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由种子而发芽、而枝叶茂盛、而开花结果,再回复到种子。这便是具体而实在的缘起(相互关系)。但是如代数程式︰2□3=5,这即是前数对后数,全体对部分,全称对个例,相对对绝对,而与时间前后因果无关的逻辑关系;这即是‘非时间’或‘逻辑’的缘起关系。 阿毗达磨佛教(部派佛教)以后,缘起论仅就时间有关的部份而谈,与时间无关的‘逻辑的缘起’则被拒之于外。但‘实相论’的原则是立足于‘逻辑的缘起’,缘起的本意亦是在探究实相本身。所以龙树菩萨在他的《中观论》(Madhyamaka-ka^rika^)一书便提出‘空’的概念,以解释诸元素的逻辑关系;这无非是要使缘起的意义能更清楚、更明白。 阿毗达摩佛教以后,谈缘起总是就二个观点而言︰与时间有关的缘起论,与时间无关的实相论。但仅就时间有关的偏狭立场来谈缘起,却渐成为一种风尚;这在原始佛教,我们是无法发现缘起有如此截然不同的界限。原始佛教论及缘起,并不区别时间与非时间的缘起,以便能如实了知事物的存在。更进一步的说︰原始佛教有时为初学者,而设许多方便譬喻,这正如吾人在谈缘起二根本原则时所提及的;缘起有各种不同的种类。而在阿毗达摩佛教(部派佛教)则分为四种缘起︰ (1)刹那缘起(ks!anika-prati^tyasamutpa^da )。 (2)连缚缘起(sa^mbandhika-prati^tyasamut-pa^da)。 (3)分位缘起(a^vasthika-prati^tyasamutpa^da)。 (4)远续缘起(pra^kars!ika-prati^tyasamutpa^-da)。 于此,吾人亦可看出缘起的不同意义。其中,刹那缘起是说︰事物现象在一刹那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是以逻辑的立场来谈缘起。其他三种缘起则是在时间的过程中谈缘起。连缚缘起是说︰因果关系没有间断,接续而来。分位缘起是说︰在今生与过去世之间,来世与今生之间,构成吾人身心的五蕴,各于其时表现的因果关系。远续缘起则是隔越多生多劫,从无始远续而来的因果关系。 如是可见,现象的缘起有许多不同的元素,用现代的术语来说,即是有关于逻辑、心理、生理、物理、政治、社会、经济、伦理、宗教等等的因果关系,而大部份的现代科学亦是致力于研究此类的因果关系。在一般情况之下,事物的因果关系总是非常复杂的,绝非一条鞭式的单一因果关系,而是多重的、繁复的,同时具有多种不同的因果关系。但佛教所说的缘起因果关系却还要超越乎此,包含许多以形而上学或是宗教为基础的因果关系,例如由过去世到现在世,由现在世到未来世的三世因果关系,及善因乐果、恶因苦果的‘异熟因果’等。 如上所述,吾人可发现有许多不同的缘起因果关系,但佛教谈缘起的目的并不在说明事实世界的现象关系,而是在指出不安苦恼的来源与如何离去苦难而证得常乐之理想境界。亦即是正知人生真象,于中道的德行中,精进、修行、证果。缘起论所谈的乃是人类有情的生命;至于自然界的因果关系,虽然有时被利用为方便的譬喻,却 不是目标所在。 总之,缘起论在一般意义之下,固然能将宇宙世界的现象关系解释得条理分明。但是,就佛教的观点而言,毌宁是就宗教、伦理的立场,而详于正见社会人生命运的关系。然而社会人生的现象极其复杂,不能轻易理解。 例如把一个人视之为一个体的存在,此人现前的种种不过是先前一切经历的总和。生下来以后,在不同的环境中成长,在家庭、学校、社会接受教育,与形形色色的人与事物接触,在每个各别时间所得到的阅历并未消失,而是积蕴在其生命自身。善恶的经历将会导致善恶不同的趋向;每个各别时间的经验或许极其微细,甚至不为人所注意,但重复发生的结果,却因而扩大其影响力。如果一个人习于为恶,则其谈吐、举止、轻浮的言行与眼神,很自然的看起来就像个为恶之人;反乎此,为善之人看起来必然是那么的纯净、圣洁。没有人在初生之时即有现在的容貌或态度,而是往后的善恶之行在他身上所刻划的痕迹。吾人的智能、性格、体质都是吾人出生以后,在各个时刻所为之善恶行为的总和。毫无疑问的,吾人在初生之时,已具有现前之智能、性格、体质的一部份,而这些乃是吾人前世经历的结果。所以现前的存在必须归诸于前世与今生的所作所为。职是之故,目前的自我、人格与过去的经验有密切的缘起因果关系。相同的,未来的一切视现在的作为而定。佛教有所谓的‘宿命通’──由现在的一切,推知过去的命运;‘天眼通’──预测未来;这些能力都必须通达缘起论,始能证得。 前面我们已谈过贯通过去、未来、现在三世的缘起因果关系。但是,如果以个人现前的存在来谈他周遭的一切,则可发现他不断的接纳外界给他的刺激与影响;相同的,他也在刺激、影响他人。这是说不仅要观察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中,吾人所受的影响,而且必须立足于周围环境、社会不可分的缘起关系。例如一个学生,在朋友、学长、师长的影响之下,建立他自己的人格。如果有良师益友,则他会力争上游;反之则会旷废堕落。在家庭、学校、公司、村落、城市、国家之中,吾人受环境的影响,也在影响别人。这种环境相互影响的关系,便是彼此关涉、相互依存的缘起因果关系。这不仅是在善恶的伦理范畴,亦在衣食住行的经济生活等种种关系中发现。 吾人的衣食住行等生活资料从世界各地,由生产者、运输者、贩卖者而进入我们的手中,一粒米、一条小手帕皆必须经过许多媒介。严格的说,我们的生活没有一天不是与世间和衷共济的,而且只要我们消费商品,即必须与他人有生产、运输、贩卖的关系。更进一步的说,各种金融机关、运输组织与其他的社会设施无不间接或直接的彼此关涉。佛教说吾人须‘念众生恩’,便是告诉我们︰人是生活在环境之中。 这在文化生活亦复如是,所有的文化财产如语言、思想、科学、文学、艺术与技术成就皆是由前人继承而来,再加以改进而臻于现在的阶段。我们经由大众传播与教育而享受这些成就。如果没有报纸、杂志、收音机、电视、语言、文学将这些成就传递给我们,则文化生活亦不过是海市蜃楼般的空想而已。所以在文化财产的范围里,我们在空间上与世界诸文化系统息息相关,在时间上亦无法与人獭微去的历史脱节。 总之,吾人目前的存在,不仅与自己过去的人格道德的经验、政治经济的经验、文化艺术的经验有关,与全世界在时间上、空间上亦是息息相关。相同的,吾人目前的一切,亦是决定未来自己、历史与世界命运的要件之一。所以我们甚至可以说︰现在的每一时刻肩负着决定未来命运的使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