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供花 花,在佛门中,若献于佛、菩萨前,称为"献花";将花散布则称为"散华"。 花的供养为佛门仪式之一。供花是将鲜花用器皿供养于佛前。佛教以花供养佛菩萨,有四点意义: 表示对佛陀的尊敬。 表示对佛陀的奉献。 表示对佛陀的感恩。 表示学习佛陀的教化,以佛为师。 经典中罗列供华的种种功德果报,如《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云:"若有众生,奉施香华,得十种功德:一者、处世如花;二者、身无臭秽;三者、福香戒香;四者、随所生处,鼻根不坏;五者、超胜世间,为众归仰;六者、身常香洁;七者、爱乐正法,受持读诵;八者、具大福报;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槃。是名奉施香花得十种功德。"
1 插花 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带来以鲜花供佛的观念和仪式,后来渐渐衍生出中国的插花艺术。所以中国花艺和佛教的供花,也有着很深的渊源。 插花有各种流派,如日本的池坊流、小原流、草月流、日新流,古松流 等,中国插花则有六大器型花和禅花以及西洋花等。 中国的插花,一向不重在奇,而重朴素淡雅,尤其花本来就生长在天地间,俯拾即是花材。一盆花,只要枝枝叶叶一陪衬,就能把意境烘托出来,所以我觉得中国的插花应该走自己的道路,能够让花表现出生命、意境、真理,这就是中国流,就是佛光流。 佛教讲众生得度有六个方法,称为"六度"。从一朵花中,其实也可以看出花具有六度的精神: 布施:花开展现美丽的姿容,令人一见心生愉悦,带给人欢喜,因此它有布施的精神。 持戒:花总在一定的时节、范围绽放,不像葛藤会攀附在其他的植物上,它不侵犯别人,所以具有持戒的精神。 忍辱:花开须经种子深埋土里一段时日的蕴育,其间必须忍受黑暗、潮湿、寂寞,而后抽芽。甚至开花后,还要耐得住风霜雨雪,乃至蜂蝶采蜜时的伤害,所以具有忍辱的精神。 精进:一朵花,不管花期长短、久暂,总是努力散布花的芬芳美味,展现它最美的一面。即使谢了,仍旧化作春泥更护花,甚至留下种子,为继起的生命而生生不息,所以具有精进的精神。 禅定:花静静的开放,表现出宁静、祥和、安忍的气质,这就是禅定的境界。 般若:花有各种颜色、大小、香味,千变万化,奇妙不已。花的世界就像人的世界,蕴含无限的智慧,值得探讨。 因此,我觉得一个人若能懂得欣赏花的美,必能升华精神生活。甚至我觉得修行也不一定是诵经、拜佛,才是修行;能够从赏花、看花中获得启示,这也是一种修行。甚至有许多的祖师大德在观看花开花谢的变化无常中,明心见性。 花在佛法中,也有其意境,如:百花衔鸟、梦幻空华、空花水月、南泉的庭前花等,佛教把花的精神更为提升了。
1 茶道 早在四千多年前,嚐百草的神农氏就发现了苦茶这种植物,但先是以茶为药,后来才作为清热解毒的饮料。三国时,华佗在《食论》中已提到"苦茶久食益意思"。 三国两晋时,不但民间已有饮茶习惯,并逐渐传入宫廷。宫廷以茶待客,始自吴末帝孙皓。至唐,饮茶的风气更盛,这是由于僧人坐禅,以此醒神而驱睡意,此后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并影响到京师和全国各地,道俗皆饮。 《唐书》上说,唐时有位陆羽,嗜茶如命,他用了毕生精力专心致志地探索茶的源本、植制、采造方法、工具,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茶叶科学家。