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天 学修并重 农禅并重-云端佛学
时间:2016-09-04 11:13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网络 点击:
次
第九天 学修并重 农禅并重-中国佛教文化网 各位善知识: 丛林里打禅七,多少类似现在办培训班的性质。不过,禅七这种培训班,它不是普及性的培训班,它是一个提
各位善知识:
丛林里打禅七,多少类似现在办培训班的性质。不过,禅七这种培训班,它不是普及性的培训班,它是一个提高班。禅七原来的意思是要克期取证。因为诸方那些有道风的丛林,禅堂里长年坐香,云端佛学,长年都在打坐修行,每天到了冬天,为了集中时间对全体大众来一次强化训练,使一年的功夫能够在禅七期间得到提高,得到真正的受用。真正的受用是什么呢?所谓克期取证,就是要开悟,要证道。打禅七的本意如此。
现在参禅打禅七的人比较多,很多人都喜欢来寺院打坐,喜欢来寺院集中训练,参加共修,并且逐渐在佛弟子中形成一种风气,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不过,由于不少居士是第一次来参加禅七,第一次接触佛教就参加这种强化训练,参加这种提高班的训练,所以这个差距很大。对于每天所讲的几句话,不一定完全能够听得明白。对于禅堂里用功的方法,也不见得完全能够用得上。
所以现在打禅七,有时候就只能牵高就低,拖泥带水地讲一些有关常识的话。真正讲到功夫上的话并不多。如果在禅七中不能集中讲怎么样用功夫的话,克期取证的意义就不存在了。禅堂从培养僧伽人材来说,他是一个出人材、出祖师的地方。古代的祖师大德,都是从修禅定,从禅堂中培养出来,十方诸佛也没有哪一尊佛不是由修禅定而得成佛。所以禅宗培养人才的地方就是禅堂。
我经常讲,一个出家人要做两件事:养成僧格,融入僧团。在什么地方养成僧格呢?在禅堂里。怎么样融入僧团呢?在禅堂里。因为禅堂是大冶洪炉,是出家众接受锻炼的地方,接受键锤的地方。诸方那些有道风的丛林,一直都还是坚持坐长香,坚持禅堂里这一套老规矩,也出了不少老修行,出了不少在僧格上圆满、在道风上过硬的禅和子。
但是,现在培养人才侧重在各级佛学院,以佛学院作为培养僧伽人才的场所,所谓佛教教育。当然,从中国佛学院1956年开办至今五十年整,虽然中间有一二十年的间断,真正陪养人才的时间也有三十多年,的确是培养了不少的人才。如果说当今的佛教教育能够做得更加圆满一些,真正能够落实学修一体化、学院丛林化的办学方针,可能培养出来的人才,就会真正品学兼优,学风道风都是一流的。所以要补充今天的佛教教育,应该是大力地抓道风建设,大力地在佛学院抓禅定的修持。因为这是真正养成僧格的基本功。要信仰上过得硬,要宗教造诣上过得硬,要品行上能服众,那必须是道风建设和学风建设一起抓,才真正出人才,真正能出弘扬佛法、振兴佛教的人才。
我本人也是从佛学院出来,在中国佛学院读书也有近十年的时间。尽管那个时候有各种各样的运动,但是还是要感谢佛学院的培养,感谢当时在佛学院授课的法师、居士、学者对我们的栽培和教育,也感谢政府能够成就我们。今天的佛教教育事业和五十年前相比,有了不是一般地发展,而是遍地开花,有四十几所佛学院。如果所有的佛学院都在道风建设上再用一点劲,使道风与学风同时并重,同时并进,那中国佛教的未来将是一片光明。
作为我们四祖寺,也想在佛教教育上作一点点工作。所以我们准备在2007年办一个类似僧格养成班的学堂。因为办学校有许多的手续,有许多的规定。我们想灵活一点,办一个双峰学堂,一个双峰山脚下的僧格养成班。有时间就多讲一点,没有时间就少讲一点。一方面讲课,一方面不废二时殿堂、坐香、出坡。就是说,在原来的丛林生活的基础上,适当地加一些学习佛教教理、佛教知识、政策法规,以及科学知识之类的课程。这样就使学与修结合起来,修与学统一起来。
同时,也想把四祖寺的老规矩立起来。就是一方面修行,一方面也有一点适当的劳作。这就是四祖大师当年提倡的“坐作并重”。坐就坐禅,作就是劳作。中国禅宗丛林“农禅并重”、“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规矩,是从四祖大师开始的。四祖大师在此弘扬禅法的时候,经常住众五百多人,生活来源就靠劳作。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这是对佛教有关的制度一次大的突破。因为戒律上规定:比丘不得掘地种植,是要托钵化饭吃。但是托钵化饭在中国行不通。当时四祖寺住众五百多人,要想有护法来供养,可能也没有那么容易。怎么办呢?我们也有一双手,自力更生,自食其力,“坐作并重”为中国佛教的生存与发展,找到了一条出路。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这件事情在我们四祖寺历史上,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是值得大力提倡、大力弘扬的一件事。
我屡次提到,僧团的道风要传统化,僧团的管理要律制化,僧团的弘法要大众化,僧团的生活要平民化。平民化,从什么地方着手呢?就是从农禅并重着手,就是要过一种古代丛林的农禅并重的生活。我们每一个出家人,每一个年轻的出家人,一定要知道稻子是什么,麦子是什么,萝卜是什么,白菜是什么,这些东西从哪里长出来,这些东西怎么样从生的弄成熟的。我相信有不少年轻的出家人,特别是生长在城市里的年轻人,走到寺院来了以后,基本上与社会脱节,对于社会生活的艰难不是很理解,对于我们一天三餐饭、穿的衣服、所用的一切资具、寺院的一切设施,是怎么来的,并不是很清楚。要怎么样才能清楚得了呢?我们大家都到地里去,去种菜,去锄地,去栽树,去拔拔草;到农田里去走一走,看看稻子是什么,看看麦子是什么,看看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十二个月,哪一个月该做什么农活,哪一个月种什么农作物。作为一个出家人,一定要有这个本领。我们能够自己种田种菜养活自己,我们佛教才真正有生存的空间,我们寺院才真正有生存的空间,我们僧人才真正能够做到自食其力,少背包袱,少负债!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