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又称为“佛心宗”,是佛教中唯一“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法门,故又被称为“宗门”、“正法眼藏”、“涅槃妙心”、“最上乘”,而其他宗派都属教门。在整个佛法体系中,禅宗的精神实际上就是佛法的真精神。禅宗的精神贯穿于一切法门,一切法门讲到极处,都与禅宗相融通。所以要振兴佛教必须从振兴佛教的真精神开始,也就是从振兴禅宗开始。反过来讲,中国佛教离开了禅宗重视实修实证的实践精神,必将丧失其本来面目。 印度佛教虽然包含了禅宗的精神,但是并没有形成独立的宗派。禅宗是印度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长期互相碰撞、互相融合的产物,它是真正中国化了的佛教,它最能够代表中国佛教的特质。会昌法难以后,天台、华严、法相等诸大宗派一时衰落,唯有禅宗一支安然无恙,枝繁叶茂,龙象腾骧,独步天下,成为唐宋以来中国佛教的主流,并东流朝鲜、日本等地。如果没有禅宗,唐宋以后的中国佛教史和思想史乃至世界佛教史将黯然失色。禅宗对中国和其他东南亚国家文化的影响极为巨大而且深远,目前,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这种影响正在逐步地传播到西方国家。唐宋以来的中国佛教史告诉我们,禅宗兴盛佛教就兴盛,禅宗衰落佛教就衰落。因此,振兴中国佛教的最佳选择,莫过于从振兴禅宗开始。 佛教最讲究契理契机的原则。现代人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较古人已有很大的不同:生活环境更复杂,生活方式更丰富,生活节奏更快,内心所承受的精神压力也更大;另一方面,现代人追求人格独立和意志自由的愿望较古人也更强烈,以科学为主的理性精神也更浓厚,追求生活享受的心情也更迫切。面对现代人,佛教该如何帮助人们获得心灵的解脱呢?从契机的角度来看,应该说禅宗最有优势。较之其他宗派,禅宗的修行方法更强调自力,理性色彩更明显,生活气息更深厚,对世法的适应性和包容性更强,很容易跟现实生活打成一片。比如,六祖所言,“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以及他所开示的“一行三昧”和“无相、无念、无住”之修行方法,很容易被现代人所接受。 基于上述三个方面的原因,净慧法师选择了禅宗作为《禅》刊宣传的主题。为了突出禅宗的在现实生活中修行的特色,1992年,净慧法师正式提出了“生活禅”的修行理念,并以此为指导,在青年佛教信众中开展了别具一格的“生活禅”夏令营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生活禅开题》一文中,净慧法师对生活禅的修行理念作了具体的展开,其要点包括:“继承传统(契理),适应时代(契机),立足正法,弘扬禅学,开发智慧,提升道德,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在尽责中求满足,在义务中求心安,在奉献中求幸福,在无我中求进取,在生活中透禅机,在保任中证解脱”。修习生活禅的基本要求就是:“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也就是说,要“将佛法净化人心(利乐有情)、净化社会(庄严国土)的精神,完整地落实在生活当中,落实在工作当中,落实在做人的分分秒秒中;要将佛法的精神具体化,要使自己的思想言行与自己的信仰原则融为一体,实现法的人格化,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 “生活禅”的这些提法,把佛教从根本上拉回到现实生活中,既丰富了人间佛教的思想,同时对禅宗来说也是一次真正的复归。 《禅》刊主要是为信众服务。这一定位要求《禅》刊的文字内容要适合信众的修行,要符合“未信者令信,已信者令增长”,“修行未入门者令入门,已入门者令增进”的原则,要帮助信众树立正知正见、正信正行,也就是《法华经》所说的,要令信众“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这是《禅》刊与社会上普通的佛教学术刊物不同的地方。 《禅》刊不是一个学术性、文化性的刊物,而是一个用来指导信众修行的宗教刊物。《禅》刊当然要传播佛教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但它的落脚点却是为了指导信众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修行。《禅》刊所选用的文章,一般都要求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指导价值。 除上述基本定位之外,为了更好地贯彻办刊宗旨,净慧法师还希望《禅》刊的文字内容能够体现如下几个方面的意识,并通过宣传,吁请教界也能够自觉地养成这些意识: 1.忧患意识--对佛教的前途和命运,要有一种至诚的关怀和使命感;对佛教自身所存在的种种弊端和所面临的挑战,要有一种清醒的警觉,并生起真切的忧患感和紧迫感。 2.教团意识--佛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僧团、每个信众、每个宗派乃至各个不同地域的佛教,都是这个整体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都应该对佛教教团生起一种真切的认同感。只有这样,佛教才是一个具有自我调控能力的健康整体,才有能力主动自觉地兴利除弊,适应社会,教化世人。 3.形象意识--每一个佛教信徒,不管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他们的所作所为都代表着佛教。佛教在世人心目中地位的高低,将取决信徒的形象之好坏。因此,我们必须树立起形象意识:出家人要有出家人的品格和威仪,做出家人的本分事;在家信众要按在家信徒的戒律来要求自己,持五戒、行十善;僧团要像个僧团,道场要象个道场。好的形象实际上就是在对世人行不言之教。这就叫“以身表法,以身弘法,以身护法”。 4.本分意识--出家人和在家人都要尽自己的本分。出家人的本分事就是修行和弘法。出家人只有坚守自己的本分,僧团才能够做到不变色、不走样。在家人的本分首先是尽好作为普通人应尽的世间义务,其次是搞好个人的修行并扮演好护法的角色。在家人如果尽了自己的本分,人际关系处理得好,工作干得出色,心态安详,自然就能够吸引那些不信佛的人亲近佛法。 大概是受商品经济思潮的影响,出家人和在家人“本分错位”的现象比较普遍。出家人忙于抓收入,长年累月地搞经忏佛事,竟然连早晚课都顾不上,更不用说二时斋供、早晚坐香、诵戒布萨、讲经打七等传统佛事活动了。出家人如果忘记了自己修行和弘法的本分,僧团将不成其为僧团、寺院将不成其为寺院了。这对僧团形象的建设是极为不利的。在家信徒失去本分的现象就更普遍了,很多人常常借修行为名,终日谈玄说妙,自绝于社会人群,人际关系搞得很僵,不安于自己的本职工作,逃避家庭责任和社会义务。给世人的感觉是,不学佛时倒还正常,学佛以后却变得古怪起来。这叫做以身谤法、以身毁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