并写了一部研究茶的专书《茶经》,分为三卷,集中了我国人民长期经营茶树的实践经验,内容丰富,见解精到,光是烹茶用的器具,就记载有二十四种。 所以"茶旗经雨展,石 带云尖"是有其渊源历史的。 中国人注重饮茶,重视品茗的艺术,客至必以茶示敬。而此饮茶的茶艺,于唐代由日本僧人传入日本,日本人将饮茶之道加上人生哲理,以茶的安和特性,配合供茶礼仪、艺术欣赏,成为茶道。八二八年,朝鲜从中国引入茶籽种,种植中国茶树,从此有了韩国茶。一六五七年,法国医生着文,把中国茶叶叫"神草",说可以和圣酒仙药相媲美。一六八四年,印尼从我国输入茶籽,开始种茶。十九世纪,锡兰、印度、越南和俄国,也输入茶籽种植。现在锡兰和印度的红茶,举世闻名。本世纪,马来西亚、缅甸试种茶树也很成功。一九八○年,韩国佛光月刊大宇法师撰文推荐佛光山的"佛光茶",十多年来,东禅楼的佛光茶,不但为万千信徒称道,甚至现在佛光茶的茶艺泡法都已传到美国、英国、法国、澳洲去了。 茶有消除疲劳,提神醒脑的功能,自古禅者不但将饮茶视为修行之需,更以此传达禅机妙用,如过去有一位赵州禅师,你去参访他,他一见到你,就叫你"吃茶去","洗碗去",或者是"扫地去"。比方你问:"禅师!如何是道?"他说:"你去吃茶。"吃茶就是道。你问如何开悟,他也叫你"吃茶去"。什么是道?什么是悟?一律"吃茶去",意思是说要你不要离开生活,在生活里悟道。人离开了生活,那里有道?那里有禅?他用吃茶表示:生活里有禅,平常心里就有道,在穿衣吃饭的平常生活里才好修行。 在我们忙碌的生活中,若能有片刻心无闲事,坐拥书城,手中又有一杯好茶的话,那真是"浮生乐事此为最,品茶论典满室香"。
五、劳动 "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唐朝百丈怀海禅师继承马祖开创丛林之后,立下丛林清规,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生活,因此,自古禅者就非常重视自力更生的作务,举凡生活所需,无不躬亲劳作,从中实践"搬柴运水,无非是禅"的修行真义。
1 出坡 出坡又称普请,乃禅林中从事作务劳役时,普遍邀约大众,上下合力进行劳作的规制,比方搬柴运水、打扫环境、摘花摘茶、晒诸藏经及各种劳动身体的工作,都是普请的事项,今俗称"出普坡"。 据《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二载,此制于唐代即行于各地,当收获蔓菁萝卜时,院中上座等尽出拣叶;如库头无柴时,院中僧等尽出担柴。在佛门,出坡时,上至和尚,下至各寮行单,除公务外,一概都到坡场。充分表现出僧团集体创作、自食其力、民主平等的精神。 出坡在佛教也是一种修行、一门功课,从出坡中可以了解工作的神圣、服务的伟大,体会自己是个有用的人。过去许多古德高僧都是从出坡作务中成就的,譬如禅宗六祖惠能,就是从舂米房中舂出他的真如佛性,法远禅师在汝州叶县广教院为饭头僧,受种种折磨而悟道。 今之出坡已由全寺大众扩及信徒义工,甚至内容也随着时代变迁而多变化,譬如杂志出刊时套杂志,举办活动时布置会场、行堂典座、茶水服务、引导入座等,乃至过年前清洗佛像、打扫寺院环境等,都需要征求众多信徒参与出坡,以便让僧众有更多的时间投入社会的弘化工作。 信徒参加出坡,不仅是护持道场的表现,也可以从工作中广结善缘、开发智慧、累积经验、学习成长,是增长福慧的最好修行。佛世时须达长者不但奉献只园精舍,请佛陀驻锡教化,并且每天都要到精舍洒扫塔院,维护精舍的洁净,他这种以寺为家的精神,正是佛教徒护持道场的最佳典范。
(责任编辑:admin) |