心地从都悟慧根;试证前身罗汉果,三生石上与重论。”“茶梦园时参梵课,几声钟磬翠微中。” 同年五月尚有七绝《题天女散花图》云:“独向祇园证净因,诸天香雨隔尘世;多生结习难消尽,记住风花未着身。”林公讲的是修持中应到达的一种较高地步,既能“证净因”,又能做到“风花未着身”。 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春,有七古《题冯笏軿“红杏枝头春意闹图”》,有句云:“三生慧福孰能兼,占尽韶华颇不廉;悟彻优昙天女散,不如趺坐一枝拈。”林公讲的是开悟,并且要像“世尊拈花,迦叶微笑”那样大彻大悟。可见其超然物外、憧憬禅悟地步的神色。 同年闰三月,尚有五古《“频伽礼佛图”为海宁朱贞女作》,中有句云:“不羡比翼群,不作精卫思,独爱妙音鸟,西方自修持;承颜老病母,稽首人天师;天人有沦谪,净土无疏散;佛香出闺闼,白云满罘崽;遥看青莲花,已出七宝池。”林公热情歌颂了这位守贞不嫁,虔敬礼佛,同心用心修持的空门学生。同年五月,尚有七律《东阿旅次赠龚懊魅斋调查》,中有句云:“桑下佛缘经信宿,芦中人影议恍惚。”林公把在旅途中邂垢这位伴侣,议为是有佛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